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廷毓,《食人之地》,雙頻道錄像裝置,2023(梁廷毓 提供)
ARTalks

遇難地形考:食人之界──梁廷毓個展

編按:此展延續藝術家過去《番肉考》及〈龍潭、關西地區的「食番肉」記憶〉等文論及展演發表,圍繞在北台灣淺山地帶的「食番肉」傳聞,除對不同語言權力的歷史文本背後之觀察者視角的重新演繹,也藉由客家、閩南、原住民人群間關於「食人者」的敘事,從各種感官記憶的口述歷史取徑,藉由影像、裝置進行肉塊、頭顱、屍骨等「非人之物」作為歷史行動者的史學編撰,及地理空間中的鬼魅、食人史和定居殖民思維之間的潛在聯繫。

編按:此展延續藝術家過去《番肉考》及〈龍潭、關西地區的「食番肉」記憶〉等文論及展演發表,圍繞在北台灣淺山地帶的「食番肉」傳聞,除對不同語言權力的歷史文本背後之觀察者視角的重新演繹,也藉由客家、閩南、原住民人群間關於「食人者」的敘事,從各種感官記憶的口述歷史取徑,藉由影像、裝置進行肉塊、頭顱、屍骨等「非人之物」作為歷史行動者的史學編撰,及地理空間中的鬼魅、食人史和定居殖民思維之間的潛在聯繫。

食人之界—梁廷毓個展

2023/03/14~2023/4/29 桃園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今春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的梁廷毓個展「食人之界」,以陰暗驚怖的影像裝置,鋪陳腥風血雨的台灣族群衝突敘事,返回100多年前龍潭、關西淺山地帶關於漢人「食番肉」的傳聞記憶。這些殘酷痛切的記憶,涉及清末和日治時期泰雅族人與漢人開墾者之間的肉搏血印和敵我意識,被塵封已久,卻難以化解而流淌凝固至今。根據多年的田野調查、耆老訪談和文獻研究,梁廷毓運用製圖、錄像和物件,扳開記憶的深鎖,重啟有關獵首緣由和食人歷史的探究,且隱隱襲擾對於土地開發史的一般認知。

掀起遮蔽門口的簾幕,踏入展間,首先迎面左右兩側的「食人之界圖卷」(2018-2023)。右牆上掛著一排黑色資料夾的現成物,雖然檔案夾是打開著面向觀眾,裡頭僅見模糊不清的膠卷底片。這種賽璐珞(celluloid)化合物,由硝酸纖維素、樟腦和酒精在高壓下加熱製成塑膠,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盛行的工業材料,也指涉過往台灣興隆的樟腦業,而樟樹原生於山岳地帶,常是引發原住民和入山伐木的「腦丁」衝突之導火線。眼前無法辨析的賽璐珞,似乎意味著檔案文件的難以閱讀,歷史真相的難以還原。縱然梁廷毓在淺山地區已採訪上百位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也書寫多篇紮實的台灣史研究論文,他在藝術作品的處理手法上,仍維持難解神秘的模稜調性。

相較之下,左牆陳列的「食人之界圖卷」長幅織畫,在打燈效果和螢光色彩的輝映下,展現清晰的地形圖景和口述記載。藝術家彷彿置身在新竹、桃園交界的山區,模擬原住民的視點,望著平地和海岸的方向,標出粗坑、三角湧、石門寮、新庄、尾寮、大坪地、沙坑庄、九穹坪等許多村落,從原住民自身的遇難經歷和族群觀念,繪製一幅擬仿又逆反的「番界」地圖。在色調配置上,山川多用螢光粉橘、朱砂、猩紅的亮色系,襯以靛藍、群青、鈷藍的田野荒地,配上墨黑深邃的夜空背景,整體相當陰鬱又醒目。然而,畫面上方反白的口述段落,卻道出耆老回憶祖輩的「食人」動機和行為,湧現各種形容「番肉」味覺質地的傳說,陳述漢人報復「番仔」出草殺人的證詞。

「番界」起初產生於清朝統治期間採取的族群隔離政策,官方為防止原住民與漢人衝突而劃界,然而仍舊堅持越界入墾的漢人,被原住民視為侵占土地獵場和生活領域,曾經遭到族人出草。日治時期沿山推進隘防制度,加強武力治理原住民,在山區設置多條隘勇線圍堵「番地」。隨著時代推移而逐漸湮滅的番界,在「食人之界圖卷」中反向浮現,甚至逆轉敘事的角度,揭示土地開拓╱掠奪的黑暗歷史。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第21 屆 台新藝術獎

05.27 (六) 14:00 頒獎典禮〡線上直播

第21 屆台新藝術獎將於5/27 揭曉頒布「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掌握藝術獎最新消息、活動報名與觀看線上直播頒獎典禮,請關注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官網。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