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
紐約
轉型變裝皇后夜總會,沉浸式的《貓》起死回生?
誰會預料到今年夏天紐約最熱門的表演,是安德魯.洛伊.韋伯備受嘲弄的《貓》(Cats)?而且這個表演(Cats: "The Jellicle Ball")不在百老匯,甚至也不在哪個以前衛表演知名的外百老匯劇場,而是在下城世貿中心911遺址上所建、最新的帕爾曼表演藝術中心(Perelm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貓》似乎不需要重新引介到觀眾的意識裡,原來的製作在倫敦演了21年,紐約演了18年,至今仍是兩地最長壽的音樂劇之一,在德國和日本也都有長壽製作。原導演崔佛.努恩(Trevor Nunn)改裝演出的劇院,讓觀眾感覺是置身於垃圾場裡,對許多觀眾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沉浸式演出」。 但許多評論家和圈內人一直都有點看不起《貓》,認為它純粹是譁眾取寵,風格多樣的歌曲是「大雜匯」。韋伯就詩人艾略特給他的孫子女寫的催眠詩譜成歌串成戲,當時就受到智慧財產權的嚴格限制,基本上沒有故事(這部戲沒有掛名的編劇),只好說是一群流浪貓每年一晚來選后,後來也大大減少了重新想像這個作品的可能性,2019年的電影版票房口碑兩失利,似乎證實了《貓》的局限性。
-
紐約
氣候危機抗議者 藉打斷演出表達訴求
對有些人來說,氣候改變地球暖化是當前地球最大的危機,但是人類沒有採取應有的行動來改善,所以他們願意用各種方式來喚醒人們的注意,包括毀損價值連城的藝術品。視覺藝術觀眾在過去幾年來已經非常熟悉向博物館內的藝術品潑漆的抗議行動(從過去的反毛草行動者學來的),但在過去幾個月以來,氣候抗議的行為也發生在表演藝術的場域內,分別是在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和百老匯劇院裡。 去年11月,在大都會歌劇院一場華格納歌劇《唐懷瑟》的演出進行大約兩小時時,從兩側邊最高的觀眾席間,突然有人大叫「死的地球沒有歌劇」,然後垂掛下寫著同字樣的長布條。當這些抗議者被警衛帶離後,一位坐在一樓最好區的觀眾又站起來喊同樣的口號,直到被警衛帶離。這個抗議行動讓演出中斷近30分鐘,本來就已經很長的演出拖到近午夜才結束。 百老匯的抗議則是發生在《人民公敵》裡,這齣易卜生的名作是講一個小鎮醫生發現水源受污染而呼籲鎮民解決問題,這個製作有因電視劇《繼承之戰》(Succession)而竄紅的傑瑞米.史壯(Jeremy Strong)飾演醫生一角而票房滿堂紅(他也因此拿下東尼獎)。戲中最關鍵的一場戲是醫生在公聽會上舌戰鎮民,在3月的一場演出裡,一連有3位觀眾起身陳述氣候暖化的危機,因為這個製作是在一個觀眾環繞舞台的劇場裡,而且台上也有觀眾席,這場戲又有演員在台下,所以一開始很多觀眾都以為這是預先安排的橋段,直到劇院經理出面將發言者帶離,大家才知道這是抗議。
-
焦點人物 旅美打擊樂家
魯千千 揮舞琴棒、勇敢追夢
在紐約初見魯千千,俐落的髮型與時髦的打扮顯現出獨有的個性,言談間的大方和自信,與街頭的快節奏毫無落差。就在4月底的這天,她興奮地分享著剛獲知的喜訊在「葛萊美」這個擁有美國音樂界權威的獎項中,公布了「2023年十大爵士新秀」(10 Emerging Jazz Artists),而魯千千是唯一上榜的台灣音樂家。回想來時路,她苦笑著說:「如果當初我知道來這裡要經歷這麼多事情,會有多害怕啊!」 確實,印象中的她,留著長長直直的頭髮,在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二團中相當亮眼,卻也柔順低調。從小念音樂班的她,也一路從北藝大念到碩士畢業。在團體中,她演奏寫好的音樂,練著規定的棒法、打出一致的聲響,學習如何團隊合作。但她內心那不想安分的靈魂卻隱隱騷動著。她還記得,第一次走進創辦人朱宗慶的辦公室「討論」退團意願時,結果被慰留;第二次,她又帶著「討論」的想法,再度被說服;直到第三次,心意已決的魯千千直接說出她的「決定」,未料竟獲得朱宗慶的擁抱與祝福,放手讓她去闖蕩。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東亞在紐約起舞 疫情下的實體交流
