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音樂 時隔33年再度來台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
「班貝格交響樂團(Bamberg Symphony)已經隔33年沒來過台灣了!」合唱指揮暨巴哈靈感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梁秀玲表示:「第一次來是1988年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第二次則是1990年在兩廳院。」時隔多年,樂團終於在亞洲巡迴中將台灣列為其中一站,並特邀小提琴家陳銳回台,演出他即將「封曲」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 「班貝格交響樂團在德國,是與柏林愛樂、慕尼黑愛樂並列為國家級的3個樂團。」提起樂團的重要性,梁秀玲表示:「班貝格交響樂團是特別的存在!有別於在大城市的樂團有資金、有觀眾,它卻是出自德國的一個小鎮。」她補充,班貝格在文藝復興時期是羅馬天主教教皇、國王所居之地,因此雖是小鎮,卻有著宮廷的貴氣。而它的歷史源於二戰之後,住在捷克的德裔音樂家被迫返回德國,但因為大城市被戰爭摧毀而無路可去,所幸班貝格市長識得人才,於是籌資將他們留下,組成這個優秀的團隊。
-
戲劇 窺視英雄與戲曲的另一種角度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談及英雄,往往脫離不了其所建立的豐功偉業或是某種高尚情操,於是「英雄敘事」成為某種窠臼根生於眾身/聲當中。當我們從現今的眼光回頭觀看,又如何觀照更多不同面向的英雄形象?2023年臺灣戲曲藝術節便以「英雄.超時空」為策展主題,明日和合製作所(洪千涵、張剛華、黃鼎云)則藉「歌仔戲」、「酷兒」、「沉浸式劇場」等元素,既重新探究「英雄」之餘,也顛覆了我們對戲曲演出可能的想像。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
進入學院前,翠霜就已經享受創作的樂趣,相對於台灣循序漸進的舞蹈環境,她早有了自己想做什麼的自覺,後來考上文化舞蹈系,主修芭蕾更愛現代,在余能盛老師介紹下,畢業後前往德國,考上福克旺舞蹈學校。這裡是她的轉捩點,在台灣學到的,在福克旺都不重要,她在這裡學到最重要的是「表演」。
-
新銳藝評 Review
再不換氣就缺氧
《呼吸》(Lungs)為英國劇作家鄧肯.麥克米倫(Duncan Macmillan)的作品,於2011年在美國華盛頓首演後獲得熱烈回響,並翻譯成不同語言在世界各地上演。本次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的演出為四把椅子劇團進行「在地轉譯」後所搬演的華語版本,並邀請到劇場出身、現活躍於台灣影劇圈的演員情侶檔劉冠廷、孫可芳擔任男女主角。 《呼吸》藉由一對年輕中產階級情侶的對話,探討「要不要生小孩?」的議題。故事始於一個再日常不過的場景,兩人正在逛IKEA家具店一個作為「成家」的鮮明象徵的場所,光是身處於其中就足以令人產生「家」的錯覺來自男子(M,劉冠廷飾)試探性的提問,始料未及的像是觸動了禁忌的開關,令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偏離安靜恬淡的日常,毫無方向的亂撞猛衝。兩人之間的對談,從人生心願到資格論,從個人上升至社會級別的問題意識,像是從大數據庫把對此議題的所有可能性與價值取向都召喚出來,濃縮在兩人沒完沒了的「討論」裡。 本劇運用巨量的言語來傳遞焦躁紛亂的思緒,浮動的立場、跳躍式的思考、荒謬的發言,彰顯兩人對未知的茫然以及對決策的遲疑,在此之前的所有認知與價值中心再也不是那麼的堅不可撼;中途一不小心就發表出極端言論,以如今政治正確的時代氛圍下,「越界」的實話與真心話究竟能不能被允許訴說?劇作家更透過取消舞台的轉場、燈光變化、背景音樂等,讓演員擔負起表現劇情轉折的重責大任,而觀眾也必須直面共享在場演員╱角色的焦慮與壓力,全程感受無盡的消磨與折磨。
