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驫舞劇場《M_Dans2010》、歐斯特麥耶《哈姆雷特》

相對於驫舞每次那些混亂卻充滿能量與機鋒的集體即興創作,但對我而言,其實他們每位編舞家各自的獨立作品,都更精準銳利。終於他們願意用集錦方式呈現各人風貌,我以為這樣衝撞出的藝術張力,或許更為強勁。 歐斯特麥耶的《哈姆雷特》是較《玩偶之家》更具野心的作品,也絕對是世上萬千復仇王子當中,最讓人難忘的版本之一。光看開場的瘋狂葬禮滑稽劇,就已值回票價。六人不換裝兼任多角的處理,將劇本的角色內在意義梳理得更為突出,讓人想起這次的劇本修編馮.梅焰堡在他自己的《醜男子》當中類似的戲劇手段。黑暗嘉年華般的情境氛圍,暴露扮演成分的劇場美學,在在彰顯這個時代的藝術與現實氣質。歐斯特麥耶的版本不是沒有值得斟酌計較之處,然而他的膽識,已足為下一世代的藝術家取法。

文字|鴻鴻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聲聲慢》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幾個唸得出來的藝術表演大團,幾乎是品質、口碑的不二代名詞,所以將自己的藝術表演預算先放在這幾個表演上,準沒錯;說實話,在下也有同樣的「眾數」心理,但幾年下來不禁發想,是不是偶爾該「出軌」一下?試試不同的藝術表演。所以自二○○八年「臺灣國際藝術節」意外地成為我美麗的「錯誤」後,每年都期待再一次的不同體驗。 今年「臺灣國際藝術節」的《聲聲慢》,是南管名家王心心為南管特別量身訂作的表演舞台,要讓觀眾一次體驗南管的絕妙之處。都說南管獨特的韻味就像陳年普洱,悠遠流長,令人回味無窮,仔細一想,這樣特別籌劃的卡司內容,說什麼也要「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文字|田開玲 一名也是忙碌於協助社會正常運作的小螺絲。不當螺絲時,以「草莓族」被歸類為「菜籃族」為榮。每月不去表演廳坐坐,就感覺沒有靈魂。

文字|田開玲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三百六十度的表演 科技與舞蹈的獨特交會

新銳編舞家黃翊,從二○○六年起展開結合影像與舞蹈的《SPIN》四年創作計畫,從徒手拿攝影機以舞者為中心繞圈拍攝,再與與新媒體藝術團隊「朗機工」合作發展機械手臂攝影,到發展出四面螢幕的演出舞台,這個結合現場舞蹈演出、即時擷取互動影像、錄像創作的演出型態,將在《SPIN2010》中呈現最新發展。

文字|周倩漪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2010年高雄縣偶戲節「偶,來了!」

活靈活現 競馳奇想詩意

隨著春節的熱鬧氣氛,綻放繽紛奇想的高雄縣偶戲藝術節也隨之登場!從大年初一到初八,將有來自澳洲、法國、巴西、韓國、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的偶劇團,以及台灣在地的皮影戲、傀儡戲與現代偶劇團,競相在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演出,各式各樣的戲偶「登台獻藝」,讓你驚嘆:「偶,來了!!!」。

文字|廖俊逞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鄭和1433》

不同於《歐蘭朵》的西學為體、中學為用,《鄭和1433》作為一個在台灣原創的羅伯.威爾森作品,主題與形式都有巨大潛力。威爾森向來不以歷史意識見長,其美學卻往往對傳統藝術(如歌劇)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就這點來看他和優劇場的合作:優劇場的鼓藝精湛,但在劇場元素的應用上,似有待更大膽的牟合。《鄭和1433》從題材指涉到合作型態,都是跨文化的重大事件。無論它是怪物或珍珠,有幸躬逢其盛的我們,都值得熱切期待。

文字|鴻鴻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鄭和1433》

因為有優人神鼓,本月我想看《鄭和1433》! 最近一次欣賞優人神鼓的演出是與市國樂合作的《破曉》,經由那次的表演領略鮮少接觸的國樂,是可以美得空靈,也可以是澎湃到熱血沸騰,驚豔於優人神鼓與市國樂之契合,每段的演出,都令我感動十足。當一看到二月有優人神鼓參與演出的節目時,心中即劃上一張門票,一定要前去欣賞。而在收到一月份PAR雜誌,詳細閱讀【兩廳院特別企畫/《鄭和1433》】的單元,我深深被這整個強大製作陣容震撼,結合視覺劇場名導羅伯.威爾森、服裝設計家葉錦添等大師級的團隊,還有這次的音樂是令人難以想像組合鼓聲、爵士樂再加上歌仔戲,我已經迫不極待要進戲劇院觀賞了。當然在落幕後心中的悸動也一定要有人一同分享討論,所以囉,我的朋友們一起來欣賞這一場波瀾壯闊前所未見的音樂劇場鉅作吧!

