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即將上場 Preview 帕格尼尼大賽金獎得主大師班暨系列音樂會
四把琴弓 魔幻炫技
長榮交響樂團繼二○○五年舉辦Bron大師班音樂營活動之後,今年更一次將「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創立五十四年來,僅有的華裔首獎得主呂思清、黃濱、黃蒙拉、寧峰四位小提琴家全部邀請來台,除了教學活動之外,兩場獨奏會及兩場經典的協奏曲演出,絕對是樂迷期待的焦點。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名師傾力相授 爵士種子萌芽!
兩廳院去年暑假開辦了第一次的爵士音樂營,由小號演奏家魏廣晧擔任教學總監,集結國內爵士樂界的「大腕」擔綱講師,豐富多元的課程與老師們傾囊相授的熱誠,讓參與的學員們大呼收穫滿滿!透過師生課裡課外的密切互動,也讓學員們開拓了音樂演奏與思考的視野,認為參加音樂營非常值得。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國家音樂廳 第一次為小寶貝敞開大門
幼兒音樂會 讓寶寶與音樂一起齊步走
兩廳院在五月底舉辦了開館以來第一次的幼兒音樂會「寶寶齊步走」,將觀眾年齡下拉到零歲,邀請音契管絃樂團製作演出。現場有為幼兒與父母增加的貼心服務如保管娃娃車、提供哺乳與更換尿片的舒適空間。而設計活潑的暖場與正式演出,都讓大小觀眾驚喜連連。
-
藝@CD
好音新面貌 更見動人魅力
音樂是非常奇妙的藝術,經過時間的滌洗,依然能在嶄新的思維創意下,變化出令人驚喜、魅力十足的面貌。如王家衛重新剪輯十五年前的電影《東邪西毒》,原聲帶在原來旋律在馬友友與絲路樂團的重新演繹下,更見深刻;「台灣鼓王」黃瑞豐為紀念音樂生涯四十週年而作的《黃瑞豐都會爵士Happy Dog》,也讓爵士老歌煥發出美好況味。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巴洛克兩位音樂大師
韓德爾vs.巴赫
一六八五年的二月,德國中部的小鎮哈勒(Halle)誕生了一位音樂大師,那就是後來叱咤風雲的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剛好差兩天就滿一個月後,德國的埃森納赫(Eisenach)的「巴赫家族」中也出生了一位代表人物,也就是後人最為熟知約翰.賽巴斯汀.巴赫(Johannes Sebastian Bach)。同一國籍、同年誕生、同為巴洛克音樂集大成的代表人物、出生地相距不過一百三十多公里,然而兩個相互傾慕的音樂大師,不僅始終沒有機會見過面,兩人一生的命運更是南轅北轍。 往前推,巴赫有七代的祖先都曾出現過音樂家;往後推,他自己的子孫又有好幾代從事音樂工作。前後相加,「巴赫」這個顯赫的姓氏在音樂史上,就整整延續了約莫兩個世紀之久,而且從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中葉之間德國就有八十多位音樂家都姓「巴赫」!反之,韓德爾的出身不僅不是音樂世家,父親還嚴格禁止他學習音樂,因此一直到大學,他所學的還是法律。牡羊座的巴赫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德國,活動範圍也並不廣闊,但相反的,雙魚座的韓德爾卻旅行、留學義大利,周遊了各大城市佛羅倫斯、羅馬、威尼斯與拿不勒斯等文化名城,並且結識了當時義大利歌劇音樂界的許多大師級人物。往來英國與德國之間,最後定居英國。享受過極為風光的日子,也經歷歌劇院倒閉破產的危機,直到在《彌賽亞》中找到了新的方向,轉移宗教音樂的創作再度贏得了事業的高峰。音樂上,巴赫擅長使用對位法作曲,多寫作複音音樂,注重曲子的構成、器樂性及音重疊的要素;但韓德爾並不擅長對位法,所以並不多用,反而偏向於旋律性、聲樂性,配以偉大的進行和弦。
-
焦點專題 Focus
《歌劇魅影》的10個不可不知
《歌劇魅影》久演不衰,靠的是哪些看家本領?三年前沒看清楚、沒聽到位的觀眾,今年可要把握難得的機會,瞧個端詳。本刊特別幫你惡補一下,舉出十項「《歌劇魅影》之不可不知」,讓你進場前先掌握要點,不然魅影到你身邊時,你就來不及唷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夫妻搭檔 彈出雙鋼琴火花
