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40周年啟動2.0時代 接班布局迎向「團體共治」

文字|李秋玫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0/15
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 (張震洲 攝)

在歷經3年疫情的陰霾及2022年底倉庫火災的巨大衝擊後,朱宗慶打擊樂團不僅沒有氣餒,更展開了「JPG40倒數1000天計畫」。以樂團成立40周年當日為倒數期限,旨在邁向「朱團2.0」的蛻變目標。此計畫的核心宗旨是「生存為關鍵、永續為願景」,透過演奏、教學、研究、推廣各項工作的重整與變革,展現團隊「再燃鬥志、繼續前行」的決心。

2026朱宗慶打擊樂團40周年音樂會「X:面對世界的力量」

2026/1/9  19:30

2026/1/10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26/1/17  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2026/1/18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藝@展覽廣告圖片
《樂典01 ─ 馬水龍》CD廣告圖片

在倒數日僅剩80多天之際,藝術總監朱宗慶率領橫跨4代的20位團員,共同拼出40周年主視覺VI(視覺識別),正式對外發布樂團的交班布局。本次主視覺以直式的「4」和「0」作為主要意象。「0」在下方作為基礎動能,代表樂團40年來「初心不變」,持續以「演奏、研究、教學、推廣」為目標;而「4」則從支點往上方發展,象徵樂團以堅實基礎持續往「上」前進,追求更高、更遠、更寬闊的境界。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對於此設計表示:「這次的主視覺設計,第一眼讓我想起了創團音樂會的海報,也令我想起了這40年來不變的初心,在這個劇烈變動環境中,感觸特別多。」 他進一步強調,樂團能夠擁有無限可能和轉型,是依靠團員與行政團隊形塑而成的精神:「這40年來,不會是只有我在努力,而是靠著團員與行政團隊形塑而成的精神,不放棄、玩真的,這是我們能夠擁有無限可能和轉型的重要核心。」

四代合力交棒:從「個人意志」走向「團體共治」

本次記者會最重大的宣布,即是樂團的人事調整,象徵朱宗慶打擊樂團正式從「個人意志」走向「團體共治」的接班布局。

第1代團員,被樂迷暱稱為「四大天王」的吳思珊、黃堃儼、何鴻棋與吳珮菁,自2026年1月2日起,除了持續舞台演出外,將更側重於擔任團隊的核心後盾。朱宗慶表示,他們將把行政和營運的責任交給下一代,但仍作為整個團隊的壯大力量,讓樂團更有價值。4位資深團員的價值發揮加上藝術總監,將猶如「5個朱老師」,一同深化樂團、基金會、教學系統的未來發展根基。

對於這項接班安排,資深團員們表達了深刻的感觸與祝福:第一代資深團員暨現任團長吳思珊表示:「這輩子能夠成為樂團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是上天給我最大的禮物,真的非常幸福。」 她也對樂團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很喜歡40周年永遠再出發這個標題,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星期,在新的時代用新的節拍永遠保持初衷和熱情,我會和團員們繼續大步向前奔跑,一起迎接樂團的40歲。」副團長黃堃儼則期許自己:「身分不同了,但是熱情不減。然後貢獻要更多,影響要更大。」 首席吳珮菁將本次40周年記者會稱為一個「數算恩典的時刻」。她回顧了自己從1982年國中一年級開始,跟著老師學習打擊樂的經歷。感謝老師從創團開始就教導他們樂團的4個面向:演奏、教學、推廣、研究。吳珮菁提到樂團從1990年首次登上世界打擊年會PASIC舞台時的緊張,到2022年被全世界喝彩的巨大對比。她為新一代接班感到驕傲,並期待繼續與大家一同走這條「美麗幸福的打擊之路」。何鴻棋則感謝朱老師的教導:「不只是學習藝術,也一直不斷地教育我們待人處事、團隊怎麼樣經營的道理,其實我們是最非常非常幸運的幸福的一群。」

團務運作的重責大任,將交由第2代和第3代團員接棒。一團及二團團長由盧煥韋及陳宏岳擔綱。新任團長盧煥韋表示,樂團一直以來願意且勇敢給予年輕人機會。他認為有兩個重要的精神對他影響很深,即是「傳承」和「創新」。他很榮幸能在這個持續創新的團隊中,並見證樂團的改變與蛻變。新任副團長陳宏岳則認為,傳承是樂團深厚的力量,並強調:「在樂團裡,我學到的精神就是傳承這件事情,那是一個樂團一直生生不息的力量。」

將接任一團助理藝術總監的戴含芝表示,當他們加入樂團時,樂團已經是「很成熟的樣貌」,因此他們可以很輕易地從樂團累積的經驗中學到許多東西,因此,他們這一代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團助理藝術總監高瀚諺則分享了他在朱團學到的精神:「很多事情不是會了才做,其實是做了才會。

即將接班的「四大天王」:(左起)何鴻棋、吳思珊、吳珮菁、黃堃儼。(張震洲 攝)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40周年音樂會「X:面對世界的力量」展現蛻變能量

朱宗慶打擊樂團的40周年音樂會定名為「X:面對世界的力量」,藉此回應當代局勢的變遷。朱宗慶表示,「X」這個字在科技界較常使用,它代表著未知、探索、蛻變、希望與追求新的可能性,象徵了超越現有邊界、探索未定領域的勇氣,暗示從現狀進化至新形態的過程。

本次音樂會的曲目為樂團在不同時期委託創作的6首曲目,以展現「永遠再出發」的蛻變精神。這些作品展現了樂團「創新、重煉、成經典」的風格形塑之路:有當代經典與招牌曲目如張瓊櫻《射日》(Solar Myth)、法國作曲家雷瓦提(Gérard Lecointe)的《三部曲》(3 Epilogues〉,有持續調整、重煉、進化的舊作如美國作曲家科申斯基(Gene Koshinski)《超越彎折》(BeyonD the bEnd)和駐團作曲家櫻井弘二《熱帶振盪效應》(M.J.O.E.F.X),以及為40周年而寫的全新創作曲目、紐西蘭籍希臘裔作曲家帕沙達斯(John Psathas)《愛的流轉…》(before and after love…),及盧煥韋的《無邊界拼圖》(Puzzle Without Borders)。

朱宗慶邀請觀眾親身感受樂團的巨大蛻變,他呼籲:「你有多久沒有來看打擊樂團的演出?請再次來看看,保證跟以前經驗過的、或曾經想像過的非常不同!樂團的成長,若能親身感受,必定會令你驚豔!」 這些曲目也將透過在傳承當中創新,以及傳承作為一種創新的能量,向世界展現朱團2.0的獨特途徑與特色。

Authors

作者

《霸王虞姬》交響組曲CD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