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馬戲團,陪你來跨年
台北人在今年年終要做什麼?除了到流行音樂的跨年晚會趕場讀秒之外,其實還有更另類的選擇呢!每當我們在苦悶無助時,就希望自己能擁有魔法,將生活由黑白變彩色;而在歲末年終,來自美國的凱文魔術與尼爾.古柏馬戲團即將實現這個願望,他們將呈現前所未見的魔幻世界,讓大家拋却所有的煩惱。
台北人在今年年終要做什麼?除了到流行音樂的跨年晚會趕場讀秒之外,其實還有更另類的選擇呢!每當我們在苦悶無助時,就希望自己能擁有魔法,將生活由黑白變彩色;而在歲末年終,來自美國的凱文魔術與尼爾.古柏馬戲團即將實現這個願望,他們將呈現前所未見的魔幻世界,讓大家拋却所有的煩惱。
《支離破碎》其實是在支解東西方舞蹈的動作,解構成最單純的動作語彙,最原始的動力來源,便可以清楚地發現人類的舞蹈動作因文化的不同所產生的巨大差異。再因每個人的個別特質、個性與不同的生命經驗,重新詮釋與重組。而反映出華人在三個不同國際都市,不同環境下的生活狀態。
結合芭蕾舞技巧來創造的現代舞蹈作品,一向是譚惠貞舞蹈創作的特色。在這次的作品中,譚惠貞從《胡桃鉗》選粹音樂出發,加入現代生活經驗與想法重新改編。《白色耶誕》先拋出一個有趣的問題──「聖誕老公公夏天都在做什麼呢?」於是,我們會看到穿著汗衫的聖誕老人在做日光浴,唯一可辨認的是那頂紅色帽子!
融合芭蕾優雅與佛朗明哥的狂野 荷西‧葛雷戈佛朗明哥舞團訪台演出 一個迴轉,一個踏步,佛朗明哥舞蹈充滿著吉普賽驕傲的血液。荷西‧葛雷戈的最大成就,便是將安達魯西亞安的佛朗明哥,從Tablao小酒館裡的狂野熱情,帶到了百老匯的舞台,讓世人有機會欣賞到佛朗明哥的奔放以及音樂中的野性,沙啞低沉的嗓音,,時而激昂,時而內斂,直達靈魂深處。 來自佛朗明哥世家的荷西‧葛雷戈二世,父親於二○○○年十二月因心臟衰竭與世長辭,雖然從小即在耳濡目染與父親的嚴格訓練下學會佛朗明哥舞蹈,但他正式的舞蹈課程是在他十七歲進入西班牙國家芭蕾學校才開始。 畢業後加入卡蜜拉芭蕾舞團,並以首席舞者的身分隨團到歐洲、非洲與中東等國巡迴演出,他精湛的舞藝、傑出的表現很快便受到了各界的矚目與好評,讓他很快在芭蕾舞這個領域闖出了一片天。 但他血液流著拉丁民族與生俱來的澎派熱情,與對佛朗明哥舞蹈難以割捨的喜愛,因此他於一九八六年創建了荷西‧葛雷戈佛朗明哥舞團,於歐洲、日本、蒙地卡羅等地表演,同時他也加入父親的舞團,在美國各地表演。 葛雷戈二世將古典芭蕾舞的線條美感融入了佛朗明哥舞,自此他狂野不羈的舞步多了些許的精緻優雅。一九九六年,舞團初次在洛杉磯公演,洛杉磯時報報導:「荷西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從父親的陰影中走出來,現在他是一個獨特的巨星,散發著屬於自己的光和熱」。 荷西‧葛雷戈佛朗明哥舞團沒有華麗炫奇的舞台燈光與佈景,但是透過舞者的擺頭、聳肩與急速動感的跺步,強烈的節奏釋放著熱情與魅力,讓人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與節奏鼓掌吶喊。 喚醒自由奔放的舞蹈熱力 林志斌爵士舞展《爵醒》 文字 廖俊逞 和爵士樂不受拘束、即興多元的風格一樣,爵士舞也是一種在本質上,散發著自由和熱情的舞蹈形式,就像我們聽到喜歡的音樂,能從內心自然地流露出感情,身體就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節奏而活動,爵士舞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別人也抒發自己,可帶給自己與別人一段美好的時光,表
打著第一齣本土新編崑曲名號,《梁祝》不依循《長生殿》和《牡丹亭》的兩岸崑曲合作模式,只找來上海崑劇團沈斌導演、蘇州大學的編曲家周秦負責聲腔,演員部分全都土產,匯集國光、台灣戲專國劇團、台灣崑劇團三團的京崑演員同台,推出四生三旦同演「梁祝」的陣仗。
有「台灣第一女頭手」之稱的傳統藝人江賜美領軍的真快樂傳統掌中劇團 ,以古典掌中戲走遍全台各大廟會,穿梭於鄉鎮村里間,名噪一時,尤其該團致力於保存與延續傳統布袋戲,更屢獲肯定。此回,在「心心南管樂坊」的大力襄助下,真快樂傳統掌中劇團將首次走入小劇場,以最傳統的排場,原汁原味重現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的風貌。 年屆六十卻仍率領子弟兵演出、活力十足的江賜美表示,今日坊間的布袋戲,是隨閩南一帶的泉、漳、潮三州移民而來,它沿襲著中國固有的戲劇傳統,日久月深,衍變成獨特的風格興玄奇的色彩。其中,約可分為南管、北管、潮調三大派,戲路、詞調、樂調略有不同。 