-
戲劇
想笑就笑吧,走進假的園區來場真實的交流
講到「文化」,總是讓人想到「任重道遠」。但有沒有可能,「文化」從來就不是人身上的包袱,而只是一種日常生活,日常是笑點的差異、是人彼此相待的態度、是各自面對悲傷的方式?若是明白這些,走進《泰雅文創精神劇場》後,我們也許就敢扯開嘴、放聲大笑了。 本戲是編劇游以德入圍臺灣文學獎的原創劇本,由徐堰鈴擔當導演。全劇有許多可能讓人笑到內傷的台詞。游以德說:「對我來說,這層新鮮感的『笑果』大概源自於許多人不熟悉這樣的說話方式,但這就是一直存在於台灣的、原住民裡的日常生活。」
-
音樂 旅外青年音樂家的室內樂饗宴
「風起不止」音樂會 首演陳可嘉《雙路之際》
TIFA藝術節的室內音樂會「風起不止」,是由台灣享譽國際的5位音樂家組成的室內樂組合,包括曾獲日本仙台國際鋼琴比賽銀牌的鋼琴家汪奕聞、比利時伊麗莎白國際音樂大賽桂冠得主小提琴家魏靖儀、聞名歐洲的小提琴家陳瑾瑒、荷蘭海牙Ciconia Consort絃樂團中提琴家蔡士賢及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大提琴家助理首席柯容軒。這個新組合在2022年初試啼聲、一鳴驚人,今年這5位長期旅居國內外工作與求學的音樂家再次攜手合作,將演出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的絃樂四重奏、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C小調絃樂四重奏、美國女作曲家畢琦(Amy Beach,1867-1944)升F小調鋼琴五重奏,及鋼琴五重奏的經典之作比利時作曲家法朗克F小調鋼琴五重奏等室內樂作品。這次節目中最特別的,除了台灣罕見演出的畢琦作品外,還有委託目前活躍於美國的作曲家陳可嘉創作的鋼琴五重奏,不僅是世界首演,更是這場音樂會的亮點。 活躍於世紀交替的鋼琴家、作曲家畢琦是後浪漫樂派音樂家,但她也將美國民歌寫入音樂中。藉由這場音樂會,畢琦的作品與比法學派作曲大師法朗克的作品,剛好可以呈現音樂家因不同國籍與地域,而表現出迥異的音樂風格與美學觀點。 陳可嘉的鋼琴五重奏作品則呈現了當代音樂的音樂哲理。目前任教於寇蒂斯音樂院的她,在美已獲得多項大獎,現在亦是美國大學音樂協會東北分會作曲委員會主席,其由費城交響樂團演出的中提琴協奏曲《The Desires》之後,費城詢問報評論陳可嘉的作品「強烈的音樂表達帶出了無所畏懼的宣告」。今年為這場音樂會創作的鋼琴五重奏《雙路之際Between Two Roads》,是從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詩集《未行知路》獲得靈感所完成的作品,詩中談論選擇人生道路時的處境和心境,剎那間似乎體悟到了某種人生哲理。陳可嘉說:「寫這首作品時,原本我是在鋼琴上彈奏尋找靈感,那時剛好也在閱讀一本詩集,其中一首談論到選擇人生道路的處境和心境,詩意是黃色樹林裡有兩條分岔路,只可惜我無法同時踏上,於是佇足許久而後我走上另一條同樣的好道路此時突然領悟到,我和這次演出的5位音樂家們,不也同樣在音樂和人生的旅程中,經歷了許多故事,在多變的人生旅途中經歷很
-
音樂 TSO大師系列
殷巴爾重磅回歸 以經典樂曲回應國際局勢
