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
思想不短路
NFT兵臨城下,傳統感觀世界的最後保衛戰
一年多的疫情環境也讓全球不少觀眾日益習慣透過網路平台欣賞藝術展演的模式,甚至喜歡其廉價與便捷。當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和虛擬科技逐漸攻占視覺、聽覺,甚至嗅覺與味覺的表演領域,滿足人類在這些感官享受的需求後,觸覺上的回饋或將是數位世界仍待突破的終極門檻。換言之,連結於指尖和大腦頂葉間的千萬個神經元,將成為人類傳統感官世界的最後防線。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現場演出到線上直播
疫情壟罩下的英國劇場,如何在封城令下繼續為觀眾演出?如何在防疫要求下進行排練?如何在無觀眾現場演出與直播攝影要求下,演員與工作人員維持表演的能量與技術的平衡?旅英台灣導演林大貂在徹斯特「故事屋劇院」執導的《茱莉小姐》經歷了從舞台現場到線上直播的排練製作過程,藉由她的分享,讓台灣讀者看到英國劇場人如何克服萬難,讓表演繼續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面對劇場寒冬 尋找展現創意的生存法則
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劇院關閉,製作腰斬,劇場藝術家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突破難關、繼續產出作品?兩位旅居德國的創作者樊怡君與羅芳芸在如此困境中分別完成了舞作《MUDRA》與紀錄式劇場作品《Home away from home》,她們突破了那些難關?又得到了那些支援?作了多少妥協的同時又發現了怎樣的視角?
-
焦點專題 Focus
疫後了嗎?──從製作觀點剖析全球表演藝術疫後生態
「疫後了嗎?」 這個問題大概被問了兩、三年有餘。COVID-19疫情自2020年開始肆虐全球,不只人類的健康受到威脅,更影響到經濟、交通、文化、政治等層面,於是我們不停地在不同時間點裡,思考疫情的高峰是否已過?我們是不是終於能回到正常生活,不用再次隔離,甚至是封城?國際交流、旅行等活動是否回復生機?終於,從2023年跨到2024年的現在似乎可以比較篤定地說,現在是疫情之後了。 不過,COVID-19所帶來的後遺症,同樣不只在身體裡頭,其實仍舊影響著全球運作,所謂的「回到」過去的正常生活,似乎是種錯誤的想像過去,本來就不可能回去,我們似乎都得在疫情之後找尋新的正常生活。因此,本刊邀請到為國家兩廳院2023「ACPC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擔任導師、在國際間深具影響力的4位表演藝術製作人,就他們的觀察,思考疫情對於表演藝術的影響,也勾勒疫後的生態,給未來更多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號外!
二○二二表演藝術年度回顧
2022年,台灣雖面臨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但全球也逐步擺脫病毒的陰影;與此同時,烏俄戰爭持續延燒,衝擊全球供應鏈,也對台灣民生造成劇烈衝擊。此外,氣候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永續」成表演藝術圈的新關鍵字,從此延伸出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圈能有什麼樣的未來? 本期特刊,總結以下10大表演藝術重要現象,藉由事件回顧,盤點後續影響與意義。 現象01:國表藝三場館藝術總監首度全員留任 現象02:共融、永續,表演藝術圈新價值 現象0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用,能否跨出文化台北的下一步? 現象04:大劇院時代正式到來,致使創作生產過量? 現象05:台新藝術獎邁入20年,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表演藝術專業獎項? 現象06:3億元特殊補助專案「藝術未來行動」,真能引領更美好的未來? 現象07:音樂劇爆量,市場準備好了嗎? 現象08:「階段性呈現」爆量,是觸及觀眾、劇場永續解方? 現象09:COVID-19延燒下的市場挑戰 現象10:全球通膨下的製作成本與票價提高,藝Fun券「常態化」有解?
