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春無敵?!
他們是一群漫遊於MTV影像、虛擬網路、電玩文化的六、七年級創作者,丟開五年級對社會所懷抱的使命感、對歷史議題的關照、文學經典的敬仰,一切從自我出發,「就是要好玩!」,表演性格與生俱來,無厘頭很正常,古今中外、各式跨界大拼貼很平常他們的劇場,果真「青春無敵」?!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只是七年級!
《e.Play.XD》展現新世代的劇場創意
《e‧Play‧XD》的創作團隊主要由五個七年級台大戲劇系學生組成,除了以世代區隔作為策展概念,討論主題與風格都開放,但必須遵循幾項基本的遊戲規則:一須採用自創音樂,二須採用多媒體,三打破制式導演、演員、技術、製作的分工,釋放創意的無限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生代如是說—
湯濰瑄 廿九歲,一九七六年生,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學生,泰順街唱團編導,擅長跨領域創作。 大學話劇社指導老師是編舞家伍國柱,受其影響頗深。二○○○年以作品《AM9:60》入選牯嶺街小劇場「放風藝術節」初顯頭角,讓劇場導演鴻鴻大力讚賞。平常喜歡讀生硬的哲學,喜歡丹麥名導拉斯‧馮‧堤爾的電影(特別是他的《厄夜變奏曲》)。曾任鴻鴻電影《空中花園》美術設計,於台北電影節獲獎。指導教授袁廣鳴認為,她是視覺藝術難得一見的優秀創作者。 近期作品《盜火計畫》/2004年華山藝文特區, 1.為什麼選擇以劇場作為創作媒介? 大學時參加戲劇社,還蠻喜歡看演員在排戲過程中暴露自己、為了模仿而做出的行為改變等,也因為喜歡,所以「劇場」這個媒介引發我後來的創作想法,但選擇劇場最重要的原因,是「劇場」的邏輯本身,這包括其中的組合元素。 嚴格來說,劇場不劇場,對我的創作並非是唯一的方式,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有它可到與不可到之處,如果概念需要,也會有「非劇場一下不可」的時候。 2.你理想中的劇場生涯藍圖? 有個可以提供創作者跟表演者進駐的表演場地,要很大! 有用不完的資金和可以達到的技術,成立一個基金會,資助有心創作的朋友免於生活的恐懼。 3.這個世代創作者的優勢和劣勢? 處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新世代創作者佔有選擇資訊種類閱讀的優勢,相對之下要做出特出的東西會困難很多。 一個新世代創作者可能還是有很古典的思維模式,這跟年輕與否並無直接關聯,我覺得要看創作者本身在觀照自己和時代的過程中有什麼交集,當他們對自己有不同的理解時,會是他們佔優勢的關鍵。 4.你如何看待這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只要做愛,不要戰爭
貝嘉的舞作可說延續自二十世紀初的法國新藝術風潮,在他的舞作裡沒有抗爭,沒有批判,他是舞蹈界裡的酒神戴奧尼索斯,認為生命應該是被用來享受的,同時也應該「浪費在所有美好的事物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舞碼解說
《波麗露》情慾勾人
年近八十的貝嘉走過漫長人生,他總是隱身在幕後,一切交由舞作代為發言。貝嘉舞團此次來台要跳《波麗露》、《七支希臘舞》、《布雷爾與芭芭拉》三支舞碼,分屬於貝嘉早、中、晚期作品,觀眾可以認識編舞家的心路歷程及風格演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波麗露》音樂解說
拉威爾玩弄頑固節奏的不朽舞曲
《波麗露》舞曲由魯賓斯坦與她的舞團同年十一月在巴黎歌劇院親自首演,短短十七分鐘,旋律幾乎不變的舞曲,卻讓作曲家從此聲名大噪,且歷久不衰,首演時甚至有淑女們因為承受不了過於亢奮的情緒而昏倒在地。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假溫和犀牛的 msn私密對談