從2019年起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的重量級指揮殷巴爾 (Eliahu Inbal),在2023年起擔任桂冠指揮,帶領TSO邁向新的里程碑。從3月起至4月將於台北、新竹、高雄帶來4套共6場的「大師系列」音樂會,並邀請國際知名演奏家共襄盛舉,在疫情之後的春天,以經典與優美的音樂與樂迷共享。 再度到台灣指揮TSO,殷巴爾大師表示很高興回來,因為他認為「台灣及TSO觀眾都是最棒的!」也同時向在記者會現場的文化局長蔡詩萍喊話,希望能夠盡快擁有樂團自己的音樂廳。 大師系列的首場演出節目為「殷巴爾與蕭斯塔科維契第13號」音樂會。蕭斯塔科維契第13號交響曲有個別稱為《巴比雅》,而巴比雅正是位於烏克蘭的城市,樂曲講述的就是二戰時期納粹在蘇聯屠殺猶太人的歷史事件。殘酷悲戚的故事,在蕭斯塔科維契手中,化為包含了控訴、幽默、譏諷等色彩的樂曲。本場音樂會將由俄國男低音格里高利.施卡魯帕(Grigory Shkarupa)、合唱指揮彭孟賢帶領的木樓合唱團及TSO近120位音樂家震撼演出,豐富的配器及人聲將營造浩大震撼的聲響。 為什麼挑選這首曲子?殷巴爾表示:「這首曲子就是對現在普丁侵略烏克蘭一個最佳的回應!」因為蕭氏在世時,就是一位在當權者面前勇於直言的藝術家,也是最佳的批判者,「這個作品裡不只有批判,也有對人類的希望的回應。」他強調:「身為音樂家也要向歷史學習!人類過往避免不了戰爭,在二戰之後直到最近,好不容易維持了一個緊繃但相對穩定的局勢,但現在看起來有點像在崩解中。這首樂曲,就是我對現在這個局勢想要回應與表達的。希望人類,尤其是台灣,在面對這個國際局勢上,都能用這個作品來表達想法。」 同場還有布洛赫寫給大提琴與管絃樂團的《所羅門》為大提琴及大型樂團所作的希伯來狂想曲,將由國內大提琴好手高炳坤擔綱。上述兩首樂曲不但是台灣難得演出的經典作品,也都與殷巴爾的猶太血統息息相關,由他所詮釋細節中的榮耀與苦難,是對和平與人性再深刻不過的呼喚。 本樂季的亮點,還有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及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等浪漫樂派經典。將來台演出的名家還有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得主阿倫娜.芭耶娃(Alena Baeva),被譽為「帕爾曼之後最令人興奮的小提琴家」、「小提琴女神穆特接班
-
思想不短路
最後生還者不談一夜情
長期朝夕共處、彼此相知相惜,作品能將演奏視為存在的目的;而演奏者到達那種境界後,也有資格喧賓奪主,充分表達對作品的意見,多麼浪漫呀!可惜的是,近年不時看見一些生吞活剝、倉促排練,首演即終演的作品發表,譜面容或洋洋灑灑、演奏容或技巧高超,卻少了溫度,感覺比較像是一夜情。
-
音樂 呼應台灣的多樣繽紛
《天中殺》 一部人親土親的混種歌劇
看到「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節目推出,不免讓人心中跳出無數個「為什麼」為什麼同名文學作品創作超過半世紀後,我們迄今才首度聽聞?為什麼明明是台灣人的文學卻用日文撰寫?「天中殺」究竟是什麼?「混種」的歌劇又是為如何混、為什麼而混?
-
戲劇 《阮是廖添丁》為年輕世代重述在地傳奇
以女團融合魔術、影像、武打與歌舞,重返俠盜年代
廖添丁,一個對在30歲以上的世代再熟稔不過的名字,在新一代的記憶裡,卻面貌不清。誰是廖添丁?又做了什麼足以輩輩流傳?行俠仗義在今日還能喚得起共鳴嗎?2023年兩廳院TIFA節目《阮是廖添丁》由楊景翔演劇團創發,邀請跨界戲曲編劇施如芳,一併黃金製作陣容,結合唸歌、魔術、武打、布袋戲與影像,透過國台日語交錯的話音,重現日治大正時代末期的台灣常民生活風景。 從「廖添丁」開始尋找自己的根 「勇敢、義氣、感性」是導演楊景翔給出的主角關鍵字。想做廖添丁,來自自身成長經驗,「我家庭裡的女性:阿嬤、媽媽一直給我這樣的印象,所以要講廖添丁,就想要講『自己決定做什麼』這件事。」 《阮是廖添丁》故事始於民間英雄廖添丁離世多年後,3位年輕女子自組團體,以廖添丁為名,魯莽直率地介入與攪亂日治時期下的社會秩序,透過女性溫柔堅毅的視角,歌頌個體與社會體制之間的拉扯的對抗張力。