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在看不見邊際的灰白的石灰岩地面上,中間隆起一座石灰岩的山丘,彷如沙漠的地表完全沒有植物的蹤跡,一群觀眾在其間行走著,面對著晚上8點仍耀眼的夕陽,頂著現場體感溫度攝氏5度以下的刺骨寒風,見到幾位表演者一一接續在這樣的地景上進行身體表演及行動倡議,石灰石與人類文明的構築、石灰石經過化學反應後的碳排放與石灰岩層中累積的滅絕物種遺跡,都成為表演中的反覆辯證回響的素材與議題。
現場二:步行穿越森林的深處,映入眼簾的是仿如童話中的小屋與賞心悅目的植栽、水塘、斜坡草皮、園林與悠閒漫步其間的野鴨與水鳥,在這世外桃源中,幾位創作者以不同方式引領現場觀眾觀看、聆聽、互動體驗。有創作者在現場展示器材並解說由現地採集的植物提煉的精油,有創作者運用語音導引觀眾藉由感知現地層層疊疊的植被引發身體的蠕動與位移,形構出一場與現地即興的舞蹈風景。也有創作者一語不發,緩慢而專注地由草皮潛入水塘,彷彿將自己的身體融入現場環境,觸發一連串行動。更有創作者引領觀眾閉目坐在草地上,將沉浸於現地的感官知覺轉化為悠長的呼吸聲,經過擴音播放而融為環境聲景的一部分。
現場三: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城市邊緣的偏僻島嶼上,碼頭旁偌大的沒落工業區內,一座老舊磚房內部被改為黑盒子劇場,在沒有座椅的昏暗劇場空間中,觀眾或站或席地而坐,現場音效中的獨白講述著宇宙誕生、元素交互作用與地球的逐漸成形,6位年齡差距很大的女性表演者赤裸著身體在幽暗的空間中入場,從微幅的顫抖、蠕動、抽蓄、起落、爬行,一路發展到彼此的對峙、拉扯,甚至開始挪移擺放各種大小不一的石塊,乃至動物骨頭。表演者更引領觀眾步出建築物來到戶外荒地,地面散布著碼頭的金屬廢棄物、水泥塊與岩石,在最後一絲的夕陽餘暉下,眼前是仍在運作的高聳工廠與煙囪。
以上3個現場,是哥本哈根大都會(Metropolis)藝術節今年8月及9月間在丹麥各地所策劃的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不同於一般表演藝術節慶的樣態,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主要不是各種節目的密集匯演,而是全年長期延續性的活動規劃,包括展演、工作坊、主題性論壇,涉獵的領域橫跨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行動倡議、建築與都市規劃、城市與公共空間、地景與人類世生態等,是極具實驗性的探索與實踐。
哥本哈根國際劇場KIT的策展脈絡
哥本哈根的大都會藝術節是舉辦相當長久,且對丹麥表演藝術走向深具影響力的一個藝術節,主辦單位是廣向公私部門募資的民間組織哥本哈根國際劇場KIT(København Internationale Teater,簡稱KIT,København 即以丹麥文書寫哥本哈根城市名稱,一般較廣為人知的是城市的英文名稱Copenhagen),背後的靈魂人物是藝術總監/主要策展人戴維斯(Trevor Davies)。
具有城市規劃師(urban planner)背景的戴維斯從1980年建立起KIT的組織,策劃了各種樣態的藝術節活動,包括愚人(Fools)藝術節、舞蹈藝術節、新馬戲藝術節,及以亞洲、非洲、中東區域為題的表演藝術匯演,為丹麥引進許多國際的表演藝術活動。KIT策劃的藝術節走向也逐年調整轉變,目前的另一位策展人維爾衛斯(Katrien Verwilt)是在2001年加入協同策展。
KIT從2007年起發起了大都會藝術節,轉向專注於城市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將表演藝術與城市規劃做出連結,除了舉辦以特定場域表演為主的匯演,也推動相關論壇、講座及工作坊,透過串連藝術、建築及城市規劃等不同領域的實踐,來探索表演與城市之間的各種可能連結。
大都會藝術節的兩大系列:「表演地景」與「大都會哥本哈根」
大都會藝術節從2021年開始策劃一系列以地景為題的活動(以Metropolis Landscapes為名),將表演區域推向丹麥全境,而不再局限於首都哥本哈根,2021年開始的3年間分階段循序漸進地策劃了「走過地景」(Walking Landscapes 2021)、「談論地景」(Talking Landscapes 2022)、「表演地景」(Performing Landscapes 2023)系列活動。這個延伸出來的地景系列再加上藝術節原本專注於哥本哈根城市空間表演的趨勢,構成了2023年大都會藝術節雙主軸,兩大系列的節目分別以「表演地景」(Performing Landscapes)與「大都會哥本哈根」(Metropolis København)為題,以下依序介紹。
