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夏天,讓孩子的暑假很藝術!
煩惱炎炎夏日不知如何安排小朋友暑假生活的家長們有福了!兩廳院自七月份舉行「2005兒童表演藝術圖書影音主題展」,準備了多項讓孩子們親近藝術的書籍與影音作品放映,這個夏天,就帶著孩子來兩廳院吹冷氣、看電影、抱回滿滿的藝術寶藏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活潑動畫+生動介紹
《古典魔力客》 讓親近古典音樂好輕鬆
親切風趣的主持人黃韻玲,加上長得像「MMs」巧克力球的「魔力客」,還有生動活潑又搞笑的古典音樂家動畫,讓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不知不覺地被「勾」進看似「高深」的古典音樂世界。這個由公共電視製作的音樂啟蒙節目播出第一季就引發熱烈回響,但幕後製作的艱辛過程,也讓我們驚訝:原來要讓你看得輕鬆,其實幕後真的一點都不輕鬆呢!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大手牽小手,一同看歌劇
「2005兒童表演藝術圖書影音主題展」將播放「福茂動畫版歌劇OperaVox」一套六齣的歌劇入門必備指南。這六齣歌劇分別以各種不同的動畫形式,透過擬人化卡通的極致表現,呈現瑰麗眩目、動人無比的另類空間。打破了歌劇舞台的限制,賦予六部經典歌劇全新的視覺感動,同時要在三十分鐘內交代完三小時的歌劇劇情,更厲害的是每齣歌劇的精采曲目也沒錯過。三十分鐘看完歌劇,栩栩如生的動畫,緊湊的劇情,好聽的曲目,的確是歌劇入門的好教材。 影片充滿了啟發性 OperaVox是瑞典一家藝術動畫科技公司,將令人深深著迷的音樂及永難忘懷的故事濃縮在短短卅分鐘的影片中,使影片充滿了啟發性、情感與趣味。以七百萬美金的預算,委託多家世界知名的動畫公司製作一系列的世界級大師鉅作。 福茂動畫版歌劇OperaVox包括:比才令人心神蕩漾的《卡門》、莫札特永恆的喜劇《魔笛》、華格納充滿神秘力量的《萊茵的黃金》、充分捕捉了羅西尼富含機智及天份的《塞維里亞理髮師》、浦契尼充滿東方風情的《杜蘭朵公主》以及威爾第的駝背《弄臣》。偉大的歌劇已經攫獲了全世界的各個世代,並且將他們帶進從所未見的螢幕世界。由世界一流的撰稿者、編曲者、動畫工作者及歌劇專家間的大規模通力合作,力求完美。並在多達一百多團的管絃樂團中擇取最能豐富表達歌劇張力的團體擔綱幕後演奏。 六齣歌劇以不同的炫目技法來表現 厲害的是,六齣歌劇各出奇招,以不同的炫目技法來表現:《卡門》以真人演出、再以電腦處理成動畫。《魔笛》及《萊茵的黃金》則以奇幻卡通2D表現;《杜蘭朵公主》融合中國式軸畫風格,比迪士尼的《木蘭》更能掌握東方元素,甚至還融入東方繪畫的特色與技法;以俄羅斯木偶展現的《弄臣》,則有東歐偶戲的傳統,以黑暗面的呈現,描寫出弄臣的內心世界,劇情豐富,無片刻冷場也無多餘片段。而同樣以偶動畫呈現的《塞維里亞理髮師》,則重現了劇場風格,木偶搬道具,對白唱歌的嘴型也維妙維肖。 這些已經感動過數個世代愛樂人士的歌劇故事,如今結合了不同的動畫表現形式,將延續這些作品原本已經不平凡的生命,重新呈現了歌劇的新面貌,讓小孩到大人都看得懂!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歐吉桑,安啦!