《陳三五娘》這個廣受民間喜愛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為閩南一帶廣為流傳的民間傳奇,是泉州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戲文。目前能見到最早的紀錄,為嘉靖年間的《荔鏡記》,而後在萬曆、順治及光緒等時期的三種「荔枝記」版本,也是後來梨園戲《陳三五娘》發展的原始版本。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希望回溯原有的戲劇本質,藉由文獻的分析及創作的理念,並與南管藝師王心心合作,清雅醇正的南管音樂,自在隨意的閑適身影,端正清剛的心,求索和諧整全的遼遠聲韻。
紀錄片像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透過紀錄片,延展我們的生命經驗,透過種種不同的觀點,開拓我們的視野。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四屆,總共有「台灣獎」、「國際競賽」、「亞洲競賽」等三個競賽單元,還有七個國際觀摩單元,一共放映四十多個國家共計一百二十二部作品。其中「特別放映」選了今年在世界影壇引起極大爭議的紀錄片《虛擬公路181》。
有時我會跟朋友偷偷告白,與其說我是在製作與導戲,不如說是在演出一個概念,那就是藝術要用生命去下注的。自己都無法傾力奉獻的,又如何教別人相信它的價值? 成立了「有戲製作館」,在去年SARS侵城、表演藝術最吃緊的時候推出了我的第一個作品《慾可慾非常慾》,一般人都認為它極不符合當前台灣劇場觀眾口味,大量的文學性辯論與文本指涉,既不嘲諷也不逗趣,最後竟然於慘澹檔期在「新舞臺」創下超過七成的票房,而且沒有任何包場或贊助。老實說,我自己都有些吃驚。 過程辛苦總算有了些代價是一回事,如果說有任何比票房更重要的收穫的話,那就是你不一定需要妥協。就做自己熱愛且相信的。 年過四十,還能找到自己熱愛且相信的東西,應該是一種幸福。《慾可慾非常慾》落幕後,我並沒有立刻著手籌劃下一齣戲。一些些時間的沉澱是必要的,否則自己會不自覺掉進經驗法則造成的公式裡,或無法在掌聲的喧嘩中聆聽出自己心底的聲音。 在我心裡,有一件事一直是非常清楚的:我這一生有三齣戲一定要做,一齣自己的作品,一齣文學經典劇本,再有機會的話,試試看音樂劇。我無意複製自己,更不希望為了作戲而作戲。做完這三齣,人生也就比較沒有遺憾了。這個目標並不受上一齣戲的成敗影響而有更改,我已經做好賠錢也要履行的決定,它代表我對自己、對舞台與文學的一種承諾,也是最真實、最接近自己的一種方式。 也許就是去做,不必想太多。照著最初的想法,我決定推出《慾望街車》。 以寫實語言開啟了自我解構的劇場性 並非對慾望二字情有獨鍾,而是難以抗拒對人性神秘多面的好奇。當太多所謂前衛創新的劇場作品在看似曖昧複雜的表相下,實際想表達的不過一言足以蔽之的潮流下,我對寫實主義劇作家愈發感到興味。(我在寫《慾可慾》時,就是企圖用寫實手法處理後現代題材誰說後現代思維只能藉破碎拼貼呈現?)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一直是我每隔一段時候必拿出來重讀的劇本,《慾望街車》在我看來,尤其好到有些離奇! 威廉斯將「劇場化」推向了另一個境界,戲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在為掩飾自己的慾望而「演出」、甚至「戲劇化」自己!但是如果將這齣戲「解構」了譬如完全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切入,或乾脆跨
《陽台》導演王緯廉自承,惹內的文字高雅華麗、繁複雕琢,若要由台灣演員照本演出,實屬「不智」,所以他企圖大幅度地更動原著,妓院場景成了一個秘密結社空間,演員在不依附語言的前提下,透過動作和情境的創造,同樣傳達惹內劇本核心概念戲子與聖徒一體,真實與扮演不分的模糊界限。
若你問世間最美的樂器是什麼?答案是──人聲。所有樂器都是為了模仿人聲所創造出來的,而當人聲美到極致時,又讓你不敢相信那是人類的聲音!就像十一月即將來台的瑞典「真實之聲」合唱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及烏克蘭兒童合唱團,聲音美得彷彿天籟一般。
對於交響樂迷來說,今年是收穫豐富的一年,自下半年開始,許多大型國外交響樂團及知名指揮紛紛來台,並演出重量級曲目,呈現睽違已久的難得榮景!在過去幾年景氣低迷時,大型交響樂團由於所費不貲,因此往往令經紀公司卻步,如今又見國外交響樂團出現,或可視為一種「景氣回春」的徵兆呢!
