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Divertimento重奏樂團主要演出傳統古典室內樂小品,特別擅長莫札特的嬉遊曲。
音樂新訊

柏林愛樂小提琴首席瑞內頌尼帶領 德國Divertimento 重奏樂團首度訪台

柏林愛樂旗下擁有許多不同形式的小型演奏組,如柏林愛樂銅管室內樂組、Divertimento重奏樂團、和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等,這些室內樂團體在柏林愛樂的金字招牌「加持」下,演出品質和票房都有保證。此次國台交邀請來台的Divertimento重奏樂團組建於一九八四年,以柏林愛樂小提琴首席瑞內頌尼(Rainer Sonne)為首,並根據曲目編制需要,邀請世界其他頂尖樂團的音樂家加入。Divertimento重奏樂團主要演出傳統古典室內樂小品,特別擅長莫札特的嬉遊曲,風格古樸愜意不失典雅,給聽者愉悅的感受。 除了瑞內頌尼,樂團的低音提琴如道夫瓦徹(Rudolf Watzel)也是重量級人物,一九六八年加入柏林愛樂,並曾於一九九九年至二○○○年間,擔任柏林愛樂樂團的團長,是目前樂團中資格最老的演奏家之一。此外,上海出生、活躍於歐洲樂壇的華人小提琴家張纓也將參與演出。此回來台將與國臺交進行交流,並舉辦大師講座,兩場音樂會曲目包括羅塞蒂、狄特斯道夫、莫札特、布拉姆斯,貝多芬、羅西尼等作曲家的協奏及重奏作品。(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舞蹈 古名伸與湯姆.葛雷聯手打造數位肢體幻境

《記憶拼圖》玩味身體與影像的曲折華麗

曾與英國DV8肢體劇場、舞台劇《魔戒三部曲》合作的湯姆.葛雷,作品細緻,擅捕捉景物的反射轉折。此次在台灣攝取的田野式影像,提供了較不賁張及謙虛的畫面,讓舞者一上場,立即擁有更強烈的視野和力量。舞動的身體和流動的影像如唱雙簧,幻化為相互纏繞及反覆詰問的記憶旅程。

文字|周倩漪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舞蹈

集結十五年的樂舞採集精華 原舞者告別台北 《拾舞》洋溢戲味

原舞者將於二○○七年一月搬離台北現址,進駐花蓮壽豐鄉池南村,汲取原鄉養分,重新定位出發。這次道別,他們為了突顯社會體質、部落文化、舞團舞者步履情緒的轉變,《拾舞》整合劇場形式與祭儀樂舞,加入影像、文字、說書、吟唱、配樂等元素,讓老中青少四代活力在舞台上交融爆發。

文字|周倩漪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戲劇 南台灣姑娘「硬」起來,反戰精神笑給你知

台灣百年砲管vs.希臘千年喜劇

古希臘劇作家亞里斯多芬尼茲以女性為主角、以反戰為題材的希臘喜劇《利西翠妲》,將在台南人劇團導演呂柏伸的改造下,成為在台南億載金城古蹟前演出的台語俚俗版。呂柏伸這回不以劇中人物的對白押韻為重,觀眾將會看到火辣的鋼管舞女郎艷舞、床上的枕頭仗,連鄉土味十足的「去了了」哭調也被搬上場。

文字|楊美英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戲劇 愛情是一場賭局,選擇需要勇氣

《手牽手紀念日》的愛,熟男熟女才懂

《手牽手紀念日》改編自好萊塢劇作家法蘭克‧基羅伊(Frank D. Gilroy)的舞台劇本The Only Game In Town,曾拍成電影,由伊麗莎白.泰勒、華倫.比提領銜主演。這回由名編導吳念真動手改編,由羅北安執導,姚坤君、王維明主演,把場景從賭城搬到高雄,搬演一場熟男熟女的滄桑愛戀。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音樂 NSO「發現理查.史特勞斯」系列

