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楊導在美國過世那天是6月29日,不是6月30日,因此家人並沒有把他的骨灰灑向海裡,但過世那天對太平洋西岸的我而言卻是6月30日。我現在站在Santa Monica海邊,面對太平洋一陣陣颳來的海風,我寧可相信楊導在此風中飛揚,從未消失。
「姣,我和她在台北認識,當時她是我們好友在美國的弟弟的女朋友,他們交往了8年,1年前分手,後來姣認識了現在的老公,我在臉書看到他們相片的第一印象是『超配!完全祝福。』沒多久她老公在帝國大廈頂樓跟她求婚,他們就在紐約閃電結婚,大白話是『先結婚再交往!』然後從紐約搬來LA,姣在等綠卡,暫時不准離開美國。」
蠻猛的!我和楊導聊到獨特有感的人物時都很喜歡說「猛!」此時話匣一開,我們繼續聊著姣……
「姣現年31歲,高職學美術,畢業後自己存了錢到英國遊學,至今仍隨身攜帶小冊子畫插畫。姣是偶爾會抱一下的那種朋友,很久沒見呀,或要bye-bye知道又要很久不見啦,不然大伙趴到開心的點『啊~』也會抱一抱。她有一種追求愉快的理所當然,但『不沉迷狂歡』、『不麻醉逃避』,而以『自在遊走』、『無善無不善』的情懷在享受歡愉。姣不喜歡自己太時尚,到每個地方都住離城市偏一點的區域,希望身上多保留一點鄉下才有的靈性,在LA她住在最南邊的Long Beach(長灘)。
她小時候住彰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從小沒有父親,母親為了賺錢把小孩交給親友照顧就到美國幫傭。在她6歲以前,媽媽是一卷一卷的錄音帶,姣的媽媽在美國,透過寄回的錄音帶跟家裡的小孩們說話,姣說媽媽那時跟每個小孩講話的內容和語氣都不一樣,媽媽跟她說話都很溫柔,還會跟她講很多好聽的故事,她就一次次地期待著『媽媽來嘍!』(是媽媽的錄音帶寄來)然後聽媽媽說什麼。錄音帶有兩面,她兩面都仔細聽很多遍,每天重覆聽,直到下一片新的錄音帶寄來,就這樣反覆『聽媽媽的話』慢慢長大。6歲那年媽媽從美國回來,她開心地讓阿嬤帶到機場等媽媽,當阿嬤指著媽媽說『媽媽來了!』她對那個女人沒有反應,媽媽上前抱她時她突然大哭掙扎,姣說因為她從小的媽媽是錄音機裡輕輕跟她講話的媽媽,怎麼會變成一個陌生人出現在她面前?她花了不少時間才熟悉如何跟這個陌生的媽媽相處。
媽媽從美國回來以後帶著家人搬到了台北永和,從此永和就是她最親近熟悉的環境。原本媽媽和阿嬤曾想把姣託給親友領養,但她太皮不好養,所以小時候她會固定一段時間就被送到廟裡去。小學一放寒暑假的第一天她就立刻被接到彰化阿嬤家,第二天就被送到南投山上的廟裡生活,到學校開學才回去永和,這是她幼年每個寒暑假都要經歴的,曾經她還以為每個小孩子都是這樣長大。
11歲的某一天,廟裡的出家長者『明定師』來到姣的房間,獨自在角落的姣有個新奇的玩藝掛在頭上,明定師問她那是什麼?姣說是隨身聽,那時的隨身聽是放卡帶,姣掛著耳機在偷聽音樂,明定師沒見過這玩藝,不懂她在說什麼,姣把耳機掛在明定師頭上,提醒他聽這個講話會很大聲,所以別發出聲音,不然吵醒上師會挨罵喔!明定師點點頭。當姣按下放音鍵明定師卻『哇』了一聲!姣嚇一跳按下停止,明定師瞪著兩眼驚問:『妳剛才有沒有聽到?……好大的聲音在我旁邊!』姣無奈地說:『就跟你說這是隨身聽啊。』明定師驚訝怎麼會有這麼神妙的東西,感悟從小出家在廟裡,對外界事物幾近一無所知,來房間本來是要告知姣明天廟裡要為她剃度,姣不願意被剃光頭。明定師告訴姣,如果不想剃度今晚就快離開,妳應該留在屬於妳的美妙世界,不要像我永遠待在深山裡,世界很大不要讓自己困在一個地方。明定師指給姣看,廚房後面有個還沒壞的腳踏車,問姣還記不記得下山的路怎麼走?姣不太確定但也點頭。那天天黑,11歲的姣跨著破舊的腳踏車,循先前搭車上山的記憶,一直踩一直踩,從南投的山上踩回了彰化的阿嬤家。阿嬤看到姣嚇一跳,含淚的姣生氣:『為什麼他們要把我剃光頭?』阿嬤揪心說:『他們說妳有佛緣。』姣不管:『什麼叫他們說?我不要剪頭髮!』姣很堅持,阿嬤還是帶著姣返回廟裡,但從此不再提剃度的事了。
因為童年廟裡生活這段經歴對姣而言特異又古怪,往後姣遇到荒謬的事當下難以形容,她會說很妙!那一刻她心裡想的其實是很『廟!』
中學時姣交了男朋友,她搬去和男友同居,保守的母親不知道怎麼跟人家回答姣去了哪裡?她就說『姣結緍了』;所以姣經過家附近的市場,大家就認為她是回娘家,問她怎麼沒請客?什麼時候要生孩子?姣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更妙的是,後來她跟男友分手又搬回家來,鄰居都默不吭聲認為『姣離婚了』;現在姣在美國結婚,鄰居們想的是『姣再婚了』,姣對此也只能聳肩笑笑。」
在楊導的墓碑前聊了整個下午,這才想到該是離開的時候。今天一如以往,我又和楊導分享了姣的非凡故事,分不清是我帶姣來墓園認識楊導?還是姣陪我聊天憶起她的舊時光?或是楊導約我們來墓園讓我細聽姣的妙趣?離開時我帶著滿滿收穫,我知道在下個劇本要寫之前,又多了這個精采的主角人物。
回程車上,姣隨著電音節奏搖擺在我眼裡幻化成14、15歲的小女孩,她熟門熟路把車順道開往Santa Monica(聖塔莫尼卡)停一停。
站在海邊,我想起楊導臨終前,家人問他對後事的想法?那是6月下旬,楊導說:「如果我『6月30日』離開,就在Santa Monica把骨灰灑進海裡。」6月30日是楊導心愛女人的生日,也是他摯友心愛女人的生日,他赴美治療期間,摯友從台灣來探望他,楊導、摯友和兩位同天生日的女人曾4人一起在Santa Monica海邊散步,楊導願把自己留在那美好的瞬間。
* * *
事實上,楊導在美國過世那天是6月29日,不是6月30日,因此家人並沒有把他的骨灰灑向海裡,但過世那天對太平洋西岸的我而言卻是6月30日。我現在站在Santa Monica海邊,面對太平洋一陣陣颳來的海風,我寧可相信楊導在此風中飛揚,從未消失。
再見了,楊導。
不管曾經還是現在,我們在此風中相會。未來,我們一樣相約風中再會。
Profile
陳以文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活躍於劇場界與影視圈,擁有演員、劇作家、編劇、導演等身分,並曾與導演楊德昌合作過多部電影。曾以《運轉手之戀》獲得第37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台北電影獎評審團大獎及最佳導演獎。2019年以《陽光普照》獲得第5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與第1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