-
腦海裡的旋律
療癒的力量
秋冬的樂界盛事,莫過於大提琴家馬友友即將訪台。期待走入音樂廳的心情,加上全球疫情似乎快畫上句號,黝黑鬱悶的3年就要結束,此時看到隧道另一頭的光,多麼令人歡喜! 去年3月中,YouTube上流傳一段點擊率超高的影片:戴著口罩,頭頂扁平呢帽的男子,在美國麻州某疫苗注射室,先演奏〈聖母頌〉,緊接著拉了巴赫〈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坐在休息區等候的民眾屏氣凝神地聽,有人拿出手機錄影,有人閉著眼睛享受;十幾分鐘內,注射室中原有的喧嘩和不安平穩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寧靜安詳,琴聲不斷流瀉,世界卻停止運轉。 「既然得靜坐15分鐘觀察、休息,我乾脆為大家拉幾首曲子。」戴著口罩,頭頂扁平呢帽的男子不是路人甲,而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在電視新聞訪談中他提到這段插曲。令人不安的疫情期間,音樂成為許多人的依靠,對外聯繫、對內定錨,安慰的力道溫柔卻強大。我清楚記得,疫情剛起的那個春天,義大利深陷恐慌,城市居民自組社區音樂會,在陽台上唱歌互相打氣,也為在醫院奮戰的醫護人員隔空加油。 「普遍認為,應對壓力大、令人痛苦的時期,音樂是非常有幫助的。」美國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專家、布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還有波士頓音樂與健康研究所的教師透過研究得到證實。長期以來,他們合作探討音樂如何活化大腦,以及音樂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實際功用,最初研究對象為中風和癌症患者:因為大腦組織受損,有些人失去感知音樂的能力,有些人則產生音樂幻覺,在沒有演奏╱播放的狀況下也覺得聽到音樂;透過對失能者的觀察,反向理解健康的大腦到底是如何處理和感知音樂。 大部分人不會意識到,聽音樂時,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忙:當聲波進入耳朵,撞擊耳膜並引起振動,之後不斷轉換能量形式,最後形成電信號傳達到腦幹;腦幹是大腦的聽覺訊息中繼站,之後會將之分送,以活化聽覺皮層和大腦其他區域。聽音樂尤其聽我們喜歡的曲調會讓大腦許多區域活化,例如處理韻律與節奏、體會時間感和掌管身體運動的小腦;將經驗轉化成記憶的海馬體;有「大腦情緒中心」之稱的杏仁核;負責聽力、感知和理解的顳葉;還有大腦的獎勵迴路,分泌快樂荷爾蒙、傳導讓人興奮的腦內啡,都得依賴這個系統簡而言之,聽音樂時,大腦不同區塊必須協同工作,才能整合不
-
特別企畫 Feature 社會動態篇
時間跨度中的瘟疫之眼,從SARS到COVID-19的忠實記錄
總說表演藝術是當下,以此特性,記錄稍縱即逝的時間切片總是困難。2020年春,新冠肺炎使得人心惶惶,勾起眾人2003年面對SARS的回憶。「當初是怎樣走過來的?」近20年前新聞資料庫發展未比今日,谷歌收穫有限。所幸仍有當年雜誌的典藏,始能得知圖文記載及綜合報導;而後又有《表演藝術年鑑》的統整,為當年產業挑戰留下記錄。 回頭看,月刊或雙月刊都提供了有別於日報或週刊的跨距,讓各方資訊得以沉澱再現,卻又不覺落伍。迥異於學術研究較為漫長的審查出版歷程,或是強調總體趨勢型的分析;雜誌有更多的寫作自由,也能藉由顯微鏡般的個體切片,呈現多種樣貌,同時它也面向大眾,也能有更廣大的讀者群。
-
倫敦
《我們全部》搬演COVID-19下障礙人士的故事
倫敦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舞台一開場像是個診療間,台上有兩名女性,一名身體健全,另一名是腦性麻痺患者需他人攙扶步行,直覺是這名身障女士前來接受治療,但接下來的發展與觀眾的期望完全相反。由瑪丁妮絲(Francesca Martinez)飾演的腦性麻痺患者是一位心理治療師潔絲,而身體看來毫無障礙的女性則是前來接受治療的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患者。《我們全部》(All of Us)這齣戲一開演就挑戰觀眾對「身心障礙」的認知與成見,要觀者以更開闊的角度踏上故事旅程。 《我們全部》是主演瑪丁妮絲的首齣登台劇作,最初計劃在 2020 上演,卻因COVID-19被迫停止。從那時起,身障人士占COVID-19死亡人數的60%,瑪丁妮絲也因此重寫劇本,將自COVID-19流行以來政治氣候大變進而影響身心障礙人士補助與生活的血淚寫進故事裡。 《我》劇打破了人們對殘疾生活的偏見。劇中多位身心障礙者都是複雜、多面的,有慾望也有缺陷。如米兒絲(Francesca Mills)扮演的21歲女性波比是一名輪椅依賴者,個性奔放的她跟其他女孩一樣出門聚餐約會,直到因政策改變失去夜間照護者,她被迫每晚9點前要包著尿布上床,到隔天早上8點照護者來了才能離開床鋪,常需與自身排泄物度過長眠,對其身心靈是極大打擊。這角色寫得很精采,特別是她和帥哥在家裡調情的場景令觀眾耳目一新。 本身有腦性麻痺的瑪丁妮絲不喜歡用「腦性麻痺」形容自己,她都以「搖搖晃晃(wobbly)」來向別人介紹自己身體上的不便。她書寫並主演這齣戲,希望人們建立一個可以真正看見且重視彼此的社會。就像瑪丁妮絲的角色潔絲說的:「我並不殘破,我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火花。我們全部都是。」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後疫情時代,「我們」還需要劇場嗎?
