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宥中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深耕台灣19年,OISTAT帶來國際交流新想像
全球唯一將總部置放在台灣的國際組織 OISTAT(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cenographers, Theatre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術師組織),於2024年8月底,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辦理與台灣文化部又一次的總部續留簽約典禮,這是自2006年OISTAT將秘書處遷移來台後(註),第3次的合約展延,預計將持續與台灣深化緣分至2030年。 我們有幸於典禮後,與來自台灣、已在任8年的執行長魏琬容進行專訪,談談總部在台灣對於組織與在地人文的雙向影響,以及台灣作為國際組織總部的競爭力與未來性在何方? 為什麼是台灣? OISTAT作為一個56歲的老字號國際組織,擁有全球3萬多名會員、遍布50多個國家,西元2000年前後,組織希望拓展觸角至亞洲,正努力尋覓合適設立秘書處的亞洲城市,適逢當時台灣執政單位積極想以台灣之名走向國際視野,於外交方面釋出不小的善意。於是在台灣的劇場人士熱心來回奔走,文建會也願意挹注資源的條件下,終於在2006年將OISTAT秘書處迎來台灣台北,並在2011年將秘書處升格為總部(Headquarters),讓台灣在組織內的行政與決策面上發揮更堅實的影響力。 19年來,台灣作為總部並非沒有競爭對手。魏琬容分享,5年前當合約到期時,曾有德國與中東國家表態爭取,但在考量組織運行的穩定性、台灣公部門的鼎力支持與過往成績,以及她於會議裡主張台灣應有的「優先續約權」獲認同,終得以讓總部續留台灣。 台灣的優勢在哪裡?除了有世界聞名的專業與靈活兼備的優秀劇場技術人才、不容小覷的設計實力,以及普遍的雙語能力外,魏琬容多年來觀察,作為年輕的民主國家,台灣人民在選舉與政治方面的敏感度相較許多民主行之有年的國家來得高。以組織內部的投票設計為例,OISTAT在會員上分成3種:OISTAT 各國家的官方中心會員(Center Member)、各級學校機關單位準會員(Associate Member)及個人會員,前兩種會員擁有投票權,官方中心會員一國一票,而準會員有鑒於比例平等原則,單一國家內的準會員票數,會以其國內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表演藝術出發,共尋世界的永續解方
國際劇場組織OISTAT(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cenographers, Theatre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術師組織)今年(2024)8月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迎來與台灣文化部的第3次總部續留續約,並且搭著嘉賓雲集的盛會,舉辦「明日的劇場設計永續劇場國際論壇」。論壇分為「專業篇」與「大眾篇」兩部分,「大眾篇」以〈我與劇場設計的距離〉、〈聲之旅:聲音設計形塑的劇場體驗〉、〈生態創造力:澳洲的永續表演設計〉、〈從燈光設計落實多元與平權〉、〈永續解方:生態服裝設計〉與〈明日劇場:劇場設計、技術與建築的未來趨勢 〉6大部分進行分享,邀請國際專業人士,透過實例分享與問答環節,讓永續議題在國際場域裡能獲得更多元的關注與討論。 設計就是訊息的傳遞 6場論壇雖然專業各異,但最大的共識在於,藝術雖然並非主要碳排禍首,但因為藝術擁有感動人群、為社會帶來改變的正向力量,因此如何重新思考劇場在永續思維下的新工作方法,是這個世代的挑戰與目標。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OISTAT副總裁王世信,與英國 Academy of Live Technology 研究所所長、OISTAT總裁Aby Cohen領銜主講的首場大眾論壇〈我與劇場設計的距離〉,兩人不約而同提出設計師需要清楚了解希望透過作品傳遞的訊息,以及受眾輪廓,一切的設計都該關於整體而非個人。王世信也向新一代設計師喊話,在使用3C接受資訊與工作之外,一定要把眼睛放到3C以外的世界,身體與感官是科技難以取代的一環,同時也鼓勵年輕世代勇敢提問「沒有問題是蠢問題,不問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Cohen 則以巴西軍政府干涉藝術活動為例,說明舞蹈在巴西得以成為反壓迫的代言背景,她提醒年輕設計師在設計時除了要提問「想呈現什麼」,也記得反過頭探問那些未能呈現的事物又是什麼?並且要了解所有的合作關係都應該是平等的,設計師與導演、表演者、行政都該是平起平坐,無位階之分。 執行長魏琬容大力推薦台灣聽眾參與〈聲之旅:聲音設計形塑的劇場體驗〉,她認為台灣大眾對於視覺設計的美感要求,並沒有拓展到聲音領域,如何在聽覺上講求
-
音樂
暗室中的黑貓
當代台灣樂壇有許多將琵琶、古箏、阮咸、笛/簫等國樂器連同鋼琴、提琴等西洋樂器並置演出的先例,以交響樂團協奏國樂器,或以國樂團協奏西洋樂器的演出,也已不再是新奇之舉,如此混搭編制所產出的作品成功者有之,但也常因律制不同而未能在聲響上成功融合,或因尚未尋得合適的方式溝通彼此所承載的文化意涵,即使克服了技術層面的難處,語境上仍顯得尷尬,2022新點子實驗場:三個人「催化效應融・共感」(簡稱「催化效應」)中委託創作的3首作品為混搭編制的聲響呈現找到了新方向,但也如暗室中的黑貓般形跡難定。