文字|田瑞芸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不是扮裝秀 是真正的芭蕾舞!

蓬蓬裙全男芭蕾舞團 挑戰芭蕾伶娜的足下功夫

「蓬蓬裙全男芭蕾舞團」全數由男舞者組成,形式上,「模仿芭蕾伶娜」是舞團的主要走向;探其內涵,卻不僅是單純的模仿或男扮女裝而已。「我們不是在扮演女人。」藝術總監布萊恩.諾利斯強調:「重要的不是男女之別,而是放入角色的個性特色。」因此,觀眾將會看到的不是像「紅頂藝人」或「白雪綜藝團」般的扮裝秀,而是真真實實的芭蕾舞只不過,舞蹈中的芭蕾伶娜由男性演出,並且加入了喜劇成分。

文字|周倩漪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庫特.馬殊 音樂與和平的代言人

法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度訪台 演出全場貝多芬

知名指揮家庫特.馬殊,暌違台灣八年後,將於一月下旬帶領首度訪台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為台灣樂迷呈獻全場貝多芬的精采音樂會。高齡八十二歲的馬殊,曾是讓東西德和平統一的要角,但仍堅守音樂專業,歷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紐約愛樂到現在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在音樂的道路上留下輝煌的足跡。

文字|李秋玫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人生悲喜歡快,一切「戲」出巧合?!

國光封箱戲「冒名.錯認」 老將出馬新秀燦亮

國光劇團今年的封箱公演以「冒名.錯認」為題,排出《擋馬》、《花田錯》、《詩文會》、《荷珠配》、《一捧雪》與《鳳還巢》六齣劇碼。王安祈說,冒名有意、錯認無心,或許事出無奈或許靈機一動,可能悲劇收場也可能皆大歡喜,「機遇與巧合,總在命運的轉折處,其所造成的錯位,呼應的是現實中難以捉摸的人生樣貌。」

文字|廖俊逞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河床劇團《Electric X!》、台北越界舞團《時光旅社》

跨完年,兩個跨界演出深深吸引我的目光。 河床劇團的創作長期致力於跨文化、跨領域的融合,開拓更具前衛性的劇場藝術,新作《ElectricX》和大陸藝術家穆磊、台灣藝術家何采柔合作,對當下動漫美學的藝術潮流做出回應。老實說這兩位連獲大獎的藝術家的畫作,我怎麼覺得那種超現實的夢魘感原本就非常地「河床」,所以這次的演出我想也不會跟從前的河床有太大差別(!)不過那種美感是會上癮的,這也是我每次必向河床報到的原因。 台北越界的新作標榜「密室推理」,戲劇氣氛十足,十五年往事似乎要交鋒出一個真實版的《夜夜夜麻》?雖然「冷硬」偵探風原本就是河左岸的黎派商標,黎煥雄的戲也往往會出現舞蹈等級的場面調度,不過跟貨真價實的四位傳奇性舞者合作,可望出現更紮實的表演肌理。此時不「越界」,更待何時?

文字|鴻鴻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拉美默爾的露琪亞》

每個月我最期待收到的信件,是兩廳院寄來的月節目簡介;而一年中最令我引頸期盼的,就是跨年及新年的音樂會! 二○一○年的跨年音樂會及新年音樂會都非常精彩,我非常期盼十二月三十一在國家音樂廳由NSO及愛樂合唱團所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想必氣勢磅礡、上達天聽,那是承接一年的結束與開始最偉大的盛宴,對於充滿歡樂及希望的跨年氛圍是再適合不過了!而戲劇院的新年節目也不遑多讓,號稱美聲歌劇最璀燦的鑽石《拉美默爾的露琪亞》也是我想要觀賞的節目;除了幾位我非常熟悉且喜愛的台灣聲樂家,還另邀請其他亞洲國家優秀的演唱家。而節目單上斗大的推荐「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更為我原本已充滿期待的心情再加上雀躍! 歡慶過去,展望未來。兩廳院的心靈饗宴是我近年來參加跨年活動最佳的選擇,也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慶典!What a wonderful world,此時我腦中卻輕輕浮現那一年參加跨年音樂會的歌曲。

文字|陳麗琪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音樂

《拉美默爾的露琪亞》 女高音的超華麗挑戰

義大利歌劇作家董尼采悌所創作的《拉美默爾的露琪亞》,從首演以來就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其中女主角在婚禮之夜刺殺新郎的「瘋狂場景」,可說是女高音超凡能力的試金石。曾在四十年前在美參與該劇演出的「台灣聲樂教父」曾道雄,當時就期望這齣美聲極品能夠在台灣上演,這次在女高音戴曉君、男中音巫白玉璽、男高音李建林等參與下,曾道雄終能實現多年心願。