後英雄時代的英雄禮讚

看理查.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

繼「發現馬勒」、「發現蕭斯塔可維奇」之後,NSO要在06/07新樂季帶領聽眾「發現理查.史特勞斯」。作為一個銜接古典音樂浪漫時期與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作曲家,史特勞斯的特出之處在哪裡呢?藉由剖析克來門斯.克勞斯與卡拉揚兩位指揮大師不同的《英雄的生涯》錄音版本,文化評論家楊照解讀出史特勞斯的「英雄」與時代變遷的特殊意義。

文字|楊照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音樂 來自伏特加故鄉,引爆零下10℃的小提琴

粹鍊北國烈焰之音-瓦汀.列賓

附:歡慶二十,NSO從古典跨流行

聽列賓的現場錄音,耳尖的樂迷大都會發現他的琴聲十分獨特,他能在小提琴上拉出一種像中提琴的聲音,甚至有時像大提琴那般低沈。這種偏暗而深沈的音色把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演奏得十分悽楚和憂傷,不禁讓人聯想起俄羅斯白茫茫的冬天和伏爾加河畔森林裡的夜晚。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玩偶之家─娜拉》

十月份各大大小小藝術節一起登場,戲劇、舞蹈、馬戲如花火般接連迸放,一時讓台北較諸世界各國際都會亦不遑多讓。「德國狂潮」系列當然個個不可錯過,「新舞風」的巴西古朋舞團我早在坊間DVD見識其流麗深情的丰采,這次來台當然也令人企盼。 但如果你的時間或荷包有限,只能擇一觀賞的話,我還是要推薦來自柏林的《玩偶之家─娜拉》,一瞻歐陸「導演劇場」三十年來平地起高樓的豐碩成果。劇本不難找,讀過劇本再看戲,更能體會導演之犀利大膽、演員之不設退路,保證更加樂趣無窮。歐斯特麥耶以肢體和場面調度挖掘人物真實關係的本領,以及直指要害的詮釋觀點,有如一堂紮紮實實的劇場課,足以讓眾多把矯揉做作當優雅的導演、軟吞吞還以為在演內心戲的演員,徹底醒悟,也可為台灣向來用「寫實」掩飾創意匱乏的設計,下一劑猛藥。能看到這樣一齣易卜生,觀眾和劇作家,可都賺到了。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舞蹈新訊 秦Kanoko以舞踏身體凝視歷史

《天然之美》為樂生院請命

一九九八年首次踏上台灣土地,日本舞踏藝術家秦Kanoko找到現代化日本所失落的認同和歸屬感,認為藝術不該脫離生活的她,於是決定落腳台灣,將舞踏扎根在這塊土地上,探觸台灣人的身體性。去年,秦Kanoko正式成立舞踏團體「黃蝶南天舞踏團」,以「台灣舞踏的可能性」作為創作的出發點,創團作《瞬間之王》控訴消費主義當道的社會,而今年,則以《天然之美》關注樂生療養院拆遷的問題。 《天然之美》原為民間歌謠,誕生於日本接受西方思維的明治時期,這是一首由馬戲團或街頭藝人演奏,帶有悲傷氣氛的曲子,以簡單詞句歌詠失落的自然之美。秦Kanoko表示,這首歌是日本近代化的代表產物,同樣的,「樂生院」也是一九三○年由日本政府為了邁向「近代化」,所設立的痲瘋病患隔離機構。因此,秦Kanoko透過歌曲存留在心中的憂傷印記,對照樂生院長期被遺忘、受文明迫害的院民身體中的悲哀,創作這支舞踏作品。舞台是一座八角型的納骨塔,舞者身體成為樂生院逝去靈魂進住的所在,用舞踏塗白的身體喚起被封凍的記憶。(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誠品戲劇節 《文生.梵谷》《小船幻想詩──為蒙娜麗莎而做》《變成雲的男人》

賴聲川在他的《創意學》中說,有創意的難題才能激發創意的解題方式。今年誠品戲劇節拉攏劇場和美術對話,就是一道精采的難題。三位解題導演各有獨特風格:擅長語言遊戲的王嘉明要探測濃重熾烈的梵谷,實驗現代崑曲的戴君芳要揭發達文西的雌雄同體,以超現實意象取勝的郭文泰,更是名正言順地幫超現實大師馬格利特作潛意識導覽。這幾位偶像級畫家遭到跨界粉絲膜拜頂禮與解構凌遲,是不可不看的盛事。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舞蹈新訊 在空間與空間的交界上跳舞

