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枝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上)
「第一苦旦廖瓊枝的大弟子」或許是我們對張孟逸的第一印象。 這曾經帶給張孟逸很大的挫折,並不是害怕學不好,而是她明白自己與老師的不相像無論是姿態、還是聲音。於是她很努力,努力成為廖瓊枝曾演繹過的劇中角色。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李三娘》裡的同名女主角。這位丈夫離家從軍、被迫在磨房產子的苦女子,陣痛那刻的一聲慘烈高音,化作全劇的最高潮,劃破劇中的夜晚與戲外的舞台,是難分真假的疼痛感受,重擊觀眾內心,而不只是耳膜。張孟逸為了詮釋她,不只是真實經歷了自身產子的經驗,更得將生活轉化到表演裡,這依賴著她反覆練習、揣摩,然後消化、演繹。 這背後的努力也不只是為了成為李三娘,或其他女主角,更是要成為一名「演員」張孟逸。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下)
打掉重練的轉捩點:從老師身上學習到屬於自己的技藝 真正拜廖瓊枝為師,是在張孟逸第二度離開蘭陽戲劇團,大概2009年時擔任第一屆文化部文資局廖瓊枝歌仔戲傳習計畫藝生。「那一年,老師就跟我說,自己得到了人間國寶的封號,然後文化部要給她3個藝生,『我留一個位置給你好嗎?』。」張孟逸的那聲「好」,成為她人生最大的轉捩點。 這是個讓她再次「打掉重練」的轉捩點。 辛苦的不只是張孟逸,其實還有廖瓊枝。「我自己很清楚,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有點難,我自己帶藝入師門,對老師來講就很辛苦。」張孟逸直接伸出手指開始比劃,說廖瓊枝老師特別在意指法,還替這些指法命名,像是觀音指、含蕊指等,「老師希望折進來的部分是一個圓的感覺,然後這裡手是要直的。」不只有指法,還有指出去的狀態也都有講究,不像自己過往不經意就直接出去,而是得把圓畫滿。其他像是下腰的身段,「其實認真說起來不太人體工學,但在舞台上就有美感。」以及廖瓊枝演唱【七字調】時百轉千迴的韻口,都是「跟著老師一直修。」 現在說起廖瓊枝老師的教學,張孟逸語調輕柔、卻又眼神放光,彷彿生命得到了某種救贖;但當時的自己是很挫折的,出自於藝生評鑑機制下的那句評語:「妳怎會不像廖老師」。 「我的挫折是,如果教完4年還是不像,那老師會多失望?她想要找傳人的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會讓她很受傷?」張孟逸細思自己的身形、聲音質地等條件,更清楚知道:「不可能啊,那這樣我就是不適合的人。」 她試著與老師討論。「我跟老師說,可不可以不要看我們像不像你?如果是看我從不及格到可能及格,從及格到70分,然後70分到80分的過程,會不會比較好?」廖瓊枝接受了這樣的想法,也影響其他人看待這樣的傳習計畫或許大家都清楚,不可能再找到、或是複製一個廖瓊枝出來。絕對不可能。 廖瓊枝無法被複製,但張孟逸才會就此誕生。
-
戲曲
精煉「戲肉」重登舞台 內台戲經典點染新意
需連演十天的內台歌仔戲經典劇目《王昭君》,要如何精煉才能成為一下午或一晚能演完的作品?薪傳歌仔戲劇團將於二○二一年將推出的《昭君.丹青怨》,是人間國寶廖瓊枝老師自內台戲時期便念念不忘的劇目。擔綱編劇的蔡欣欣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這是廖老師一直希望能夠圓的一個夢。」這個夢,是恢復內台歌仔戲時的榮景,讓觀眾看見當年的風華,同時希望能「以戲帶功」,給演員們充足的磨練。
-
法國導演鏡頭下的廖瓊枝 《從淚水到希望》紀錄片首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年以台灣重要且具代表性傳統戲曲表演藝術藝師為主角,拍攝生命史影像紀實,留下珍貴傳世的紀錄。2023年以歌仔戲人間國寶廖瓊枝藝師為主角拍攝,首度邀請熱愛台灣歌仔戲的法國導演尚若白執導《從淚水到希望:法國導演眼中的歌仔戲藝師廖瓊枝》紀錄片,以外國導演的視角看待台灣歌仔戲的藝術之美及廖瓊枝為歌仔戲拚博的強勁力量,讓更多觀眾認識台灣歌仔戲的重要地位。本紀錄片於3月9日假臺灣戲曲中心舉辦首映發表會。
-
劇場ㄟ冷知識
當代歌仔戲編腔的鋩角(mê-kak)
「音樂設計」是1980年代台灣歌仔戲進入現代劇場後才出現的專業職稱(註1),但概念與執行早存在於過往演出中,「被設計」的有腔調、配樂、鑼鼓三種所謂的「編腔」主要負責的就是「腔調」。歌仔戲腔調隨時代演進、市場變遷與文化變遷,逐漸出現常見用法,諸如【七字調】有各類變化、【都馬調】多用於長篇敘述、其他曲調有聯綴慣性與特定用途等,也因觀眾喜好、演出需求等,產生「新創曲調」、或「舊曲新編」。當代劇場歌仔戲編腔的主要工作就是將編劇寫出來的唱詞,「安排」適合的曲調來演唱這個「安排」包含找尋舊有的腔調,也可能量身打造。(註2) 本期「劇場ㄟ冷知識」邀請到知名編腔設計陳歆翰,分享他體會到的基本能力與小訣竅。
-
薪傳歌仔戲劇團《昭君.丹青怨》 國家戲劇院經典重現
