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攝影手札
話說舞台「幕後紀實」——從《牡丹.吉祥》簡單說
人生諸事,因緣所致;緣聚則生,緣散即滅; 紀實攝影,就是眾緣和合。 若無眾生象,則無眾生相; 舞台幕後紀實,無象即無相。 每幅影像,都是身體;每個身體,是一齣戲; 每齣戲有多個身體,這些身體推衍無數人間戲碼。 幕後,並非台前另一頭的空間, 而是生命無數、層次無窮的世界。 舞台「幕後紀實」一言難盡;今以洪振宇編舞、導演的《牡丹.吉祥》開門,跟大家一起逛幕後、說舞台。 洪振宇幼年隨祖母偷渡澳門,蝸居《牡丹.吉祥》舞劇背景的祐漢新邨,以弟弟的身分進夜校讀書,直到「龍的行動」獲發澳門永久性居民身分證。《牡丹.吉祥》首作於2014年,二版創作於2019年澳門藝術節,洪振宇以生命經歷編舞、導演,藉祐漢新邨數說澳門50年史跡。 洪振宇的特殊人生,讓《牡丹.吉祥》幕後記錄,自然延伸至祐漢新邨實境。 人生,戲一齣; 幕後,無涯界。
-
焦點專題 Focus
場館╱國際共製怎麼「共/kóng」?
#怎樣的內容可以登上國家劇院? #為什麼要癡迷於國外知名導演? #年輕創作者值不值得登上國家劇院? #改編該不該對原著作者負責? #決策者的背景能否決定不同類型的節目? #場館的製作能力受到考驗? #場館是否在製作前期就得介入? #節目爛是不是亂花納稅人的錢? #資源運用是否集中在固定團隊? #製作規模與劇場空間的配合是否合理? #選擇製作的評審過程是否公正? #顧問制度要不要介入創作? 今年4月,幾部由國家級場館推出的大製作在線上掀起超乎預期的「討論」波瀾,從黑特劇場、表演藝術評論台到各種自媒體,從寥寥數字到千言萬語,都開啟不限於正反兩方的戰場,甚至在文字發表的彼此滲透、歪讀與詮釋後,也同時溢出與作品本身不一定相關的言論。 在戰火蔓延之後,我們試圖清理煙硝瀰漫的戰場,在以上提問中,找尋到其中一個關鍵詞#共製。 何謂「共製」?從這個基本問題,本刊嘗試梳理台灣劇場「共製」的兩種型態,並進一步剖析不同角色如國內外機構、獨立製作人、評審機制等,在涉入「共製」這複雜的過程中,將觸發並延伸哪些問題?另一方面,理想的共製又會是什麼模樣呢?我們試著重新開啟「討論」,深入探問:共製怎麼「共/kng」? 註:「kng」為「講」的台語,與「共」的話語相似,故取其諧音,表示共製怎麼共同進行,以及怎麼講述。
-
焦點專題 Focus
如何「共製」:台灣共製演出的兩種基本型態
共製,字面語義是共同製作,通過資源(其中包含資金、人力、排練與演出場地等)的投資進行合作,常見於表演藝術、電影等領域。
-
焦點專題 Focus
期待「從外而內」的轉向:談國家場館在製作中的角色
在現今「走出國際」的趨勢或需求下,市場同時意味著買票進場的觀眾,與引進節目的策展人與機構。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中,總會希望這兩種市場都能被關照。
-
焦點專題 Focus
製作與創作、地方與國際:談國際共製的權力結構及其切面
種種共製節目,無非希望藉由與知名或獨特創作者、團體之合作,一來學習經驗不同的創作方法,打開不同的藝術視野,二來也藉此機會與世界舞台有所接觸,進入國際交流市場。
-
焦點專題 Focus
共製再思考 X 6位實踐者的提案
對台灣表演藝術圈而言,「共製」(co-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場館、國家,以資源整合、國際交流為前提,所進行的藝術探索,並產生各類型的共製節目。 廣義來說,共製涉及「金錢」與「藝術」兩種模式的合作分類。前者以資金挹注為主,後者涉及不同角色間的藝術理念協商,此兩類型間往往有模糊地帶,不同團隊、製作人、藝術家或機構之間對「共同性」的追求,可說是困難重重,沒有一概而論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種新的工作思維與模式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大場館與地方文化場館陸續到位,各館、各地方的藝術節相繼舉辦,增進了場館共製、國際共製等市場需求,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交流,方能推展創作能量。本刊嘗試透過6位身處「共製」大群體中的實踐者,以其身體力行得來的反思與再提問,嘗試描繪「理想共製」的可能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林絲緞X李立劭
從邊緣眺望,看見獨舞者的軀殼與靈魂
