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雲門經典零距離 《水月》將於英國沙德勒之井線上劇院播出
英國舞蹈重鎮倫敦沙德勒之井推出線上劇院,將於台灣時間五月十六日凌晨3:30播映雲門經典舞作《水月》,上線七天,可於沙德勒之井劇院官方臉書和YouTube頻道免費觀看。
-
一起走一段創作路 IDEAS Lab-R&D 計畫 專訪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施馨媛
創作路或許並不熱鬧,若有人一路相伴,或許能看到更多自己沒注意到的風景吧?這回,透過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馨媛的介紹,告訴我們「IDEAS Lab-RD 計畫」是怎麼樣的核心。
-
疫情不減藝情 台新線上音樂廳登場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自四月廿四日起,邀請音樂家每週五中午12:30共同合作推出「線上音樂短賞」,將在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臉書播出。
-
那一年,與音樂經典共舞
香港編舞家黎海寧的作品, 出身音樂世家的黎海寧選用兩部音樂鉅作, 用新編和經典, 充滿詩意又極具張力的肢體呈現舞蹈與音樂交織的響宴。 香港週@台北城市當代舞蹈團《冬之旅.春之祭》 2019/9/18-19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
公視表演廳4月15日中午起上架 公視+影音平台免費收看
「公視+」串流影音平台推出「公視表演廳」藝文影音隨選頻道,自四月十五日中午起推出限時免費收看,總計有八十場以上、超過一百小時的演出,隨選隨看。
-
一致之中,仍有自我
集體性的社會, 每個人似乎變得一致, 或仍可保留一點點自我的存在。 舞蹈空間 X 伊凡.沛瑞茲《BECOMING》 2018/3/16-18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
如何從瘟疫海嘯倖存 藝文團體必備關鍵字
你真的有話想說嗎?你比別人更認真嗎?你的作品可以貢獻這個世界什麼,讓世界變得更好?還是你根本就走錯辦公室,入錯了行?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疫情之下 找到向前走的勇氣
很難想像,一場疫情改寫了廿一世紀的歷史,無人能不受其影響,且至今仍在持續升溫肆虐。封城、關店、居家隔離、自我檢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它讓人與人的距離變得遙遠。而表演,這個與「人」緊密相連的藝術,更有聚眾、臨場、勞力密集等特性的行業,在這波不得不讓人「保持距離」的疫情下,自是難以倖免、受到重創。 在面對這樣險峻且變動迅速、尚未明朗的情勢,對表演藝術團隊而言的確是難以承受的重,對國家文化發展無疑更是一大艱困挑戰。文化部秉持著「防疫為重,紓困並行,振興在後」的原則,在高效率下率先爭取到十五億元的紓困補助經費,盼這及時雨能為表演藝術界爭取些許喘息的機會。而國內各場館也莫不繃緊神經因應各種狀況。防疫當前,身為國家級場館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的北中南三座場館,也在一切以安全為優先的前提下,同時提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並且也盤點旗下各項資源,幫助各團隊度過難關,並累積後續的動能,就如同在本期中接受訪問的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所述:「期許兩廳院成為表演藝術圈裡『穩定的力量』,扮演一個能被依靠的角色,沉著、穩定,與大眾共同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表演藝術界在疲於應對的同時,其實考驗的也正是整體產業的體質,此時各界可能尚未有時間沉澱思考,但如何記取教訓,讓未來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更為健全,應是接下來要義無反顧、審慎面對的課題。 最後,值此非常時期,本刊也邀請了高旻辰、王連晟、布拉瑞揚、鄭嘉音、紀蔚然等五位,橫跨了不同世代、領域的藝術家,請他們回顧自身的人生與創作之路,探問自身在經歷成長時所遇到的種種,從夢想到恐懼,讓他們重新回到「成年禮」的那一瞬間,與讀者分享他們在生命中面對試煉時,是如何跨越、如何自處。盼能在這波人心躁動不安的疫情下,藉著閱讀他們的成長,讓那份平時隱藏在作品背後,藝術家創作時面對自我的勇氣,給我們啟發,找到向前走的力量。
-
思想不短路
地球、病毒:故事,就從一張照片說起
一九六八年的聖誕夜裡,負責先遣探路的阿波羅8號太空船首度繞月飛行,太空人無意間拍下一張從月球地平線緩緩升起一輪藍色星球的照片!那是人類首次從外太空的遠方視角回觀地球,在玄黑寂靜的宇宙畫布烘托下,一圈藍海白雲綠地的景象讓人凝視許久而不能自已。諷刺的是,在那彷彿時空凍結的神聖畫面下,地球主宰者正經歷著慘烈的越戰、方興未艾的文革
-
蜉蝣ㄘㄗ
破在家,還是好出門?
潘京樂懷抱八角月琴,坐在幕邊彈唱模樣,幾乎沒印象了。「『前聲』潘京樂最神,他會隨著劇情人物『演出』,模擬小旦假嗓時,嘴巴噘得小小的,臉蛋隨著小旦婀娜神態左右搖晃;劇情緊張時,他瞪大眼神,『演』給其他後場看,鑼、板胡知曉,節奏跟著就急促起來。」這般鮮活,挺像作假,廿五年記憶淘洗的結果是,自慚遺忘能力無比噓稀。
-
挑戰邊界
重新看懂「看不懂」
倘若我們能欣然擁抱與特瑞爾的作品及藍天相遇的經驗,毋須「懂」它們的意義就可以享受它們的美,為什麼同樣的態度不適用於劇場呢?觀賞演出時,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受到邏輯或敘事的束縛呢?倘若我們放棄理性上對理解的需求,而單純地沉浸在與作品相遇的奇蹟裡,又會如何?