編按:2022年5月,德語劇壇的年度盛事柏林戲劇盛會(以下簡稱盛會)再度以實體展開。兩篇自柏林傳回的現場報導,除了帶我們深入了解,後疫情時代歐陸關注的劇場話題。另外,透過專訪即將卸任的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Yvonne Bdenhlzer),充分認識盛會這11年來如何帶動劇場討論,使其成長為如今國際化、推動女性平權的劇場重要指標。
-
東京
政府鼓勵已接種疫苗者參與藝文體育活動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了喚醒因受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的文化藝術及體育活動需求,預計於今年5月推出「活動WaKuWaKu折扣」(イベントワクワク割)的振興方案,投入日幣388億元的預算規模,鼓勵已施打第三劑疫苗或能提出陰性證明的觀眾積極參與演出活動。活動對象包含電影、表演藝術、演唱會、體育競賽、展覽、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水族館、時裝秀、遊樂園等項目,每人1次購買的票券上限5張,可獲得每張票券金額20%(上限日幣2,000元)的購票補助。補助對象及金額雖然與前兩年執行的「Go To Event」相同,但本次「活動WaKuWaKu折扣」進一步要求參與者提供疫苗接種記錄或陰性證明。
-
首爾
歌劇慶典睽違兩年熱烈揭幕
韓國疫情雖大幅升溫,全國已有逾1,500萬人染疫,但重症確診率持續降低,當局研擬下修新冠病毒危險警示,將其視為「風土病」(或稱地方性流行病)處理,因此「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逐步推動中。隨著春天來臨,近日在韓國街頭,已可見大批民眾四處奔走,除了仍需配戴口罩出入公共場合,一般作息幾乎已恢復疫情前的日常。藝文界也終於迎來真正的春天,在因應防疫採取的各項限制陸續鬆綁之下,各類室內及戶外節目接連展開,其中又以歌劇類大型公演率先回歸舞台。
-
跨界對談 楊輝 X 汪兆謙
大鬧殿堂的行前宣告
《十日談》(Decameron)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寫實主義短篇小說集。說的是,1348年的一場瘟疫讓一群年輕男女躲避到佛羅倫斯郊外山上的園林別墅,每人每天講一個冒險故事、或是色情笑話等來放鬆心情,而這10天裡100則葷素不忌的故事,就是《十日談》的內容。 數百年後的今天,有群人躲進台灣南部的「釣蝦場」,於是《釣蝦場的十日談》就在這個新的(後)疫情時代裡誕生了! COVID-19與黑死病,義大利佛羅倫斯與台灣嘉義,薄伽丘與阮劇團,是跨時空與跨文化的對照;人戲與偶戲╱布袋戲,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則在不同領域、世代的創作者手中,找尋著交會的位置。傳統布袋戲出身、卻在歐陸與當代劇場合作的國際偶戲大師楊輝,以及回到嘉義創團、決定用「鄉村包圍城市」的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要用不登大雅之堂的故事、接地氣的通俗語言,闖進戲劇的殿堂這是他們即將行動的預告宣言!
