:::
《走.光》(基隆城市劇場行動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未來,線上見! Alternative Plan

兩波疫情下,台灣現場演出的折衷與轉變

相較於全世界的COVID-19疫情,台灣的案例數相對平穩,主要集中於2021年5到7月間;而對表演藝術產業產生較大影響的則有兩波衝擊,分別是2020年3月到6月間,以及2021年5月至7月間。但是,兩波衝擊後如何恢復實體演出的方式與走向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改變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

相較於全世界的COVID-19疫情,台灣的案例數相對平穩,主要集中於2021年5到7月間;而對表演藝術產業產生較大影響的則有兩波衝擊,分別是2020年3月到6月間,以及2021年5月至7月間。但是,兩波衝擊後如何恢復實體演出的方式與走向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改變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

第一波衝擊:防疫新生活運動

2020年的第一波疫情衝擊,起點是曾於2月底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澳籍音樂家染疫,而當時台灣(乃至於全世界)對COVID-19疫情的掌握較低,尚無疫苗、治療藥物等問世,雖僅有零星案例,但整體控管也在數週內緊縮,包含室內人數、國外藝術家入台等,因此近乎所有演出都取消、延期,相較於其他產業,表演藝術進入停擺狀態。5月過後,台灣開始出現連續零確診,5月22日的NSO沙發音樂廳《管絃織音》率先開放觀眾入場;6月鬆綁相關限制,場館演出得佩戴口罩、實名制等規定也大概生成於這段時期。

進入暑假後,除了報復性旅遊出現,「戶外的移動演出」隨著場館演出的逐漸復原,甚至是報復性演出,成為「防疫新生活運動」的重要方案。當然,這並非疫情因素而創造出來的「新」演出型態,也不一定是因應防疫而誕生,但其特性——空氣流通、人數控管與社交距離、旅遊潮帶動等——都稍稍解除我們對病毒在室內傳播的疑慮,同時也滿足希望走出城市的躁動。因此,這類型演出在這段時期裡於城市邊緣、首都圈外不斷發生,如山東野表演坊在花蓮的《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在台北社子島的《消逝之島》、斜槓青年創作體在台南的《香蘭男子電棒燙》、基隆城市劇場行動的《走.光》等,不限於單一空間,讓創作者與觀眾遊走在作品的生產場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