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結合數位科技已經成為當代劇場創作的先鋒趨勢。無論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人工智慧演算等,許多創作者企圖打破時空和肉身的侷限,營造獨一無二的互動或沉浸體驗。然而,除了感官刺激,這類型的作品是否能跨越形式與內容、藝術創作和科技研發的分野,延伸更意味深長的感知思索?《WHIST》中,AΦE舞團結合舞蹈表演、劇場敘事、數位影像、數據分析,帶領觀眾遊走在意識與潛意識、真實與虛構、實境與虛擬之間的曖昧邊際。
舞蹈劇場的全新感官
以英國為創作據點的AΦE舞團成立於2013年,由日本編舞家中村葵(Aoi Nakamura)與法國編舞家艾斯特班(Esteban Fourmi)擔任藝術總監。擁有芭蕾專業背景的兩人不僅熟諳身體語彙,也積極探索編舞創作的多重可能。曾參與Punchdrunk劇團演出的兩人從「沉浸式劇場」獲得啟發,企圖打造具有敘事結構的舞蹈劇場,發展開放且多元的觀演關係。成團初期,中村葵和艾斯特班只想拍攝360度全景的舞蹈電影,但與不同科研人士請益之後,他們決定利用數位技術與人工智慧營造多元豐富的視聽效果,激發觀眾的感官,使他們從被動觀看轉為主動參與。
破解夢境之謎
《WHIST》計畫起始於倫敦佛洛伊德博物館(Freud Museum)的田調過程。透過許多心理學者的分享,中村葵與艾斯特班開始探索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研究案例,萌生將這些病人組成一個家庭的想法。他們從《夢的解析》及寺山修司的作品中汲取靈感,透過身體與物件的動態變化,形塑人類的恐懼、夢境符號及其背後的象徵意涵、與潛意識的運作。2014至2015年,他們開始籌備拍攝,邀請3名舞者(包含旅英的台灣舞者林燕卿)加入演出。經過3年的製作與剪輯《WHIST》才終於問世。
即使以虛擬影像作為演出主體,《WHIST》不只是訴諸視聽幻覺的VR作品。演出現場散落著一系列抽象的幾何雕塑:仿大理石紋的黑色方塊、傾斜陷入地面的桌子、方形螺旋或弧線形的牢籠結構等。這些雕塑宛如界於現實和夢境的殘缺物件,唯有透過四周鏡面才能顯現其全貌。演出過程中,配戴VR裝置的20幾位觀眾並非集體行動,而是依照指示,分別走向各個雕塑、瞄準其特殊位置,才能解鎖虛擬影像,走入詭譎莫測的夢境。
透過虛擬影像,觀眾深入一個又一個詭異的室內場景,彷彿闖入一間謎雲密布的廢棄宅院,得要自行解開其中的謎團:深陷破舊房間中的陰鬱男子、書櫃前紅色沙發的男女糾纏、形影穿梭、布滿塵埃的白色穿堂、眾人在餐桌上享受著血腥的盛宴……觀眾遊走於不同的空間,逐步拼湊出兩男一女的愛恨糾葛。創作團隊透過人物的行動和狀態,或房間裝飾的細節和變化,建構了一齣心理劇場。劇中3名角色始終存在著一股禁忌的情慾流動,他們既像是亂倫的親人,又像是無法從個人原罪解脫的受難靈魂。在沒有任何對白之下,每個場景的畫面都隱藏著破碎的故事線索,觀眾必須透過自我投射,想像角色之間的關係,用推理串聯所見的斷簡殘編。最後,所有場景化作一幅幅靜態雕像,環狀包圍觀眾,再彼此分離,讓觀眾超脫複雜的人世,遁入無垠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