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把《異境詩篇》看作是一齣嚴肅僵硬的戲,如果,我們可以開懷地欣賞年輕演員們充滿自信與「熱愛表演」的真情流露,那麼我們將看到一種在台灣尚屬新形式的表演藝術,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開始發芽。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異境詩篇》
TIME 2004.11.26〜28
PLACE 台北紅樓劇場
莎士比亞妹妹們的劇團過去的演出充滿劇場實驗的尖銳與創意,主要編導魏瑛娟與王嘉明的作品風格強烈,其深沉的特質在數量可觀的演出中表露無遺。馬照琪首度個人也是初次在該團擔任編導的作品《異境詩篇-從賈克佩維的詩出發》,表現了相當不同的創作取向與劇場效果。
中帶淚的小丑本質在劇場缺席了
演出一開始,幾位戴上紅鼻子卻有著惡魔般搞怪顛覆力量的變形小丑,彷彿從天而降地流竄在觀眾席之間,將開場時踽踽獨行於台下、坐在角落攪動咖啡、噴出煙圈的人間小丑所帶來的憂傷氣質徹底淹沒,代之而起的是一連串高能量的搞笑奇想與歡樂。
演出內容或許從賈克.佩維的詩出發,但是,那恐怕只是編導創作時的動力與企圖,充滿爆炸性笑聲的紅樓劇場,早已不是小丑台下憂傷流連的的小酒館,年輕的活力佔據了舞台,流行歌曲的慵懶謔仿、新世代冷笑話和白癡造句台詞、誇張逗趣的默劇式橋段和才藝展現,加上人聲伴奏的和諧歌聲,匯演成令觀眾為之瘋狂的「小丑」表演,其實,以戰爭為事業的家庭、廣場上受傷淌血的馬、破碎鏡子映出七彩光芒的荒涼、酒館裡人生旅程的暫時歇腳……,這種種來自於詩與文學本質的內在情感與情調,編導仍然努力讓它們在笑聲中突梯竄出,但是戲劇性橋段以及殘酷本質的蒼涼內蘊,比起嬉鬧逗趣的表演,顯得多麼微不足道!觀眾所關注與陶醉的,仍然是喧囂的情境所帶來的快感,而笑中帶淚的小丑本質,無疑在劇場中缺席了。
新形式的表演藝術在舞台上發芽
如果,我們不把《異境詩篇》看作是一齣嚴肅僵硬的戲,如果,我們可以開懷地欣賞年輕演員們充滿自信與「熱愛表演」的真情流露,那麼我們將看到一種在台灣尚屬新形式的表演藝術,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開始發芽。畢竟享受歡笑是一種本能,原本也是劇場之所以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意義之一,恐怕更是新一代的觀眾們對劇場的渴望想像與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
於此,在小丑表演的基礎上,儘管《異境詩篇》的演員們具備了高度的熱情與認真的努力,我們仍然必須要求演員扮演小丑時身型姿態與彼此搭配之間的精準,而節奏上的鬆緊有致和絕無冷場的即興能力更是不可忽視的基本功課,否則,異境中的詩的底蘊,紅鼻子背後另有天地的小丑,終將在終場之後便煙消雲散的笑聲中缺席。
文字|王友輝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戲劇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