驫舞劇場舞出《樓梯》的另類狂想

由清一色男舞者組成的「驫舞劇場」,去年才正式成軍,就吸引一大票忠實粉絲,創團演出《M DANS》不僅票房亮眼,作品也頗獲好評,儼然形成一股令人不容忽視的舞蹈新勢力。今年新作《樓梯》用「命題作文」的方式,以「樓梯」為舞台上主要物件,改變跳舞的空間與方式,編舞家陳武康、黃翊、楊育鳴、蘇威嘉、周書毅等人共同創作,或延伸想像或另類解讀。 藝術總監陳武康說,樓梯可以喻作生命旅程,青春正盛之時,衰敗死亡也如影隨行,彷彿踏在樓梯最高處旋即墜落。楊育鳴以虛寓實,在燈光切割出的區位裡,有人拼命想往上爬,有人則對高處怯懦不已,但彷彿都有股力量牽制、操控,像是不得已的人生處境。蘇威嘉運用樓梯危險的空間特性,創造不穩定的動作質感,兩名舞者在狹小空間不斷反覆纏繞,象徵兩人關係沒有出口的僵局。樓梯也是空間和空間的交界,最年輕的編舞者黃翊捕捉其模糊曖昧的空間感,以超現實手法,將影像和真實空間時而切割時而並置,形成蒙太奇的拼貼趣味。此外,這次演出特別邀請紐約Ballet Tech舞團的編舞家Eliot Feld,為他們量身訂做一支十分鐘的小品,在史蒂芬.賴克的極限音樂中,以上下樓梯的純粹腳步動作,變化出豐富多樣的身體運動。(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台南人劇團《利西翠妲》

「經典再詮釋」已不再是新興風潮,而是理所當然的趨勢。台南人劇團導演呂柏伸以跨文化戲劇見長,將當代元素及本土文化注入古典文本,其作品可見學院的根基亦兼具前衛的創新,跳脫傳統設限的詮釋觀點,在不悖乎文本的情況下,用新手法提出新見解、新思維、新視界:《馬克白》轉為三個女巫的嬉戲樂園,也第一次讓我見識台灣劇場長久未見的視聽饗宴;《哈姆雷》成為檢視劇場及扮演慣性的場域,足見導演借物說理的本事。這次的希臘喜劇《利西翠妲》最為人所知的妙想就屬「性罷工」了!又將在億載金城登場,塑造環境劇場的氛圍,是否將啟發觀眾對於戰爭與和平的共鳴?將是繼《安蒂岡妮》之後,再度挑戰古希臘文本,這次又會給觀眾怎樣的視聽驚喜,讓人拭目以待。 文字|吳政翰 24歲,目前服役中。台大戲劇系第二屆畢業,「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會員,曾任「國藝會表演藝術行銷平台」藝術評論專員、台大教學助理等。

文字|吳政翰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戲曲新訊 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 開鑼拚戲囉!

唐美雲、廖瓊枝新詮老戲 透視三地創作實力

「什麼是歌仔戲的本體?」二○○六「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邀請台北、廈門、新加坡三地的歌仔戲團,針對「古戲新詮」進行創作,戲後並安排論壇講座,讓演出和學術研討結合,共同探索歌仔戲的傳統為何。藝術總監蔡欣欣表示,兩岸三地歌仔戲交流,源起於一九九五年在台北舉辦的「海峽兩岸歌仔戲研討會」,十年來由不同城市輪流承辦,今年首度採用「指定命題」形式,讓參與團隊針對同一題目進行對話。 今年藝術節陣仗不小,廈門歌仔戲團派出近七十人的龐大陣容,新加坡則有福建公會薌劇團、新加坡戲曲學院近五十人來台交流;台灣由唐美雲歌仔戲團打頭陣,演出改編自《宋宮祕史貍貓換太子》的《金水橋畔》,將外台十本大戲濃縮為一晚演出,唐美雲和七十二歲高齡的廖瓊枝再度攜手。另外推出十二場「實驗小戲」,以歌仔戲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實驗主體,邀請明華園天字團、春風歌劇團、陳美雲歌仔戲團,以及結合歌仔戲與偶戲的納豆劇團,實驗劇場拼台呈現。(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親子新訊 朱陸豪、趙自強跨界助陣

