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
-
戲劇 當義大利即興喜劇遇上客家外台戲
東西合璧 《漂浪英雄走關西》端出澎派喜劇
開天闢地第一回,義大利即興喜劇面具與東方傳統戲曲臉譜即將同台競演?!沙丁龐客劇團繼2020年成功推出小丑結合京戲的喜劇劇目「《白蛇?!》:小丑們的終局之戰」後,今年應臺灣戲曲藝術節委託,以「超時空英雄」為主題開展全新創作《漂浪英雄走關西》。 劇團以客家外台戲為基礎,透過戲中戲結構與義大利即興喜劇巧妙融合,在客家戲演員馮文星與現代劇場演員徐堰鈴、小丑演員張峻瀚,以及本劇雙導演之一的谷樂熙(Luc Ducros)多樣戲劇背景的火花相互切磋下,開啟東西方文化喜劇共舞新路,直探人性發笑與同理共性,同時給予「英雄」形象另外一種現代化的新定義。 戲曲裡帥氣英挺的小生,一旦遇上了義大利即興喜劇裡的小丑僕人,兩人在台上搬演一場講述忠孝節義、宋朝開國君主趙匡胤與忠僕趙福的客家戲段子,會是什麼情況?《漂浪英雄走關西》講述一位摳門節儉卻執念傳承客家文化的團長,帶領想闖遍世界舞台的兒子暨當家小生,與在團裡受盡委屈的打雜團員,外加來台學藝的法國籍實習生,在彼此留在劇團的目標各異、凝聚力分崩離析的狀況下,面對演出可能開天窗的突發事件,各種荒謬瘋狂的應變辦法傾巢而出,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爆笑演出。
-
頑劇場《月亮媽媽》全新再製 對生命、年老、愛情、死亡提出詩意表達
頑劇場創作者黃凱臨自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E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tre Jacques Lecoq)習成歸國後的第一個長篇創作《月亮媽媽》,於2015年台灣首演,並於2016年前往法國、新加坡、上海等地巡迴演出,靈活運用在法國及自義大利即興喜劇習得的養分,演出佳評如潮。7年後,黃凱臨邁入不惑之年的新階段,經過這些年的表演與創作的沉澱累積,站在不同人生階段、生命觀看角度的視野,重新闡述關於記憶、回憶與生命的消逝,全劇幾無語言的使用,全然透過精準掌控的肢體表演、層次豐富的表情渲染、細緻靈動的戲偶製作,以及「默劇」、「小丑」、「面具」等元素,溫柔探問生命中面對「失去」的必然課題。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演員
五歲時,傑夫.索貝爾曾立下誓言要成為一名魔術師,雖然長大後變成了劇場工作者,但在他的作品裡,依然隨處可見魔術的影子,「我從魔術師變成一名演員,而現在是個小丑。」曾在賈克.樂寇戲劇學校接受的訓練,奠定了他肢體劇場與小丑表演的基礎。即將來台演出作品《斷捨離的物件習題》的索貝爾,將透過與大小紙箱中各種物件的互動,探索在荒謬中的昇華能量,從詩意非寫實的劇場性中找出最貼近人性的複雜情感。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馬照琪 害羞小丑 因戲劇重新看待世界
台上的她有時是畫著誇張的花臉,有時是戴著紅鼻子,還有跳加官式的小丑步伐、逗趣的肢體台下的沙丁龐客劇團團長馬照琪,卻說自己是個內向害羞的人,但戲劇的力量,卻讓她有勇氣去接觸人群、重新看待真實世界,她曾說:「選擇運用小丑的形式,來呈現這個世界在電視上看不到的真面目,笑聲也只是思考的開始。」
-
演出評論 Review
擺脫了自戀與高姿態的小丑表演!