帕雷與陳佩雯 指間嬉遊浪漫音符
來自台灣的陳佩雯,與來自前蘇聯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亞歷山大.帕雷,相遇在美國紐約,也在這裡成為一家人,更在此開展了兩人的音樂事業。除了各自的演奏與教學,兩人也合作雙鋼琴演奏,這次應邀返台,將演出韋伯標題音樂《邀舞》、蕭邦《C大調輪旋曲》、拉赫瑪尼洛夫的第一、第二號組曲,更特別的是演出國內作曲家陳揚譜曲、葉綠娜改編的《歡樂中國節》。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聆聽未來大提琴大師卡普頌
跟著呂紹嘉 與NSO享受田園浪漫
頗受台灣觀眾歡迎的旅德指揮呂紹嘉,這個月將與NSO合作三場音樂會,再度喚起樂迷的熱情!前兩場音樂會邀請法國新生代大提琴家卡普頌合作,之後的「六月田園」則會演出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田園》、讓樂迷在音樂中徜徉詩意的田野風光。
-
即將上場 Preview 眼、耳、鼻、舌、心 五感齊用
林谷芳「茶與樂的對話」 領你體驗文化妙境
林谷芳教授開發的「茶與樂的對話」,以音樂與茶所內含的一些文化意義,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屬性、陰陽風格等為座標,將相同屬性的茶與樂結合,並配合花藝的呈現、禪境的體現來相互對照輝映,讓茶與樂兩者激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這擁有多年經驗的演出形式,將進入兩廳院的實驗劇場中,再度呈現觀眾眼前。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女性的城市 《卡門》原鄉——塞維亞
西班牙古諺說:「未拜訪過塞維亞者,不知何謂美。」這個歷經多元文化洗禮,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也是作曲家心目中最合適的歌劇演出舞台,不管是比才的《卡門》、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威爾第的《命運之力》、莫札特的《唐喬望尼》與《費加洛婚禮》可說城中處處都是知名歌劇的景點,到底這個城市魅力何在?能讓劇中人在此演出令人激動懸念的經典場景?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兩廳院Live計畫啟動,獲建中師生熱烈回響
為推廣藝術教育,兩廳院推出的「兩廳院Live計畫」在四月底由董事場陳郁秀女士宣佈正式開跑。活動的方式針對特定的節目與各校高中合作,在演出前安排音樂專家、學者到校配合導聆講座,讓學生理解節目內容,並提供一百元低價票券,優惠給一百位參與導聆的同學,鼓勵他們主動前往兩廳院欣賞表演。 首先合作的學校是與兩廳院有地緣關係的建國中學,第一場演出也以NSO的「印刻英雄」作為對象。原訂演講的場地由於報名踴躍,無法容納百餘學生,因此臨時另闢團體視聽室來提供更多聽眾,算是意外插曲。主講者是音樂學專家余濟倫,在幽默風趣的講解中,將貝多芬、浦羅柯菲夫兩位大師的背景及音樂介紹得深刻完整,相當受學生歡迎。除六十位現場購買音樂會門票的學生外,建中蔡炳坤校長更身體力行,招待並帶領班際合唱比賽第一名的班級和體育班學生一同前往欣賞。 感動於精采的演出,蔡校長更以〈 我以歡喜的心情帶領建中的學生們進入了國家音樂廳〉為題,致函兩廳院表示肯定與謝意。「一個小小的巧思而能引發如此廣泛迴響,更進一步讓我對我們的社會與學校教育充滿信心。」蔡校長的來信述說著無數學子的期待,相信未來校園的藝術教育必能更加實踐、更為生活化。(李秋玫) 美加藝術行政高層來訪,與兩廳院團隊親切交流 二○○九年春季,由文建會紐文中心邀訪包括多倫多新力表演藝術中心節目總監馬克.漢蒙(Mark A. Hammond)、加拿大蒙特婁藝術之地(複合式文化中心)節目總監米歇.佳奈(Michel Gagnon)、加拿大蒙特婁Danse Danse LOMA製作之行政暨藝術協同總監皮耶.馬瑞斯(Pierre Des Marais)、美國紐約市立中心秋季舞蹈藝術節製作人艾倫.