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奕盛,44歲,劇場影像設計師
特別企畫 Feature 40難料:中間世代待修學分

王奕盛:更專業,也知道能力的天花板在哪裡

以往,王奕盛的名字幾乎與「影像設計」畫上等號,但近幾年來,不但在戲劇、戲曲,甚至音樂會、戶外活動等看到他的作品,更在2019年台灣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時擔任台灣館的策展人。

以往,王奕盛的名字幾乎與「影像設計」畫上等號,但近幾年來,不但在戲劇、戲曲,甚至音樂會、戶外活動等看到他的作品,更在2019年台灣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時擔任台灣館的策展人。

「這幾年有很多有趣的邀約,沒想過一個劇場裡做投影的,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以往,王奕盛的名字幾乎與「影像設計」畫上等號,但近幾年來,不但在戲劇、戲曲,甚至音樂會、戶外活動等看到他的作品,更在2019年台灣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時擔任台灣館的策展人。曾幾何時,他又回頭發揮在學時期的所學,重操「舞台設計」專業。說到此,他笑說:「天啊!我真是一個40幾歲的初學者,太好玩了!」

才剛完成首本文字創作《看不見的台前幕後》,王奕盛誠實書寫的文字有如半回憶錄,又像是劇場人在卸貨口抽菸時的茶餘飯後。不過40幾歲的疫情當下寫的,也許50歲回首根本不值一提。 倒是他深刻地記得30歲那年跟著林懷民做建國百年慶典,在跨年結束後他探問評價,得到的回答竟是:「你就是花1年的時間知道自己有多不好,這是你今年最大的收穫!」整個30字頭不斷在碰壁中累積經驗,又因為年輕被質疑能力,他滿心希望可以趕快到40。然而到了40並沒有真的「不惑」,唯一的差別與解讀,就是「知道能力的天花板在哪裡」。從「給我時間一定變出來」到「我知道我變不出來」,他更專業,也更謹慎。

20幾歲起就頻頻懷疑自己、狼狽掙扎,沒有一天不想轉行算了。但無法放棄的原因,就是在劇場裡看到心血漂亮地呈現時,陶醉的一刻。即使痛苦,只要突破,就往前進步了一點。邊罵自己三流卻也一邊說:「我很有自信知道自己做不到,但也知道很多東西你也做不贏我!」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