都是中文系出身的劇場導演,都是金牛座,都早早就在小劇場裡吶喊與翻滾,抱著「前衛」與「先鋒」的刺冠,他們曾經是兩岸衝撞體制的小犀牛。小犀牛邁入中年,如今是兩岸話劇界最紅的青年導演,搞一齣戲,既妄想著要撒野(創意),又斟酌著如何撒嬌(票房),站在創作與市場的天平上,黎煥雄與孟京輝惺惺相惜。 黎煥雄,成立「河左岸劇團」(1985年),為台灣八○年代小劇場運動中的標竿團體之一。擅長於處理音樂及視覺元素的舞臺張力,劇場呈現詩意風格,早期作品如《闖入者》、《兀自照耀的太陽》、《迷走地圖》系列等,呈現強烈的社會關懷。三十歲至四十歲任職跨國唱片公司EMI,四十歲成為專業劇場人,知名導演作品包括創作社《夜夜夜麻》(1997) 、《幾米地下鐵--一個音樂的旅程》(2003)、NSO歌劇系列《諾瑪》(2005)及河左岸劇團的《燃燒的地圖》(2004)等。今年秋天將導幾米作品《幸運兒》。 孟京輝,在北京成立《穿幫劇團》(1992),創團作《思凡、雙下山》便因形式上過於前衛而險遭禁演,作品「不是將傳統作品隨意翻轉,就是將經典大解八塊,然後在嬉鬧諷謔的滑稽模仿中將其解構。」(大陸著名劇評人林克歡語),追求形式感和風格化,其獨特的劇場魅力,使他成爲當今中國實驗先鋒戲劇的金字招牌。二○○○年孟京輝主編出版《先鋒戲劇檔案》一書,半年內再版三次,使中國的先鋒藝術成爲當代時尚。知名作品包括《我愛XXX》、《阿Q同志》,《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戀愛的犀牛》、《盜版浮士德》、《臭蟲》,及三月即將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的《琥珀》。 美國當代詩人佛洛斯特在知名的詩作《未曾選擇的那條路》The road not taken有中一段:「黃樹林裡分叉兩條路,我選擇了較少人走的那一條,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從憤怒的劇場青年,成為迎往、穿梭在消費時代裡的青年導演,曾經他們都選了一條人少的路,是路改變了?還是人改變了?這場私密對話呈現了兩位導演前中年期的浪漫與焦慮。(盧健英)
-
藝號人物 People
騎著金馬,奔上舞台高歌
以電影《藍宇》摘下金馬影帝頭銜的劉燁,其實本就是表演科班出身的硬裡子演員,只是近幾年來投注在電影工作上,讓人忘記了他也是「上得了舞台」的。三月,他將在北京前衛劇場導演孟京輝的新作《琥珀》中擔綱男主角,不僅要演出如一人兩角的分裂性格,還要在台上放聲高歌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田莊裡的歌劇聖地
沒有明星歌手、也沒有特級樂團,但一樣能製作出高水準歌劇,成為拜魯特音樂節外的另一個「歌劇聖地」葛蘭邦歌劇節,是如何營造出樂迷心中的崇高地位呢?資深歌劇迷楊世彭教授,在六度拜訪拜魯特音樂節之後首度造訪葛蘭邦,也為其優雅氣氛所陶醉,且聽他娓娓道來這個歌劇節的有趣故事與魅力所在。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我的第一次葛蘭邦經驗
我們是在去年七月底開完莎翁故鄉的「三十一屆國際莎學會議」後駕車前往葛蘭邦。那時所有的票早就售磬,我們幾個月前經過特別安排才得到兩齣戲的四張票,其中一張是贈券三張是自購,這也是葛蘭邦的規矩:即使樂評人也只送一張票。票價從廿五至一百五十英鎊,在國際歌劇界算是便宜的。 冷門劇碼也是一票難求 我們看的歌劇是韓德爾的《羅德琳達》及比才的《卡門》。《卡門》全滿當然不在話下,但像《羅德琳達》這樣的冷門戲也全賣光,這就看得出葛蘭邦的叫座功力了。需知這齣戲自一七二五年在倫敦首演後,極少在歐美歌劇院出現,連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也要等到本季才推出,葛蘭邦卻在一九九八年就首演了。如今葛蘭邦每年劇季的六個劇目,必有一齣冷門戲或世界首演,照樣上座奇佳,可見其票房實力有多強了。 《羅德琳達》劇情大致是講中古時代義大利某一貴族在死前將領地分給兩個兒子,兩兄弟爭鬥不息,其中之一戰敗後遠走他鄉,留下嬌妻羅德琳達和他們的愛子。後來另外一個兄弟被奸臣害死,奸臣篡位後更想霸佔羅德琳達,她為了兒子的安全虛與委蛇。後來她丈夫喬裝回來,在忠臣襄助之下奪回王座,與嬌妻愛子團圓 此劇故事並不動人,音樂卻相當動聽,在專門演奏莫札特及其同時代作品的「十八世紀文明啟發時代管弦樂團」(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的伴奏下,也在一位法國女指揮充滿激情的領導下,全劇流暢而酣美,其中技巧極難的花腔華采片段由幾位主角分別唱出,可謂精采紛呈美不勝收。 香檳野餐氣氛獨特優雅 《卡門》的演出酣美有餘驚奇不足,以充沛的熱情及完美的整體表演見長。以色列次女高音Rinat Shaham面貌身材歌喉均佳,她剛一出場就打開台前的水喉沖洗長髮,然後猛一甩頭,大量水花洒向圍觀的軍官士兵,引起群眾嘩笑,就是這個製作的效果之一。男主角及其他要角均非知名歌手,但個個稱職人人賣力,台上奔放的熱力,是其他歌劇院很少見到的。伴奏的是葛蘭邦駐團的「倫敦愛樂」(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指揮Paolo Cariganani雖籍籍無名,也是首度在此露臉,但卻指揮得頭頭是道,若再由音樂總監Vl
-
音樂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孟德爾頌,當過他們的團長!
