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鍵盤式手風琴(本刊資料室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流浪之音.手風琴

十個面向,讓你認識手風琴

手風琴是怎麼演變來的?它是不是有很多種類?

它的發聲原理和構造是什麼?怎麼能夠有那麼大的音量?

還有還有,手風琴的指法和鋼琴一樣嗎?

左撇子或右撇子拉起琴來有沒有影響?眼睛瞄不到琴鍵要怎麼彈?

您對手風琴的所有疑問,讓十個面向的解析來清楚地回答!

 

手風琴是怎麼演變來的?它是不是有很多種類?

它的發聲原理和構造是什麼?怎麼能夠有那麼大的音量?

還有還有,手風琴的指法和鋼琴一樣嗎?

左撇子或右撇子拉起琴來有沒有影響?眼睛瞄不到琴鍵要怎麼彈?

您對手風琴的所有疑問,讓十個面向的解析來清楚地回答!

 

1.來源

相較於其他西洋樂器,手風琴的歷史相當年輕。它可以回溯到一七七七年,是由一位法國神父阿莫依(Joseph-Marie Amiot)將中國樂器「笙」傳入歐洲所改造而成的。最初的他將笙的「活動簧片」(free reed)原理運用到管風琴等樂器上,奧地利人黑克爾(Anton Haeckel)於一八一八年把自由簧配上鍵盤及用腳踩動的風箱發明了Physharmonika。德國人費里德里克.布斯曼(Christian Friedrich Ludwig Buschmann)於一八二一年發明口琴、一八二二年以手提式鍵盤為基礎加上用手拉動的風箱,取名為Handaeoline成為手風琴的雛形。奧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yrillus Demian)更在其基礎上又增加了和弦按鈕作為伴奏用,奧地利人講德語,和弦的德文叫Akkord,所以這台琴被命名為Akkordeon,英文譯成Accordion,成為世界各地沿用至今的名稱。

2.常見種類

亞洲最常見、也最容易上手的手風琴,右手是鋼琴鍵盤,左手是和弦組合的所謂標準低音(standard bass),一個鈕就是一個和弦組合,用來配上簡單的和弦伴奏非常方便。光是這一類手風琴,從最小台的五公斤到最大台的十五公斤,規格就多到驚人了。

但事實上,到了歐洲就會發現手風琴種類更是繁多,且各有眾多的擁護者。以右手界面做區隔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右手是鋼琴鍵盤式(piano accordion),另一大類右手是按鈕(button),包括六角手風琴(Concertina)、班多鈕琴(Bandoneon)、巴揚琴(Bayan)、推拉不同音固定調性琴(diatonic accordion)等等。目前亞洲、北美、德國多使用鍵盤式手風琴,而俄羅斯、東歐、北歐、法國、愛爾蘭、中南美比較流行按鈕式手風琴。

從左手低音系統來看,可以分成標準低音(和弦組合)和自由低音兩類。標準低音的和弦按鈕就是當初手風琴誕生的正字標記!和弦按鈕雖然方便,但是很多人愈學愈深,就想從單調的「彭恰恰伴奏」中解脫出來,追求和弦的轉位、分散和弦,甚至想玩複調音樂,於是廿世紀初俄羅斯發展出左右手都是單音按鈕的自由低音手風琴(free-bass),稱為巴揚琴,接著又發明了左手同時擁有標準低音和自由低音的雙系統手風琴(converter),促使手風琴走出口耳相傳的民謠,看著高低兩行五線譜彈複雜的古典音樂甚至新音樂。目前歐洲的音樂院都是用雙系統琴。交叉影響之後,也出現右手是鋼琴鍵盤、左手是自由低音或雙系統的琴。

「六角手風琴」的體型最小,風箱的兩邊都是單音按鈕,於一八四三年發展成「班多鈕琴」,音域達五個八度,每一個按鈕連到高低差一個八度的兩片簧片,推拉不同音,曾經在德國大大流行,偶然流傳到阿根廷後,阿根廷人運用地心引力與槓桿原理激烈操弄風箱,產生不可思議的強重音,與探戈音樂一拍即合,被稱為「魔鬼的樂器」,隨著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一起走紅至今。

