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劇場ㄟ冷知識
音樂家旅行必備傢俬
在行囊空間有限的巡迴演出時,經驗老道的音樂家們除了樂器之外,還有哪些隨身必備的物件呢?哪些小道具又能協助他們從容地應變演出前的各種突發事件呢?本期〈劇場ㄟ冷知識〉邀請4位音樂家謝宛臻、簡凱玉、劉凱妮、鄧皓敦分享他們旅行必備,也分享他們不為人知的「傢俬」。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導讀
什麼是「爵士樂」呢?
你認為什麼是爵士?什麼構成是爵士樂的條件?會不會你以為聽的是爵士樂,但其實是摻雜爵士編曲的流行樂?如何在浩瀚的爵士樂大海中,找到指引方向的準星?讓我們透過爵士樂專家們的定義,從複眼觀點勾勒出輪廓,也許,就能更靠近爵士樂一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爵士
從城市慶典到在地爵士教育
過去,爵士樂對一般來說人來說是外來樂種,也是新潮、時髦的象徵。即使嚮往,也得從電視台、夜店、酒吧、唱片等管道才能聽到,讓人感覺遙不可及。但近年來,爵士樂的蓬勃對比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了受到台灣經濟發展影響,爵士酒館的增設、經營者的眼光、專業聽眾的累積等都交互影響,再深究其竟,則得歸功各地爵士樂節、社團、音樂營等多年耕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爵士
內行人才知道的爵士現場巡禮!
爵士樂演出最重要的精髓之一,就是互動了!不管是樂隊之間,或是台上與台下,緊密互動都會讓氣氛顯得更熱絡。而爵士酒館等非典型演出空間,正是孕育現場文化最重要的舞台。酒館的演出是愈夜愈精采,過了凌晨推出的JamSession更是門道所在。本刊精選幾家仍擁護爵士純粹精神的名店,泡在裡面夠久,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地方,能夠發掘新星、提煉潛力,並且推動世代的交替與流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爵士
我們有沒有「台味爵士」?
百年前,爵士樂從美國傳遞到日本,再從日本抵達台灣,中間經過了不少旅程,也經歷了時代變遷。雖說爵士如料理,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能適切地調成當地的味道,但改變了「食材」、更換了「調味」,「台灣的爵士」是否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味?一個理論,總要經過假設、驗證,最後才能歸納結果。「台味爵士」是否成立?讓我們聽聽他們怎麼說。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這間「圖書館」最厲害的是……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留下圖書館幾經變革的軌跡
表演藝術圖書館除了空間的重新配置,最重要的還是19萬件館藏的重新梳理。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這間「圖書館」最厲害的是……
視聽紀錄物件考!
表圖的特色館藏除了影音外,就是各類型的主辦節目檔案了。為了播放用不同形式錄製的影音典藏,在表圖的特殊視聽資料典藏室,也可見歷史悠久的器材;而兩廳院主辦節目單,也因應著時代的變化,有不同的尺寸設計與內容巧思,兩者都留下了面貌多樣的記錄物件,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這間「圖書館」最厲害的是……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資深館員帶路!
引路人 簡比倫,生於香港,於1987年來台就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於表演藝術圖書館創立初期即加入團隊,見證圖書館搬遷、新建至圖書館自動化的過程。2009年起表圖接收樂評家曹永坤遺贈黑膠唱片等視聽館藏後,更以曲目及表演者為關鍵字建置,讓研究者及愛樂者可以準確找到特定曲目的總數量或者單一演出者全館出現的筆數,細節的建置,提供館讀者檢索資訊更便捷服務。為了提供使用者更便捷服務從早期簡單加入LD、CD及DVD視聽資料封面,並且盡量在CD及DVD書目檔內加入中文曲目及劇目記載,讓使用者跨過艱澀的歐語,使用者可利用相熟的中文查詢。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這間「圖書館」最厲害的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民國51年,作曲家史惟亮撰文提問:「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點出了台灣音樂全盤西化的環境、忘記了自己土地上音樂的現象,可謂對自我意識的首度覺醒。歷經時代演變,2012年更名後的臺灣音樂館,以「台灣音樂守護者」為己任,在既有「資料收集」、「典藏研究」、「資訊服務」等基礎上設置「資料館」。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這間「圖書館」最厲害的是……
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
柏林愛樂每個樂季約有40場曲目,一套曲目通常演奏週五到週日共3個晚上。數位音樂廳團隊不但從著裝彩排就開始試音響,接著錄下每一場演出,在最後一場展開直播,隔天開通至亞洲,檔案同時建立。長年累積下來,已成為一個龐大的視聽資料庫。