擁有二百五十年傲人歷史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歷任指揮名單列出來,都是嚇人的古典音樂巨擘孟德爾頌、韋伯、舒曼不及備載。雖然在昔日的東德治下顯得沒有其他樂團來得活躍,但在前任音樂總監庫特‧馬殊的帶領下,才找回昔日榮光。睽違台灣三年,現任音樂總監布隆斯泰特將再度帶著該團蒞臨,並將演出經典的孟德爾頌四號交響曲。
-
音樂
現代音樂中的溫婉詩情
錢南章認為席慕蓉的詩,接近自己的心態與曲風,呈現出事物美好的狀態。他選出〈出岫的憂愁〉、〈如歌的行板〉、〈一棵開花的樹〉等二十首作品,集結了席慕蓉從早期膾炙人口的情詩到近年書寫蒙古高原滄桑的作品,切出了四個不同時期的風格,並配合音樂會的進行做了設計,分上下場鋪陳音樂會的高潮。
-
戲曲 戲偶幻化舞者,演出內心世界
《驚見虹霓關》的跨界布袋戲
這次的《驚見虹霓關》,是由「亦宛然掌中劇團」與「白舞寺當代舞團」合作演出,布袋戲偶與真人同台,再加上現代舞台設計與燈光。布袋戲偶跨出彩樓,幻成了舞者戲偶的喜怒哀樂,轉成了舞者的情愫起伏,牽動觀眾的心弦。
-
戲曲
食藝雙拼的梨園宴饗
演出將從五點開始,讓觀眾提前在黃昏到來,欣賞山色風光,現場也有懸掛在庭院、廂房各式的花燈,鋪陳起「陳三」、「五娘」元宵節相遇時的場景,這時搭配餐前應景甜點元宵,演出《荔鏡記》的序曲。
-
CD導薦Music
聆聽王健的樸實美麗
雖然王健並不真的傾向特立獨行,但是王健以他細節豐富卻不帶虛矯的歌唱性,以及個性化而不流於個人主義的詮釋來打動聽眾。他的音樂不會用誇大的速度讓人感到興奮,也不用強烈的音色對比刺激耳朵,但其樸實的美麗就是特別能牽動人心。
-
街頭藝探ART SPY
西門町裡的武昌起藝
人潮快速地自西門町流失,在此時經營電影院,其實面臨了很大的挑戰。電影院第二代經營者蔡政宏,秉持著利他的想法,造成多贏的局面,成立西門地區發展協會,推動西門町的繁榮,同時又從教育著手,大膽地將電影院改成教室,辦起電影沙龍的文化講座「武昌起藝」。西門町簡直就是蔡政宏的後花園,讓我們跟著他,一探你未必知道的西門町。
-
音樂
禮敬藝術家的歷史痕跡
以整體演出效果來看,下半場的演出優於上半場,其因在於下半場的戲劇性較為強烈,同時也擺脫了歷史人物認知上的束縛,尤其以情治人員進入舞蹈教室加以威脅的場景,讓人充分體認所謂「白色恐怖」的真相,而創作《晚霞》的過程的細膩和人物之間的溫情互動,也為演出的動人增添不少光彩。
-
戲劇
一點也不「胡搞瞎搞」
《嬉戲》是一個討喜的小品,在充滿娛樂喜趣的氛圍中傳達了創作者的嚴肅命題,一點也不「胡搞瞎搞」。
-
戲劇
噪音殺人事件
王墨林不以腥煽的內容為創作本意,強大的思想辯證企圖原本令人期待,然而劇本的結構鬆散,文本顯得貧弱,少量的台詞被大量重複又未給予應有的變化,整齣戲陷入喃喃自語的困境。
-
音樂
三星戴花級的絕頂享受
普雷特涅夫在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裡演出最多的微妙細節和情感刻畫。整體而言,他除了將全曲中心思想(命運由無情力量所掌握)詮釋得絲絲入扣之外,狂而不野的高級美學則強化了柴可夫斯基作品裡比較偏向法國品味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