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Hello, world!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藉由人與機器人的互動,辯證存在的意義。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Hello, world!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人與機器人的存在辯證

打招呼,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交型態。工程師們曾將Hello, World作為初學者編寫的第一個程式練習,將最尋常的人情互動,注入冷冰冰的電腦機殼之中。如果說,按下開機鍵後,電腦啟動的機械聲、風扇馬達的運轉聲,一如無意識的嬰兒啼哭,當溫暖的招呼成功浮現在螢幕上時,更像是有了世故、開始真正學會認識社會的孩童。然而,真男孩,與小木偶的差異為何?我和你,又是由什麼組成? 働故事劇團《Hello, world!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改編自美國劇作家吉本斯(Thomas Gibbons)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劇名源於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正弘的「恐怖谷理論」。由兩位演員分飾教授與他所創造的機器人,在實驗、對話與訓練的過程中,不光是人造人,就連教授本身也得面臨著、辯證著「生而為人」的核心問題。在思慮科技進步的同時,深究存在的意義;在打招呼之前,你又是誰。

文字|陳茂康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烏犬劇場《二路埋伏》

從小對金庸小說愛不釋手,當然也不知道幻想過幾次,可以置身武林江湖,雲遊四海。武俠世界裡的高手們,少有人走向正官仕途,而是憑藉著一身本事,或潛心獨修或行俠仗義、為民喉舌。 相較於「民」,則是「官」,這兩種不同的階級概念,在武俠世界裡大多處在對立面,正如同烏犬劇場簡介中寫的「遊俠之所以迷人,正因俠憑著武功穿梭在體制之外」,於是「民」看見了階級翻轉的希望,「俠」便成了寄託之所在。 當《二路埋伏》以武俠美學包裝階級議題,將兩者並置在劇場時,便引起腦中無限的想像,現今社會中的階級可以如何被顛覆?原本的底層人物在顛覆後,又能如何守住自己的價值和立場?下一步是可以繼續往上?或是再次被顛覆?當然,我更想知道的是,這一批亮眼的創作者和表演者,會如何呈現令人嚮往的武俠世界。

文字|王靖惇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極致古典」

關於「天后級」的單簧管演奏家莎賓.梅耶的豐功偉業,相信樂友們已經耳熟能詳了,在這裡也不再贅述她被卡拉揚欽點,卻沒能如願成為柏林愛樂首位女性團員的故事,不過「塞翁失馬」卻讓她卅年來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單簧管演奏家。 在一篇廿年前的訪問中,她曾提及單簧管的歌唱性如同歌劇中的女高音,從她近年演出的曲目,也不難看出對歌劇大師作品的喜愛,今年演奏過多次莫札特協奏曲,來台北的曲目是韋伯的《小協奏曲》。 韋伯是浪漫時期的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也是繼莫札特之後對單簧管音樂最有貢獻的人,因為他有一位摯友演奏家巴曼,猶如莫札特有史塔勒。梅耶認為韋伯的單簧管音樂裡有更多的歌劇元素,《小協奏曲》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由一個悠長的高音開始的序奏,立刻把我們帶入歌劇的場景,梅耶將會展現她如同Prima donna般的魅力。

文字|許雙亮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重返潘朵拉星球 打造新世紀神話

奧斯卡金獎導演詹姆斯.卡麥隆與太陽馬戲聯手 打造《阿凡達前傳》

二○一五年,詹姆斯.卡麥隆與太陽馬戲破天荒跨界共製的劇場革命新作《阿凡達前傳》,以電影裡的虛構世界為舞台,將電影中的納美人世界延伸,講述人類踏足潘朵拉星球之前,星球上所發生的傳奇冒險故事。這個結合了頂尖舞台科技與優秀表演人才的製作,將在七月造訪台灣,邀請所有熱愛感官刺激的觀眾,在潘朵拉星球展開一場此生難忘的精采冒險。

文字|陶維均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人生之景如波瀾 豁達淡定豈容易?

