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 Poc偶劇團的《羅茱》中,半身的人偶,拖著長長的布幔,多彩的服飾高雅卻不以華麗取勝,相當具有歐式古典的風味。(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羅密歐與茱麗葉 「偶」遇浦羅柯菲夫

北市交與Per Poc偶戲團的《偶!羅密歐》

即將來台與北市交合作,Per Poc偶劇團除了有與世界各國高達十八個交響樂團合作過的經驗,更結合雕塑藝術、電影、音樂和視聽等共同演出。他們偶戲非常多元,包括人偶、皮影戲、懸絲傀儡,或將偶的下半部裝上輪子表演。而《羅茱》也是他們拿手的好戲之一。以浦羅柯菲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為主,這次的演出將由來自匈牙利的年輕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領軍演出。

即將來台與北市交合作,Per Poc偶劇團除了有與世界各國高達十八個交響樂團合作過的經驗,更結合雕塑藝術、電影、音樂和視聽等共同演出。他們偶戲非常多元,包括人偶、皮影戲、懸絲傀儡,或將偶的下半部裝上輪子表演。而《羅茱》也是他們拿手的好戲之一。以浦羅柯菲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為主,這次的演出將由來自匈牙利的年輕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領軍演出。

偶!羅密歐—北市交vs. Per Poc偶戲團

8/14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25786731轉724、714

「我特別在這部作品上花了相當的心血,為的就是希望讓聽眾都能很快的體驗到此曲中深刻情感與旋律。若是有人尚未有此感動,相信我,他們遲早會感受出當中的精妙之處。」對作品如此充滿信心的,是出生於烏克蘭的作曲家浦羅柯菲夫,而他所自豪的創作,就是改編自《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同名芭蕾舞劇。

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茱莉葉》受人喜愛的程度,從被改編成各類形式的演出就可以看出端倪。不僅舞台劇、電視、電影、音樂劇,連電視動畫都曾經出現過改編的版本。不少作曲家也以兩人的愛情主題作為譜曲的對象,除浦羅柯菲夫的芭蕾舞劇之外,也有柴科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莉葉》幻想序曲。配上芭蕾舞的《羅茱》,在視覺效果上感覺極為優雅。雖然每位編舞家所設計的舞蹈皆有所不同,但從高難度的肢體伸展、輕如羽翼的跳躍、纏綿悱惻的雙人舞與混合舞蹈動作的劍擊看來,唯美的畫面與十足節奏感幾乎是一致的傾向。然而,若將舞台上舞藝高超的主角轉換成笨重的人偶上場,能不能一樣達到體態柔美的要求呢?答案竟是肯定的,而且,也許更超乎「想像」!

偶戲呈現出奇的戲劇效果

即將來台與北市交合作,Per Poc偶劇團除了有與世界各國高達十八個交響樂團合作過的經驗,更結合雕塑藝術、電影、音樂和視聽等共同演出。他們偶戲非常多元,包括人偶、皮影戲、懸絲傀儡,或將偶的下半部裝上輪子表演。而《羅茱》也是他們拿手的好戲之一。半身的人偶,拖著長長的布幔,多彩的服飾高雅卻不以華麗取勝,相當具有歐式古典的風味。操偶師身著黑衣與寬鬆的黑長褲,伴帶著人偶舞動,臉上專注的表情與操縱的動作,倒像是另一種型態的表演。隨著劇情的發展,假人臉部還戴上假面具,感覺十分有趣。

在這場《羅茱》的演出中,布幔的使用是相當成功的。操偶師可以利用手部動作,讓人偶身後拉長的布條有飄揚飛舞的感覺,增添浪漫氣息。而當哀慟,或者身受劍傷死前的抽搐,都可以利用長布的輕甩突顯波浪效果。更特別的是,操偶師的手穿過偶的服飾,還可以充當人偶的手,讓細緻的動作變得靈活之外,演員們以手合作,同時將布條拉起,背景居然頓時產生一個兼具線條與色塊的房子,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令人意想不到。

《羅茱》人偶的表情簡單,但有著深刻的輪廓。雖然無法像真人一樣有豐富的表情,但反應音樂的起伏、劇情的鬆緊、或者人物形象地位的塑造等等,沒有下半身的偶得以隨時調整高度、向外擴張,這樣戲劇性的轉換,卻是原始的芭蕾舞劇無法達到的!

