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左到右:第一名黃蔚傑、第二名馮天佑、第三名郭盼。(香港中樂團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第四屆香港中樂團「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特別報導 精采決賽全紀錄!

明日之星黃蔚傑奪冠,三冠榮耀收官12天賽程

2024年7月27日,香港中樂團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的決賽音樂會。此次公開決賽不僅是參賽者們展示指揮技巧的高光時刻,也標誌著為期12天的賽程和學習過程的完美收官。在這段期間,評審們的專業點評及香港中樂團的精湛演奏,讓參賽指揮們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黃蔚傑追夢路上的音樂旅程

黃蔚傑的音樂之路充滿了挑戰和突破。他從一名未被看好的新秀,逐步成長為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的冠軍。這段旅程不僅源自於他對音樂的深厚熱情,更體現了他在困難面前的不懈努力與進步。

指揮之夢最早萌芽於臺南藝術大學。他回憶道:「大學二年級時,我受到了指揮顧寶文老師的啟發。」雖然對指揮有濃厚興趣,但台灣當時並沒有專業的指揮系。畢業後,毅然加入蘇州民族樂團擔任二胡團員。這段時間雖然讓他積累了豐富的音樂經驗,但他仍心繫指揮。直到疫情期間,他決定辭職,前往上海音樂學院攻讀指揮碩士,重拾對指揮的熱情。

指揮的養分從何而來?黃蔚傑半開完笑說可能參加系學會會長選舉的關係,而次選舉的結果竟然是由「猜拳」決定的。他回憶說:「當時系上沒有其他人願意擔任會長,所以我被選上了。這段經歷讓我對指揮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體會到更多的責任感。」

即使決賽音樂會結束,頒獎典禮都完成了,他還是不斷檢討自己到底為什麼得獎?他不斷地重複著說:「我真的沒有想過會拿冠軍,真的沒有!」回憶複賽時,樂曲沒有按規定走完,準決賽時在台內心更是慌張到深吐一口氣,沒想到這口氣竟吹進麥克風裡,造成轟然大響。比賽中的困難和挑戰對黃蔚傑來說並非陌生。他自稱自己「很調皮」,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開玩笑,但在指揮工作中總是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儘管比賽過程中偶爾會有錯誤,但他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並感謝樂團老師們的支持和反應。

但原本沒有預期有個好成績,反而讓他在決賽時放手一搏:「到了這個時候,就看音樂表現了。我看得比較全面,也換了一個想法。樂團老師們可能適應了我,那我就不去限制祝他們的音樂發揮。我沒有發出聲音,用視覺帶動聽覺,所以當我愈來愈信任團員老師們時,也就愈來愈放鬆。」這種信念幫助他保持冷靜並享受當下。雖然這種心態看似不確定,但正是這種積極的心態使他在面對比賽中的未知挑戰時更加從容。

展望未來,黃蔚傑充滿期待。他希望能夠繼續在音樂的道路上探索,並與更多的音樂家交流合作。他的成功證明了,只要懷抱熱情並不斷努力,就能在音樂的舞台上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即使面對挑戰,他始終保持著積極和勇敢的心態,這也是他能夠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