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NSO也特地安排在樂季壓軸時刻推出威爾第的經典歌劇《奧泰羅》。雖因國家戲劇院整修而改為在國家音樂廳,以音樂會形式演出,但威爾第將莎翁劇情與音樂交織融合的精湛呈現,就算沒有華麗布景與精采服裝,依然能在各家歌手的詮釋下,讓你深深為劇中人的際遇一掬同情之淚……
在作曲家威爾第以光輝燦爛的《阿依達》獲得空前成功之後,難題也隨之而來。要超越他人簡單,但要超越自己卻不容易,尤其要打破《阿依達》所創造的高度,更是難上加難。為此,他擱置了歌劇的創作長達十餘年。事實上,威爾第從很早以前就對莎士比亞的戲劇情有獨鍾。早在一八六五年時,他就曾將莎劇的《馬克白》改編成歌劇,只是首演並不成功。直到劇作家柏依鐸改編的《奧泰羅》出現,才讓威爾第得以將莎翁的詩意及劇情,轉譯為一部交織悲劇與音樂的歌劇。
移師國家音樂廳
《奧泰羅》首演於一八八七年,劇中那從猜忌而生的極度悲痛,是人性赤裸裸的描寫。作曲家用音樂主題層層交疊,將純潔毫不知情的黛絲德莫娜、暗地裡陰險密謀的亞果及從懷疑、震怒到浮現殺機的奧泰羅,皆以精鍊的手法將人物與音樂緊密結合。當我們看到主角親手掐死至愛,也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幸福時,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此劇常被評為是威爾第最具代表性的悲歌劇,也是西方歌劇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了。
作為NSO二○一五/一六樂季壓軸的演出,《奧泰羅》即將在七月初上演。為了因應國家戲劇院的整修,樂團將整齣歌劇搬移至國家音樂廳,以「歌劇音樂會」的形式呈現。雖然觀眾無法看得到歌劇舞台盛大的布景、豔麗的服裝展現及歌手們的演技,然而純粹以音樂會展現,更能聚焦在音樂上,欣賞威爾第筆下的璀璨樂音。
歌劇音樂會精銳盡出
此次所邀請擔任奧泰羅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來自斯洛伐克,曾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匈牙利國家劇院、布加勒斯特國家劇院及中國和日本的劇院登台,也曾為布拉格國家歌劇院的固定客座演唱家。最特別的是他是唱過的角色包含多數偉大義大利男高音曲目如:《阿依達》的拉達梅斯、《弄臣》的公爵、《蝴蝶夫人》的平克頓、《杜蘭朵公主》的卡拉富、《遊唱詩人》的曼利可和《丑角》的卡尼奧等等。當然,《奧泰羅》的主角也是他拿手的角色之一。
亞果的戲分在《奧泰羅》中,絕對不亞於主角,因此所邀請的男中音鮑里斯.史坦森柯(Boris Statsenko)也大有來頭。來自俄國,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的他,是許多著名比賽的首獎得主,如葛令卡國際大賽、雅典瑪麗亞、卡拉絲國際大賽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等。目前是杜塞朵夫德國萊茵歌劇院的駐院獨唱家與波修瓦劇院的客席獨唱家。而擔任黛絲德莫娜的羅馬尼亞女高音希莉亞.科絲提雅(Cellia Costea)則是弗朗西斯科.維亞斯大賽、蒙特賽拉特、卡巴葉等等歌唱大賽首獎得主,飾唱過的著名角色不但有《奧泰羅》的黛絲德莫娜,還包括《托斯卡》、《蝴蝶夫人》、《阿依達》等主角。
《奧泰羅》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首演轟動了全城,感動的民眾口中高呼著「威爾第萬歲」,久久不願散去。當年作曲家用這部傑作,打破了他在《阿依達》之後的躑躅、再創佳績,相信今夏NSO的演出,也能以這部經典歌劇,再度贏得觀眾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