-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賺錢的手段(藏在細節裡的天使紅蝦)
也有服務盡善盡美出了名堂但食物食之無味的,也漸漸好像不再奇怪,或者,讓你用沒想過的方式進食,主打前所未有的用餐經驗,食物平凡的可以但沒有用這種方式吃過吧!進食的體驗成為特色主菜,沉浸於原來可以這樣吃的用餐感受,而不是吃到什麼味道,吃進什麼養分。到這邊,不知道為何突然想起友人小李子說過:「強調自己不加味精的餐廳通常都不太好吃。」
-
黑夜白
丟開
老先生到站了,隨著火車減速,他把報紙對摺再對摺,丟進前座椅背的網袋裡,走了。打動我的是那個丟開報紙的動作。方才的他是那麼全然地沉浸在讀報裡,所以丟開報紙的一剎那,更讓他顯得一派輕鬆,腳步輕盈。我從來就沒有在一個關掉手機的人身上感受過這種輕鬆。人手一機之後,丟開變成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
-
紐約
當SHOW不能 Go on 表演藝術圈哀鴻遍野
面對愈趨嚴重的肺炎疫情,美國當局與民間終於採取了嚴厲手段來防止擴散,包括大都會歌劇院和卡內基音樂廳暫停一個月,百老匯劇場立即停演,這對表演藝術界可說是一記重擊,如多是自由業的從業人員當下沒了工作收入、團隊劇組沒了票房收入、非營利表演界無法募款等等,而篤守The show must go on的百老匯無法推新戲,無戲可角逐的東尼獎是否也得延期舉辦?
-
柏林
疫情升溫藝術工作者首當其衝 德國援「藝」方案紛紛出爐
劇場、音樂廳及博物館的全面閉關措施,影響所及甚廣,而無常態性收入的非契約型工作者更是備受打擊。除了聯邦將投入十億歐元位數的金額來進行各種援助工作,柏林市也預計推出一筆達三千萬歐元額度的急難基金援助獨立的創意工作者。另外還有降低藝術家保險費、提供問題應對指南等。而各大型音樂廳或劇院也紛紛推出線上內容、搖滾音樂家自行開設頻道轉播表演疫情影響所及,也勢必改變原有的表演藝術生態。
-
倫敦
導演希爾-吉本斯 接任「黑德隆」巡迴劇團總監
曾任楊維克劇院副藝術總監的喬.希爾-吉本斯,日前由巡迴劇團「黑德隆」宣布將接任該團總監。希爾-吉本斯近期作品是英國國家歌劇院與德國烏帕塔歌劇院合作的歌劇《費加洛婚禮》,曾對古典作品毫無興趣的他,在一次德國劇場參訪之旅後大大改觀,也成為其創作的轉捩點。接手黑德隆劇團,希爾-吉本斯表示:「等不及要與隊友們共同質問「我們在這個世代的身分是什麼」,並持續挑動和刺激我們的觀眾。」
-
巴黎
病毒來臨前已有危機 法國表演藝術界陷入存亡之秋
法國政府於三月八日宣布禁止千人以上集會,歌劇院、夏佑國家劇院、巴黎愛樂廳、夏帖列劇院等被迫限制觀眾人數或取消演出。隔天文化部長李斯特宣布確診,引起譁然。繼禁令升格至百人聚會後,政府乾脆於隔日宣布關閉餐廳、咖啡、電影院、博物館、劇院等,迫使中斷所有藝文活動。然在病毒肆虐前,某些劇院已出現營運危機,突顯出藝文產業受政府與市場牽制的雙重壓力。
-
首爾
首爾市立交響樂團線上直播 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肺炎疫情自今年初爆發以來,韓國一度成為僅次於中國的重災區。為了防止感染擴散,在政府倡導的社交活動「暫停」運動和民眾的積極配合之下,疫情雖逐漸趨緩,藝文產業卻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急需維持運作的替代方案。首爾市立交響樂團首次製作的線上直播節目,為表演藝術界提供了執行範例,也為愛樂者帶來輕鬆的居家聆賞體驗。
-
北京
疫情蔓延時的生存之道 網路是表演藝術安身處?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爆疫情以來,北京的演出都宣告暫停,還沒看到舞台復工的跡象。在此非常時期,中國的國有院團還能有政府資源扶持,但民間機構與個人就只能自尋出路。不能在劇場演出,網路就成了舞台,國有院團已多年累積的作品推出「線上觀演」和「雲展播」,民間公司與創作者就只能利用網路資源開直播,塑造個人品牌,但表演無可取代的現場感,要如何成立?
-
上海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 「雲演出」成救命良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東方燒到西方,歐美表演重鎮如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都高掛停演牌,上海也持續停演四月份預排劇碼。為了讓show繼續go on,以網路線上表演為媒介,提供給觀眾欣賞的「雲演出」成了中國眾多演藝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應對之策。滬上京崑越滬淮五大劇種紛紛和抖音、B站等網路平台合作,在劇團內開啟了「雲表演」「雲排練」「雲劇場」的線上直播演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