3.曲目

手風琴在各時代都有改良,到現代不僅可以擔任獨奏、伴奏、重奏、協奏,更可以演奏古典音樂的經典曲目。不同類型的手風琴有不同的特色,擅長演奏的樂曲也就有所差別。台灣常見的鍵盤手風琴,可以在旋律上自由地配上和弦,無論是台灣民謠、流行歌曲、古典名曲等各種曲風,都能夠以即興或變奏的手法配上伴奏。因此每一個人的表現方式都可能不一樣,沒有一定的規範。而自由低音琴的左右手都能演奏單音,甚至左右手對稱,所以相當適合巴洛克音樂,最受歡迎的包括巴赫《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BWV 565》、韋瓦第《四季》之改編,以及俄羅斯巴揚大師Yuri Shishkin演奏的《骷髏之舞》、《展覽會之畫》,沒聽過的人無法想像。浪漫時期像蕭邦的鋼琴音樂那種需要餘音殘響的渲染,則較不適合。即使如此,手風琴的特殊音色仍然吸引著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浦羅柯菲夫、艾伍士等著名作曲家都曾為這類樂器譜曲。更令人振奮的是許多當代作曲家(例如法國的Frank Angelis、俄羅斯的V. Zolotarev)專門為巴揚琴打造的曲子又新奇又好聽。

4.發聲原理

手風琴的發聲原理和口琴、口風琴、風琴相似,只是鼓風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手風琴的聲響是藉著「壓」和「拉」動風箱的動作產生的。不管拉或壓都會迫使氣流穿過一對以長方形金屬片固定的簧片,其中一個簧片在「壓」時發聲,而另一片則在「拉」時發聲。

此外,鍵盤手風琴和巴揚琴這類手風琴的琴身上,都另有可以控制簧片震動數量的按鈕(Register),可以只讓單一簧片震動,但也可以讓四個不同八度的簧片一起震動來改變音量和音色,並且在演奏間都能夠依樂曲需要隨時切換、變換表情,和管風琴、大鍵琴的Register原理類似。

5.指法手勢

演奏鍵盤式手風琴時,右手的裝飾音、滑音、跳音等都幾乎都跟鋼琴一樣。但左撇子的人是不是就無法彈奏?其實不然,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手風琴,都不只是靠右手演奏而已。左手不僅也需要彈奏旋律,大和弦、小和弦、屬七、減七等和弦的選擇和運用都是由左手來控制。就算手指頭不按鍵盤,利用音箱的控制來製造音樂的強弱、顫音(這邊指「音量的」顫音)等效果,都是一門學問。因此,演奏手風琴是全面的,甚至需要用到頭腦思考的。左手的工作並非如想像中的輕鬆,而左撇子學手風琴,就像學小提琴、吉他、鋼琴,甚至任何樂器都一樣,並不是問題所在——也有很多左撇子把琴反過來拿,左手彈主旋律。

6.樂器特質

鍵盤式手風琴單鍵就能控制和弦的特點,是別的樂器難以比擬的優勢。這讓它即使單手演奏,也可以製造出雙手彈奏那樣的和弦厚度。一台手風琴就可以像一個樂隊般地發出複雜的音響,不必伴奏,一個人即可駕馭全場。

在音量上,一台手風琴可以容納高達左右各四排的簧片,如果將一排簧片想像是一支口琴,那麼四排就等於是四支口琴。演奏時按下和弦就等於可以有七、八支口琴一起吹,因此手風琴不必經過擴音就可以產生很大的音量。