丹尼斯(Ellen Dennis)、美國羅德島FirstWorks非營利文化組織行政暨藝術總監凱薩琳.普雷徹(Kathleen Pletcher)共五位外賓,於五月中旬蒞臨兩廳院參觀、拜訪,並於當晚欣賞表演。 董事長陳郁秀偕同總監劉瓊淑女士親自於董事會表示歡迎,在短暫的會談當中,董事長特別向外賓表示主辦第一次「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甫於三月圓滿完成。以「未來之眼」為題,由國際知名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打頭陣,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林望傑疾呼 希望台灣樂團重用台灣指揮人才
有觀眾才會有舞台,有舞台人才才會回流
2009.4.1 「台灣之光」曾是令國人驕傲的熱門名詞,然而上月體壇內卻接連爆發國手出走潮!繼最年輕的撞球好手吳珈慶移籍新加坡之後,高球小天后曾雅妮也傳出考慮赴中發展。而近期王建民傷後復出的成績備受矚目,但在替他加油打氣的背後,國人是否意識到支持的仍是美國的隊伍。 日前來台指揮的林望傑大聲疾呼,希望台灣樂團重視台灣的人才。他坦言直問──台灣指揮為什麼不回來?更認為進軍國際之基礎終究在於提升自己的能力! 台灣的藝術人才究竟要向外拓展,還是向內扎根?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與艾靈頓公爵一起搖擺吧!
一九二○年代的搖擺爵士大樂團領班中,最為人熟悉的,恐怕就是那位舉止優雅、談吐高尚的艾靈頓公爵了。他有著「公爵」的藝名一點也不為過,雖然出身黑人階層,卻因為永遠光鮮的打扮與風度,透露著貴族氣息。超過半世紀的創作,多項獎項的肯定,已經是爵士樂史上的超級典範。由他成立的「艾靈頓公爵大樂團」,將在其孫子保羅.艾靈頓的率領下訪台演出,帶來魅力十足的搖擺風情。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樂季閉幕音樂會「霸王別姬」
中西樂團同台 重現楚漢歷史煙塵
NCO閉幕音樂會「霸王別姬」以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為主題,將演出關迺忠《十面埋伏》、賴德和《楚漢》琵琶協奏曲與劉學軒的大提琴與二胡雙協奏曲《霸王別姬》;並邀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與NCO同台演出。整場宛如史詩般壯麗的音色與聲響,將古老的傳說重現眼前,讓觀眾穿梭時空。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NSO首任駐團作曲
大衛.契斯基 城市生活中創造現代之聲
美國知名獨立唱片品牌「契斯基唱片」的創辦人大衛.契斯基,在二○○八/○九樂季,應邀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的首位駐團作曲家,月前首度公開與大家見面。雖然記者會上沉默寡言,但私下卻是心思細膩的人。原本創作灰色、大型管絃樂作品的他,在二○○二年經歷心臟手術後,也重新思考自己的創作,於是開始寫出貼近他週遭、屬於這個環境「城市音樂」。這次來到台北,跟著排得滿檔的文化體驗行程,「了解台灣的音樂形式、聆聽音樂的喜好、音樂的想法等等,似乎是喚醒了我的內在,讓我做更多新的思考。」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獵人與黑心廚師的故事
黃韻玲vs.黃韻真 人生路上的四手聯彈
即將在《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中與林美秀演出姐妹情的黃韻玲,雖然在戲中演的是妹妹,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家中大姐。很少人知道,黃韻玲有個在國家交響樂團(NSO)當法國號副首席的妹妹黃韻真;同樣擁有古典音樂學習背景的她們,卻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活潑外向的黃韻玲從小就是個瘋狂追星族,生活中最重要的讀物是電視週刊,學音樂只為了寫歌給自己的偶像唱。