這樣的設定,很對編劇施如芳的胃口,她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寫血氣之勇,她們要闖盪都市、做出像廖添丁那樣的事,那就是一個天馬行空,一定要用不可思議去創造它,所以她們一定要夠年輕,好刺激喔!」 《阮是廖添丁》的創發原點來自楊景翔2019年與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隨口聊起的未來計畫,「廖添丁」3個字背後連結的,是楊景翔自小在廟口跟著長輩聽一把二胡唱唸歌,一搭台就能看野台戲歷歷在目的回憶。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至今,做過了多檔售票演出,楊景翔卻尚未在劇場裡碰觸過建立起人生價值觀的那些生命力充沛的童年民間故事。「我們學西方戲劇出身,每次說要演經典劇目,大家都會說『莎士比亞』,但我覺得不對啊,如果要演『經典故事』,那至少要做廖添丁、《三國演義》、《紅樓夢》、《竇娥冤》吧!」楊景翔充滿感性,認為:「現在就像是,在這個時期差不多準備到一個階段,應該要去尋我的根。」
-
音樂
「小島大歌LIVE」 乘載著南島故事的移動村莊
「小島大歌」是什麼?它是一個演出團隊?還是一個計畫?又或者它是一個移動的村莊,由來自南島各族群的音樂家組成,行旅世界只為了分享自己的故事。 一切都由Songline開始 「那時在廣播聽到IPCC氣候變遷報告,想到了南島之間的文化連結,就想著這樣的Songline是不是也在海洋上存在著」小島大歌計畫共同創始人陳玟臻聊起她與先生提姆.柯爾(Tim Cole)自2014年開啟的跳島錄音計畫時,提到海上Songline這想法的來由。 Songline的譯名為「歌之版圖」,也稱做「歌行路線」與「傳命路線」,指的是澳洲原住民以頌唱方式記錄自己族群的領域、其中的地貌、路徑通道,並透過口傳心授一代代流傳下來,可說是一種以歌成史的地圖書寫。2014年陳玟臻與提姆在澳洲內陸錄著一首Songline作為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時,聽聞了氣候變遷讓太平洋與印度洋島國陷入危境,他倆一邊回憶起萬那杜長老說的那句「我們的祖先來自台灣」,一邊想著該如何為這些美麗的文化做點什麼,就在這時,借用Songline概念以歌謠描繪出南島諸國樣貌的想法躍入了腦海,兩人毅然決然開啟「小島大歌」計畫。 夫妻倆帶著簡單的錄影音器材,開始以媲美小獵犬號探索新世界的氣勢穿梭在兩大洋諸島國間,他們會先在一島錄下某位當地音樂家的演出,再帶到下一個島讓另一位音樂家聆聽,並以自己的傳統樂器或歌謠節奏為之伴奏,如此反覆疊加串起屬於今日南島的歌,並在2018年完成第一張專輯《Made in太平洋X印度洋》,有趣的是這群透過虛擬合奏認識彼此的南島音樂家們,即將在不久後成為陳玟臻口中的「移動村莊」,踏上世界巡演之路。
-
戲劇 從青春地下室蔓延的時代情感結構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展現記憶與幻術
面對科技時代持續加速、愈趨破碎的時間感,當代劇場導演處理時間與節奏的方法,顯然分成兩派:要不刻意放慢,以更小的維度鋪排敘事與抒情的行進;要不賦予形式或內容更繁複的面貌,加強劇場元素的動態與流動感。而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顯然屬於後者。 出生於加拿大法語區魁北克的勒帕吉,集編、導、演於一身,藝術實踐橫跨電影與劇場,常在劇場作品中運用影像的語言。他對異文化的好奇與關注,也常顯現於創作中。今年受邀來台的作品《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以下簡稱《庫維爾》),在演出形式上呈現他向來強烈的個人風格:精心設計的舞台裝置,燈光與投影巧妙的搭配,創造一個個不斷流轉的空間,帶領我們進入今不復存的1970年代魁北克市郊小鎮庫維爾。《庫維爾》一方面延續他長年自導自演的獨角戲命題,另一方面也是他持續轉化個人成長經驗,讓故事幻化為特定時空之情感結構載具的嘗試。
