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劉紹爐

相關文章 51 篇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舞田》

    邁向第十一年的光環舞集,在藝術總監劉紹爐「氣、身、心」三合一的理念下,再度推出一支新作《舞田》。 劉紹爐的前幾支作品,無論是《大地漫遊》或是《奧林匹克》,都借助大塊布幅、箱子或嬰兒油來完成編舞者的理念。這些道倶雖帶來新的創作可能性,但也相對的帶來一些束縛。而《舞田》則單純於舞者之間的肢體對話。 光環這次演出的特色,在於拉近與社區民衆之間的距離。除了專程去尋找一些新的演出空間之外,舞團本身也設計一套示範講座讓新的觀衆得其門而入。希望台北市近郊的舞蹈愛好者可以把握這次在家附近免費觀舞的機會。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6期 / 1994年12月號
  • 光環舞集《異形》舞作深受工藝造型設計家包浩斯之影響。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移植」舞蹈心靈世界

    劉紹爐沿續「氣、身、心」的理念基礎,拓展實驗新的可能性,呈現三支饒富創意的舞作──《移植》、《異形》、《無礙》。 舞蹈由《異形》揭開序幕,此舞深受現代工藝造型設計家包浩斯之影響,裹在海棉墊裡的舞者像是現代裝飾的藝術品,可任意變換不同的造型,把原來單一平面的道具,在瞬間轉成立體的視覺藝術效果,詼諧、風趣中,引人進入想像的世界。《移植》一舞是由舊作《舞田》經過一年多的歷練發展而成,舞者以借力的方式,敏銳的觸感以及氣的運用,來彼此傳達或轉換訊息。此舞的音樂由溫隆信所作,嘗試開發舞蹈與音樂的互動。《舞礙》是嬰兒油系列繼《奧林匹克》之後的又一創作,因為使用此種無阻力、無阻礙的界面,故稱「無礙」,此舞由馬子民作曲。

    文字|本刊編輯部、李銘訓
    第35期 / 1995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光復50周年

    他(她)的故事 我們的歷史5 【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光復五十年系列專題〉。從今年八月起,分成「縱墨觀史」及「人物點描」兩大單元,把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縱、橫二面整理推出。雖然五十年不算長,卻是台灣本土文化最重要的一段時期。表演藝術稍縱即逝,因此短短五十年的紀錄、整理,做來卻也備嘗艱辛。在此單元結束之際,我們除了完成一項「歷史」任務之外,也正積極籌備《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表演藝術年鑑》。希望從今開始,年年為表演藝術做當年的紀錄。這是一項歷史工程,也是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舞蹈:游好彥、劉紹爐、陶馥蘭 音樂:呂泉生 戲劇:吳靜吉 戲曲:張岫雲、王海玲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8期 / 1995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台南家專舞蹈科畢業公演

    這次舞展結合芭蕾舞、現代舞、民間舞及爵士舞,演出舞碼包括劉紹爐《旅程》,延續其一貫的肢體風格;林怡利《藝術家圓舞曲》以圓舞曲爲主題,古典芭蕾型式演出;戴君安Game以遊戲舞蹈爲主題,電腦遊戲爲創作動機,還有許春香《火之舞》、吳幸芳《蒙古舞》,以及多齣學生創作舞作。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41期 / 1996年03月號
  • 李子聲找來薩克斯風、琵琶等演奏者到排練場即興發展。
    焦點

    作曲家李子聲異地發聲

    《黑潮》是光環舞集首度和現代作曲家、演奏者同台演出的作品。我們在嬰兒油滑動、浮游的異次元空間中體會到舞者的呼吸、演奏者的呼吸,他們就如同一起在黑潮蘊含豐富生命物質的暖流中,自然而然地靜湧出生命的奧秘。

    文字|廖勤、白水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光環實驗劇場
    表演視界

    光環舞集藝術總監劉紹爐示範養氣的方法

    文字|白水
    第114期 / 2002年06月號
  • 《身音書寫》
    舞蹈

    「觀音聽舞」系列之《身音書寫》

    光環舞集開發聲音與動作的「觀音聽舞」系列,第二部作品《身音書寫》四月中在台中21號倉庫首演之後,五月繼績轉往台北與台南演出。 以嬰兒油系列舞作聞名的光環舞集,近年來積極開發創作新素材,藝術總監劉紹爐帶領舞者延續「氣、身、心」合一的探索,結合身體動作與人聲吟唱,發展出「觀音聽舞」系列,《身音書寫》強調舞者自然呼吸發聲,身體自然隨之律動,舞者之間宛如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動作樸拙具儀式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 《聽舞觀聲》希望透過不同的刺激與探索,在過往的基礎上,逐漸走出其他的向度與可能。
    舞蹈

    光環舞集 從「嬰兒油」重新出發 三位編舞家聯手 《聽舞觀聲》尋找未來

    創辦人劉紹爐辭世後,光環舞集並未沈湎於感懷過往,在九月初的《聽舞觀聲》中,邀請了三位客席編舞家蘇文琪、余承婕及Mark van Tongeren編創新作,重新詮釋劉紹爐知名的嬰兒油之舞,希望透過不同的刺激與探索,在過往的基礎上,逐漸走出其他的向度與可能。