-
香港
第5波疫情殺得表演藝術團隊措手不及
香港表演藝術工作者在2020年經歷了超過200天劇場關閉的日子,也嘗試在不同空間發揮劇場的可能性,利用線上資源和平台創造永續空間,亦讓海外交流在段時間維持著一定的發展。2021年香港的疫情受控,團隊和觀眾從演出取消和退票的陰霾下逐步走出,劇場又開始熱鬧起來,即使海外演出因為藝術家必須隔離而大量減少,但本地作品繼續上演,包括因疫情而延期的製作。
-
香港
研究報告指出觀眾仍愛參與實體活動
疫情爆發初期,各表演場地首當其衝,如何讓演出繼續以不同方式接觸觀眾,是表演藝術界各方探索的實驗。那段時間線上表演藝術節目大量推出,香港也不例外;今年場地陸續鬆綁,觀眾似乎又習慣了戴口罩看演出,進場觀賞演出似有回復「正常」的狀態。
-
首爾
疫情再起下藝文表演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為重返疫情前生活秩序所制定的「與病毒共存」階段性日常恢復計畫,在實施45天後宣告破功。根據12月16日頒布的最新防疫措施,已接種兩劑疫苗且滿3個月之18歲以上成年人開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已接種兩劑或三劑疫苗者,進出公共場合需出示「防疫通行證」或48小時內核發之PCR檢驗陰性結果報告書;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曾染疫之痊癒者,則需檢附年齡驗證與解除隔離證明,方可出入公共場所。演出場館座席取消梅花座限制,但須確保所有入場者皆已完成至少兩劑疫苗接種(18歲以下除外)。300人以上的中大型演出活動,須取得相關管轄部門核准始可進行。公立演出場館可視疫情狀況,自行強化防疫措施。
-
柏林
新政府上台再度迎疫情嚴冬
德國的疫情實際上從未真正停歇,但民眾對回歸正常生活的渴望,使防疫始終處於被動,僅仰賴政府強力介入約束。夏季的度假人潮回流之後,如同2020年發生過的,又開始了新一波感染高峰,但超出預料地,每日感染總人數居然是去年同時期的2至3倍,截至2021年12月中,單日最高感染人數約為76,000人上下,各邦陸續出現醫療負荷超載、醫療人力及床位不足的現象。期間,德國還經歷了9月26日的歷史性大選,以及漫長的新政府重組協商。12月8日德國新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宣誓就職。新政府重申了聯邦防疫政策,承諾不再封城,並加強疫苗接種率。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2020年7月,一支《天鵝湖浴室芭蕾》(Swan Lake Bath Ballet)影片在YouTube瘋傳,這是英國編舞家貝克(Corey Baker)受委託製作,他坐鎮在家透過手機視訊指揮調度,再由來自世界各地27位芭蕾舞者自行運用羽毛、蠟燭、蓮蓬頭、游泳圈等道具,各自在家中浴缸裡進行拍攝,並完成這支逸趣橫生的《天鵝湖》。 不只他們,拜數位工具之賜,當疫情讓全世界按下暫停鍵,劇場幾度經歷停擺又重啟,失去實體舞台的創作者們,被迫得快速學習網路介面、舞台轉換,創造出大量的雲端創作。嶄新的科技篇章,注定在這兩年的表演藝術史寫下關鍵一筆。 歲末年終,12月回顧專刊特此以「未來,線上見」命題,留下2020-2021表演藝術數位轉型的書寫。我們也邀請藝評家、製作人、策展人及創作者從線上創作、國際交流、線上藝術節、乃至線上教學等面向,分享他們的近身觀察當表演藝術創作大量借助數位工具,是否因此激發出具前瞻性的線上創作?又是否激發出新型態的身體操演? 後疫情時代,當數據與參數成為人們演算與再造的基礎。新媒體藝評人邱誌勇透過他對智慧學習的了解,分析現階段AI發展如何透過學習擴張人類身體的極限。資深藝文工作者洪凱西則分享她所知道的NFT跨界應用,邀請劇場圈的朋友一起來腦力激盪。當Zoom、Google Meet、Gather Town等線上視訊會議軟體,乃至線上藝術節、線上展演平台如雨後春筍般竄出,引進雲劇場到台灣的吳維緯,則以自身經驗,分享平台如何讓創作者在線上視窗裡繼續造夢。 有了如手機、iPad等移動載具,線上隨時隨地都能成為現實世界的擴增,且看編舞家蘇威嘉、策展人蔡宏賢及評論人王柏偉三位,從《看見你的自由步》聊到近期如《reCONNECT》、《14》、《神不在的小鎮》等作品,談數位工具形同催化劑般地消融虛實的界線,遠端、即時、共同、在場等詞彙也因此有了新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全世界封城最久的墨爾本、卯足全力進行線上國際交流的日本、及早先就發展出數位轉型輔導機制的英國,封城期間都從中摸索出數位文化政策的發展方向,相信足以作為防疫模範生台灣的前車之鑑。 當我們不斷叩問科技之於表演藝術的意義,也別忘了,線上策略終究只是表演舞台的擴展,我們
-
特別企畫 Feature Photo Stories
2020-2021 疫時風景
全球疫情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Photo Stories
劇院裡的社交安全距離,透視國家音樂廳梅花座位圖
2020年3月因確診澳洲藝術家於國家音樂廳演出事件,文化部首次公告「座位安排建議採梅花座、間隔座法或其他保持適當距離之安排」,對演出團體造成極大衝擊。
-
特別企畫 Feature Photo Stories
Watch from Home,舊作上線開啟「宅看戲」
綠光劇團於今年6月底將《人間條件》1至6集線上首映,累積超過280萬觀看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