-
藝號人物 People 亞維儂藝術節新任藝術總監
提亞戈.羅提吉斯 洞鑒古今的人道主義藝術家
從表演到編導、從獨立劇場人到國立劇院總監、從不被看好的戲劇系學生到驚艷歐陸劇壇的創作者,葡萄牙導演暨劇作家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以豐富的藝術涵養、謙虛的親民態度、前瞻的文化願景,征服法國藝文界,成為亞維儂藝術節76年來首位外國總監。 羅提吉斯透過絲絲入扣的感性筆觸,重新喚起經典文學的當代靈魂,也用鞭辟入裡的理性思維,映照現實世界的苦難。他跳脫以導演觀點為主導的舞台詮釋,反而引導演員發展集體創作。透過本次專訪,將更深入了解他兩齣截然不同的作品《櫻桃園》(La Cerisaie)和《不可能的邊界》(Dans la mesure de l'impossible),並進一步窺探未來4年亞維儂藝術節的策展主軸。 兼具文學性與意象的集體創作 在里斯本藝術學院就讀期間,羅提吉斯的表現並不優秀,甚至曾被老師勸退,要他放棄追尋劇場夢。直到參加比利時無.名劇團(tg STAN)(註1),20歲的他才對集體創作燃起熱情:「那時我們由全體演員一起主導劇本架構、場面調度、燈光和舞台設計,這種打破階級分工的創作模式,讓我認知劇場是總體藝術.之後我回到里斯本,也漸漸發展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創作手法,隨著排練一邊發展、一邊書寫,導演和編劇手法會因應創作過程而不斷變化。」羅提吉斯的創作手法有點類似英國的「集體編創 」(Devised Theatre)(註2),他認為不應奉文本為圭臬,反而要透過漫談式發展,延伸出更豐富的表演形式。 對羅提吉斯而言,傳承是劇場的本質,經典的故事可以不停地傳頌,衍生出千萬種不同的詮釋:「我喜歡在劇場重新描述傳奇故事.儘管這些故事可能年代久遠,或是平空杜撰,但仍可在它們身上尋找當代的影子、情感與回聲。透過詮釋,這些故事會湧現出嶄新的角度,呼應了我們每個人所關懷的事。不管是導演、演員或劇作家,他們都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文本,讓觀者從文字脈絡中發現眼前時代的模樣。」無論是希臘悲劇、莎劇、小說、詩文,羅提吉斯用獨特見解,挖掘出經典作品的當代精神。 近20多年來,意象美學始終都是當代劇場的主流,但羅提吉斯卻超越視覺至上的原則,反而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
-
藝號人物 People 烏帕塔舞蹈劇場總監
波赫士.夏瑪茲 在繁複與幽寂間 擴延編舞的無限可能
延續90年代法國「新舞蹈」(Nouvelle danse franaise)的創新實驗,夏瑪茲(Boris Charmatz)透過解構手法與跨界合作,顛覆了大家對編舞的認知.2009年,他以黑馬之姿入主雷恩國家舞蹈中心,成立「舞蹈博物館」,擴延編舞創作的實踐領域,建立了「無處不舞、與民共享」的文化典範。2年後,他的《孩子》(Enfant)震撼亞維儂藝術節,刷新了觀眾對身體的感知。近年來,他的作品遊走於歐美各大劇院、美術館、廢棄空間、露天廣場,重新定義舞蹈演出的可能。2022年,他承接碧娜.鮑許的未竟之業,試著帶領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超越經典、開創未來.今年3月,他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呈現兩齣新作《一萬種姿態》(10000 Gestures)與《半醒》(SOMNOLE).截然不同的舞風體現了他變幻莫測的創作風格。
-
戲劇 想演好戲,請先掏出你的內臟吧!
