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林芳宜

相關文章 9 篇
  • 座談現場。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NTCH Salon 劇院沙龍:劇場.議場—「思辨機構」系列講座摘要 製作及策展思維與實踐

    策展人藍貝芝、音樂策展人林芳宜與身在機構內的演出企劃部門主管林亭均與會,就策展的定義、不同領域的策展差異與經驗、獨立策展人與機構合作的磨合,與機構內對策展的關注重點等,進行經驗分享與思考。

    文字|田育志、林韶安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 林芳宜
    特別企畫 Feature

    作曲家、捌號會所藝術總監林芳宜 為價值奮戰的俠女人生

    她是作曲家/創作者、是策展人、是樂評人、也曾當過十年的公務員林芳宜的多元角色,表面看來與音樂息息相關,但真正建構起她的,是林芳宜面對「人」時觸發的情感與責任,如她生命轉折的選擇,如她留著朋友送的每一樣禮物。就像她手中拿著鐵釘的斷耳小兔就算受了點傷、遭遇磨難,依舊要自己所堅持的價值奮戰。

    文字|吳岳霖、阮予澄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 李勁松與蔡雅藝的「南音味自慢—現代古韻」。
    音樂

    衛武營「當代音樂平台」窺見當代奧妙 以音樂為主體 以場館為基地

    為推動當代音樂的前進輪軸,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首度加入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行列的今年,推出醞釀已久的「當代音樂平台」,除了開設工作坊培養人才,也建構國際連結以深遠發展,並推出三檔精采演出,跨界多元的音樂展演,探索表演藝術無窮的可能性。

    文字|李秋玫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 「綻放美好關係的非典型告白」一場表現打擊樂的繽紛多元。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演出

    兩場告白 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迎接這個春天,朱宗慶打擊樂團推出兩場演出企畫,一是邀請中生代華人作曲家創作全新作品的「遇見五位作曲家的真實告白」,一是集結多首貼近朱團本色的打擊樂曲的「綻放美好關係的非典型告白」,新穎的樂思與表演形式,將讓朱宗慶打擊樂團透過「告白」,深深「打」動你的心!

    文字|李秋玫
    第302期 / 2018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輯(一)

    雲門三十

    人們習慣用「而立之年」, 去定位、期許一個出生了三十年的人。 一個舞團呢? 她的三十年, 不只是一個人, 而是好多好多人的很多年, 所加總起來的生命。 這一段路走來 且讓王墨林、林芳宜的文字 帶我們回憶起那些時代的氣味 或是依舊迴盪的樂音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28期 / 2003年08月號
  • 林芳宜
    私房話

    當旅行碰上創作 兩個女孩如是說 林芳宜 ╳ 鄒永珊

    一個與陌生人一道搭火車的故事,成了旅居德國自由藝術創作者鄒永珊的小說題材,寫成了《鐵道共乘旅遊手冊》。但這趟旅程並未在文字書寫完成後停靠終點站,而將由作曲家林芳宜接續,以充滿聲音的文字為藍本重新創作,在「新點子樂展」中演出。 想邀他們一起聊天,但一個在柏林、一個在台北,面對面的機會等於零。所幸即時交談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在白天與黑夜,短短幾個鐘頭的交錯時間,用飛快的打字速度代替言語。雖然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但突然覺得在電腦前,大夥兒都顯得自在。不必注意穿著打扮、可以使用表情符號、遇到問題可以在對方打完字前找資料,「已讀」、「打字中」的訊息,讓我們知道對方在思考、在回答、在等待 談到旅行,不管是什麼年紀,總會回到小女孩般的愉悅,所以我們的問答也爭先恐後地交錯其中。聊著竟發現,兩人就算不寫作也要塗鴉,就算冒險也要旅行!一個將從文字寫出音符,一個預計從聲音創作文字,兩個愛做夢的女孩在地球的兩端同時上線,在聊天室裡集合。

    文字|李秋玫、林芳宜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徐伯年與林芳宜分享現代音樂的現況、困境及未來。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傾聽台灣的「新」聲

    對於那些想在音樂中尋求平靜與心靈寄託的人,現代音樂令他們頭痛不已,但愈想要依循古典音樂模式理解,得到的卻是愈混淆的答案。太多人對於現代音樂充滿著好奇,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然而身為現代人,不該不接觸現代音樂。在兩廳院新點子系列推出多年後,今年首度聚焦音樂,推出「新點子樂展」,引領觀眾聆聽屬於台灣的新聲音。 在音樂會演出之前,讓擊樂演奏家暨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以及作曲家暨此次樂展策展人林芳宜,為讀者打開現代音樂之門,共同分享現代音樂的現況、困境及未來。

    文字|徐珞玹、黃思瑋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成立於二○○四年,由多位維也納愛樂管樂好手組成。
    音樂

    堅持原味的維也納之聲 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 演出莫札特的管樂八重奏

    維也納愛樂的管樂器保留了古典樂派時期的演奏方法和音色,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原有的樂器,忠實地再現古典樂派裡自然柔和、穩定清澈,卻又可以表達細緻變化的圓潤音色。由多位維也納愛樂管樂好手組成的「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將帶來莫札特、海頓與胡麥爾的管樂八重奏,並與NSO共同演奏莫札特小夜曲、協奏曲以及交響樂,展現純淨的「維也納之音」。

    文字|廖俊逞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音樂

    這首曲子所有音樂家都怕 鋼琴家陳必先挑戰巴赫《賦格的藝術》

    鋼琴家陳必先近年用心於巴赫與現代音樂作品,三月的兩場音樂會剛好展現她這兩方面的努力成果:一場她將演出超高難度的巴赫《賦格的藝術》,這首曲子聽說沒幾個音樂家敢彈;另一場則首度在國內演出華人現代音樂家作品,將為作曲家盧炎與李子聲的新作進行世界首演。

    文字|廖俊逞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