經典重現,返本開新!改編自歌仔戲內台經典劇目《昭君.丹青怨》,由薪傳歌仔戲劇團藝術總監廖瓊枝口述、戲曲教授蔡欣欣執筆,聚焦於王昭君自繪的三幅丹青畫像,如何左右她一生命運。本戲如同王昭君多舛的命運,曾因疫情二度停演,本次將是第三度「昭君進宮」,本週末在國家戲劇院隆重登場。
-
蜉蝣ㄘㄗ
未被發明的傳統
歌仔戲「傳統」並未被發明,廖老師也未宣稱自己的表演即代表「傳統」。了解廖老師數十年來努力精進歌仔戲表演,或回頭思考歌仔戲百年來不斷與時代同步改變的現象,至少可援用《被發明的傳統》書中一個論點來看待歌仔戲某些「新發明」,也就是,歌仔戲面對舊風俗勢微時刻,屢屢產生動力,讓新事物有隙可入,時代劇、社會寫實劇、胡撇仔、金光變景,都是為適應新舊衝突的美學認知。
-
特別企畫 Feature 薪傳歌仔戲劇團旦角
張孟逸 偶然起步執著前行 「用心」唱好戲曲人生
因為高中參加歌仔戲社團,張孟逸因緣際會踏上了傳統戲曲之路。因喜愛而投入,因執著而不悔,在恩師廖瓊枝帶領下,她探索苦旦表演的精髓,更於去年以《王魁負桂英》焦桂英一角獲得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如今張孟逸接下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重任,她說:「我知道我肩上有很重的擔子要擔,我會努力、我會勇敢。」或許就會如龍山寺廟公對她抽到的籤詩的解釋:「不管你要做什麼,只要你用心,它都會好。」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戲曲界特效動作經典 結合當代科技再現
一九四○年代,連演十天的連台本戲《火燒紅蓮寺》,當年以水、火、雨景等機關布景與緊湊劇情風靡台灣內台觀眾,為了不讓好戲消失,也為了傳承歌仔戲藝術,國寶級歌仔戲苦旦廖瓊枝七年前將之改編濃縮搬演,近期更推出新版《俠女英雄傳》,由京劇名角曹復永擔任導演,並邀台北世大運開幕節目的幕後設計團隊合作,以現代科技「復刻」重現當年經典。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東西古樂的碰撞 跨越時空的交會
讓東方與西方的「古樂」在舞台上碰撞,會迸出怎樣的璀璨火花?由采風樂坊與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不但將各自展演東西古樂,更以當代作品作為媒介和平台來對話,邀請台灣作曲家董昭民及德國作曲家Oxana Omelchuk各創新曲,並邀國寶級歌仔戲演員廖瓊枝參與演出,打造東西人聲的奇妙交會。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殘酷日誌》排練與彩排
時間: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地點:台北 空場 時間:二○一四年十月廿二日 地點: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廖瓊枝 拭淚之後繼續挑戰
秋老虎發威,燠熱的台北午後,蒸騰的熱氣讓人眼皮沉重。推開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大門,萎靡的神經被一聲聲的悽悽慘慘給喚醒。 「念念不忘袂吃睏,為伊英台失神魂,全身無力站袂穩,三頓粥飯無愛吞」《山伯英台》梁山伯病中的唱詞,愛情無望的悲嘆,酸到人的骨子裡。 這聲音出自歌仔戲界最會哭的女人、「第一苦旦」廖瓊枝。為了九月下旬在北投舉辦的「台灣月琴民謠祭」最後一場活動,正在練唱,雖然,角色身分由旦角轉為生角,招牌的哭腔催淚依舊。 二○○九年,廖瓊枝以《陶侃賢母》封箱演出,揮別歌仔戲舞台。五年來,可沒過著閒適的退休生活,七十九高齡的她,每天開著車奔波趕場,教學、演講、開會、為學生排戲、整理劇本;十月,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更首度跨入小劇場,參與法國編導法布里斯.度比(Fabrice Dupuy)劇作《殘酷日誌》演出。 即使日前下車時不慎踩空,左腳腳掌裂開,腳上還穿著厚重的護具,行走不便,廖瓊枝咬著牙,一跛一跛趕場,大家心疼不已,要廖瓊枝休息一陣子,她卻說,從小阿媽就教誨:「答應別人的事,就親像頭殼斬落來。」瞻前顧後,肩上的擔子一個都不肯放下。 廖瓊枝的後輩學生都清楚,廖老師個性倔強,總是委屈求全,承受不了時,躲在角落哭一哭,眼淚擦乾,繼續做下去。 廖瓊枝笑說,她對自己也不太了解,踢到鐵板,被人誤會,就想為什麼還要做,不如退出藝界。但哭一哭發洩一下情緒,事情過了,又想找事來做。 「我從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如今受到大家的肯定,這不是金錢買得到的。這呢多歲還能為社會服務,人生的路愈走愈甜,趁著身體還能動,要為歌仔戲多做點事。」
-
