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展從十三行的遠古記憶出發,以藝術家劉柏村的鋼鐵冶鑄創作為內容,從美學視角重新凝視「冶煉」。另一方面,從構建概念與論述的過程來看,「考古學」與「藝術創作」都是透過觀察與搜集線索,對資料理解後進行轉化,儘管前者需要嚴謹科學性驗證,而後者是創作者內在自由連結,但建構方式都存在著物質與思想的連結。也因此這場考古與當代藝術的對話,不僅是跨越時空的對話,更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對話。
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
2022/07/15~2023/02/12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廳
劉柏村在十三行博物館的個展「考古與當代冶煉」,匯集了他純熟豐碩的近期鋼鐵雕塑創作,並回應場所的地理特性和歷史意義。此展覽不僅召喚史前鐵器時代的想像,更將自身的藝術作品和當代社會,隱喻為未來的考古材料。整體展覽彷彿將人類文明和自然環境皆視為考古調查的線索和備忘錄,同時也打造出穿梭古今具科幻興味的美學場域。藉由考古博物館的展示空間,劉柏村重新賦予其鋼鐵雕塑時間縱深和詮釋角度,開啟當代和遠古之間的辯證,亦突顯藝術展覽和考古博物館之間的差異。
進入100多坪的展間,即刻便迎來迥異於十三行博物館的情境氛圍。一片幽暗中泛著冷冽的銀藍光,偶現霓虹燈管閃爍的文字招牌,銘寫著社會、軍事、戰爭、科學、建築、媒體、經濟、文化、工業、歷史等字詞。觀者的目光游移在明朗和模糊之間,來回校準及注視著層疊起伏的作品聚落,又在偌大的鏡像中遇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影。訪客行走在細繩圍繞的路徑上,時而登上觀展台,眺望高聳的謎樣山水、叢林異境,時而瞥見足下明滅不定的霓虹燈字樣。片刻後,訪客走下觀展台,踱步觀看3處旋轉發亮的隕石群,抬頭看著懸掛飄浮在天花板的星體,低身俯視散落地上的人體化石和生態遺留,這些物體痕跡乃由廢鐵地金所提煉和凝結的浮雕片段。在光影交織下的鋼鐵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仍是煉鐵鑄造的人體,如眾志成城的無名英雄一般,構築人造的自然和集體的記憶。
相對而言,十三行博物館的常設展側重公眾教育,透過簡明的文字解說和擬真的視覺再現,指引觀眾認識台灣史前人類在距今2400年開始使用金屬材質的過往。十三行遺址是台灣首度發現鐵爐和鐵渣的地方,距今1800年前的十三行人以八里海灘的鐵沙為原料,開始從自然的礦物提煉和燒融金屬,發展高溫製鐵技術,打造刀、鋤、鏟等工具,成為漁獵農耕生活裡的必要環節。
劉柏村的作品並非單純的考古學和歷史圖解,而是操作鋼鐵冶煉的形式,回歸雕塑的物質性和能動性,以創作實踐一種反身性(reflexive)的雕塑考古學。此展覽採用機械動力和電子控制,使靜滯的雕塑品產生了動能,調度人工光源和霓虹燈色彩提升鋼鐵的光澤,並實驗作品在尺寸、高低、水平、垂直、重力的多樣拼組變化。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邀請9位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各種面向的當代藝術展演,並於網站發表評論,本刊精選單篇刊登。如欲讀更多評論,請至ARTalks專網talks.taishinar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