國光劇團《定風波》 戲演蘇軾一生

宋代文學大家蘇軾向來以灑脫豁達形象聞名,但風波多舛、貶謫流離的一生,真的那麼容易淡然以對?國光劇團新作《定風波》以《前赤壁賦》為舞台,洞簫客帶著蘇東坡,透過詞作編織一段回憶的旅程。此劇由廖紓均編劇、李易修執導,當家老生唐文華飾蘇東坡,京崑小生溫宇航演洞簫客。李易修表示,服裝將呈現宋代風格,舞台也以「宋代文人畫」為底,讓夢境與實景交織。

文字|陳茂康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重重限制之中 為女性發聲

瑪芮娜.麥斯卡利《反反反》

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過《橄欖樹》、《時境》、《沉默的巨獸》的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又將與舞空推出新作《反反反》,並已於一月底在荷蘭海牙CaDance舞蹈節首演。《反反反》探討女性在社會框架的限制,除了舞台裝置以豐富變化的幾何結構象徵的社會框架,舞者的動作也有被束縛的狀態,象徵著整個社會環境加諸於女性先天上的不公,無法擁有完整的自由。

文字|田國平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台語歌劇 搬演布袋戲大師的戲夢人生

臺北市立國樂團《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台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其生平因侯孝賢的電影《戲夢人生》而廣為人知,而今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製作為台語歌劇搬上舞台。《李天祿的四個女人》由作曲家錢南章譜曲、妻子賴美貞編劇,創作發想來自詩人路寒袖〈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四首詩。屆時舞台上除了歌劇,也將邀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一同演出。

文字|李秋玫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廳院迷福利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Preview 羅莎舞團Fase和《時間的漩渦》

聽見舞蹈的韻律 看見音樂的運動

比利時舞蹈大師姬爾美可將在五月初再度造訪台灣,這次帶來其成名經典FASE與二○一三年作品《時間的漩渦》,姬爾美可本人更將親自演出前者。在Fase和《時間的漩渦》中,姬爾美可用身體重新詮釋了她對於當代音樂的體驗和感動。這兩齣作品打破了和諧的調性和規律的脈動,使觀眾感知到當代音樂潛在的動能,發現身體、空間與聲音之間全新的可能。

文字|王世偉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點子舞展「微舞作」

林祐如、陳武康、劉彥成 舞動生命當下

給你廿分鐘說說自己,你會怎麼說?編舞家林祐如、陳武康、劉彥成應邀參與今年兩廳院「新點子舞展」中「微舞作」演出,分別用舞蹈述說自己的當下。新手爸爸陳武康的作品近乎平鋪直敘地表達了「舞蹈著、流汗著」的過程;經歷親人殞逝的林祐如學習放鬆,以雲朵的姿態等待未來;劉彥成則向內探掘,透過混搭的音樂與物件,試圖詢問「我如何成為『我』。」

文字|張慧慧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

余彥芳與夥伴「默默」行來 時間中的身體記憶

從二○一三年啟動的「默默計畫」,是編舞家余彥芳與一群創作夥伴開啟的長期創作磨合過程,重點不在作品,而在每人每天的改變與關係上歷史的堆疊。歷經一四與一五年的工作坊呈現,今年正式推出《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余彥芳以跳躍、拼貼方式處理時間,企圖以四面舞台並陳生活中的同時性感受與素材,呈現身體的時間記憶。

文字|張慧慧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印度導演阿比拉許.畢萊跨國執導

《生之夜色》 從疾病到環境的深層隱喻

EX-亞洲劇團五月份將推出新作《生之夜色》,特邀印度前衛導演阿比拉許.畢萊與編劇家撒西.庫馬爾.瓦力克度,與台灣演員共同打造。文本改編自普立茲獎作品《萬病之王》,演出看似探討癌症議題為基底,其所闡述的卻是當代社會無可避免的生死及環境議題。

文字|陶維均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河床劇團《開房間計劃—徹夜未眠》

夜半時分 一場魔幻旅程

稀少的觀眾人數、獨有的劇場體驗,讓開房間系列就像劇場界的都市傳說,一條看不見、但藝術能量驚人豐沛的地下暗流。今年這條暗流將流至台南的老爺行旅,《開房間計劃徹夜未眠》全程卅分鐘的旅程,將在凌晨一點卅分開放第一位住客check in,引領著你在夜空中飛向傳說中的Neverland。

文字|蔡旻珊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女寇、將軍、海盜們

春藝歌仔戲週週演 題材、角色樣樣變

每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的歌仔戲製作,都是各家劇團展演絕妙功夫的好時機!今年六月連續三週,由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尚和歌仔戲劇團與春美歌劇團,分別推出《女寇 息紅淚》、《將軍的押不蘆花》與《放逐的愛》三檔好戲,主角有英姿颯爽也柔情萬千的女寨主,也有邊疆將軍與公主,還有海盜弟兄與歌仔戲台難得一見的惡女不拘傳統、題材角色都創新,讓戲迷大呼過癮!