國家音樂廳這座宏偉的管風琴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管風琴,為了證明這架管風琴是「活的」,國家音樂廳幾乎每年都會舉辦管風琴音樂會,邀請知名的管風琴家演奏。此次應邀來台演出的管風琴演奏家雅克‧塔第,是現任國立巴黎區立音樂院院長,將帶來最經典的管風琴曲目。
如絲緞般柔美的蘇州評彈 上海評彈團三度訪台 中國最美的聲音即將來台!國學大師俞大綱曾經讚譽評彈是「中國最美的聲音」,就像蘇州綢緞般的柔美,而每種流派和曲牌就像是一縷縷色彩不同的絲線,交織得繽紛絢麗。 擁有多位國家一級梅花獎評彈演員陣容,上海評彈團的藝術家們曾經兩度來台演出,深受觀眾及學子熱烈好評。今年的經典評彈節目精選藝術家最擅演的招牌彈詞開篇及書目選回,如《白蛇 遊西湖》、《三笑 畫觀音》、《王昭君》等,劇場舞台更將模擬評彈書場古樸雅緻的原味,古董家具擺飾呈現在現場觀眾眼前,別有一番清逸悠然風味。 布荷賓德 帶來貝多芬的秋日浪漫 秋天,是聆聽貝多芬的季節。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家布荷賓德,將在國家音樂廳,帶來他最拿手的貝多芬《悲愴》、《月光》、《熱情》及第六號鋼琴奏鳴曲等經典鋼琴曲,讓聽眾完全沈醉在貝多芬的多情與浪漫樂章中。 五歲即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布荷賓德,至目前仍是該校最年輕的入學紀錄保持人。才華洋溢的他,在學期間即開始室內樂的演奏生涯,更以獨奏家身分與許多偉大知名樂團和指揮家巡迴世界演出,是奧地利薩爾茲堡音樂節與許多國際重要音樂節經常邀約的演奏家,擁有超過百張以上的唱片錄音。布荷賓德演出的曲目廣泛而豐富,其中《海頓鋼琴全集》更為他贏得唱片音樂大獎。更曾巡迴三十幾個國家演出貝多芬的奏鳴曲全集,包括慕尼黑、維也納、漢堡、蘇黎世、布宜諾斯艾利斯等。 充滿耶誕氣氛的爵士搖擺 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首度來台 當第一聲的小號響起,慵懶、自由、狂放,具有濃郁耶誕氣味的搖擺藍調就此瀰漫。 爵士樂大師路易斯‧阿姆斯壯曾推崇紐奧良典藏廳是「你可以聽到所有好音樂的地方」。數十年的情感與絕妙的默契,使得「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演奏出渾然天成的音樂旋律。據說在紐奧良當地仍有許多居民會固定去欣賞他們的表演,只因他們擁有最傳統與最富情感的音樂表現。即將於十一月底首度來台演出的「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將帶來令人驚喜的應節曲目,邀您
歷史證明:「高手之間的平衡」時時考驗領導人的智慧。高手不足,成不了大事。高手一多,就要有駕馭多頭馬車的本領。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十一月推出名角李寶春、楊燕毅主演的《孫臏與龐涓》,本刊特邀製作人辜懷群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說戲」,印證領導人除了遍訪英才之外,也要有管理英才的本事。
四百年前曇花一現的東寧王國充滿戲劇性的色彩,但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竟只是一段模糊難辯的歷史。河洛歌子戲團延續前作《彼岸花》、《台灣,我的母親》取材台灣的路線,新戲《東寧王國》中將重現這段被湮沒的台灣史實。
