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生活中觀想 撿拾你我的遺忘
一個上山下海錄製聲音、一個從傳統身體學習肢體。林強與鄭宗龍雖然各屬音樂與舞蹈領域,但卻熱中於「採集」。但別以為採集只是為了累積厚度,「收集,再丟棄!」才正是兩人創作的現在進行式。一路走來,他們直到《十三聲》交會,一同撞擊融合、再將點子去蕪存菁。林強說:「看了表演,只感覺我的音樂很好聽,那我就失敗了。」而鄭宗龍則是全心聆聽:「專注在舞蹈裡、專注在舞蹈裡!」他們期望的並非電光火石,反倒是浸泡在一個氛圍裡,拋出點子、消化、再生出新點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陳綺貞 交織視覺與聽覺 發現生活的美麗
陳綺貞一貫的長髮、一把緊貼心房的吉他,一支麥克風透出知性詞曲及柔美歌聲,就能將人帶到療癒的世界裡。她愛在不同地方表演,也愛在不同的地方錄製專輯,廢棄倉庫、台北車站大廳、家裡的衣櫃,讓環境的聲音與歌聲結合,成為一種美麗的錯誤。這些年,採集聲音成為她的習慣,為了專輯《時間的歌》,她進行了聲音採集計畫。也熱愛攝影的她,記錄聲音、也記錄眼前所看的畫面,與歌聲結合,讓我們重新發現生活的美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柯智豪 樂音搭橋 讓傳統走回我們的生活
多次獲得金曲獎、金鐘獎肯定的柯智豪,因為加入了「好客樂隊」,也投入了樂團的聲響採集行列,而錄製到的聲音,也運用在樂團的創作如《桃花開》、《好客戲》中。近期,柯智豪的作品類型從宗教、戲曲、傳統,到演出語言如原住民、客家、閩南語,等於台灣各族群都找上了他,但他的採集不為學術研究,而更多是找尋一條連接傳統與現代的路,繼續走下去,「讓傳統走回我們的生活中。」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愛,也是修行
下了舞台,身著劇服的阿襌師父一身是汗,出去更換衣服。等待間,行政人員圍著蘭姐,一邊問問題、一邊告知行程;她則一面看著樂器撤下,一面招呼我們稍待。不一會兒,阿襌師父氣定神閒地出現,兩人才終於相會。在按下快門前,蘭姐突然轉頭,兩人相望、頻頻點頭,像是一組一組密碼的發射與接受,我們看不懂。 回想二○一二年的五月,他們噙著眼淚說累了,決定暫停創作三年。然而在這沉潛的期間,兩人所忙的事情似乎也沒少過。不但將醞釀已久的作品《愛人》帶到德國首演,讓國外看見融合鼓樂、武術、舞蹈、文學及合唱的劇場,更在今年即將帶回台灣演出,隨後並且將移師香港藝術節表演。劇中面對「愛情」課題,他們用東方文化的「太極」中,雙人對練時,敵我防衛攻擊的「散手」,表達情人之間你推我就,若即若離的情慾狀態 領著優人神鼓一步步走來,人稱阿襌師父、蘭姐的黃誌群和劉若瑀,在舞台上不但上演《愛人》,台下也是愛人夫妻。即使兩人一動、一靜,一內、一外,卻也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打鼓、一起修行。 一起受訪,忽然瞥見他們不約而同地將十指交疊放在腿上。想起方才相互點頭後,兩人回眸的一笑,此刻才懂,原來對他們來說,愛,同樣也是修行。
-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醞釀卅七年大作
《鄭莊公涉泉會母》 至孝感天樂美動人
《鄭莊公涉泉會母》是歌劇教父曾道雄最新的製作,取自《春秋左傳》,透過獨唱、重唱、合唱及舞蹈,將古典的傳說做最貼近現代的詮釋。繼以往為歌劇導演之後,這次曾道雄不但親自創作劇本,更首度為歌劇寫譜樂曲。而最令人驚嘆的是,這一部感人肺腑的製作,已然在他心中醞釀了卅七年。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張艾嘉獻聲助陣 《仲夏夜之夢》陪您倒數
NSO這次的跨年音樂會讓人眼睛一亮,不僅大寒冬裡演出莎翁原著、孟德爾頌譜寫的《仲夏夜之夢》,還邀來編導演俱佳的張艾嘉演出!音樂總監呂紹嘉為了演出全本,特別請樂評人焦元溥改寫劇本、去蕪存菁,而由張艾嘉生動扮演劇中多個角色。歡樂劇情加上熱鬧氣氛,讓這一場夢跟著音樂,陪大家迎向新年的來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老謝世期待新秀 鼓勵創作更須給予機會
現象2:哲人已遠,作曲家後繼可有人?