如今活躍於螢光幕前,遊走於流行音樂、劇場和主持,對她而言,如果不創作,日子就像反覆練琴一樣無聊,但只要能從工作中發現一點樂趣,她便會義無反顧地「撩下去」。 黃韻真雖然個性低調,自稱不喜歡接近人群,最愛搞自閉,但她的音樂、她的插畫,卻自然散發著如法國號音色般溫暖爽朗的特質。訪談間她深怕我們採訪素材不夠,不時發揮逗趣本色,爆出許多家人相處間的趣事。 除了二○○一共同出版《有時候懶一點反而好》,這對姐妹檔看起來沒有太多的交集。但兩人之間深厚的情感,就這麼不經意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就像黃韻真說的那個既搞笑又感人的「還債」故事: 我是獵人,因為我吹法國號(編按:早期法國號是獵人打獵時吹的號角),我殺動物賣給我媽,她是老闆,但我媽很黑心,用低價買進,就交給黑心廚師,就是我姐,後來沒料理好客人中毒而死,客人就是我妹跟我爸。這輩子都綁在一起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藝企攜手 打造南台灣音樂學園
位處烏山頭水庫旁的台南藝術大學,月前得到台南奇美基金會出借整批該會收藏的名琴,供該校音樂系學生練習與演出。讓學生得以使用名琴,在學習的過程中意義非凡,奇美基金會創辦人許文龍表示,他收藏名琴不是為己,而是希望社會大眾來分享。他也期待,未來養成的音樂人,可以在學術界自由創作,在演奏時演出最適合觀眾欣賞的音樂。
-
藝@CD
中西古今混融 美聲無界限
跨界風潮不只是流行,而且已經成為大趨勢。現在中西交流、古今混融的作品所在多有,而且隨著時日發展得愈來愈完熟。如北市國與長笛家莎朗.貝札莉合作錄製的《胡旋舞》,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與恩師古樂大師格雷茲納合作《韓德爾 無盡藏》,都讓人看到跨界音樂的多彩風景。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YouTube線上樂團決選出爐 將齊聚紐約演出
YouTube線上樂團讓我們看到人類努力完成的夢想
全球最熱門的線上影音社群YouTube在去年底宣布即將共同舉辦第一個線上交響樂團。網友只要上傳兩種不具個人風格的影片,人人都有機會參加演出。截自今年一月止,來自七十多國、三千多份的錄影,經過網友點閱投票及YouTube邀請的評審團篩選後,於三月二日公佈:共有三十個國家、九十四名成員、二十六種樂器獲選,樂團平均年齡從十七到五十五歲皆有。這些獲選者,將於四月份齊聚紐約,與古典樂界領導地位的表演者展開為期三天的古典音樂高峰會,在四月十五日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由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湯瑪士(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譚盾的作品-網路交響曲第一號《英雄》Erotica,並於十六日起對外播放錄影。 這項計畫無疑在古典樂界投下震撼彈,「一起創造音樂史!」是YouTube喊出的口號,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也瞬間延燒。然而徵選的就是全球菁英嗎?現場演出的「線上樂團」存在著矛盾嗎?這連線與離線之間,除了話題之外,還有什麼存在?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巴許基洛娃 世界樂壇的天之驕女
台北市交響樂團歡慶四十大壽,團慶音樂會請來世界樂壇的天之驕女伊蓮娜.巴許基洛娃,擔綱演出莫札特《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出身音樂世家的巴許基洛娃是知名鋼琴家暨教育家巴許基洛夫之女,前任與現任丈夫分別是「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與指揮大師巴倫波英,自己也致力於室內樂的演出,擔任耶路撒冷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的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