在小劇場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點子劇展」,每年入選的團隊均可被視為小劇場多元發展的樣貌取樣。今年四個入選兩廳院「新點子劇展」的團體,四個編導都不約而同推出媲美電影恐怖大師希區考克、充滿恐怖氛圍的作品,讓寂靜的實驗劇場,今年掀起詭譎的驚駭風暴。 四齣作品包括國光豫劇隊與現代劇場導演合作,強調取材傳統豫劇,融合現代音樂的聲音劇場《試妻!弒妻!》;重現老藝人丰采,賦予歌仔戲新貌的歡喜扮戲團《看不見的朋友》;河床劇團郭文泰以意象風格再現二十世紀劇場大師心靈的《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以及王墨林取材自民國八十八年沸騰一時的社會新聞而創作的《軍史館殺人事件》。
早年受到荒謬派的影響,哈維爾將重點擺在語言問題,以《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部作品為例,男主角即呈現一種語言失序的精神分裂狀況,而劇作則是呈現出一種立體派式的錯亂情節。如果讀者願意細心研讀劇本,自然會發現在混亂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謹的符號秩序。
「你知道澳門有多少賭場嗎?!呵呵!十三個!比澳門的教堂還多一個,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有錢就是上帝啊!!」 《跑路天使》的故事場景發生在賭場比教堂多的澳門,蔡琴這回飾演澳門月光夜總會的紅牌歌女戴安娜,因目賭一樁殺人血案遭黑道追殺,警方為保護目擊證人,而將蔡琴秘密送到台灣的修院,假扮修女藏身於修院中,豪爽的歌女搞得修道院天翻地覆,並與保守的修道院院長金燕玲產生衝突,院內的唱詩班卻又在假扮修女的指揮領導下有了嶄新的面貌,就在準備要為教宗獻唱前夕,蔡琴遭黑道抓回澳門,修院的眾修女們,用歌聲排除萬難,渡海救人。 流行歌曲搖身一變成聖歌 果陀年度大戲《跑路天使》,構想來自於黑人女星琥碧‧戈柏主演的電影《修女也瘋狂》,導演梁志民當年就想要將這齣家喻戶曉的電影改編成音樂歌舞劇,音樂性強,角色的特殊,內心的掙扎、困惑都非常適合以音樂表現。 蔡琴以爆炸頭花枝招展的歌女,與端莊的修女造型現身舞台之上;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當年是以歌星的身分轉行演電影,這次特地從倫敦趕來共襄盛舉;音色乾淨的江美琪飾演的苦旦小修女,將有爆炸性飆歌的表現。 《跑路天使》的音樂性非常強,還有黑人福音的唱法,並且改編許多膾炙人口的國語流行歌曲,重新編曲,全新唱法,由長期與果陀合作的櫻井弘二編曲,音樂總監詹凌駕把關。一開始有劉文正的〈誰在眨眼睛〉在夜總會火熱登場,張惠妹的〈姊妹〉,梁宏志寫蔡琴演唱的〈讀你〉,〈YMCA〉以及唱詩班獻唱王菲的〈我願意〉,全被徹底改造,支支動聽,令人陶醉。梁志民表示許多流行歌曲,有些原本就源自讚美主的聖歌,這回又將其改回聖歌唱法。 梁志民給了舞台設計王世信一個大難題,教堂要有舞廳的感覺,舞廳要有教堂的味道,五十幾個複雜的場景變化宛若電影,最後是靠著左右兩個旋轉舞台,與中間的自動平台,創造出舞台上千變萬化的效果。 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 梁志民表示,這一次挑選演員時,驚覺到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每次audition(演員甄選)時,來了三、四百人,卻沒一個可用,這次audition時,設下嚴格關卡:一.九到十二月底的排戲期間,時間必須能夠完全