故事工廠《天后》 驚悚上演娛樂產業內幕
即將迎來成軍10周年的故事工廠,2023年開春第一檔新作,即端出由團內鬼才編導黃彥霖首次挑戰在大劇場框架裡經營的黑色懸疑新作《天后》,正面迎擊劇團老觀眾的看戲習慣。 過去故事工廠擅長溫馨親情與喜劇路線,而編導黃彥霖時常透過翻轉型短劇小品討論觸碰到社會倫理邊界的暗黑想望,團隊為了這次驚悚類型的大劇場嘗試,特別邀請重量級劇場與影視雙棲演員楊麗音擔綱劇中靈魂人物「夏琳」,並找來影視出身的黃河與袁子芸分飾男女主角,搭配劇場一眾亮眼實力派演員卡司,在這齣以台灣流行娛樂產業為背景的製作中,利用汲汲營營想成名的年輕一輩,與已然成名卻難以回頭的巨星,雙線主軸彼此在人生抉擇上的映照與鏡射,在命案、綁架與職場霸凌等殘酷且粗暴的行動裡,一步步揭開角色在暴力下包裹的脆弱,窺探徘徊於人性深處幽微的、亟欲被關照的被愛慾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23柏林戲劇盛會 在經典沙拉口味淋上新醬汁?
今年迎來60周年的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以下簡稱盛會)於日前正式公布今年10大矚目作品,以及由新策展團隊以「10個會面」(註1)命名的10大主題活動。作為「柏林藝術節」(Berliner Festspiele)底下年度重要活動之一,盛會從昔日東西德戲劇作品交流平台,發展迄今已成為德語區極具影響力的作品展演和意見交流平台。每年5月為期3週的時間,除展演過去一年由7位評審從數百件作品選出的德語區010大矚目作品、也安排開放民眾參與的論壇活動,提供專業人員和一般大眾了解當前重要議題。過去10年由前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Yvonne Bdenhlzer)操刀,引領許多革新,包含女性保障名額的措施等。隨著巴登霍爾與其團隊離開,新上任的柏林藝術節總監馬蒂亞斯.皮斯(Matthias Pees)任命4位策展人共同分擔工作項目,團隊成為分別為烏克蘭劇場導演奧萊娜.阿普修(Olena Apchel)、波蘭裔柏林人製作經理瑪塔.希爾特(Marta Hewelt)、德國戲劇顧問卡洛琳.霍賀萊特(Carolin Hochleichter)和波蘭文化策展人喬安娜.那庫斯卡(Joanna Nuckowska)。如此國際化、充滿移民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女性團隊,也反映皮斯的大膽策略,期盼對盛會傳統做出一番革新。
-
舞蹈 莎倫.伊爾「愛的循環三部曲」最終章
《心碎蠻荒之旅》 情感群相的蒙太奇
以色列編舞家莎倫.伊爾(Sharon Eyal) 及舞團L-E-V曾在2017年將作品《強迫症之戀》帶來台灣,後續又繼而創作《愛,第二章》,這兩支作品互為表裡,藝評人詹育杰在《PAR表演藝術》第320期形容「《強迫症之戀》將瘋狂的激情與強迫症相互碰撞,《愛,第二章》則質疑現代孤獨,以及人與人之間缺乏連結的必然結果。」而今三部曲的最終章《心碎蠻荒之旅》將為這個系列畫下完結。《心碎蠻荒之旅》像是情感群相的蒙太奇,在踽踽前行的路上獨自回味。
-
音樂 2023 KSAF高雄春天藝術節
擁抱視覺、聽覺及味覺的三重享受
2023年,高雄春天藝術節(Kaohsiung Spring Arts Festival,簡稱KSAF)邁入第14年,並在疫情趨緩解封後,帶來全新氣象,共35檔、超過70場次的精采節目,除了台灣團隊,更久違地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表演工作者。節目內容也更加多元,有經典傳統,也有創新跨界,雅俗共賞。 「草地音樂會」一直是KSAF最具指標性的音樂類節目。2009年初、KSAF正式出發的一年前,高雄市交響樂團以《譚盾經典交響》開啟草地音樂會的序幕,上半場的《臥虎藏龍電影與二胡協奏曲》,以電影片段搭配現場樂團演出,頗受好評,開創台灣影音音樂會之歷史,可說是後續KSAF每年人氣高居不下、造成搶票風潮的代表性節目之前身。今年高雄市交響樂團將在3月初帶來兩檔4個場次的草地音樂會,有全版電影的《史瑞克2》及100部台灣電影精華的「影.響 台灣II」。更令人期待的是,在疫情過後,草地音樂會終於重新開放飲食!在星空下鋪上野餐墊和三五好友席地而坐、自在飲食,再加上音樂及影像的交織融合,絕對是視覺、聽覺及味覺的三重享受!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姿態從容 沉著應戰
