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聲.光.影.像的魔法師」音樂會
魔棒揮灑 讓聽覺與視覺翩然共舞
在現代音樂領域扮演先鋒角色的十方樂集,這次將以四首國內外的樂曲,搭配電子音樂、投影及現場演出,要讓台前幕後的演奏者就像魔法師一般,將出神入化的聲、光與影像,在觀眾眼前展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洲群星匯集 NSO驚豔廣州
與廣州亞運同時,廣州也首度舉行了「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演出從十一月五日到七日,由九場節目組成。開幕由小提琴家宓多里打頭陣,閉幕則是大提琴家馬友友壓軸,齊聚多位亞洲知名音樂家,而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也受邀演出。國家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首度踏上中國大陸,演出的就是這個樂季開季音樂會的曲目,精采的表現,讓人驚豔。
-
藝妙人物事
巴塔斯維克 不可忽視的低音
「低音號」(tuba)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交響奧林匹克」 各項樂器的超級比一比!
「NSO主題樂園」系列將在十二月初推出趣味十足的「交響奧林匹克」音樂會,讓音樂家變身運動員,在音樂廳舞台上超級比一比:「誰是跑的最快的馬拉松選 手」?「誰吹出來的音最高」?「誰會用音樂作最多的表情」?「誰演奏得最大聲」?「誰是最厲害的小朋友指揮」?「誰是速度極限王」?讓你隨著播報員的精采 報導,跟隨著激烈的賽況,開心踏入音樂的樂園!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聲樂天籟引領
《少年的魔號》 輕巧引你走入馬勒世界
「NSO馬勒系列」在十一月份推出的「少年的魔號」音樂會,將演出馬勒的《少年的魔號》歌曲集,邀來德國的次女高音克莉絲緹安.伊凡與低男中音康士坦丁.沃爾夫演唱,資深歌劇指揮家陳秋盛領導NSO,引領你從每首五分鐘之內的曲子及歌詞,開始理解馬勒的樂思。
-
即將上場 Preview 喬治亞鋼琴家 大器晚成世人稱道
薇莎拉茲 內斂浪漫詮釋深情舒曼
喬治亞鋼琴家薇莎拉茲給人的感覺一向冷靜、低調,即使手勢與表情動作不多,但並不表示她的內心不熱情,只是著重內在的她總將熱情藏在音樂之中。這樣的特質正好與舒曼深沈的特質相當吻合,音樂之外所蘊含的詩意,讓她的舒曼音樂在仔細咀嚼聆聽後,更可感覺到其中埋藏的細膩與韻味。
-
即將上場 Preview 再度訪台與北市交合作
既指揮又獨奏 明茲給你「聲音王道」
今年再度席捲台灣,明茲將一次展現他小提琴獨奏及指揮的功力,與北市交共同合作莫札特典雅流暢又明快多變的《G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帶有一絲甜蜜與感傷的代表作《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布拉姆斯嚴格遵循古典主義風貌、被比喻為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的《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
-
即將上場 Preview 日本配樂大師 親自指揮演奏
久石讓 每次現場聆聽都是獨一無二
以《天空之城》《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等電影配樂深入人心的日本作曲大師九石讓,將於十一月初親自訪台指揮演出自己的經典作品與新編曲目,台灣粉絲趨之若鶩,門票開賣十五天就售罄,足見大師魅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俄羅斯青年鋼琴家
庫提榭夫 訪台再現蕭邦大賽曲目
現年廿五歲的俄羅斯鋼琴家米羅斯拉夫.庫提榭夫,剛參加了五年一度的華沙蕭邦鋼琴大賽,並且進入決賽,最後獲得評審特別獎;即將首度訪台演出的他,也將帶來整場的蕭邦作品,除了觀眾喜愛的《夜曲》、《船歌》及代表作波蘭與馬祖卡舞曲之外,更有他第三輪比賽中所彈奏的《降A大調幻想波蘭舞曲》和《第三號降B小調奏鳴曲》。
-
即將上場 Preview 烏克蘭青年鋼琴家
伽佛利佑克 飛揚十指與世人分享樂音
新生代鋼琴家伽佛利佑克生於烏克蘭,今年只有二十六歲,然而他卻在二十一歲前就包辦了霍洛維茲、濱松、魯賓斯坦三大國際鋼琴大賽金牌,創下最年輕三冠王的紀錄。前年訪台以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令台灣樂迷印象深刻的他,將再度訪台,以獨奏展現他的精湛琴藝。
-
焦點專題 Focus
關於「俄國鋼琴樂派」的天才10問
為什麼會有「俄國鋼琴樂派」呢?那有德國、法國、義大利派嗎? 「俄國鋼琴樂派」裡面一定都是俄國鋼琴家嗎?這個學派是全世界第一強嗎? 近期多位「俄」勢力的鋼琴家前仆後繼訪台演出,除了阿胥肯納吉父子檔、齊柏絲坦與戈琛貝爾格母子三人檔,還有老將薇莎拉茲、雅布隆絲卡亞與兩位新秀庫提榭夫與伽佛利佑克,勢不可擋!趁此機會,我們也來瞭解一下,為什麼「俄國鋼琴樂派」能夠人才輩出、稱霸樂壇歷久不衰?