今年作曲界最令人哀傷的,莫過於兩位作曲大師蕭泰然與馬水龍的先後離世,他們一生積累的璀璨傑作令後人緬懷,但同時也讓人期待後繼有人。回頭看國內的創作鼓勵機制,有樂團的委約創作,也有作曲比賽,及設定主題的徵曲活動,而國樂界在這方面的努力,也是積極蓬勃、有目共睹。但打造一個穩定的平台,讓年輕作曲家被看見,應是公部門需用心努力的目標。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NSO的浪漫與奔騰 跨海遠颺
二○一三年一趟歐洲壯遊之後,樂團今年應兩岸三地各場館及藝術節邀請,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以「浪漫與奔騰」為主題,於十月底起進行了為期兩個多禮拜的大型巡演,途經廈門、香港、上海、北京、台中五個地方的音樂廳。節目的安排顯示著當地對於NSO的重視程度,而其中尤以十一月一日首度以完整編制陣容於香港登場,及第一次於剛完工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兩場演出最受矚目。
-
音樂新訊
瑞霖大師出手 巴赫《聖誕神劇》降臨!
巴赫一生的創作與信仰息息相關,宗教是他生活的核心,因此大多的作品,是藉著音樂服侍上帝的。他終生創作了清唱劇約兩百五十部,而且大部分在他生命最後的時期所完成。不朽的鉅作如《聖馬太受難曲》、《聖約翰受難曲》都是此時所譜寫,當然這生涯顛峰的創作,也包括了他的《聖誕神劇》。雖名為神劇,但巴赫的《聖誕神劇》是由六組清唱劇所構成的連篇歌曲,於聖誕節後的十三天期間演唱,由領唱者串連故事的整體性,敘述耶穌基督降生的故事。雖然為了教會崇拜而寫,但多層次的豐富題材配合極為抒情的音樂風格,並大量運用了路德信仰的核心聖詠(chorale),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極高的音樂性,早已超脫了原本的功能,而被視為經典的藝術作品,在聖誕節期間演出。 今年的聖誕節前夕,台北愛樂合唱團將再度邀請當代巴赫音樂權威大師海慕特.瑞霖(Helmuth Rilling)前來。堪稱當今巴赫音樂最佳代言人的他,擁有多項重要成就貢獻獎,近三年來連續獲頒馬丁路德獎章、ECHO回聲古典大獎終身成就獎。二○一四年獲頒德國最高榮譽的大十字功績帶星勳章,表彰他對音樂與全人類的貢獻。這次愛樂「巴赫系列III」將演出《聖誕神劇》前三部,為今年的尾聲更添上溫馨的氛圍、以及凝聚的力量。
-
音樂新訊 德國鋼琴家
羅塞爾 讓音樂廳如同被電流擊中
「羅塞爾在鍵盤上時,音樂廳如同被電流擊中一般」這是《太陽報》給予鋼琴家羅塞爾(Peter Rsel)的評論。出生於德勒斯登音樂世家的羅塞爾,為現今僅存最為嚴謹的前東德鋼琴家之一。早年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先與迪米特里.巴許基洛夫(Dmitri Bashkirov)學習,後轉入列夫.奧柏林(Lev Oberin)的門下。遊學莫斯科時期曾獲幾項重要大獎,包括一九六三年國際舒曼鋼琴大賽、一九六六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和一九六八年的蒙特利爾國際鋼琴大賽。他多產的錄音散布於數個大唱片公司,曲目包含了貝多芬、韋伯、舒曼、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還有布拉姆斯的獨奏和室內樂作品等。 羅塞爾不僅在所有歐洲重要音樂中心演奏,也常出現在南北美、澳洲、中東和遠東的舞台上。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獲布列塔尼交響樂團邀請,在幾天內演奏所有的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而近年與東京Kioi廳的合作,以歷時四年舉行卅二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系列音樂會,並同時在德國和瑞士演出,且於東京錄製了所有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專輯。他與同樣出身東德的指揮家,包括布隆許泰特、庫特.馬殊、桑德林等人都有密切的合作。曾受指揮赫比希之邀來台與NSO演出的他,此次他將帶來海頓、貝多芬與舒伯特的作品,首度在台舉辦整場鋼琴獨奏會。
-
音樂新訊
黃長頌與梁允睿 攜手唱出「靈魂的告白」
