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2025年戲曲夢工場推出的《前方有三岔路口》,由新興表演藝術團體「合作社」策劃製作,作品將京劇、現代戲劇與馬戲特技融為一體,開創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學面貌。
演出的創作靈感源自京劇經典名段《三岔口》,但創作團隊並非單純地復刻傳統,而是將其精神內核進行深層的當代轉化。傳統《三岔口》中那種在黑暗中摸索、試探的戲劇張力,在這部新作中被重新詮釋為一場關於存在與認同的「混種實驗」。
導演吳子敬與崔台鎬巧妙地運用舞台空間,將四位京劇、現代劇、馬戲演員置於一片黑暗中。他們摒棄了傳統的敘事框架,讓表演者以各自的身體作為最原始的語言,在這個沉靜而充滿張力的空間中,進行著一場既是衝撞又是對話的身體實驗。

表演者從「技術」出發,以錯落卻堅定的節奏,在象徵選擇與交會的三岔路口相遇。他們獨自面對黑暗中的恐懼,也共同挑釁潛藏其中的危險。「黑暗」融合了未知、曖昧、試探、選擇與引誘等複雜意涵。透過彼此的探索與對自我極限的反思,舞台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內心最深層的渴望與掙扎,也讓每一個微小的發現,都變得巨大。

製作團隊「合作社」由前太陽馬戲團表演者陳星合及長期致力於串連國內外馬戲社群的江侑倫組成。「合作社」秉持著「星光雖然微小,集合起來璀璨無比」的創作理念,致力於融合當代馬戲與人文敘事,為台灣的表演藝術注入更加多元且具國際水準的創作想像力。《前方有三岔路口》的幕後團隊還包含了戲劇顧問汪俊彥、馬戲指導陳星合、動作設計林祐如等。

《前方有三岔路口》企圖挑戰了觀眾既有的觀賞習慣與期待,邀請每一位走進劇場的人,一同踏入這片象徵未知的漆黑空間,去探索那些在日常光明中往往被忽視或遺忘的內心風景。這部作品的意義,不僅在於其跨界融合的創作形式,更在於它所提出的藝術命題:在當代社會的複雜語境下,不同藝術形式之間如何進行真正的對話與融合?傳統與當代之間如何找到既尊重傳承又勇於創新的平衡點?而表演藝術又如何在保持其純粹性的同時,回應當代人們內心深處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