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麗君(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提供)
音樂 TCO「書信音緣—鄧麗君與莊奴的空中交會」

讓一代巨星歌聲 重揚字裡行間

今年是鄧麗君逝世廿五周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看來長久,但卻不曾被歌迷遺忘,唱起一首首老歌,優雅的詞彙裡,作詞者莊奴的名字總也如影隨形,兩人書信往返,建立起不渝的師生情緣。臺北市立國樂團以「書信音緣」為題舉辦音樂會,在台大教授沈冬的發想下,以詞人與歌手、鄉土、文學幽情、莊奴筆下的世外桃源等六個主題,讓樂迷體會那歌聲飄揚的字裡行間。

今年是鄧麗君逝世廿五周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看來長久,但卻不曾被歌迷遺忘,唱起一首首老歌,優雅的詞彙裡,作詞者莊奴的名字總也如影隨形,兩人書信往返,建立起不渝的師生情緣。臺北市立國樂團以「書信音緣」為題舉辦音樂會,在台大教授沈冬的發想下,以詞人與歌手、鄉土、文學幽情、莊奴筆下的世外桃源等六個主題,讓樂迷體會那歌聲飄揚的字裡行間。

【TCO】閃亮亮系列:書信音緣—鄧麗君與莊奴的空中交會

2/21  19:30   2/22  14: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3832170轉255

回首鄧麗君,那個甜美的笑容總是映在眼前。從台灣、日本、中國、香港,到泰國、馬來西亞、朝鮮半島……成千上億的掌聲寫下傳奇。不管頂著「亞洲歌姬」、「軍中情人」或「愛國藝人」的閃亮光環,只要向觀眾揮手,那親切與溫柔,永遠化為熟悉的那個鄰家女孩。轉眼間,鄧麗君已離世多年,當我們髮絲已逐漸斑白,那歌聲裡的抑揚頓錯仍舊不離不棄地伴著我們,走過歲月的悲歡離合。

書信之間  閱讀忘年交情

二○二○年,鄧麗君已逝世廿五周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看來長久,但卻不曾被歌迷遺忘,唱起一首首老歌,優雅的詞彙裡,作詞者莊奴的名字總也如影隨形。「鄧麗君的歌,有人以為高達百分之八十都是由莊奴作詞,至少她最出名的歌曲都是由他所寫。」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沈冬表示:「鄧麗君認為莊奴的詞最適合她唱,而她也將它詮釋得非常好。」兩位忘年之交惺惺相惜,鄧麗君甚至道:「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但我們不一樣,是『老相見老鄉,一起把歌唱』。」

莊奴生於一九二一年,受當年白話文運動影響,他認為自己的歌詞傾向大白話,然而自小受唐詩、宋詞的教育,他期許文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縱然從事流行歌曲創作,但字句洗煉精實,更難能可貴的是帶有知識分子文以載道的氣概之外,更為大眾帶來正能量。長期致力於一九五、六○年代國語流行歌曲的研究,沈冬也在莊奴九十一歲時與他做過幾次的訪談與錄影,得到老先生親自的回憶與解惑。期間她讀到一本莊奴所撰寫的《怎能遺忘鄧麗君》,書中揭露了鄧麗君寫給他的卅六封書信,莊奴也記述了他創作時的前因後果、背景思考等等。字裡行間透露出巨星與詞人之間的關切、性情與幽默。

「鄧麗君歌唱事業忙碌,有的信只有短短幾句話,有的由她口述、別人代筆。」沈冬說,她自稱「小麗」,意味著「小而美麗」,不確定這個稱呼是否是她經常使用的,但信裡明確指出是在恩師面前表示謙虛的意思。她傾訴在海外旅行時,最怕的就是五月,因為五月有端午節、母親節,遇到下雨就會想到歌詞中的雨景……她一直力爭上游,也感到高處不勝寒、舞台和錄音間都是她的戰場,觀眾更是激發她要全力以赴的關鍵。年少失學卻又喜愛詩詞的她,也接受莊奴的鼓勵讀書學習……兩者像是父女、師徒,又像朋友,彼此信賴的情感躍然紙上,讀來感人肺腑。然而諷刺的是,如此至深的往來,兩人卻只有見過一次面,那是莊奴擔任歌唱比賽評審老師之時,而鄧麗君只是位參賽的小女孩,終其一生都沒有經過正式的介紹與認識。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