用小丑詩意的眼光看世界 《異境詩篇》戲謔中有哀傷 到底什麼是小丑?難道他就是紅鼻子、黃捲髮、大鞋子,滿臉塗白作一些誇張逗趣的動作以博得觀眾一笑而已嗎?小丑除了搞笑,就沒有個性,沒有悲傷,沒有使人感動的力量嗎?曾於法國「賈克樂寇」戲劇學校修習小丑課程的劇場女演員馬照琪,回國後首度發表個人編導作品《異境詩篇》,希望讓國內觀眾認識不同面貌的小丑,並藉由小丑這面鏡子,映照出人類世界的荒謬與自以為是。 馬照琪表示,小丑表演有兩大系統,一種是馬戲團式的小丑,抹白臉,穿著誇張逗趣,以體操動作和特技表演取勝。另外一種,稱之為個性小丑,不同於馬戲團小丑炫麗的技巧與特技,個性小丑回歸到生活,以孩童般單純而直接的邏輯來面對這個世界,默片演員卓別林、曾兩度來台演出的斯拉法《下雪了》即是個性小丑的典型。舞台上的個性小丑不為搞笑,而是釋放靈魂裡天真、脆弱、可笑的一面,觀眾從笑聲中與小丑互動,同時瞥見自己內心的純真和孤獨。 《異境詩篇》以法國詩人賈克‧佩維(Jacques Prvert)的詩作為文本。賈克‧佩維是法國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受歡迎的詩人,他的詩簡單而直接地呈現戰後法國殘敗而淒美的內在風景,充滿想像又不失人道主義關懷。馬照琪認為,他的詩在今日讀來,仍傳神地反映現在這個世界的瘋狂與對立。 《異境詩篇》融合默劇、面具、即興喜劇等小丑表演元素,在紅樓劇場這個充滿酒館氣氛的空間中,運用小丑脆弱而天真的特質,進入詩的意象與動態之中,「感受」到一首詩的精神。馬照琪形容,《異境詩篇》如同廢墟裡的嘉年華,讓觀眾捧腹大笑之餘,又能反思生存處境的困窘和無助。 虛擬與實境的蒙太奇 《盜火計畫》反諷八卦文化 在媒體氾濫、眾聲喧嘩的時代,從事媒介創作的藝術家如何作為敏感尖銳的感知介面,呈現渺小個人在科技文明的龐大驅進潮流中不斷流動的位置?泰順街唱團編導、目前就讀北藝大科技研究所的湯濰瑄的新作品《盜火計畫》,即透過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影像蒙太奇手法,運用電腦數位媒介,諷諭媒體「看圖說話、自導自演」的泛八卦現象。 湯濰瑄的作品
台北越界舞團的秋季製作《天籟》,不但跨界將音樂家拉上了舞台與舞者共舞,在音樂方面,同時運用到中西音樂的搭配,南管與巴洛克音樂的組合。
此次瓦薩里不但帶來波西米亞風味十足的德弗札克第八號交響曲、韋伯《奧伯龍》序曲之外,並將親自彈奏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展現他「又彈又指」的功力;更特別的是,瓦薩里還將指揮演出台灣作曲家劉學軒創作的《三峽的祖師廟的石獅》,難怪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劉岠渭盛讚「很久沒看到曲目如此完美的音樂會」。
喜歡打擊樂的朋友,這個月一定過得充實又愉快!因為這個月有非常多的打擊樂演出,除了兩廳院「法國系列」的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之外,打擊樂家朱宗慶也舉辦回國以來的第三次個人獨奏會,事隔上一次獨奏會已有十餘年。而台北打擊樂團與十方樂集則不約而同展開了秋季的巡迴演出,還有來自北京的紅櫻束女子打擊樂團打著「娘子軍」的大旗,浩浩蕩蕩登「台」,真是熱鬧得緊!