梁允睿、黃長頌,一位是紅潮劇集藝術總監,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音樂人。兩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卻都想藉著自己的創作,尋找一種貼近自己與生活的方式。踏進戲劇界的梁允睿成了紅潮劇集藝術總監,而黃長頌也正完成他第二張EP的準備。雖說各有專長,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身分,那就是──創作歌手。 因為長期的合作有著良好的默契,因此兩人在十二月份,將攜手合力創作十八首歌曲,加入現場的吉他、鋼琴、鼓,向台下的觀眾們唱出內心的體悟。樂曲包括兩人都喜歡的歌手選曲,並且由黃長頌重新編曲詮釋;也有近年譜寫的作品,例如講述對爺爺與弟弟的愛的〈阿公〉、〈小黑鳥〉,用馬來西亞話表達「我愛你」的〈Sayang〉,提醒自己好好生活的〈忘了〉,還有〈謝謝〉、〈不曾離去〉、〈Chasing stars〉、〈只是朋友〉、〈遠方〉等等,當然還有梁允睿製作的音樂劇《美味型男》與《啞狗男人》中膾炙人口的音樂選段。在一首首歌曲中,將有創作者對於家人、朋友、愛情與生活的真誠告白,伴著擅長的靈魂樂曲風,請聽他們娓娓道來。
-
音樂新訊
詩歌劇場《錯過茱麗葉》 以樂音演繹命運愛情悲劇
不同於一般室內樂團,由鋼琴家梁孔玲所領軍的「對位室內樂團」擅長將戲劇入樂,卻仍然不失古典音樂的專業與精緻。二○一三年,樂團與合作多年的作曲家李子聲共同創作《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室內樂歌劇,融合豫劇唱腔、西方樂器與聲樂演唱呈現大師浪漫愛情故事,獲得該年台新藝術獎提名、臺南藝術季「臺灣精湛」演出及日本Mostly古典音樂雜誌「海外音樂情報」專文報導。今年,兩方又再度攜手,打造新型態室內樂詩歌劇場《錯過茱麗葉》! 此次製作,對位室內樂團將演奏作曲家李子聲採用馮延巳、蔣捷、林婉瑜與零雨等作者的詩詞,創作了《采桑子》、《間奏》、《給你》、《就是那時候》及《特技家族》等樂曲,運用東方現代五聲音階及節奏,與西方和聲式音響,以室內樂編制呈現詩歌劇場形式。找來新銳導演謝淑靖執導,聲樂家林建吉與林孟君分別擔綱主角。故事發生在羅密歐與茱麗葉雙雙殉情後,羅密歐在黑暗中醒來,找不到心愛的茱麗葉兩大家族的仇恨、未竟的愛情,一場跨越生死、中西古今,拋棄姓氏的命運就此展開。
-
藝號人物 People 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
朱宗慶 為一個愛做夢的大家庭掌舵
年輕時,朱宗慶的夢想是希望自家的打擊樂團是全世界的第幾大,但現在,他的夢想已經超越了這個境界。而當初那個「能像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那樣,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的願望,似乎也已經深植在台灣人心中。熱情,要維持卅年不容易;但也因為有「家」的歸屬感,朱團的成員一起走過共同成長。朱宗慶相信:「只要不被挫折擊敗,把時間拉長來看,就會發現所有困頓都不值得一提;空間變大了,傷害就變得微不足道。」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黃堃儼 「喔~你就是那個出國的爸爸喔!」
結婚十五年,原以為就要與另一半「頂客」一生了,老天卻突然賜給打擊樂演奏家黃堃儼最甜蜜的負擔!妻子懷胎、女兒降生的過程雖曲折,但寶貝降生在這個家裡,卻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家一起來」照顧,而繁忙的爸爸則盡量陪伴,在家時女兒要玩什麼樂器都陪玩,不在家也透過科技遠端遙控。黃堃儼談到女兒的未來:「十八歲有人要,就趕快把她嫁掉,這樣我們才來得及看得到。而且不准嫁出國、不要南部,未來另一半最好是住家裡附近」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回到馬勒的時代 聆聽他的交響世界
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生前以指揮聞名於世,但所做的曲子卻因與前人傳統背道而馳,當時頗受詬病,連他自己都嘲諷自己是位「業餘」作曲家。但明珠終究不會久藏於塵埃,迄今馬勒的作品已成為許多音樂家、樂迷的最愛,透過指揮大師羅林.馬捷爾與愛樂管絃樂團合作錄製的馬勒交響曲全集,我們得以沉浸在馬勒的交響世界中,體驗他完全而深刻的生命思考!