汽球與地攤偶劇場景呈現了小丑演員們在肢體之外的操偶表現,也許他們的操偶技巧不盡完美無缺,但「退居幕後」的謙謙風度,讓這整晚的演出增加了少見丑劇表演的內涵與深度。沙丁龐客劇團的小丑,不若明星丑角那樣譁眾取寵,而是真以發揮十八般武藝(儘管可能也不到十般)那樣,在舞台上盡心盡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拉馮斯:小丑就像一瓶好酒,越陳越香
應沙丁龐客劇團之邀,於九月份來台開設「戲劇小丑工作坊」的法國知名小丑演員季.拉馮斯(Guy Lafrance),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戲劇工作者,除了是小丑與手風琴師,也是戲劇演員、劇本作家、戲劇老師,但他說他一生最大的熱情就是「小丑」,他所創造出的小丑角色Gustave Reblochon,是個平凡不過小人物,總是為生活所苦,正也透露出他對小丑表演的體悟:「小丑之所以惹人發笑,是因為他的笑點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人性。」透過本次專訪,讀者可以更瞭解小丑藝術的奧妙!
-
即將上場 Preview 俄國丑角大師再度來台
斯拉法《下雪了》 分享生活的喜樂與詩
七月要下雪?還是第三次?!沒錯,正是俄國丑角大師斯拉法的《下雪了》,又將在盛夏造訪台灣。對斯拉法來說,小丑藝術是喜悅的分享、生活樂趣的演繹,而現代小丑的表演應展露出詩意和哲理。而這樣的生活悲喜與詩意,正是《下雪了》最為銘刻人心之處。
-
戲劇
臨終前的異想世界
如同創作者對演出的期許,《在世界的房間》是輕盈與幽默的,儘管諸多元素的整合仍有待梳理,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藏有許多停滯的空拍,在小丑出場和逐帽、玩球的段落都有稍嫌緩慢的節奏,全劇空間處理和畫面對比的安排上也有些許瑕疵,但整體而言情感是真摯的,意念的傳達是明確的。
-
戲劇 改編自《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
《在世界的房間》書寫小丑的死亡詩篇
《在世界的房間》將原著中的小男孩改成小女孩,馬照琪自導自演,用獨角小丑表演捕捉小女孩面對死亡的孤單、恐懼、絕望和憤怒等內在感受。全劇以房間為場景,透過枕頭、故事書、繃帶、點滴架等物件,創造出一個病童的想像世界。
-
戲劇
異境中缺席的小丑與詩
如果,我們不把《異境詩篇》看作是一齣嚴肅僵硬的戲,如果,我們可以開懷地欣賞年輕演員們充滿自信與「熱愛表演」的真情流露,那麼我們將看到一種在台灣尚屬新形式的表演藝術,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開始發芽。
-
回想與回響 Echo
紅鼻子詩人
綜觀《下雪了》的演出,並沒有使用多少高難度的表演技巧或舞台效果,那麼斯拉法跟你我的差別在那裡呢?難道不就是他可以在氣球裡見到人性、在床邊看見大海的能力上嗎?
-
焦點
小丑的光榮歷史
傳統小丑表演的基礎,建立在皮耶候和阿樂岡這兩個藝術喜劇的僕人角色之上。十九世紀的英國人格雷馬弟,則是第一個以丑角為業的藝人。到了近代,電視媒體為喜劇演員帶來更廣的觀衆群,斯拉法本人便是在俄國家喻戶曉的電視丑角明星。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獸競藝
現代馬戲團的成形,以十八世紀英國人艾斯特里成立職業馬戲團為起點。十九世紀起,馬戲節目内容隨著場地變寬而日漸豐富,人體特技表演的任務也逐漸吃重, 如今更在新馬戲藝術的誕生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
專輯(一)
無聲的舞台
他帶著明星式的笑容出場,走了兩步路,一個踉蹌往前滾了三圈,才要穩住,脚上又踩到個東西,一滑,劈腿橫坐地板上。摸摸口袋拿出個氣球,鼓起腮幫子用力一吹,球愈漲愈大,人也慢慢地被氣球往上拉起舞台上,沒有繩子、沒有香蕉皮,也沒有氣球,只有個白著一張臉的──小丑演員。
-
專輯(一)
小丑劇場的淚水與歡笑
人類愛「笑」的本質、愛某種愚笨特質的潛在意識,使小丑劇場能夠在更深沈的荒謬人性中去冒險。即使是在舞台上耍寶,也是因爲了悟生命而有了澄淨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