在彈奏上,手指按著任何一個音時,只要風箱繼續鼓風,聲音就會不斷延續。但一旦放開,音響即刻停止,並不像鋼琴一樣有延音的效果。所以如果希望聲音持續,就只能不斷按著同一個鍵,或者換另外一根手指頭來作接續。但好處是,鋼琴的聲響在一按下去聲音就開始衰竭,但手風琴只要音箱繼續鼓動,聲音就會持續出現,甚至可以隨時增強或漸弱。新竹教育大學的帕洛威老師(德國烏茲堡音樂院手風琴博士)就強調手風琴看起來是鍵盤樂器,本質上卻是管樂器。就是強調風箱主宰發音(articulation)才是手風琴與其他鍵盤樂器的關鍵差別,也就是說手風琴不是用「彈」的。

7.傷害

除了班多鈕琴之外,手風琴演奏一般來說是以背帶固定於雙肩上。也就是說,演奏者在彈奏手風琴時,無論是坐著或是站著,都必須同時負荷著整部樂器的重量。

一般來說,手風琴重量的受力都在肩膀,風箱拉開時,左手支撐的力量加大,右肩的受力也倍增。由於一台手風琴的重量大約十公斤以上,長時間演奏下來,必定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如果可以,演奏時最好盡量採坐姿,將重量分散在雙腿上。至於小孩子當然也能夠學習,因為有為兒童或女性打造的小型手風琴可以彈奏,但荷重的問題更需要注意。

8.演奏

手風琴的入門簡單,但要彈好並不那麼容易。因為手風琴演奏時的力學原理是違反自然的,右手上下移動,左手按鍵外卻是左右推拉風箱。兩手並不平衡,就像一個人走路一般,如果左右腳不協調走路就容易搖晃或跌倒一樣,因此可以想像手風琴的控制並不是那麼輕鬆自然。加上礙於手風琴的構造,演奏時眼睛只能以餘光瞥視左右手的按鍵,更完全看不到左手,沒有辦法清楚地看著彈奏,所以演奏者必須要有良好的觸覺,對樂器熟練度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視障者能夠無礙地演奏手風琴的緣故,憑著手風琴上各種突起的鍵盤與按鈕操作,幾乎比明眼人還具有優勢。

9.發展

手風琴在台灣似乎以演奏流行或民謠為主,學習的人口並不多,但在國外,這項樂器在各國早已蓬勃發展,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館、舞廳、音樂廳到處都可以聽到手風琴的聲音,手風琴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所需要的一種常用樂器。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的特洛辛根市就建立一所手風琴專業學校;到一九四八年這所學校進而改為州立手風琴學院,由德國著名作曲家、管風琴家雨果.赫爾曼任院長。在英國則把手風琴作為發展音樂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一九三六年英國建立了「英國手風琴演奏學院」,為發展英國的音樂事業貢獻良多,也使英國成為手風琴音樂製作最為繁榮、文獻資料亦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現在,國際音樂組織中有國際手風琴協會,並經常舉辦國際性的比賽。在西方一些著名音樂院校都建立了手風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學裡也設有手風琴教學課程。

10.體現各國文化

手風琴的攜帶方便、易於上手、效果又好的特性,讓它的演奏非常有吸引力,不僅是街頭藝人的熱門選擇,也在古典音樂、民謠、流行,甚至爵士樂中各有發展。由於貼近人民的生活,使得這項樂器在不同國家、民族的底層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俄羅斯,巴揚琴是他們不可或缺的民間樂器,由於特殊的民族性,他們的音樂風格時而激情、時而沈重,但有時又有輕快的舞蹈,豐富的俄羅斯手風琴音樂在世界各地廣受喜愛。法國手風琴音樂就像浪漫的法國風情一樣輕鬆明朗,高亢的曲調像是帶來了無限陽光,連法國香頌也常選擇手風琴來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而在愛爾蘭,手風琴主要用來演奏民族舞會上的民族歌曲,多以快節奏的踢踏舞、里爾舞、劍舞為主,曲調輕鬆活潑,時常可以和小風笛或小提琴合奏。由此可見,一部手風琴蘊含了多少文化、記述了多少歷史。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