-
音樂
禪機,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印度文學家泰戈爾說過一個寓言──「可能」問「不可能」:「你住在哪裡」?「不可能」回答說:「在那無能為力的夢境裡」。這故事將兩種現象擬人化,意味著「可能」對於「不可能」的存在不理解,言外之意就是懷疑他究竟是如何生存下來的?而「不可能」話中的潛台詞則是:「哪裡有無能為力,那裡就存在著不可能。」簡短又深遠的對話道出了兩種立場、兩種思維,直到有人出現串連兩者,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奕盛:更專業,也知道能力的天花板在哪裡
以往,王奕盛的名字幾乎與「影像設計」畫上等號,但近幾年來,不但在戲劇、戲曲,甚至音樂會、戶外活動等看到他的作品,更在2019年台灣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時擔任台灣館的策展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輩真情相談室
宋光清:「狗改不了吃屎 但你可以少吃一點」
他們都曾站上風口浪尖,卻也在人生路口做了選擇,離開安穩,踏出框架。走過紅塵的表藝界前輩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與當下
-
焦點專題 Focus 訪清華大學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蘇郁惠
如何化恐慌為舞台上的助力
《紐約客》雜誌有張知名的諷刺畫:一隻大象坐在鋼琴前,雙手垂下,眼睛瞪大看著鍵盤,驚嚇地問著自己:「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沒辦法彈這東西!我是個長笛家,我想大聲喊叫」。試想,每場演出,演奏者都得如此面對台下目光投射,如同放大鏡聚熱在身上,教人灼熱得無處可逃。
-
跨界對談 林昭亮X何瑞燕
琴聲註定了醫生的牽手
門一打開,林昭亮帶著大包小包跨進屋內,雙手、腋下無法騰出空間,鞋子就脫在門外。眼前的小提琴家明天即將搭機返美,今日準備行囊,難以聯想前幾天他才站在台上接受掌聲。背後的太太何瑞燕一面探頭招呼,一面指揮物品擺放,順手就拎起了那雙鞋,收拾得不露痕跡。 小小的動作顯示了兩人的日常,一個是指引方向的燦爛明星,另一個則是耳聰目明的救援投手。說是大師與樂迷的相遇,實則是小提琴家與醫生的故事,明明是不同的世界,卻在依著節奏連接起來。前一拍起,後一拍落,說是獨立卻又合拍。共織的音樂夢想,又豈止是開門七件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國家交響樂團新任藝術顧問
準.馬寇爾 以尊重為根本 讓自己成為橋梁
德、日混血,出身音樂家庭的準.馬寇爾,曾師事指揮傳奇傑利畢達克與邁爾,也曾受教於伯恩斯坦與小澤征爾,擔任過多個知名樂團的音樂總監,從基層做起的他,歷任多職、甚至歌劇院營運管理都有經驗。對指揮的工作,馬寇爾強調「團隊」的概念,他說:「交響樂是複雜的,當然好的樂團有首席可以帶領,但如果沒有,我就必須在短時間內有效地給予建議。放大到整個樂團,絃樂如何跟管樂、打擊樂連接?同樣的旋律要如何在各個聲部轉換,這就是團隊工作。」多花一點時間,依據每個樂團、每個場地,彈性形塑當下的美,到最後,「當他們盡情發揮時,就是他們自己的演出,而不是我了!」
-
焦點專題 Focus 小提琴家
陳銳 台灣已是家 爸媽一起來台跨年
送走二○二○年,我會更珍惜人與人的情感,等疫情過後,我就又得開始飛了,不過我想到時會有點改變,因為我發現台灣已經變得很像我可以回來的一個家了!
-
焦點專題 Focus
告別庚子年 與表演一起甩開陰霾
在這變化迭起、災厄連連的一年,讓人特別感到與「世界末日」是如此地接近,人們透過封鎖與隔離,暫時守住生與死、陰性與陽性的距離,如常,成了奢望。在台灣的我們幸運地走進世界少有的「後疫情時代」,表演可以繼續,在這個美好的泡泡裡,讓我們走進劇場,透過跨年演出,送走災厄、沉澱反思,也把手同歡,迎接並期盼未來的平安
-
藝號人物 People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朱宗慶 把今日的顛峰 當作明日的起跑點
一路走來角色多元,但不變的,就是大夥口中的「朱老師」。一手創立的打擊樂團不僅改變了台灣的音樂環境,更讓台灣成為世界的打擊樂重鎮,面對樂團即將邁入卅五歲,朱宗慶堅定地說:「接下來要把顛峰當作基本水準。」不是到達顛峰之後往下降,而是從顛峰之後再往前走。今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對他而言,這個獎代表除了連結藝術專業外,也連結了社會。他說:「我在意的是,所做的事情對台灣有沒有貢獻?台灣如果只有朱宗慶好,沒什麼了不起,要讓打擊樂好、全台灣好,那才有價值。」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影集音樂劇網路變身 輕薄短小隨身觀賞 Vocal Asia X《不讀書俱樂部》
以推廣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為主的Vocal Asia,也搭上IP改編列車、跟隨串流影音熱潮,將音樂劇團隊C Musical的成名之作《不讀書俱樂部》音樂劇系列改編為網路影集。考量網劇觀賞以輕薄短小為主,原劇也將改編為十二集,每集以「短網劇」的型態,讓觀眾利用零碎的時間,無負擔地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