文字|陳茂康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暌違卅六年再次執導

跨越世紀的《浮士德》 善惡較勁的人間戰場

暌違卅六年,「歌劇教父」曾道雄再度將古諾的歌劇《浮士德》搬上舞台,沿用卅六年前由時任台北市長的前總統李登輝所翻譯的中文劇本,這次有更多人生與人性的思辨,對於角色的善惡,曾道雄有更多不同以往的多層詮釋。而回返故鄉台中搬演,曾道雄也充滿回饋之心,不只演出更安排了系列活動,期待「讓歌劇成為優雅的生活方式」。

文字|鄭逸伸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極致古典」

莎賓.梅耶 兩首協奏曲滿足台灣樂迷

知名單簧管獨奏家莎賓.梅耶將二度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極致古典」音樂會,這次她可說是誠意十足,將演出兩首協奏曲韋伯的《降E大調小協奏曲》和武滿徹的《奇幻詩章》,加上客席指揮麥可.桑德林的布拉姆斯的《第一號交響曲》,一場極致的古典音樂盛宴即將展開

文字|張皓閔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世紀頂尖天團亞洲巡演 台灣唯一限定專場

艾默森弦樂四重奏 傳奇之聲展現詮釋功力

本屆誠品室內樂節最資深的團體、同時也是壓軸演出的艾默森弦樂四重奏,成立迄今已超過四十年,經典樂音打造無數傳奇,被《泰晤士報》讚譽:「有這樣的音樂家在,人類就有希望。」此次訪台將排出兩場演出,將分別演出不同的三部作品,皆以「古典現代浪漫」組合,悠遊於不同的時空,展現全面立體的音樂詮釋功力。

文字|張偉明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聯袂演出

基頓.克萊曼 以樂音歡慶七十歲

國內樂迷相當熟悉且喜愛的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將再度訪台!這回可說是意義非凡,因為正是為大師七十歲與波羅的海弦樂團創團廿周年的雙重紀念巡演。特別的是匈牙利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布達佩斯交響樂團也將與克萊曼聯袂登台,將演出杜南伊、西貝流士與貝多芬的經典作品。

文字|陀沅錄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王者之軍 絕對音樂之極致

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亞洲巡禮

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CMS)創立至今已成長為超過一百廿位演奏家的大型頂尖室內樂團體,包含世界各地的年輕新銳至家喻戶曉的大師級演奏家,頻繁舉辦巡迴演出、各式相關音樂活動、刊物發行等,對於室內樂的推廣功不可沒。暌違十年,兩位藝術將親自領軍台灣演出,在五月作為本年度亞洲巡迴首站外,並於十二月再度回到台北,為巡演掀起另波熱潮。

文字|張偉明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原音入樂的兩種想像

歐洲中心論在廿世紀下半葉逐漸解體,東方主義進而成為顯學,於是歐洲核心文化相對失去優越性,以在地民謠、節奏、樂器入樂在古典樂界司空見慣,在兩人的作品當中,顯見受到前人影響的印記。最終,王希文、李哲藝兩人不約而同,破除流行音樂與精緻音樂之間的界線,企圖讓兩者平行共融,而非將流行音樂手段視為次等,並拋開運用精緻音樂裝飾原音或提高原音走進殿堂的價值思維。

文字|林采韻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企畫特輯 Special

初夏歡迎來嘉義 輕鬆暢玩、各處遊藝

2017嘉義藝術節

今年的嘉義藝術節將主題定為「藝嘉親」,已將主辦單位希望傳達的愉悅心情包在短短的三個字裡:在小小的嘉義市,不只親近藝術,也藉由藝術變得親密。騎機車不到卅分鐘就能逛完的市區,就是藝術節的大舞台,這裡不只有隸屬市政府的音樂廳、博物館與文化中心,還有鐵道藝術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今年的嘉義藝術節更深入市內幾間特色小店,以此作為表演場地,要貼近生活、讓藝術就在市民、旅客的身邊發生,在嘉義遍地開花。