復刻選文 藝號人物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七十四歲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今年初獲行政院文化獎、陳水扁總統卸任前又頒授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桂冠榮銜之多令人欽羨。但她念茲在茲的,仍是傳統歌仔戲的傳承使命。被尊稱為「廖老師」近三十年,早年算命仙說她命中帶「老師格」,絲毫無差,她在歌仔戲藝術上的授業,無人能及。
-
劇場快門
廖瓊枝老師於演出前上妝準備
地點:台北,國光劇場 時間:二○一一年六月廿五日
-
焦點專題 Focus 師徒同台競藝,傳統藝術綻放青春風華
大師經典.青春好戲-2010年傳統表演藝術節
由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的「二○一○傳統表演藝術節」,今年特以「大師經典.青春好戲」為主題,除了向畢生為傳統藝術奉獻的資深藝師致敬,看見他們畢其一生淬煉而成的豐厚表演層次與內涵外,更期待年輕一代的後輩藝生、新秀子弟勇於表現其個人特質,展現燦美青春的戲曲風華。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廖瓊枝《陶侃賢母》 回首畢生旦角風華
傳統劇目中鮮少以旦為主角的戲碼,此次演出由編劇曾永義特別針對廖瓊枝的性格、表演特質,以歷史為藍本,為她量身編寫全本以「老旦」為主角的《陶侃賢母》。廖瓊枝在劇中從二十歲花旦演到三十歲苦旦,再到中年帥旦,九十高齡老旦,將旦行藝術淋漓揮灑,也將廖瓊枝的人生藉著歷史人物,忠實呈現在舞台上。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台灣版「人間國寶」出爐 將編列預算助其薪傳技藝
榮銜應給老藝師,傳承交給中生代
98年度傳統藝術及民俗「保存者/保存團體」名單出爐!文建會於三月三日正式指定歌仔戲第一苦旦廖瓊枝、盲人彈唱藝師楊秀卿、布袋戲大師李天祿之子陳錫煌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地位如同日本的「人間國寶」,未來將編列預算協助其薪傳技藝。而漢陽北管劇團被指定為北管戲曲類保存團體,梨春園北管樂團被指定為音樂類保存團體,台南縣西港刈香則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過去教育部舉辦過「民族藝術薪傳獎」及遴選「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但皆為榮銜,第一屆民族藝師曾進行過薪傳並領過每月五萬元薪水,一年後不了了之。這是文建會在新版文資法通過後,首度指定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及保存團體,其辦法參考了日、韓等國的「人間國寶」制度。台灣版「人間國寶」,是先由縣市政府登錄重要無形文化財的保存者,再提報文建會審議。獲選者,將由藝師及傳統藝術團體自行招募從業人員的優秀藝生,提供習藝學費,培養未來藝師文建會傾向比照大學教師給鐘點費,每月大約可領四萬元台幣。
-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戲曲音樂發展的新景觀
以傳統戲曲而言,唱腔與伴奏音樂在演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製作一齣新戲,編腔者與音樂作曲者對於該劇種之音樂體製要有深入的研究還有要重視唱腔「聲情」與「詞情」的配搭、「聲情詮釋」與「伴奏音樂」的配搭,進而才能在這基礎之上,新創發現代化的唱腔與樂團伴奏音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看國內三大國樂團新樂季
全球化中展現特色 台灣國樂充滿希望
在一片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台灣的國樂團反而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積極透過自已的音樂特色,展現這些東方樂器的現代性與全球性,從以往邊陲到幾乎沒有讓人感受到國樂的存在,一直到現在三個公立國樂團展現「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精神,先不論節目品質或者是藝術走向,新樂季的內容都讓人看見了這幾個國樂團振作的一面,也看見這些團體希望將國樂市場作大的企圖心。
-
藝號人物 People 七十高齡歌仔戲國寶 念茲在茲盡在傳承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七十四歲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今年初獲行政院文化獎、陳水扁總統卸任前又頒授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桂冠榮銜之多令人欽羨。但她念茲在茲的,仍是傳統歌仔戲的傳承使命。被尊稱為「廖老師」近三十年,早年算命仙說她命中帶「老師格」,絲毫無差,她在歌仔戲藝術上的授業,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