從歐式風格的咖啡雅座裡拔起來,兩個歐吉桑一溜煙地跑出去,就蹲在落地玻璃窗外,窄窄的景觀廊裡,兩個人聯手掩著風,點著了煙。 在國片最低潮的時候 ,兩人就認識了。一是台灣最真情的電影廣告導演,一個是台灣說話速度最快的演員,兩個人都從村子裡出身,一個是九份山上的礦村,一個是台北都會裡的眷村。 礦村與眷村,都是台灣社會發展史上漸漸消失的兩種聚落,但霧裡山城的貧困歲月,竹籬笆裡的南腔北調,讓這兩個人在上一代的困頓裡立志要讓村子更好,在下一代的幸福裡自勉盡己力讓安身立命繼續延續。 兩個人都是說故事的好手,當然,來自不同村子的兩個人,帶來了不同的故事。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年輕創作者的新樂園
北平東路上的台北國際藝術村,原本就是個藝術氣氛濃郁的空間,從今年六月起「青春阿德餐廳」進駐,除了有精采的異國餐飲增添「國際感」,也與藝術村規劃了一系列「ㄚpar」的演出活動,讓年輕藝術家在此飆藝展技,也讓食客體驗很藝術的用餐經驗。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爵士與咖啡的激情探戈
台大體育館不只是運動健身的地方,二樓的迴廊咖啡,還給你濃濃的音樂氛圍老闆張永裕結合自己最喜歡的咖啡與音樂,在這裡築起了他夢想的王國爵士、古典、甚至歌仔戲,好咖啡與好演出,在這裡跳起精采的探戈。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又新又舊 熱力依然奔放
舞台版的《週末狂熱》跟《42街》一樣,屬於歌舞重於戲劇內涵的「歌舞狂想(Song-and-dance Extravaganza)」;戲的成分被精簡到成為「串場」的比重,常常覺得角色的發展力有不迨,但是當能量十足的歌舞場面一來,腳底的情緒被挑動後,心底對「戲劇張力」的挑剔又如過眼雲煙無關緊要了。
-
戲劇
少一劑活水的「三合一」
整體來說,《三合一》的演出拼湊梳理不出清晰的創作意念,在編、導、演三合一的融合上,也仍然需要注入一劑催化的活水。
-
戲劇
戲曲現代化的嘗試
兩齣戲傳統戲曲的演出意味較為濃厚,現代劇場僅僅作為一種運用表現的元素,至於現代觀點的詮釋則未被加以著墨,這是較為遺憾之處。
-
戲劇
這道米漢堡可以再精益求精
河床舞台向來最為人稱道的部分,就是細膩的3D手工質感,上下左右都有機關,讓整體的空間既具體又營造出一種立體逼人的現場氛圍,但這次的作品中,郭文泰與Carl卻有幾處巧妙地運用2D的視覺效果,讓整體的演出在時空感上,打破了因過於精緻具象而形成的現實時空氛圍,而更加像一場渾沌的夢境。
-
音樂
精采展技,擦亮NSO桂冠
第六樂章〈愛情對我說〉,簡文彬將樂團控制得滴水不漏,以扣人心弦的步調逐漸昇騰樂曲高潮。絃樂組發出豔麗光輝,木管平衡度漂亮非凡,銅管則眾志成城,均勻、燦爛且權威。結尾定音鼓啟示錄般的連續震撼敲擊,將聆聽者所投注的情感推向無限憧憬與淨化的顛峰。簡文彬無疑演出了其事業生涯的里程碑格局代表作。
-
稿藝術LETTERS FROM AUDIENCE
優人神鼓《禪武不二》 觀後感
第一次全家進入國家音樂廳是二○○四年,中央研究院院方邀請院士觀賞表演節目,我們員工及眷屬去沾光。看的表演就是「優人神鼓」,一家三代看得拚命鼓掌。尤其家中兩個青少年佔位置之利,在第一排看到擊鼓的優人表情及汗水。回家後仍深受感動,除了討論外,還大玩 PS2 太鼓達人遊戲。 就是因為曾經看過「優劇團」表演及其簡介,今年加入兩廳院之友後,就時常注意節目表,四月底看到六月初《禪武不二》節目預購,就馬上訂位。 《禪武不二》整個表演劇情、舞台設計、鼓聲、少林武功和深深的禪機,又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雖然少林功夫弟子是主要演員,擊鼓者大多在幕後,好像看「優劇團」擊鼓看得不夠過癮。但是,這種全新的舞台組合加上文化意涵,除了應該在向國人推薦,更值得推銷到全世界。 後來讀到《表演藝術》雜誌幕後介紹:「從去年冬天到今夏,編導劉若瑀和作曲黃誌群六進六出河南嵩山進行排練,擁有最多少林功夫弟子的『少林寺武術館』,終於準備和優劇團推出《禪武不二》。」