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影響,通貨膨漲、能源價格高漲衝擊法國表演藝術界,加上右傾政客刪減文化補助,使劇場人陷入存亡之秋.這場危機讓業界人士開始反省「文化免議」的原則是否造成作品過度生產?從1950年代開始推行的「文化分權」(décentralisation culturelle)政策是否面臨僵局?
4月底,奧羅阿大區(Auvergne-Rhône-Alpes)文化委員會以「溝通不良」為由,刪除「新世代劇院」(Théâtre Nouvelle Génération)的年度補助,讓這座42年來致力發展青少年劇場的里昂戲劇中心陷入財務危機.這場風波其實源自劇院總監Joris Mathieu,他公開批評當地右派政府以恐怖手段干預文化事務:缺乏專業協商、以區域平衡為藉口任意刪減補助金、文化預算分配不符合人口比例等。此舉重挫法國引以為傲的文化分權政策,使劇場成為政府節省預算的刀俎。
事實上,新世代劇院並非唯一的受害者,里昂歌劇院和民眾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 de Villeurbanne)的補助款也遭刪減,使兩個國立場館不得不樽節營運,被迫暫時閉館或取消演出。據民眾劇院副總監Florence Guinard表示,當前的窘境讓所有人必須面對公立劇場發展的僵局,它為何如同私立劇院,要承擔盈利、效率、明星化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實踐它服務民眾的價值?
目前,法國表演藝術界面臨產量過剩的難題。根據統計,2019年文化部委託的700齣舞蹈創作,有24%只演過一次,而2.3%才能巡演超過5年。市場萎縮、補助樽節等問題讓各大場館必須放棄獨家製作的專利,採取共製、「健康負成長」的永續經營模式.藝術家也必須思索如何拉長時間,創作出精緻且優良的小型作品,而非一味地貪圖炫目且燒錢的大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