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千涵(王筑樺 攝)
焦點專題 Focus 說起改編,我們想談的其實是⋯⋯

這種「醜醜的樣子」,也是劇場最好的樣子

訪音樂劇《怪胎》導演洪千涵

一度引起極大討論的電影《怪胎》,於2023年由瘋戲樂工作室改編為音樂劇作品。劇中,王希文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音樂調性,結合大象體操的演奏魔幻呈現,此外,更搭配導演洪千涵獨樹一格的氛圍,使作品更添迷離奇幻。

這也是洪千涵首次執導的音樂劇。過往以沉浸式劇場引發高度討論的創作特性,並不阻止她往各種面向的演出走去,例如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演出作品《嗚嗚嗚OHOHOH》(後改名為《北棲》),或是今時今刻的音樂劇《怪胎》。

洪千涵相信,重點不是形式,而是此刻存在的必要性。她在乎:「為何我們要在這個時代去面對這個議題?為什麼這個作品需要在此時發生?無論面對什麼作品,這都是我最在乎的一件事。」

因此,洪千涵與《怪胎》碰撞的契機,當然亦是某種天時地利人和所致。她在2019年曾參加北藝中心辦的音樂劇人才培育工作坊,從中發掘了導演的更多可能性,甚至也撿拾起諸多童年的回憶,包括:「我想起自己小時候非常非常喜歡《真善美》這部電影,大概看了20、30次有吧?算是我的音樂劇啟蒙。」

所以,瘋戲樂《怪胎》的執導邀請,洪千涵當仁不讓。只是當時自己還沒有直接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她的第一齣音樂劇,更是她第一次面對「改編」——電影與劇場的距離在哪裡?改編後的主題應該更加聚焦於最初、或勇敢發散出去……各種問題都在正式工作後一次迎來。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洪千涵

劇場導演、自由創作者,「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創作者。曾與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術節、衛武營、北美館、當代藝術館、空總clab、白晝之夜等單位合作演出或委託製作。關注重整調度觀演關係,期許透過作品,透過不同感官經驗、空間敘事,在「日常經驗」與「主動生產」間著力,實驗出更多可能。近期導演作品有:《和合夢》、《怪胎》、姊弟三部曲(《三生萬物》、《祖母悖論》、《家庭浪漫》)、《北棲》、《小路決定要去遠方》、《半仙》等。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