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慰慈
從小熱愛天文,卻被文學耽誤,最終迷上音樂。赴美專攻音樂學,返台從事多年古典音樂評論,被國樂界視為逃兵;近年回到箏樂創作展演,西樂朋友狐疑我就是那個樊慰慈?專欄涉獵時尚、科技、流行,這都是我,也就是我。
-
音樂
意猶未盡的演出! 蓋瑞.歐森演奏布拉姆斯與蕭邦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前兩樂章在緩和的速度與冷靜的節奏上漫步著,唯在歐森巨靈大掌間或彈出穿牆的音量,爲樂曲帶來必要的高低起伏。但不多久史坦威鋼琴的高音部已不勝負荷、大爲走音,只見歐森不時無奈地向右手望去。十日的蕭邦升c小調詼諧曲在彈奏放慢的對比主題時,所釋出春澗流泉般水汪汪的音色,在歐森千錘百鍊的大手下應留有相當施展空間的高潮處,反而有〝play it safe〞、令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
活動看版
且聽蕭邦彈蕭邦
《表演藝術》雜誌和聯合報、中廣音樂生活雜誌、麥登企業有限公司合辦推出的「音樂會導聆」講座,本月由樊慰慈和潘世姬分別針對蓋瑞.歐森鋼琴演奏會和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不朽的巨人──貝多芬」音樂會,細細解說蕭邦和貝多芬的音樂風格。
-
音樂
詩的心靈饗宴 記傅聰鋼琴獨奏會
相較於上半場舒曼《大衞同盟舞曲集》的中性演出,傅聰遇上了蕭邦堪稱是如魚得水,彈至情緒亢奮之處,文弱的傅聰也不禁從喉底猛然「嗯哼」起來。雖然演奏至中段時,在體力上稍顯不繼,但最後四首的表現反而是放手一搏,彈得絲絲入扣。
-
里程碑 Milestone
一代傳奇巨匠
蘇聯體制瓦解,曾獨步一時,追求完美的俄式專業音樂敎育系統是否將隨時代潮流退去?近年各項國際比賽中已愈來愈難分辨各地參賽者的風格與特色,是當今過多的音樂比賽逼使音樂詮釋趨於標準化,縮小了演奏者的個人空間?抑或是二十世紀末資訊時代人文世界化中無可避免的現象呢?
-
里程碑 Milestone
一代傳奇巨匠 紀念安東.魯賓斯坦兼論俄國鋼琴演奏樂派之源起與傳承(上)
在西洋音樂發展史上,俄羅斯在歐洲屬於起步較晚的一個民族,然自十九世紀中期產生了穆索斯基、柴可夫斯基等巨匠,俄羅斯在短短數載間即一躍而爲「音樂大國」。如果沒有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拉赫曼尼諾夫的樂曲,夏里亞平、海飛茲、霍洛維茲的演出,二十世紀的音樂星空早已相形失色。俄國樂壇之茁壯與魯賓斯坦兄弟於一八六〇年代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興辦兩所音樂學校有密不可分之關連。本月二十及二十八日分別是安東.魯賓斯坦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日和一百六十五歲冥誕。本文即爲對這位十九世紀俄國作曲家、敎育家、鋼琴大師之紀念,並從而探討俄國音樂中最見特色之鋼琴流派的起源與發展。
-
台北TIFA
「世紀瑰寶」音樂會導聆
布魯克納的第八號交響曲C小調 對於剛入門的古典音樂聽衆而言,初次面對《布魯克納交響曲》時總有望而怯步之感。首先,那天國般的長度往往霸佔了整場音樂會的時間;其次,音樂中氾濫著華格納般過飽和的後浪漫氣氛,一口氣聽下來,就如同赴了場從頭到尾都以蹄膀爲料的酒席。但對於最後嘗出味的樂迷們,布魯克納堪爲交響樂聖殿中除貝多芬、布拉姆斯之外的第三B,此時,再厚重的和聲也成了入口即化的甘脂。 C小調第八號屬於布魯克納交響曲中最艱深而龐大的一部,其中更以漫長的慢板第三樂章最具飢渴式的內張力,最早的正式錄音是尤亨(Eugen Jochum)位於一九四八年指揮漢堡愛樂管弦樂團,用了二十一面七十八轉唱片(Polydor 68338/48 S)完成的大手筆。歷史錄音方面,歐美樂評多推崇福特萬格勒於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七日指揮維也納愛樂音樂會實況錄音的名盤(最近的CD化身爲Music Arts CD 764)。此一幾近著魔的演出破解了音樂中錯縱複雜的和聲導向、速度變化、與管弦色彩,布魯克納的交響樂結構頓時如狂颱劫後的台北市天空那般淸澈。 在較新的錄音中,蕭堤於一九九〇年十一月在俄國聖彼得堡愛樂大廳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實況演出,是個十分具有權威性的版本(LONDON 430 228-2),此一演出即使以芝加哥交響樂團本身頂尖的演奏素質而論,也是次超水準的表現。