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第一齣本土新編崑曲名號,《梁祝》不依循《長生殿》和《牡丹亭》的兩岸崑曲合作模式,只找來上海崑劇團沈斌導演、蘇州大學的編曲家周秦負責聲腔,演員部分全都土產,匯集國光、台灣戲專國劇團、台灣崑劇團三團的京崑演員同台,推出四生三旦同演「梁祝」的陣仗。
PROGRAM國光劇團《梁山伯與祝英台》
TIME 12.24〜26
PLACE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29383567轉402〜408
不看崑曲,就不夠時尚?崑曲熱從年初發燒到年尾,從台灣蔓延到內地,致力發揚崑曲藝術的小說家白先勇日前帶著青春版《牡丹亭》參加北京國際藝術節時,北京大街小巷已流傳著「不看崑曲,就不夠時尚」的說法,看來崑曲已在華人世界形成一股文化氣候。
文化運勢一消一長,讓人難以預料,沒落了百年的崑劇由黑翻紅,連國光劇團也要搶搭這股崑曲熱潮,趁著崑曲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三週年之際,推出台灣第一齣本土製作的新編崑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崑曲歷史悠久,首見《梁祝》完整演出
纏綿悱惻的「梁祝」傳說可謂膾炙人口,許多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部經典愛情名劇,其中黃梅調電影尤其風靡華人世界,越劇《梁祝》和川劇《柳蔭記》也很具知名度,京劇則曾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的版本,尤以從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而《山伯英台》更是台灣本地歌仔中所謂的「四大齣」之一。
擔任編劇的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表示,歷史悠久的崑曲,卻始終未見《梁祝》的演出,目前僅存的文本《柳蔭記》嚴格說來也只是餘姚、徽池雅調一脈,據稱在上世紀三○年代崑曲名家周傳英曾經演過當中〈訪台〉一折,業已失傳。曾永義強調,《梁祝》初稿雖然花了十多天就寫成,但醞釀期卻長達三年,他希望此次的《梁祝》崑曲完整演出,能為崑曲歷史補白。
《梁祝》全劇定為〈草橋結拜〉、〈學堂風光〉、〈訪祝欣奔〉、〈花園相會〉、〈逼婚殉情〉、〈哭墳化蝶〉七場戲,既是完整的一台戲,又是可以單獨演出的七個折子,包裹在「精誠到底,生死由來托知己,盡鴛盟可奈,化生懷抱」大命題之下。《梁祝》雖是新編崑劇,但嚴格遵守崑曲的格律、體制,要求語言與音樂旋律高度融合,曾永義強調,每個曲牌都有「個性」,如果沒選好就會「牛頭不對馬嘴」,加上梁祝故事家喻戶曉,即使新編也還得嚴格遵守傳奇體制、崑山水磨調。
四生三旦上陣,台灣演員嶄新挑戰
打著第一齣本土新編崑曲名號,《梁祝》不依循《長生殿》和《牡丹亭》的兩岸崑曲合作模式,只找來上海崑劇團沈斌導演、蘇州大學的編曲家周秦負責聲腔,演員部分全都土產,匯集國光、台灣戲專國劇團、台灣崑劇團三團的京崑演員同台,推出四生三旦同演「梁祝」的陣仗,由曹復永、孫麗虹、趙揚強、楊汗如分飾梁山伯,魏海敏、陳美蘭、郭勝芳飾祝英台。其中,魏海敏、曹復永都是第一次演崑劇,對演員及戲迷的耳朵都是一大挑戰。
上崑導演沈斌強調,他導演的原則是「像、古、美」,在創作過程中必須按照崑曲的格律來展現,發揮崑劇抒情婉轉、細膩深刻的風格,用歌舞的表現特點來體現人物的心理活動,保持劇種的個性,達到賞心悅目,好聽好看,出情回味的目的;同時讓全劇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時代的共鳴感,既高雅又能懂,既深沉又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