還有劉編導給少林功夫弟子的一封信,兩篇文章都道出兩岸合作的不易和藝術工作者的用心辛勞。 感謝兩廳院安排這麼精采的節目,也希望「優劇團」如雲門舞集一般,走出台灣,在世界舞台發光。 台北市 吳永芳 中央研究院員工 《禪武不二》大哉問 當布幕升起之前,你會問自己:「何謂禪?何謂武?」,而這也將是整場演出的課題,落幕之後仍須自我延續的問題。 同樣,「優人神鼓」以向來直擊入心的律動與鼓聲開啟這項大題目的發問,並實驗性地邀請少林眾武僧助拳,其中的開創性令人激賞,因為這項發問難以言喻,無從解決,只可由鼓聲、肢體和對白架構出該情境下可能的發問方向。 但若反問身為觀眾,參與設問的我感動何來?我的回答是每份感動絕對來自於以生命引動的鼓聲及人與鼓間的精練關係,而非對白中套上某類語句公式(「X既是X,但也不是X」)的偈語來代表所謂的禪意,更非情節中安排「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強調武髓如此簡單。 大哉問得繼續,「優人神鼓」也將邁向下一場試練。不過對於《禪武不二》命題的回應或許早已蘊含
-
音樂
盛夏台北,聲音無國界
為期八天的音樂盛會,來自丹麥的爵士流行團體Vocal Line、芬蘭美聲六人重唱Rajaton、在歐洲國際大賽勇奪金牌的印尼巴拉香甘大學合唱團、來自加拿大的職業合唱團溫尼伯歌手及文明古國土耳其的奧菲室內合唱團等將輪番登台,讓台灣喜愛合唱音樂的聽眾來場精采的世界之旅!
-
音樂 視覺系民樂組合引爆熱潮
女子十二樂坊展大漠風光
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特色在於,將中國古老的琴音與西方流行音樂相融合,在琵琶、二胡等傳統器樂之上,加入拉丁、爵士、搖滾等眾多流行音樂之節奏,創造出一種充滿全新現代氣息之曲風,時而沉靜內斂,時而奔放激昂,讓聽者為之風靡。
-
舞蹈 靈感來自湖南「雙面繡」
譚惠貞讓舞台的兩面都有看頭
祖籍湖南的編舞者譚惠貞透過「湘繡」中「雙面繡」概念的引入,平面藝術頓時轉化為三度空間的表演藝術,繡布變成了一道白色屏幕,將舞台隔成兩半,而舞者就像繡花針,在布幕間穿針引線
-
戲曲 君臣間難解的情義角力
京劇《射天》洞見人性私慾
《射天》是典型的歷史劇題材,編劇思維也傾向傳統,從君臣情義與夫妻親愛的衝突中,傳達出人難以擺脫的權利私慾,也剖析世人在君臣、夫妻、聲名、私念之間,種種人性的矛盾與掙扎。
-
戲劇 卓別林+勞萊與哈台+金凱瑞
《淘氣搗蛋王》挑戰你的歡樂神經
《淘氣搗蛋王》用非語言的表演方式與誇張的肢體動作,由一對充滿喜感又合作無間的丑角,以不間斷的意外凸槌狀況和目不暇給的逗趣創意,結合來自無聲電影、動畫、雜耍表演、馬戲和神話的靈感,創造具爆發力的動作喜劇。
-
CD導薦Music
前浪依然健朗,後浪滔滔不絕
這次介紹的專輯中,有老將有新聲。老將綠洲合唱團不事虛華,老老實實呈現現在的自己;滔滔後浪各有所長,有的甜蜜有的清新,夏日的耳朵也可以清涼一下。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優人張藝生與老柴甄詠蓓一同《遊園》 香港「劇場組合」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在去年來訪台灣,給台灣觀眾相當新穎的劇場體驗,該團兩位藝術總監詹瑞文與甄詠蓓今年卻不再一起玩了。詹瑞 文一人獨演三十多個角色的《男人之虎》已在香港連演四十多場。甄詠蓓取材自《牡丹亭》的獨腳作品《遊園》(第一章),則將在五月下旬於香港上演。 這是實驗創作系列的首段,特別請來台灣優人神鼓的資深團員、身兼優2觀點藝術統籌的張藝生,擔任聯合導演,兩人嘗試在空間營造、身體展露、意象呈現等各方面進行實驗性探索;張藝生說:「我更像一個輔助者,只是從旁幫她一把,讓她完成這個以生命為限期的創作」。 故 事意念來自《牡丹亭》的〈驚夢〉一折,借虛擬的人間花園訴說一段段心靈的真實體會,如甄詠蓓在場刊中的自白:「呈現我所感受到的女性的壓抑,她們每一位都 是杜麗娘,都被情所牽絆」。「劇場組合」去年始與香港藝術中心開展「PIP快樂共和」長期合作計畫,結合場地、藝術、教育等發展;因此《遊》劇也於場地使 用上,得以探索更多可能性。