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直擊客家女性身分掙扎與成長蛻變 陳家聲工作室劇團《藍衫之下》五年重製登場

文字|張震洲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0/23
《藍衫之下》用笑聲包裹那些無法哭的瞬間,讓我們在舞台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女人的努力、掙扎、沉默與幽默。 (張震洲 攝)

2020年首演的陳家聲工作室劇團代表作《藍衫之下》,將於本週重製回歸,再度登上桃園米倉劇場,以其獨特的幽默語彙與直面現實的「反幻覺美學」,將一場關乎文化、性別與個人覺醒的劇場行動,推向當代青年世代的聚光燈下。

藍衫之下

2025/10/24-25  19:30

2025/10/25-26  14:30

桃園  米倉劇場

藝@展覽廣告圖片
《樂典01》CD限時七折廣告圖片

藍衫之下,真實的她們是誰?一場為女性與文化認同發聲的劇場行動,「她,是誰的女兒、誰的媳婦、誰的母親,也是被稱為『客家女性』的某種代表。但在那藍衫之下,真實的她又是誰?」這是《藍衫之下》向所有觀眾提出的核心叩問。

《藍衫之下》不只是關於客家女人的故事,只是從這裡出發講著關於「我們」的故事。(張震洲 攝)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劇作藉由「藍衫」這一文化符碼,探討客家女性在傳統美德與現代自我之間的巨大拉扯。導演徐宏愷與陳家聲工作室劇團深知,長久以來,客家女性常被賦予勤儉持家、刻苦耐勞的「完美人設」;然而,在這些光環之下,是難以言喻的自我壓抑與角色犧牲。本劇聚焦於族群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瑣碎場景,以劇場拼貼的手法,將舞台轉化為選美現場、文化體檢室、甚至是追尋身分的診療間,讓觀眾與角色一同直面「美德」與「壓抑」之間那條模糊而痛苦的界線。

笑裡有眼淚、碎念裡有愛的客家女子群像。(張震洲 攝)

在《藍衫之下》中,余彥芳、曾歆雁、彭若萱、李少榆四位女演員搬演多重角色,從客家女孩到客家阿婆,從客家媳婦到人生戰場上的獨立個體,展現劇本中的幽默與殘酷。這部作品將「客家女性」的故事轉化為「所有女性」的共同心聲,並促使「所有男性」進行自我檢視與反思,讓每個人在《藍衫之下》,看見自己,因為:「妳可以是妳。」

《藍衫之下》帶來的是一場笑中有淚、荒謬卻真實的生命行動。(張震洲 攝)
Authors

作者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