文字|李秋玫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音樂

朱苔麗領唱《歡樂頌》 開展新年新氣象

NSO這場跨/新年音樂會將演出貝多芬的兩部經典作:《第九號交響曲》與《合唱幻想曲》。前者第四樂章的〈歡樂頌〉,首度將人聲當成樂器加入交響樂曲,展現「禍福與共」、「四海之內皆兄弟」精神,被歐盟訂為「歐盟之歌」。這次將由素有「東方卡拉絲」之稱的朱苔麗領軍《第九號交響曲》歌唱,盧易之擔任《合唱幻想曲》鋼琴演奏。

文字|李秋玫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戲劇

《步步驚笑》 金士傑挑戰瘋狂喜劇

改編自驚悚片大師希區考克經典作《國防大機密》的舞台版《步步驚笑》,將由資深導演楊世彭執導,甫獲國家文藝獎的金士傑挑大樑。劇中將由四個演員扮演間諜、警察、農夫、農婦、小販等四十八個角色。五十七歲的金士傑說,雖然他不用串演其他角色,但兩個半小時,他幾乎不下場,也非常考驗他的體力。

文字|廖俊逞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舞蹈

秦Kanoko《惡之華》 獻給死者的祭儀

在台灣成立黃蝶南天舞踏團的日本舞踏家秦Kanoko,曾以肉身作為抗爭武器,拒斥台北縣政府為興建捷運新莊線而拆除樂生療養院。如今,樂生抗爭行動雖已落幕,秦Kanoko依舊用舞踏與死去的靈魂對話,新作《惡之華》宛如一場為死者而生的嘉年華祭典,強調雖然堡壘已經瓦解,但寄居於身體的「惡所」仍蘊藏著反權力、反體制堡壘的可能性。

文字|廖俊逞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兩廳院聖誕音樂會—楊呈偉的聖誕百老匯

轉眼間,又到了每年最令我期待的十二月。 十二月,很特別,有著無比熱鬧,歡樂充滿喜悅的聖誕節,迎向新的一年的跨年。 翻開節目表:楊呈偉,一個熟悉的名字,耳熟能詳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曲目,讓我不用大老遠的飛到紐約,走進音樂廳彷彿置身於紐約的百老匯。這些曲子將會帶給我歡樂與喜悅的感動。上次我錯過了機會,這次再次邀請他到台灣,當然不能再錯過這場聖誕音樂會。 十二月的另一個日子: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新年音樂會,成為我近年來必定要欣賞的音樂盛會之一。 早些年說到新年音樂會,腦海中第一個想起的就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次總是幻想著我是那皇宮貴族的小公主,優雅地在觀眾群中盡情享受著迎接新年所帶來的歡欣氣氛。 慶幸的是兩廳院也將新年音樂會的風潮帶進國內,讓我不必羨慕著那些貴族們,我也可以像是參加著化妝舞會的小公主,在水晶燈下自由自在的人群中穿梭。可以想像,當演奏到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相信那份感動絕對會讓我起雞皮疙瘩地捨不得散場。 聖誕節不一定要去餐廳吃貴貴的聖誕餐;跨年也不一定要一窩蜂地人擠人在瘋狂倒數中渡過。 不管是一個人,兩個人,一家人,一群好友,這兩場音樂會只要帶著輕鬆愉悅的心,都能感受到這些曲子帶給你滿滿的祝福,充滿著喜悅溫馨的美好夜晚。 文字|水晶 愛看電影、愛看表演的大女孩。一個月至少都會看三場演出。

文字|水晶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廖瓊枝《陶侃賢母》 回首畢生旦角風華

傳統劇目中鮮少以旦為主角的戲碼,此次演出由編劇曾永義特別針對廖瓊枝的性格、表演特質,以歷史為藍本,為她量身編寫全本以「老旦」為主角的《陶侃賢母》。廖瓊枝在劇中從二十歲花旦演到三十歲苦旦,再到中年帥旦,九十高齡老旦,將旦行藝術淋漓揮灑,也將廖瓊枝的人生藉著歷史人物,忠實呈現在舞台上。

文字|廖俊逞
第203期 / 2009年11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黎煥雄《浮世情話》 愛情囚泳者的救贖

擅長以文學意象入戲的劇場導演黎煥雄,在「幾米音樂劇」三部曲之後,回到搬演當代文本的航道,挑上澳洲劇作家安德魯.鮑威的劇本《浮世情話》。故事從兩對出軌的夫妻,陰錯陽差地交錯相遇開始。黎煥雄說:「這個劇本用四名角色詮釋九個角色,乍看之下寫實,但語言形式卻具有高度的實驗企圖,看似兩個無關的時空並置,但交錯的對話卻又像在為彼此作註解。」

文字|廖俊逞
第203期 / 2009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