音樂頑童張正傑為「大提琴找新娘」

自幼便活躍於音樂領域,國內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將為小朋友設計一場跨界音樂會,以生動活潑的故事來吸引親子參與,一改古典音樂會的嚴肅調性。這場名為「大提琴找新娘」的獨奏會,將透過大提琴著名的小品,不同樂器的身形、重量、相貌,帶動小朋友認識樂器的種類與屬性特色,為主角「大提琴」找到身心靈相屬的另一半,同時開啟一個輕鬆、直接、有趣的學習平台。 音樂會將以聖桑的《天鵝》、玻凱利尼的大提琴奏鳴曲、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G弦之歌》及德布西的大提琴奏鳴曲等名曲與趣味擬人化的主題故事作為結合。張正傑並找來了戲曲界美猴王朱陸豪、水果奶奶趙自強加入演出,精采跨界、逗趣機鋒的背後,聆賞大提琴小品的交會、經典的邂逅。(盧雅莉)

文字|盧雅莉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NSO全本《尼貝龍指環》

《尼貝龍指環》是該看的,不是嗎?它是歌劇史上的埃弗勒斯峰。如果把西方音樂史攤開成一張立體地圖,可以看到十九世紀浪漫時期谷出兩個峰,一個是布拉姆斯峰,一個是華格納峰,而連演四夜的《指環》更是峰上之峰。當然,一個東西可以看得很複雜、或很單純,一念之間而已。以華格納音樂的技巧面來看,如同各領域的工匠熟手,有其獨創性和專業性。而《指環》劇情,源自日耳曼民間神話,看似錯綜複雜,但在光怪陸離的現代來看,已見怪不怪。近年有部架構類似的魔幻電影《魔戒》,也大剌剌拍了三部曲,描述神、人、精靈、侏儒、巨人雜處的天地。若論魔幻和創意指數,老《指環》自然是遠遜於新《魔戒》。那麼,我們幹啥還要去花四個晚上看《指環》呢? 所有理性歸納的目的論,我看都站不住腳。我認為到頭來,《指環》就是一杯酒。是德意志文化部分面相凝鑄的結晶體,帶來一整套的感覺,一種像吃迷幻藥的微醺。如果抱著景仰進去,格些理論出來,畫重點、記筆記,那可就是煮鶴焚琴。華格納是個浪子,聽他的作品,思想上要有點狂狷氣,才會對得起。我個人不對《指環》劇情抱太多幻想,不過是《星際大戰》或《魔戒》的前輩。我暗自期望演唱和演奏者音樂要夠強,戲劇處理別像《浮士德》那樣過頭。讓這杯酒夠醇,賓主盡歡,將會是一次難得的品藝經驗。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藝術製作人,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音樂新訊 舞台版「金庸群俠傳」

NCO「笑傲江湖」讓金庸與國樂相遇

當國樂遇上金庸會產生何種波瀾?國立實驗樂團正名為國家國樂團後,找來作曲家劉學軒及編導李易修執刀,策劃「精緻系列音樂會」,用戲劇的氛圍烘托國樂的意境之美,給予觀眾全新的聆聽感受。第三波的精緻吹管「笑傲江湖」請到武林高手金庸相助,竹管間的刀光劍影,吐納間的內功陣仗,以景寓意、以聲寄情,透過舞台畫面表現情節,再以音波流動上演激戰場面。 一場江湖淒美的愛情故事,由武林寶典《九陰真經》揭開序幕,《天罡北斗陣》以嗩吶對抗由不同樂器分飾的北斗七星武士,《笑傲江湖》的俠骨柔情掀起萬般波瀾,在東邪黃藥師的《碧海潮聲曲》中恢復到水若鏡平。音樂會強起強收,弱起弱收的氛圍塑造,恰如武俠小說的悲劇收場。整場超過一半的曲目為全新創作,在團員且吹且演的表現下,「金庸群俠傳」將躍上舞台。(李逸馨)