    文字|吳孟軒、光環舞集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謝杰廷:《懷念好老戲》讓人回味歷史人物的神韻

    光環舞集《水域70%》,編舞家劉紹爐試圖找尋舞者身體與發聲的關聯,讓舞蹈中韻律、氣息、及內在力量的收放,成為呼和聲和吟唱,和著吐瓦民謠,令人驚訝。極致體能舞蹈團的《草山行》,讓人期待如何以強烈的創作力量舞出陽明山的秀麗景色。 李寶春將京戲新演成一齣齣好老戲。在古老戲曲的凝練語彙中,除了看戲、聽戲更飆戲。這次《懷念好老戲》所選的戲碼讓人回味故事中一個個歷史人物的神韻。國光劇團的《閻羅夢》及《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前者令人慨歎人生,後者則看王熙鳳的機鋒銳利。 漢唐樂府古典梨園歌舞戱《韓熙載夜宴圖》像是一幅恬靜的古畫,如同卷軸般悄聲地展開。人物姿態細膩,音樂幽婉,雖然緩慢卻有著難見的韻雅僕質。常和梨園歌舞戲的音樂相互借用的南管,是十分古老的音樂,清雅而細緻。《古曲清韻晉江南管》的演出採傳統形制,《心韻》則在古曲外,能聽到王心心新創的曲子。《NSO馬勒系列九》演出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悲劇》,雖然是龐大的樂曲,但音樂以緩慢的步調開展出一幕幕的情景,若靜心聆聽,沉潛內蘊的情感將顯得豐富而動人,聽見那「搏擊命運的人」。

    文字|謝杰廷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十三位編舞家 十三種與舞蹈相遇的方式

    春天.賞花 春天.讀詩 春天.戀愛 春天.看舞 霏霏細雨 溫柔點醒冬眠感官 吸吐放晴後的第一道清新空氣 丟開厚重灰沉大衣 身體恣意舞躍綻放 姿態繽紛 如春之花 走進舞蹈花園 隨著十三位編舞家翩然起舞 林懷民的春天容顏 是寫意純淨的「白」 劉鳳學以布蘭詩歌 驚撼蟄伏心靈感動 ROSAS姬爾美可交織舞蹈與音樂 從比利時帶來一波波春雨漣漪 加拿大瑪麗.書娜探究身體可能性 譜出殘缺且美麗的身體狂想曲 一年一度兩廳院新點子舞展 中生代編舞家馳騁肢體想像 何曉玫捕捉生活點滴 刻劃台灣文化現象 林原上以禪入舞 邀你入夢探索生命旅程 楊桂娟與David Grenke辯證人性光明黑暗 劉紹爐重現奧林匹克經典 帶來力與美的春天饗宴 姚淑芬與裝置藝術家陳俊明 跨界尋找失落的心靈 春鬥2006三支舞作風格迥異 羅曼菲姊妹情深 粉墨登場唱曲尋夢 布拉瑞揚沉重探索死亡的昇華與體悟 年輕的鄭宗龍則舞起「莊嚴的笑話」 踏著不同節奏 走進春天 與十三位編舞家悄然相逢 瞧見不一樣的生命風景 你 準備好了嗎?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淋上嬰兒油,準備起舞。攝於2000年舞作《斷層》彩排前。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相信您還是會繼續在天堂練舞

    光環舞集舞團藝術總監劉紹爐,以「嬰兒油上的現代舞」、「觀音聽舞」系列舞作享譽國際,九月一日因腦瘤復發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劉紹爐愛編舞更愛跳舞,即便病痛纏身,仍持續創作、舞蹈。本刊特邀劉紹爐老師的學生、曾為光環舞集舞者的青年編舞家蘇文琪,以此文回顧與劉紹爐相處的點點滴滴,也讓人看見他愛舞也樂於與人分享舞蹈的一生。

    文字|蘇文琪
    第262期 / 2014年10月號
  • 劉紹爐《舞輪脈》持續發展身體與聲音的關係。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迎接卅周年

    《舞輪脈》 年輕世代首次接棒出手

    為了慶祝舞團卅歲,光環舞集推出嬰兒油系列新作《舞輪脈》,除了由藝術總監劉紹爐編創探索身體與聲音之作,更特別的是由年輕世代舞者首度參與編創的《曲..直的油戲》,透過四條繩子與嬰兒油的運用,讓觀眾看到了年輕世代都會經歷關於衝突、摩擦、矛盾的生命狀態。

    文字|樊香君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陂塘》中,油亮的舞者們時而幻化為池塘中的水生植物,時而是匍伏於自然天地間的戰士。(光環舞集 提供)
    舞蹈新訊