-
焦點專題 Focus 「演奏最重要的就是發自內心重現音樂」
阿胥肯納吉 追求自由的音樂之路
國人相當熟悉的俄裔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暌違台灣已經數年,將於十一月中與兒子沃夫卡(Vovka Ashkenazy)來台舉辦難得的父子同台鋼琴二重奏音樂會。趁此機會,我們再次來認識這位國際大賽長勝軍、鋼琴錄音天王、知名指揮家,在他的人生與音樂路上,是什麼信念讓他堅定不移?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鋼琴二重奏兄弟檔
戈琛貝爾格兄弟:我們練鋼琴,就像刷牙一樣習慣
去年在全德青年音樂家比賽以滿分拿到冠軍的「戈琛貝爾格二重奏」,雖然還是青春洋溢的年紀,卻以精湛的琴藝擄獲國際樂壇的目光,原來他們的來頭可不小出身音樂家庭的他們的媽媽就是知名俄裔鋼琴家、曾多次訪台的莉莉亞.齊柏絲坦。在均為音樂家的父母帶領下,兩人走上音樂之路似乎理所當然,但為何會組成鋼琴二重奏呢?就讓這篇透過e-mail的專訪來讓讀者先認識這兩位樂壇明日之星。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圓夢,永遠不嫌遲!
十月初的週末下午,兩廳院來了一群可愛的長者,他們坐著遊覽車來到了中正紀念堂,心情就像孩提時代出遊一般地雀躍。知道今天前來的地點是個藝術的殿堂,奶奶們臉上早已塗上了脂粉,而爺爺們更是換上許久未曾穿過的襯衫及外套。在志工的扶持下,他們坐在大廳上聽著導覽,等待著稍後上場的明華園歌仔戲,然而仍不時交頭接耳地討論著美輪美奐的水晶燈、大階梯,還有綠牆的新鮮感,你一言、我一句,笑呵呵地騷動著。
-
藝妙人物事
劉季陵 讓你看見劇場裡的魔「幻」藝「術」
多才多藝的創作人劉季陵,除了是玩遍各式音樂的高手,也是下筆如花的詩人,而從十年前迷上幻術開始,他就愛上這種讓人體驗超現實的奇技。為了有更豐富的創造,他自創「魔浪超劇場」,將把幾米充滿魔幻感的畫作、結合音樂與幻術,在劇場中製造奇想的幻境,讓觀眾親自體驗幻術的藝術新境界。
-
企畫特輯 Special 是原聲更是原創
2010原聲音樂節 從傳統迸放的聲音狂潮
「2010原聲音樂節」概念上取original sound兩字的字頭所組成的OrigSound作為象徵。不以「音樂」(Music)局限演出的型態,而是以「聲音」(Sound)突顯自母文化孕育出的當代歌聲,同時也定義了「原創」的精神。節目的規劃以「聲之嬉遊」為主軸,劃分為「山海原聲」、「無界原聲」及「嬉遊原聲」三大區塊,邀請國、內外具備原創、民族音樂特色之世界/民族音樂團隊演出。
-
藝號人物 People 台灣國樂教育發展先驅
董榕森 健筆不歇 繪展生命春曉
董榕森,也是現在我們所尊稱的「奕宣老師」,只要見過他的面,就可以感受到這位謙謙文人風範中、吐露著堅毅的氣質。他所創作過的,不僅僅是這些聽來沒有壓力的小曲,那首為多少吹笛人型塑出「玉樹臨風」印象的《陽明春曉》正是出自他的筆下。無論是教學、演奏或推廣,要說台灣國樂歷史的發展軌跡,董榕森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號人物。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
亮眼新「銳」 返台「首」演協奏曲
NSO馬勒系列的第二場音樂會「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除了有身兼小提琴家的名指揮克里斯多夫.波彭、國內出色的新秀女高音林慈音,還有特邀的新秀小提琴家陳銳。陳銳於二○○九年獲得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被視為音樂界的「台灣之光」,這次首度回台與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將以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展現他的傑出琴藝。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成吉思汗》 磅礡氣勢展豪情
去年才剛登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出,被《紐約時報》讚譽為「眼看與耳聞同樣精采」的香港中樂團,今年新樂季的開季音樂會,就演出意義非凡展現豪情壯志的大型史詩交響樂《成吉思汗》。原曲演出用上一整個樂團,再加上六十多人的合唱團,並將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馬頭琴、呼麥、長調,以及短曲、嘲爾合唱、四胡等團體運用在曲中,形成近兩百人的龐大陣容。而改編成國樂版本,更突顯了蒙古族音樂的風味。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傳統樂器不只Jazz 融合「電」音大開派對
以傳統絲竹樂器演奏爵士樂的絲竹空樂團,今年是成果豐碩的一年,不但專輯《紙鳶》獲得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團長彭郁雯也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還要代表台灣出訪進行文化外交。一路走來,絲竹空的演出形式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對音樂材料的追求卻從未停止更新。歷經北管、客家、京劇等嘗試,今年的音樂會再以「旋轉」為主題,加入「電」音的元素,試圖將傳統樂器爵士化的疆域再度向外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