今年兩廳院歡慶十七歲生日,特別在中正藝文廣場安排充滿驚喜的「星光音樂會」,將以「交響樂環遊世界」為主題,接連帶來各國最最經典的交響名曲,由青年指揮家邱君強掌舵,小提琴家呂思清、新秀女高音許育甄共襄盛舉,讓大家在星光下感受各國音樂的豐富多彩及特殊風格。
林昭亮演出,兼具傳統與現代 一向被視為「台灣的驕傲」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以卓越的技巧及音樂素養,贏得了許多國際樂迷的心。他的足跡雖踏遍世界各地,但絕不忘與台灣樂迷分享他優雅浪漫的動人琴音。 林昭亮不單單只以小提琴家自許,多年前他就開始回母校茱莉亞音樂學院執教,現在他還擔任美國聖地牙哥拉荷拉夏日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同時他也致力於錄音工作,他與ECO唱片公司所錄製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樂評對他「明亮、溫暖充滿真誠情感」的演奏給予極高的評價。 林昭亮曾說:「我不是直覺型的演奏者,但我盡可能保持當有的自發性。每當演奏一首全新曲目時,我首先研究他的結構,思考有條理、意圖明確、計畫踏實清楚,這些對我來說很重要。」此次獨奏會的曲目包括貝多芬著名的小提琴奏鳴曲《春》、克萊斯勒的多首小品《愛之悲》、《中國花鼓》,此外還有洛杉磯交響樂團現任音樂總監薩洛能的作品《笑忘》,曲目安排兼具古典音樂的傳統以及現代音樂的新力量。 帕胡德再訪 粉絲請準備 二十二歲就被阿巴多欽點為柏林愛樂長笛首席的長笛天王──帕胡德,即將再度來台!這位瑞士籍長笛演奏家,擁有如希臘神像般的俊美面容,其出神入化的優美笛音是當今古典樂界中的佼佼者,同時帕胡德唯一同時擁有五大古典唱片廠牌中專屬合約的長笛家。近年來,他熱中室內樂的演出,也跨足爵士樂領域,與傑基泰拉森錄製《深藍》專輯;持續錄製長笛的奏鳴曲和協奏曲專輯,而且屢屢獲得「留聲機」、德國Fono-Forum等大獎的肯定。 此次來台,將再度與長期搭檔演出的鋼琴家艾瑞克.雷.薩吉攜手帶來作曲家維鐸、法朗克、莫爾與施奈德多首優美動聽的全新曲目,相信這將會是秋日之時,最美麗的長笛樂宴。 鋼琴天驕林東海首度訪台 知名鋼琴家阿格麗希點名、最受大師疼愛的鋼琴天才兒童林東海,今年已滿二十歲。這位來自南韓,卻在莫斯科受音樂教育的小天才,在十七歲以前就已獲得許多國際鋼琴大賽的大獎,連前俄國總理葉爾欽也曾欣賞他的演出,此次首度來台演出備受矚目。 廣受觀眾、樂評家以及音樂圈同儕所讚揚的林東海,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認可為當今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一九九六
跳著踢踏,走上童話冒險旅程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的什錦拌炒,蘋果兒童劇團全新菜色《男孩、木偶和三個神奇願望》即將上桌,材料包括小木偶、小飛俠、原子小金剛等,挑戰大小朋友的想像味蕾! 某個平靜平常的午後,一個突如其來的地震,震落了書架的藏書,也把書本裡的童話人物一個個抖落到男孩面前。跳到真實世界裡的小木偶皮諾丘要躲避貓與狐狸的引誘、鋼鐵超人想擺脫瘋狂博士的控制、琉璃娃娃也渴望掙脫玻璃匠的過度雕琢,每個童話人物都有一個夢想急需實現,每個靈魂深處都有一個缺口急待完整的彌補,但唯有熱心助人的藍仙子才有可能幫助他們完成自我,於是男孩、木偶和其他夥伴們灑上金粉,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探尋理想和冒險的驚異旅程。全劇以踢踏歌舞劇形式呈現,是兒童劇較難得一見的手法。 「抓馬」起跑,奔騰全台灣 文建會「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 文建會今年的兒童戲劇推廣計畫「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起跑,這隻「抓馬」(drama)今年體力驚人,將跑遍全台十八縣市,演出上百場,從即日起跑到十一月,讓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從欣賞到學習,從學習到創作,真正讓戲劇走入生活,讓生活創造劇場,使「全民劇場」的概念落實。 今年「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活動內容包括如果劇團新製大戲《誰在我旁邊》十八場、全台校園巡迴講座「抓馬特攻隊」九十場、社區巡演「拖拉酷劇場」三十六場、親子藝術講座三十六場等。其中,校園巡迴、社區巡迴、講座、研習等活動均結合各地兒童劇團共襄盛舉,包括台北無獨有偶劇團、一元布偶劇團、台南洗把臉劇團、台中小青蛙劇團、高雄豆子劇團、高雄小蕃薯劇團、桃園丫丫劇團、嘉義小茶壺劇團等。 飛上觀眾席的彼得潘 日本飛行船劇團《小飛俠彼得潘》 彼得潘,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邀您一同翱翔天外世界;經歷一段驚險刺激的夢幻島之旅,不但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還有奸詐又狡猾的虎克船長,「永不國」裡總是充滿了奇幻的想像,日本飛行船劇團今年的秋季大戲《小飛俠彼得潘》神奇冒險之旅就要展開。 日本飛行船劇團團長鈴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