文字|李逸馨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

表坊的《暗戀桃花源》自一九八六年首演以來,至今已邁入第二十個年頭。這部作品不僅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在藝術成就上也受到各界極高的評價。劇情大致上是描述兩個劇團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共用一個舞台進行排演。因此,風格迥異的兩齣戲便在舞台上交替搬演,甚至各據一半場地同時進行綵排。觀眾們彷彿手上拿著電視遙控器般,有時在兩個頻道間往返觀賞;有時又像開啟子母畫面,有目不暇給之感。在相互干擾的情況下,兩個劇團的排演雖是荒腔走板,卻共同完成了一個現代寓言:一種對於美好斯地的永恆追尋。經過導演大塊拼貼的巧妙手法後,這深藏在所有人類心中的一致渴想逐漸清晰浮現。 今年表坊五度推出《暗戀桃花源》,並邀請明華園參與演出,企圖呈現另一種的詮釋面貌。舞台上兩個重量級的劇團相遇,到底會迸發出怎樣妙不可喻的火花,實在令人期待! 文字|陳依婷 目前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深深地為劇場世界所著迷,它讓我以更細膩的情感、更寬闊的視野以及更多元的思維去感受我所面對的一切。

文字|陳依婷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企畫特輯 Special 2006誠品戲劇節—3×3協奏曲

2006誠品戲劇節—3×3協奏曲

目錄 02 透過黑白梵谷,重新思考劇場 王嘉明+王雅慧《文生.梵谷》 文字 廖俊逞 附:梵谷的孤絕,我的混亂 文字 王嘉明 附:不同於當代藝術家的眼睛 文字 王雅慧 05 以東方戲曲思維 解讀達文西密碼 戴君芳+施工忠昊《小船幻想詩》 文字 廖俊逞 附:達文西的靈魂自畫像 文字 戴君芳 附:從《維特魯維斯人》看見觀者達文西 文字 施工忠昊 08 馬格利特式的劇場幻術 郭文泰+毛牛《變成雲的男人》 文字 周行 附:馬格利特,在真相與想像之間 文字 郭文泰 附:失眠夜,與馬格利特的夢為伴 文字 曾御欽(毛牛)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戲劇 優人的恆河心靈旅程 體驗「神聖舞蹈」妙境

《與你共舞》以詩以鼓,與愛相遇

打鼓的優人要跳舞了!不過,這次仍是帶著濃濃的修行氣息,因為跳的是「神聖舞蹈」!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說:「有一種修行,不是透過打坐,而是透過舞蹈對舞者來說,神聖舞蹈正是檢驗自我的狀態。」鼓曲加入了神聖舞蹈,變得有動作,整齣鼓舞成為最具感染力的媒介。

文字|周倩漪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戲劇

當代二十年,傳奇不朽

昔日台灣京劇界的群架好手,今日國際舞台上的奪目巨星

每個時代,總有引領風騷的文人或藝術家,會發出高聳入雲的美妙獨唱。但是,台灣的京劇界,卻忽焉冒出一堆打群架的好手,為台灣在世界劇場打出了一條活路。因為他們的根(京劇背景)是那麼傳統,莖(劇團整體)是那麼堅強;所以,他們開出來的葉(結合傳統跟現代)與花(演譯世界經典)才能那麼迷人。

文字|李立亨、楊欣寧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舞蹈 林麗珍十年淨化重生:更簡單,更洗練,更放空

緩行東方身體美學的《醮》

《醮》的靈感來自中元普渡祭典,全劇分十二段落:淨場、啟燈、引鼓、獻香、點粧、遙想、引路、芒花、引火、水映、孤燈、煙滅,最終結束在放水燈儀式的輪迴喻象中。十年後重登舞台,《醮》質韻不變,只是動作更單純,肢體更極簡,藝術總監林麗珍要為世人帶來的,是植基東方土壤的空緩身體美學。

文字|周倩漪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