演出不以舞台為舞台,本是演出的空間反而讓觀眾介入其中;演員卻從綠色的觀眾椅席中攀爬而上,貫徹園中遊樂的主題;並探討自然 與都市的關係。(陳國慧╱香港獨立劇場評論人) 社群舞蹈研習營、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由 文建會主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承辦的「2005夏季舞校關渡,舞3夏,暨社群舞蹈研習營」及「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陸續於七、八月登場, 廣邀國內外舞蹈名師及學者,打造豐富多元的舞蹈學習及交流平台,歡迎具有基本舞蹈背景的大專、中學教師,及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於七月廿五日 舉辦的社群舞蹈研習營,為期一個月,課程內容包含舞蹈鑑賞,以及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舞動瑜珈等肢體律動,由華盛頓表演藝術中心芭蕾舞系領導人丹尼 斯.馬修、英國拉邦中心教師凱西.席格,以及國內優秀舞者林向秀等名師教授。八月初登場的「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深入剖析其對台灣社會文化、舞蹈教 育層面的影響及貢獻,並探討舞蹈與其他領域的交涉對話。活動詳情可上網http://dance.tnua.edu.tw或電洽02-28938778查 詢。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歡慶150
五月中旬,我們開始整理一百五十期雜誌。 始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百五十期《表演藝術》雜誌(嚴格說來是一五一本,還有一本創刊號),在十二年又六個月的時間裡,累積了一百五十本由美術編輯呈現出來的封面主題,一萬六千五百頁,九百七十多萬字,七千多張台灣表演藝術發展過程裡,曾經銘記的畫面與劇照。 作為一個接棒人,我好像不能只用看表演的心情來看這一百五十本。創刊號的《表演藝術》以「摸索與希望」探討當年的台北表演藝術生態:美籍指揮家,後半生視台灣為故鄉的亨利‧梅哲在受訪中說:「什麼是台北的表演環境?在這兒,我拿出最好的節目時不賣座,不夠好的卻可能滿座。」梅哲談的是音樂推廣與音樂落實教育的重要性。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當年說:「台灣是個獨特的地方,千瘡百孔,卻又潛力十足。我們希望這塊土地變成什麼模樣?如何整理過去的足跡,看清目前的處境,聚集眾力來發展經營?」他在說,把劇場當成生活一部分的人,在我們社會仍屬少數。 一九九二年,台灣GNP(國民生產毛額)達到二一○八億美元,平均每人所得首次超過一萬美元,超過大陸十五倍以上。在兩廳院硬體建設的烘托下,來來去去許多國際名牌音樂家與表演團體。這一年,也是台灣表演藝術在九○年的高峰期,兩岸的交流文化密切進行著,我們在大陸劇團裡進一步體驗崑、京之美。根據陸委會的統計,一九九二年大陸來台的戲曲交流人士在這一年激增至二千多人,這個攀升的走勢直到一九九五年之後便走入下坡。 經過十二年六個月,台灣表演藝術裡有多少是還在上坡,有多少已經下坡很久了?歡慶150,其實正希望「整理過去的足跡,看清目前的處境」,在文建會剛剛三天之內花掉六千多萬元,歡慶舉辦完台灣第一次的「表演藝術博覽會」之際,我似乎沒有更多可說的。謹用梅哲老前輩的自我期許來期許台灣的下一個十二年:「在音樂面前,我只能說『好』與『壞』。我所在乎的,是我指揮的樂團是否已達到能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水準,而不是所謂『台灣的標準』。根本沒有台灣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