「表演地景」系列活動的序幕是2023年1月間在哥本哈根進行的「表演地景實驗室」(Performing Landscapes Laboratorium),邀請大約40位藝術創作者、策展人、不同領域的學者、作家以論壇的方式討論藝術、自然、地景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追問在這個名為人類世的嚴峻生態危機年代,藝術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我們又該如何與我們的環境永續和諧共處?而在8、9月間則是「表演地景」系列創作的密集實踐階段,在丹麥全境9個地區進行,包括奧爾堡(Aalborg)、阿爾路斯(Aarhus)、錫爾克堡(Silkeborg)、阿本羅(Aabenraa)、吉爾堡松(Guldborgsund)、蘭達斯(Randers)、斯卡恩(Skagen)、默恩島(Møn)及波恩荷爾摩島(Bornholm),其中奧爾堡和阿爾路斯分別是人口超過20萬的丹麥第2及第4大城市,而其他地點都相當於台灣的鄉鎮規模,波恩荷爾摩島更是遠離丹麥其他領土深入波羅的海的偏遠孤島。整個系列創作在地理位置上的跨幅很大,創作牽涉的地景主題差異性被突顯,每個區域的創作都邀請大約5到6位有地緣關係的不同領域創作者共創,而不同創作者的創作手法也相當多元。上述的現場一即是位於奧爾堡市郊廣闊的露天石灰岩採礦場(現仍由Dankalk工廠開採中),是《表演地景—奧爾堡石灰岩地》(Performing Landscapes Aalborg - Kalkland)的地景主題。上述的現場二位於面向波羅的海的小島默恩島,丹麥人普遍認為默恩島是個浪漫的所在,森林綠地、白色懸崖海岸線、異國情調的庭園設計、18世紀先人的愛情傳說,交織在島上的利斯倫德公園 (Liselund Have),昔日浪漫的私人花園成為今日的公園,原始與人為的地景營造層層覆寫,這也是《表演地景—默恩島利斯倫德公園》(Performing Landscapes Møn I Liselund Have)的地景主題。
2023年大都會藝術節的另一主軸「大都會哥本哈根」系列的節目,基本上延續疫情前整個藝術節圍繞在哥本哈根城市空間及公共空間中發展特定場域表演的傳統,但這次更聚焦於KIT所在的樂福沙樂恩(Refshaleøen)區域,邀請不同的創作團隊以現地為題展開創作,有戶外的特定場域表演,也有在黑盒子劇場中開演,而在演出過程中將表演延伸到劇場外的現地空間,引領觀眾置身於樂福沙樂恩區域獨特的地景情境之中。上述現場三所描繪的內有黑盒子劇場的老舊磚房正是KIT的辦公室所在,而在哥本哈根邊陲的偏僻島嶼及碼頭旁偌大的沒落工業區正勾勒出樂福沙樂恩這個區域的地理位置與過往歷史,現場三所描繪的表演是「大都會哥本哈根」系列的節目之一《骨與石》(Bones & Stones),是奧地利編舞家波謝(Claudia Bosse)與表演者的共同創作。
「表演地景不停歇」演出與論壇:反思與交會
KIT於9月底至10月初在哥本哈根樂福沙樂恩區域安排一系列統整性的「表演地景不停歇」(Performing Landscapes Non-Stop)演出與論壇,一方面是對「表演地景」系列節目的小結與反思,也算是2023年大都會藝術節兩個系列「表演地景」與「大都會哥本哈根」的交會總結。
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的演出節目在形式上有許多遊走、互動、述行表演、展覽、聲景的交錯運用,這些形式的運用對台灣的環境劇場或特定場域表演的觀眾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進一步檢視形式背後的創作視角與題材時,兩地的創作趨勢仍有明顯不同。台灣的環境劇場或特定場域表演的主流是地方藝術節藉演出將地方上的地點轉化為值得被凝視的景點且/或深耕在地文史的人文觀點現地創作。
綜觀今年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圍繞著人類世的生態議題,創作的視角也不再以人為本位,而試圖以其他物種或物質換位思考。在上述描繪的三個現場的表演中,都可以見到跳脫人類視角的企圖,如《表演地景—奧爾堡石灰岩地》中將其他物種在地球上的交替與興衰納入創作視野,從石灰岩層中的滅絕物種直指人類拮/劫取石灰岩作為資源時所創造的生態滅絕危機;或是在《骨與石》中回溯到人類還未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樣態,以基礎元素鈣作為起手式,隨著鈣元素轉化為各種動物(包括人類)的骨骼或是累積在地層表裡成為石頭,都只是鈣元素在各種隨機性的物理或化學反應中的不同表現形態,這突顯人類在地球史中的渺小與偶然;或是在《表演地景—默恩島利斯倫德公園》中的幾個段落,透過回返生物性的身體本能與對環境的感知,摒除主客二分的意識,將自然由作為背景的環境還原為全觀存在的擴延,人得以重置於自然之內。台灣和丹麥在特定場域表演創作背後所蘊含的觀點與視野的差異,實值得玩味與深究。
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活動相當頻繁,線上資料建構完整豐富,不只包括演出的簡要紀錄,也包括相關議題的論述對談影音資料,頗具有參考價值。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