2022年秋,香港藝術節正式公布前行政總監何嘉坤(Tisa)退休的消息,並委任由在過去10年擔任藝術節發展總監職務的余潔儀(Flora)擔任行政總監。當時,香港仍然要遵守嚴格的防疫措施,而自疫情開始的3屆藝術節都開展得非常顛簸:2020年全數節目取消,2021年因受隔離政策影響海外製作無法來港,只有部分本地製作在取消一定觀眾席、控制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上演,2022年汲取經驗後精挑細選,以為至少讓少量海外製作來港,包括誌慶第50屆藝術節的重點節目、「與人工智能共同創作推進故事發展」的沉浸式互動歌劇體驗《拉娜》,但也因第五波疫情襲來,最後只能以拍攝短片作結。 穩定過渡,接下疫後嚴峻挑戰 疫情對表演藝術各方面的影響之大:包括票房收入大降、觀眾因不同原因流失、現場與線上表演的本質討論、輸入與輸出的國際交流演出減少等,這些都是全球表演藝術創作人、策劃人和行政人員共同面對的難題,還未算上創作人才外流、各式媒體數量驟減、防疫措施嚴格致復常時間後延等各種本地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新舊兩任行政總監穩定過渡、無縫交接可能是香港藝術節較能穩掌船舵的定心策略。 具多年參與演藝界和商界高層管理工作經驗,Flora經常閱讀有關世界經濟分析的報刊,肯定不會輕看目前處境的嚴竣性;加上她在正式上任前已經在藝術節服務了超過10年,在贊助和捐款方面創造了不少佳績,熟悉組織架構、內部運作與辦公室的工作文化是她的優勢。即使如此,Flora目前面對的仍是多面向的挑戰,她說以往的工作範疇專注在尋找各種資源:「最重要是得到贊助者和捐款者信任可以繼續支持我們」,未必需要深究其他部門的事務,但新的崗位則需事事上心與了解,也要平衡各部門的關注,這是在工作性質上最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她也必須要與更多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如政府部門、藝術家)交流溝通。 Flora笑說,新崗位讓她把在加入藝術節工作前的經驗也全數用上了。回顧她穿梭於演藝界和商界之間所累計的經驗,讓她更容易了解彼此的難處,較另類前衛和具探索性的藝術固然要讓觀眾認識,但在營運上,面對現實問題時就需要多方面的考慮。她表示「完全支持節目部門同事在策劃上的方向,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要維持藝術節節目的素質。」在處理實驗性節目所面對的票房壓力時,要透過較容易爭取觀眾和贊
-
戲劇 真相與幻象的辯證中
《山貌》的提問:人類為何渴求真相?
人們大多時候走進劇場,是為了逃避現實,很少聽見有人是要來尋求真相。然而劇場,的確是個探討真相的好地方。以「扮演」為本質的劇場,建立在台上台下共同的「相信」之上,藉由精心打造的幻象,進一步揭露一切的偽裝。如果說,有誰能捕捉狡猾、虛實難辨的真實,或許就是與「真實世界」一牆之隔的劇場。 當然,現在社會已不太談真相。大家更熱中於討論「後真相」。科技進步、媒體發展,似乎不見得能讓真相變得清晰,反而更為混淆。過去,人們說「有圖有真相」,直到圖片開始可以變造,接著是被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影像,還有得寸進尺的人工智能、深偽技術(Deepfake)。人們曾經相信網際網路可以帶來資訊透明,然而如今卻叫人分不清網路言論的真假,還要整個社會付出沉重代價。所謂的「後真相」我們或許可以將其理解為對於真實的追求、尋覓、質疑與挑戰牽動著媒體、霸權、資本與國家,有時引發如陰謀論般的無盡想像(外星人或登月騙局?),有時則讓戰爭一觸即發(訊息成為新戰場) 於是,西班牙塞拉諾先生劇團(Agrupacin Seor Serrano)以「真相」為題的作品《山貌》,不斷讓觀眾相信又質疑台詞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