文字|陳茂康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掽,碰!》 邀觀眾一起參加身體實驗

《掽,碰!》宣傳影片裡,捏爛番茄、扭絞花椰菜、芹菜刷過牆壁、包裹黑色塑膠袋的表演者墜落撞擊地板、擠壓不知道什麼部位的身體肌理視覺、聲音在短短的影片中被放得很大,玩心很重的林文中這回要觀者逼視日常生活中尋常的影像與聲響,以兩週實驗性格強烈的「掽」、「碰」邀請觀者近距離「觸碰」創作實驗的過程。 首週採觀者自由決定路線的方式進行,演出全長四十分鐘,不設固定座位,以多焦點進行表演,林文中指出:「類似逛美術館的活動,但其實比較像參觀一間身體感覺的實驗室。」相較於首週強調互動可盡情「掽」、「碰」玩耍的自由,第二週的演出形式則中規中矩得多,以鏡框式舞台的六十分鐘舞蹈呈現,將第一週舞者與設計群所創造出的演出形式與素材,快火翻炒呈現為一完整演出。

文字|張慧慧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焢肉,遇見你》 都會女子的愛情獨角戲

繼《苦魯人生》以輕鬆的音樂劇形式呈現劇場技術人的汗水與苦悶、Herstories系列《怪物》與《家.書》巡演烏鎮與天津之後,音樂劇導演高天恒這次將與曾打造《不讀書俱樂部》系列小型音樂劇的詞曲創作人張芯慈,以及新生代女演員陳品伶合作,三人攜手製作屬於都會女子的愛情故事輕熟女獨角音樂劇《焢肉,遇見你》。 年過卅的單身女律師,陷入了現任與初戀之間的兩難:一邊是如牛排般誘人卻不耐久置的關係,一邊是細心呵護就會愈沉愈香的焢肉回憶。都會背景與愛情題材,或許在音樂劇製作裡並不算特出,這次由張芯慈所撰寫的劇本、歌詞與樂曲,卻是專為陳品伶一人量身╱聲打造而成。所有角色、每首風格各異的歌曲,也全得由演唱功力驚人、演出經驗豐富的她在舞台上穿梭改換、分頭詮釋。如此好似韓國說唱藝術「板索里」的單人表演型態,也為小品音樂喜劇注入一股獨特的熱力與玩心。

文字|陳茂康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王嘉明《血與玫瑰樂隊》

每次看王嘉明導演和莎妹的戲,總是讓人充滿驚喜,風格化的形式、前衛的視覺、大膽的語彙,讓每次的演出,都像是一場全新的實驗。從初期以紙偶概念呈現的《請聽我說》,到近期演員聲身分離的《理查三世》,透過具實驗性卻又大眾化的表現方式,藉由空間、形式上的創新,來反映文本內涵及隱喻。 今年的新點子劇展,以「後.真相」為主題,透過經典劇作的改編、重組,串起劇作家與導演間的對話。其中《血與玫瑰樂隊》,王嘉明將重新剪裁莎士比亞玫瑰戰爭四聯劇,有趣的是,這次的演出將全程開放攝影及上網,挑戰文本、演出形式乃至劇場規則,邀請所有觀者共同見證歷史。劇場頑童這次將以何種方式重新演繹、解剖經典文本及歷史政治議題,引人期待!

文字|陳思安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許丙丁文學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

五月藝文節目之精采令人目不暇給,我常戲稱自己是「藝文雜食派」,舉凡舞蹈、戲劇、音樂、展覽,各式主題來者不拒。倘若本月只能選一檔,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許丙丁文學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就是我的首選。 舞團自成立以來,作品多從府城在地的故事發展,帶有濃濃的懷古風情。「俗擱有力」的團名取自台灣野生植物,深耕常民題材的創作意圖鮮明。 點開Youtube舞團宣傳微電影,是飛機呼嘯投彈的音效和昏黃殘破的古厝,時代背景設在日治時期躲避空襲的少女,在小憩的半夢半醒間,進入了許丙丁筆下的仙怪之境。 《府城仙怪誌》改編台南全才作家許丙丁小說《小封神》,並邀請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與前雲門資深舞者王維銘參與演出,相信是雅俗共賞的作品。 TNAF城市舞臺系列,多在古蹟與特色景點演出,能藉作品到新化武德殿來個藝文輕旅行也挺不錯呢。

文字|莫嵐蘭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