    再現嬰兒油之舞 光環《陂塘》舞動池中生機

    提到光環舞集,多數人不約而同浮現的印象正是舞者周身沾染嬰兒油,在油光與汗水之間進行各式翻滾堆疊的動作。藝術總監劉紹爐從早年「氣、身、心合一」的肢體概念,發展出獨特的嬰兒油劇場,取材上則歷經鄉土與人體脈輪潛能探索等階段,近年更自客家文化與劉紹爐在新竹縣客家村成長的個人經驗著手,編創《山歌踏舞》、《身音body sound》等作。 此次推出的年度公演作品,延續客家系列,將舞台上的嬰兒油風景轉化為月光下的客家陂塘農家灌溉用的池塘,本就充滿了形形色色生物鳴叫浮游的生態風景,而油亮的舞者們時而幻化為池塘中的水生植物,時而是匍伏於自然天地間的戰士,在肢體與聲音的流動間,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扮演提點的角色,呈現出客家農莊風景的恬靜與生機之際,亦展現了走入熟成期的舞團表演風貌。

    文字|鄒欣寧、光環舞集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呼吸、氣、意念、身體、與油,帶引著高低起伏,帶領著情境與心境的層層浪濤起落。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再現「嬰兒油上的現代舞」 《朝聖者之夢》 身心張弛間探索藝術與生命

    《朝聖者之夢》分六段,各段音樂集結了西藏、中東、印尼等地的民族音樂,並加入了風聲與梵音,節奏多變,發想視覺造型,以身體嘗試各種動作可能。各個舞段總離不開主題──「朝聖者」,藝術家就像朝聖者,將意念與身心連結,不畏艱險探究生命的終極。

    文字|周倩漪、李銘訓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弗爾思特穩健且流利地刻劃出富吸引力、貼合曲目應有的味道。
    音樂

    西班牙熱力放送 精采國際交流

    西班牙的音樂向來擁有南歐的獨特熱情,有時其中還摻入東方國度的神秘感。弗爾思特穩健且流利地刻劃出富吸引力、貼合曲目應有的味道,國台交今夜擺脫了傳統典雅端莊的形象,傳達出細膩熱情,不只是曲目的應有美感,更是指揮與團體互動的魅力,息息相關。

    文字 曾筱雯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 編舞家劉紹爐
    特別企畫 Feature

    「油滑」中,看見人體之美─劉紹爐 「嬰兒油上的現代舞」首部曲《奧林匹克》菁華再現

    有「舞蹈界愚公」之稱的劉紹爐,正如這個綽號所點出的,以愚公般堅持投入的精神耕耘他的舞蹈創作之路,而「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正是與他畫上等號的金字招牌。今年該系列首部曲《奧林匹克》重新搬上舞台全台巡演,也讓年輕世代有機會一睹這支巡演過大半個地球、劉紹爐將體育轉化為舞蹈藝術的得意之作。

    文字|鄭淑瑩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水際》中強調的便是水與舞的互動,人的肢體牽引水紋的變化,水的流動亦帶動著舞者的氣身心。
    舞蹈

    人舞 水舞 光影舞 光環舞集《水際》 與李泰祥的音樂共鳴

    《水際》中強調的便是水與舞的互動,人的肢體牽引水紋的變化,水的流動亦帶動著舞者的氣身心。

    文字|鄭淑瑩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 《水域70%》已由嬰兒油點出美麗的水邊意象,整支舞作還將呈現游魚、波浪、海蟲、暴風雨、急流沖刷等不同的水世界。
    舞蹈

    光環舞集二十週年新作 《水域70%》以人聲伴舞

    新作《水域70%》藉由嬰兒油點出美麗的水邊意象,整支舞作還將呈現游魚、波浪、海蟲、暴風雨、急流沖刷等不同的水世界,搭配舞者們的聲音演出,將是一場過癮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文字|盧家珍
    第142期 / 2004年10月號
  • 劉紹爐七年來嬰兒油系列舞作,不外乎為了打破西方舞蹈追求形式美的桎梏,重新向内尋求一股蓄積迸發的能量。
    台前幕後

    傾聽身體的聲音 《斷層》呈現靈肉掙扎的生命歷程

    從一九九三年嬰兒油第一次在舞台上發光,接下來《奧林匹克》、《油畫》、《草履蟲之歌》,到去年舞團十五週年慶發表的《黑潮》──幾乎集嬰兒油舞蹈動作之大成,強調「身體自會告訴你什麼」的劉紹爐希望突破標題的限制,挖掘自我的境界,引動當下的精神力量。

    文字|王菊櫻、林鑠齊
    第93期 / 2000年09月號
  • 《奧林匹克》被視為光環嬰兒油風格的成名作。
    舊剪新裁

    舞蹈愚公,闢造豐彩大道 光環舞集歡慶二十週年

    有「舞蹈界愚公」之稱的劉紹爐,所創的光環舞集,今年也已滿二十年。從「鄉土」、「主題與變奏」、「嬰兒油」、「氣身心」到現在的「觀音聽舞」等系列,一路走來軌跡歷歷。

    文字|楊莉玲、謝春德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123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