唯在布魯克納的音樂方面,此一版本所採用的是近世較常演奏、較爲精簡的Nowak版,而前述福特萬格勒則採用較早的Haas版。 儘管傑利畢達克一向不喜歡進錄音室,他過去部分的音樂會實況已「悄悄地」陸續在國外以CD發行,布魯克納的音樂方面,目前至少已出了第三、四、九號交響曲,與F小調彌撒等,第五、八兩首亦可能即將上市。然要看正牌的,亦有由SONY出品的LD,收錄有傑利畢達克去年曾在國家音樂廳演奏過的降E大調第四號交響曲《浪漫》。若僅從計時器的數字上看,傑利畢達克一貫遲緩的速度會使其他演奏版本顯不出布魯克納交響曲是何等地漫長。然而音樂中半音階的碰撞與管弦樂的層次,在傑利畢達克的速度中有著愈嚼愈夠味的勁頭、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透明度,音樂則在他的手中成了靈異的昇華之物。 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
-
台北TIFA
德奧藝術歌曲選介
德籍次女高音路德薇希以近六十六之齡於去年三月起分別在紐約、倫敦、維也納等都會舉行吿別樂壇的演唱會。去年新出版的這兩張CD,正是爲了紀念她不朽的歌藝,內容均以路德薇希最擅長的德奧藝術歌曲爲主,與她十月十五日在國家音樂廳的曲目類似,可供愛樂者參考欣賞。 一、Farewell to Salzburg 演出:路德薇希Christa Ludwig 史潘瑟Charles Spencer/鋼琴 編號:RCA Victor Red Sea l09026-61547-2 錄製於一九九三年一月,是爲路德薇希去年八月在薩爾茲堡的吿別演唱會而準備的紀念專集,共收錄舒曼、馬勒、布拉姆斯、及理査.史特勞斯所作的二十四首藝術歌曲。路德薇希在開頭舒曼旋律的歌唱上略顯乾澀,部分曲子在尾音的運氣上亦顯不足,但以她近六十六之齡,在這近六十六分鐘(不知是否爲數字上的巧合)的整體聆賞過程中,如倒吃甘蔗,讓人逐漸忘卻了技巧上的瑕疵,深深融入路德薇希的德國藝術歌曲世界中。馬勒兩首閭克(Friedrich Rckert)詩曲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及Um Mitternacht,展現了路德薇希圓熟的內在意境;而後半部布拉姆斯及史特勞斯的歌曲,更是一瀉千里,充分發揮了她黃金般永不褪色的中間音域,及其熾熱的生命力。 鋼琴在十九世紀德國藝術歌曲的整體表現上,不是「伴奏」一詞所能適切表達的,許多主要聲樂家都盡量尋求固定的鋼琴家以維繫默契。路德薇希近年來的搭檔史潘瑟(Charles Spencer),在此顯示出其對聲樂部分每一抑揚頓挫均保持著高度的敏銳性與反應力。 二、Ausgewhlte Lieder 演出:路德薇希Christa Ludwig Erik
-
碟影樂想
二帖俄國鋼琴協奏曲精賞
二位同樣擁有北極熊般身材的俄國鋼琴家,貝爾曼潛沈內斂,佩托洛夫靈敏迅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味。
-
書介
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
崛起於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原自美術和文學中出發,並衍生至音樂的領域;然而早在華格納和馬勒的作品中,本書作者即已發現其蹤跡,一路追踪下來,重新體驗了表現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歷史背景,配合細膩的作品分析,對這些作曲家的風格有煥然一新的詮釋。
-
音樂
美女與野獸 露絲.史蘭倩絲卡鋼琴演奏會
自幼在父親嚴苛要求與期盼下的史蘭倩絲卡,如今皤然老矣,在盤踞舞台中央的玄黑貝森朶夫帝王型鋼琴前,顯得格外嬌小。當晚的貝森朶夫雖偶有錯蹄,整體的節奏感有失流暢,但史蘭倩絲卡駕輕就熟的風采,依然引人入勝。
-
音樂
瑕不掩瑜的演出 徹卡斯基鋼琴獨奏會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那臨老呢?徹卡斯基卻顯然是老來俏。曾經一度爲世人所盡忘,卻能憑其過人的毅力和獨樹一格的演銓手法,重享風騷;從他烱烱的眼神和緊抿的雙唇中,似乎可以看到「時來運轉」之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