當然,浦羅柯菲夫依劇情所創作的樂曲,也是有別於前人的傑作。他對人物內心與形象的刻畫以及高明的管絃樂配器,使得樂曲色彩豐富多樣。像是以絃樂搭配雙簧管與長笛來描繪茱麗葉的少女情懷、在最著名的〈茱麗葉的陽台〉裡,第一小提琴與長笛模擬兩位主角之間的情話,都相當地出色。兩人在舞會一見鍾情的段落,就像電影配樂一樣的綿密抒情。最特別的是在唯美的旋律背後常常襯著陰沈的伴奏,將多舛的命運埋在音樂隱喻中。種種的衝突與掙扎都有巧妙的安排,令人不得不佩服作曲家的匠心獨具。

指揮新星多蒙寇斯.黑亞擔綱

應北市交之邀,此次客席指揮是來自匈牙利的年輕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Domonkos Héja)。曾獲「第九屆匈牙利廣播國際指揮大賽」(9. Internationalen Dirigentenwettbewerb des Ungarischen Rundfunks)首獎等功勳的他,不僅是位廣受音樂節及一流管絃樂團邀約的指揮,更在一九九三年創立多瑙河青年管絃樂團(Danubia Jugendorchester),除擔任樂團指揮直至今日,並帶領樂團在歐洲舉行無數次巡演。也因為推廣匈牙利當代音樂不遺餘力,他更獲頒「藝術獎」(Artisjus Preis)殊榮。此外,黑亞的實力常讓合作的對象讚賞──因為在布達佩斯歌劇院(Budapester Oper)演出,從此成為這座劇院的常設客席指揮,也由於在德國市立凱姆尼茲劇院(Theater Chemnitz)指揮劇院附設的舒曼愛樂樂團(Robert-Schumann-Philharmonie),不久後即獲邀成為劇院的首席客席指揮兼代理音樂行政總監一職,而《羅茱》一劇,正是他任職期間廣受好評的節目。

有莎翁廣受喜愛的劇本、有Per Poc偶劇團強而有力的視覺驚豔、有備受好評的優秀指揮,北市交下半年的開季音樂會,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強檔好戲!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演員」莎士比亞≠「劇作家」莎士比亞?!

「不要相信演員們,其中有來自低層的烏鴉,借我們的翅膀模仿,將老虎般的心隱藏於演員的服裝內,像你們當中最會說話的一樣,能說出冠麗堂皇的台詞,有這樣自鳴得意的人存在。」話語出自莎士比亞當代的專業劇作家,「烏鴉隱身白鴿群」的這番譏諷聽來酸溜溜,卻也突顯出莎士比亞的出身低微以及沒有受過正統教育的事實。的確,莎翁的作品極富爭議性,連《羅密歐與茱麗葉》也曾被評論家認為並非高度藝術性之作。然而,莎翁筆下的對白雋永而不矯作,總在貼近真實生活的字句中,產生出雅致細膩的韻味。他並非直接將「愛上仇家獨子,我該如何是好?」的狗血灑向觀眾,而是一句感嘆:「羅密歐啊羅密歐,你為何是羅密歐?」這重複「名字」的朗誦藏著韻律與純真的憂愁,更讓後人咀嚼和享受戲劇的美感。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一位手套製造商之子,卻能有豐富的洞察力和知識貼切地描寫貴族官宦的生活,不禁又有人開始言之鑿鑿地說起「演員」的莎士比亞,跟「作家」的莎士比亞其實是兩個不同人了!不過,無論「莎士比亞之謎」是真是假,「玫瑰畢竟只是一個名字,即使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芬芳。」莎士比亞在戲劇史上的地位,依然無可動搖!(李秋玫)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