很多人認識「林絲緞」這個名字,是從「台灣首位人體模特兒」這個標籤開始。七等生在《削廋的靈魂》(1976)中寫了她,張義雄、廖繼春、陳景容、楊英風、席德進、鄧南光、柯錫杰、郎靜山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她年輕健美的身影。時移事往,卻少有林絲緞在舞蹈圈發展的歷史紀錄,她的兒子李立劭是位紀錄片導演,透過《獨舞者的樂章》完整梳理了她的舞蹈之路。 影片的開始,是這位老人在冬日野柳踽踽獨行,唸著自己寫的無題詩:「我已衰老交搏, 就像捧著自己殘掉的殼,再一口一口吃掉,期望可以捧起這褪去的肉身與靈魂老化,把自己吃掉,在舞蹈裡重生。」 軀殼已老,魂神仍強健如新。我們來到林絲緞在北投的住所,大面窗戶正對山陵,寬敞的陽台擺著兩把椅子,李立劭伸出兩指筆劃,「她平常會在那裡『呼吸』。」 這位81歲的舞蹈工作者菸照抽、舞照跳,訪談時,不時起身比劃示意、跟兒子鬥嘴,兒子說話時就起身張羅、招呼我們吃食。有那麼自由的母親是什麼感覺?李立劭聳聳肩,笑答:「就⋯⋯反而活得比較沒那麼自由。」這對母子住在同棟大樓的不同樓層,彼此照應,若即若離。李立劭說,從小帶著攝影機跟著林絲緞「出公差」,記錄她的舞蹈工作,他卻是因拍攝《獨舞者的樂章》才完整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這位曾以「滇緬游擊隊三部曲」拍攝泰北孤軍,入圍多項大獎的紀錄片導演,耗時兩年,採取的並非兒子的視角,而嘗試站在邊緣,梳理「林絲緞」在視覺藝術、舞蹈圈的歷史檔案,將之立體化,觀看一名在戒嚴時期追求主體性的台灣女人,如何從一名被觀看者,成為創作者、教學者,重新定位自己與社會的關係。
-
少年往事
阮只是一個愛挵鼓、彈吉他的戇囡仔
2020年第31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黃瑞豐,8位鼓手同台演出「登峰造『擊』」,向這位縱橫音樂界50餘載的前輩致敬。誠如獎項引言人、歌手姜育恆所言:「黃瑞豐是鼓手界的天才、音樂界的長青樹、唱片界的神級人物。」 黃瑞豐錄音過的曲子超過10萬首,《一樣的月光》、《愛拼才會贏》、《酒後的心聲》、《明天會更好》等金曲,都有他的鼓聲相伴,我們可以誇張說:黃瑞豐的鼓聲,幾乎每一個台灣人都聽過。 黃瑞豐,這位沒有喝過洋墨水的樂師,憑著眼觀、耳聽的能力,和對音樂堅定不移的愛,譜出半世紀的音樂人生。他在致謝詞中提到,8歲那年,父親給他一把吉他,並和母親誇讚「這孩子淡薄有天分」。黃瑞豐感念音樂的天分得自於讓他去學吉他的父母。是的,「台灣鼓王」黃瑞豐的少年往事,不是從一雙鼓棒開始,而是一把吉他。
-
音樂
聽見國內交響樂團的德奧風格演繹及其脈絡
台灣的交響樂圈有種凝滯的氛圍,也和歐陸樂壇如隔層紗:古典樂作為自西方移入的文化藝術,台灣似乎尚未完全找到屬於己身的定位與能動性。
-
戲劇
黑特劇場Hate Theatre所折射出的劇場面貌
在臉書的搜尋欄打上「黑特」或是「靠北」,不難發現社群平台上充斥著許多匿名評論平台,它們大多以學校、公司、職業、產業為單位的匿名粉專或社團。
-
ARTalks
《十殿》作為一齣常民戲劇
編按:《十殿》以城市中的住商混合大樓為背景,揉合「台灣五大奇案」元素,交織為兩部〈奈何橋〉與〈輪迴道〉呈現,故事跨距30年,互有關聯又可獨自成篇,浮沉起落,流轉在其中生活的人們的愛恨嗔癡。
-
續聊天
劇場裡的原住民軍教片
這回是和瓦旦、以新的「續聊天」。
-
華彩奏
如果是巴赫就不會這樣了
孟德爾頌曾經說過:「關於音樂的話題太多了,真正說的卻很少。」我認為語言不能闡述音樂,我甚至相信,如果語言真的可以闡述音樂,我也不會繼續做音樂了。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工作中的反思
表演藝術在疫情期間被迫停下,難免會陷入「社會真的需要我們嗎?」的自我質疑,表演藝術產值很小,12億,電影200多億,出版100多億,但小眾有小眾的自由,如果最終會面臨上大劇院的挑戰,有做大的準備嗎?
-
對話體
聲文
年輕時讀過朱光潛的文章,常常強調,語音演變的背後有風俗習慣、生理構造和心理性格。唸唸看,「鏗鏘」與「柔弱」、「迅速」與「緩慢」、「飛揚」與「沉落」,語音輕重長短有所暗示,亦烘托出意義的感受。
-
練物闢
劇本
讓我們從編劇、導演的位置再往前一步,當劇本落實在演員本身時,也需要將劇本記錄在身體的副本裡面,有些人用腦袋背台詞,有些人不習慣台詞用背的,就用動作讓身體來記憶。
-
腦海裡的旋律
爵士、古典名家凱斯.傑瑞特的難題
古典鋼琴家會把重點放在「如何演奏」:對他們來說,指法的選擇非常關鍵,因為這關乎他們是否能完美展演技術,將個人的詮釋做出極致表現。
-
入戲的觀眾
一月三舟
好幾年沒聽《一月三舟》了,前陣子想起羅曼菲老師,又把CD翻出來聽了一遍。你會問曼菲老師跟板橋文夫有什麼合作關係?其實沒有。
-
巴黎
巴黎歌劇院推出《緞子鞋》慶祝藝文場館重啟
《緞子鞋》的故事背景是西班牙黃金時代,主軸為男女主角的苦戀,因個人及國際政治因素牽絆,至死無法廝守。克羅岱爾於1919至1924年在亞洲擔任外交官期間寫成此劇,原劇本長達12小時,歌劇版則縮減為6小時。
-
倫敦
搬演退休護士回憶錄 為前線醫護加油
五女一男的演員陣容,精巧捕捉了護理人員介於因挑戰而精神抖擻與挑戰後精疲力盡之間的微妙界線,也使觀眾充分感受到醫療人員對工作的自豪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