-
音樂新訊
帕爾曼 溫暖動人的雋永琴音
今年才剛慶祝七十歲大壽的帕爾曼(Itzhak Perlman),是廿世紀後期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半個世紀以來,即使後輩人才備出,他依舊以溫暖且深刻的琴聲風靡樂壇,並且歷久不衰。 帕爾曼無疑也是同輩中最具人氣的小提琴家之一,不但錄製了大量的唱片,更與電影界合作。由他演奏由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 Towner Williams)創作的《辛德勒的名單》配樂,還曾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音樂獎。而電影《藝妓回憶錄》的配樂,也是他與大提琴家馬友友的聯手合奏。他合作過的名人還包括了女高音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小提琴家艾薩克.史坦(Isaac Ster)及指揮家泰米卡諾夫(Yuri Temirkanov)等人。 一九七○年代後,帕爾曼曾出現在美國「今夜秀」、「芝麻街」等電視節目中,也多次在白宮舉辦的典禮上演奏。近年來,他開始指揮,並出任底特律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此次來台,他將與鋼琴家羅漢.德.希爾法(Rohan De Silva)搭檔,為觀眾演出布拉姆斯、法朗克與斯特拉溫斯基等作曲家的精采作品。
-
音樂新訊
國臺交歡慶七十大壽 馬勒《復活》展現磅礡與活力
為了歡慶國臺交七十周年,現任藝術顧問簡文彬特別規劃了七套「團慶系列音樂會」,邀請近廿年來曾擔任樂團藝術顧問或常任指揮等音樂家,再度回到樂團重溫舊時風華。十一月團慶系列中,將邀請前任藝術顧問水藍前來,以馬勒的經典作品《復活》,與國臺交一同慶賀。 「誰能夠理解地欣賞我的作品,就可以清楚地看透我的一生。」與其他作曲家相較,馬勒確實將他自身的思考及體悟,藉著音符呈現赤裸裸的告白。這首馬勒的第二部交響曲,也一如往常地擁抱世界、包羅萬象。首段樂章從葬禮的進行提出疑問:「有無死亡後的生活?」經過已故者對快樂生活的回想、對信心消失殆盡,到第四樂章以一首歌曲作為本質,強調「我來自於上帝,而且將回到上帝」,直到終樂章,以「為永生而死」作為提問的解答與註腳。全曲長達八十至九十分鐘的長度,既是交響清唱劇、合唱曲,也是自我再生的寓意。在這個全台最古老的樂團慶生之際,《復活》的演出不但是歷史的一刻,那磅礡的氣勢與感動,也將讓現場聆樂者難以忘懷。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見證歷史的一刻
因應場館整修與中南部樂迷期待,NSO特地排出「南北雙開季」,大方地堆出了兩套曲目共三場音樂會。十月的台北開季音樂會「偉大」,正是整修四個月的國家音樂廳開門第一炮,NSO安排了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並首演駐團作曲家黃若的《化變》,而為了替精心保養後的管風琴「試音」,也特邀知名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演出李斯特的《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
-
音樂新訊
法國小提琴大師普雷 為北高兩地帶來精采演出
被譽為小提琴法比學派正宗傳人、一九五六年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首獎的法國國寶小提琴大師傑哈.普雷(Grard Poulet),長年來以他的弓法、顫音表現、層次豐富而細緻的音色與質感為人津津樂道。優異的琴藝使得樂評毫無保留地稱讚他的演出:「富有優美的音樂表情,自然地帶出作品本身的魅力。」此次來台,他將分別為北高兩地帶來精采的演出。 來訪的首場演出中最值得注意的曲目,就是德布西的小提琴奏鳴曲了。本曲是德布西在過世前一年所完成的,並且親自擔任樂曲首演的鋼琴伴奏,而首演的小提琴家,正是普雷的父親赫赫有名的小提琴暨指揮家卡斯頓.普雷。由於父執輩深厚的交情,德布西在他家中留下的美麗回憶,以及他們對音樂的想法、演奏方式、還有優雅的幽默感,都深深影響了他。因此這首樂曲不但對他意義重大,由他來演奏,也將是最貼近作者的詮釋。近年來普雷教出的高徒包括法國當紅的小提琴家卡普松(Renaud Capuon),及國內的蘇顯達教授。因此此次來台,他也特地在高雄與蘇顯達合作巴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並且與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合作韋瓦第的《四季》。
-
音樂新訊
維也納愛樂再訪 指揮艾森巴赫一秀鋼琴功夫
來自古典音樂之都的維也納愛樂,總部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每年的新年音樂會及美泉宮的夏季音樂會,更是古典音樂界的一大盛事。成立一百六十多年來,樂團已經成為歐洲傳統古典之聲的代表,加上從一九三三年起,樂團不設首席指揮,所有決策均由團員以民主程序決定的做法,又為他們增添了另一種獨一無二的氣質。 睽違十一年,維也納愛樂將由指揮家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領軍,再度到訪台灣。剛過七十五歲生日的艾森巴赫是位兼具指揮與鋼琴演奏才華的音樂家,是現今在世、仍活躍在台上的少數大師之一。他曾陸續擔任過蘇黎世音樂廳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及費城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自身更是一位莫札特權威。此次與維也納愛樂合作訪台,將帶來拿手的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序曲、《交響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絃樂小夜曲及浦羅柯菲夫第一號《古典》交響曲以饗樂迷。特別的是,他除了指揮之外,更將親自上陣演奏鋼琴,讓觀眾在欣賞維也納愛樂的演出外,也能親聆他精湛的琴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