-
戲劇
拆解幽微的性與暴力
在2023年6月,由政治界而起,再至教育界、演藝圈、藝文團體相繼爆發的#MeToo事件後,不少案件已進入後續司法程序,性平三法亦順勢而為,終於有所變更修正(註1),文化部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單位也著手進行涉及性平事件之創作者的獎補助處置。(註2)當體制介入,民眾關注度可能有開始降溫的趨勢,卻也有無法自證的事件漸漸被人淡忘。 隨著這波#MeToo事件的階段性落幕,卻有兩檔作品分別於秋季的高雄、台北上演,深入剖析並探問更難以言說的性與暴力。 性暴力的多元面向 如果要談純粹的性暴力,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到定義。維基百科即清楚引述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暴力與衛生報告》,將性暴力定義為:「(施暴者)以暴力或脅迫等手段,企圖強迫他人跟自身發生任何形式的性關係、性騷擾、性挑逗,以及販運自身予他人等行為,不論當事人之間的關係為何,且可以發生在任何場所,包括但不限於職場或家庭。」然而落實到生活中,再清楚的定義也會因為人際與社會互動的複雜性,而有模糊不清的地帶像是性暴力也包含言語騷擾和開黃腔等非肢體觸碰的行為,而偷拍和散播私密影像會涉及妨害秘密罪與猥褻物品罪;在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問世後,權勢性騷擾與性侵之概念也進入社會大眾視野,使人對性暴力中的權力處境有不同的省思。 在2017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之後,台灣社會花了6年的時間,翻湧出自己的#MeToo浪潮。當社會愈來愈能重探性與情慾、討論情感與性教育,亦能開始剖析性暴力的複雜程度。 2023年的#MeToo,更體現了這點。尤其是種種對於師生關係、職場從屬、生涯發展等權勢性侵的揭露,更顯示大眾對於個人的情慾與社會階級結構開始能辯證區分。2003年掀起浪潮的原創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便是由此出發去探討職場騷擾與權勢暴力;近年亦有再拒劇團的《感傷之旅》(2019)及兩廳院駐館藝術家(2021-2022年)黃郁晴的《藝術之子》(2023),以劇場形式展演論證藝術創作環境中的權力位階與關係暴力。 此波#MeToo亦有始於正常情感關係的受害者自白,由此也帶來個體性意願的界限討論,「怎樣才是合意性行為」成為一個思考關鍵。然而,卻
-
戲劇 「我們沒有什麼選擇」
記2021疫情之年的女子獨角戲
「早期的爵士樂領域中,除了少數技藝超群的鋼琴家,能在樂團中擁有『話語權』的,如在大樂團中負責獨奏、1940年代後小型樂團的核心主奏人物,多為管樂手;在女子普遍不興學奏管樂器的時代,樂團中的女性成員多半以歌手的角色出現。這角色雖說是靠嘴吃飯,卻不見得擁有音樂上的話語權,直到擬聲唱法出現,始讓爵士女伶們從金絲雀(the Canaries)晉升為能與樂手們平起平坐的爵士歌手(jazz singers)。」(註1)賴曉俐這段刊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8年8月號的文字,精準描繪了爵士音樂史的性別配置與配器。想著那些擁有高度「聲量」的爵士女伶,她們在舞台上存在,似乎並不代表在舞台上的存在感。
-
音樂 TCO「書信音緣—鄧麗君與莊奴的空中交會」
讓一代巨星歌聲 重揚字裡行間
今年是鄧麗君逝世廿五周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看來長久,但卻不曾被歌迷遺忘,唱起一首首老歌,優雅的詞彙裡,作詞者莊奴的名字總也如影隨形,兩人書信往返,建立起不渝的師生情緣。臺北市立國樂團以「書信音緣」為題舉辦音樂會,在台大教授沈冬的發想下,以詞人與歌手、鄉土、文學幽情、莊奴筆下的世外桃源等六個主題,讓樂迷體會那歌聲飄揚的字裡行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6:台灣近代史頻入戲,歷史省思帶來什麼?
劇場見證、思辨過往 化創作為當下行動
從去年底至今,可以發現許多以台灣近代史為主題的製作,一方面是與場館、相關機構的補助推動有關,一方面也可看到創作者面對貼近自身不遠的過往,探究省思的企圖心,豐厚了台灣近代/當代史被看見的可能。而創作者也透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再譯歷史,甚至重梳翻案,或透過各地巡演,讓歷史的思辨隨著演出,觸及更多群眾。
-
戲劇
未辯證的身體 何能回應歷史?
我更想追問的,不單是仍待訓練與養成的演員╱舞者,而是導演幾乎理所當然地接受看似繼承自歐陸舞蹈劇場的種種現代舞身體表現與語彙。在表演之中看不到這個新成立的劇團與其當代演員對於如何展演、該以何種身體形象呈現,提出必要的辯證與思索。如果身體是物質的,它必然也同時是歷史的。站在此刻的台灣,意圖回顧五十年戒嚴經驗或重省至今已然八十年的時空維度,提煉取法之道竟是如此簡便借用的身體內涵?
-
戲劇
主觀的史,與焦慮的詩
《白噪音》對時間所進行的簡單折疊,形成了一把雙面刃,既可能激起關注,也可能抹去脈絡。與其把問題歸咎於作品,不如把這股折疊背後的動力,詮釋為台灣面對佚失中的歷史、與新進挑戰夾擊,所擠壓出的共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