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美國防疫規定在維護公共安全和恢復正常生活的兩個考量之間拉拒,愈來愈顯得莫衷一是,凡是室內群聚的活動,不管是公司、商家、餐廳、學校、場館,主事者都得自己評估開與不開的得失風險。紐約每年1月舉行的北美表演場館研討會,往往有許多圍繞著大會的表演。在停擺1年後,原本準備重整旗鼓,結果Omicron爆發,再度打亂了陣腳,許多預先宣布的表演,都在最後一刻取消。只有日本協會有超過10年歷史的「東亞當代舞蹈節」,主協辦單位與演出者密集協商後,決定照常舉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一)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紐約
美國表演藝術界對以巴衝突戰事異常沉默
中東戰事開打已4個月,表演藝術界對這個可能對全球政經情勢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幾乎是毫無反應,這個沉默與近幾年對其他重大社會政治議題的反應,有很大的不同。像是「黑人的命也是命」、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蘇俄入侵烏克蘭等,大多數表演藝術機構都傳達支持的聲音,有時是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有時是在演出前致哀、有時是在場地內外張貼標語等。這些很明確的立場表態,顯示了表演藝術工作者不願給人躲在象牙塔裡、自外於真實世界的疏離印象。 但這次的情勢很不一樣。在一開始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的時候,還有一些反應,像是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了威爾第歌劇《拿布果》裡的《奴隸之歌》,但隨著以色列的反擊造成大批傷亡和難民流亡,西方社會批評以色列的聲浪愈來愈大,表演藝術界反而噤聲了。沒有音樂廳、歌劇院、劇場在演出前聲明為死難者默哀,沒有特別的演出悼念死難者,沒有場所掛上巴勒斯坦的旗幟像掛烏克蘭旗那樣。藝術家私底下被公關公司、經理、演出主辦單位要求,不要對以巴衝突表示意見,連在社群上都要小心。 對比西方社會,表演藝術界的沉默顯得很不尋常。大學校園是反應最激烈的,示威抗議靜坐從去年開始就沒停過,劍橋大學甚至取消一場聖誕節前韓德爾神劇《Saul》的演出,因為主角是以色列國王。然而以巴衝突前因後果太過複雜,不管說什麼,都會得咎。柏林就有一個藝術中心,因為邀請了一個左派的猶太團體而可能失去政府的撥款。著名的視覺藝術刊物《Artforum》因為刊登反戰的聯名信,總編輯被迫離職。表演藝術直接面對觀眾,一不小心,不是得罪了這一邊就是冒犯了那一邊,只好三緘其口。
-
紐約
踩到中國紅線 《天安門:新音樂劇》男主角辭演
鳳凰城劇團的《天安門:新音樂劇》近期備受注意,並非因為這是全新的創作,而是因為傳聞有不少幕前幕後人員因擔心觸怒北京而不敢參與。劇組在8月下旬透過Playbill.com宣布百老匯演員Zachary Noah Piser將擔任男主角,第二天,人正在中國迴演的Piser就在他的IG上宣布「我已經辭演音樂劇《天安門》。」 業界都知道,要在Playbill宣布卡司是極為慎重的,肯定是所有合約都已經談成才敢進行,而宣布第二天,演員就打臉劇組,這是極為罕見的。由於Piser和劇組都沒有對此再做更多的說明,所有外界的討論都只是推測,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Piser不是受到北京的壓力,就是自己擔心受到政治報復而退出。根據報導,之前也有劇組方接觸的導演和演員(都有華裔背景),或是因為擔心仍在中國的親人、或是擔心自己將來不能進中國而不肯接這個工作,似乎讓這個推測更加可信。 天安門事件是北京多如牛毛的政治禁忌中之大忌,不但不能有公開討論,在網路與社群上也是嚴密封鎖。《天安門》這部新戲,刻畫兩個大學生因為參與六四的抗爭而相愛,絕對會踩到中國的紅線。但這部戲既不在中國上演,劇組也絕不會天真得以為可以去中國演,雖然有吾爾開希掛名諮詢,但資金、人員都來自美國,為何要擔心北京的壓力? 即使北京不施壓,光是演員的自我設限就是足夠的阻力,這在好萊塢早已是司空見慣,《華爾街日報》記者Erich Schwartel在《Red Carpet: Hollywood, China, and the Global Battle for Cultural Supremacy》書中就有詳細描述。《天安門》相關事件,是不是預示表演藝術圈也將開始屈服於北京的商業╱政治壓力之下?
-
紐約
舞台劇《排除》描繪好萊塢對華裔歷史的曲解
隨著電影《媽的多重宇宙》拿下多項奧斯卡大獎,Disney+強力推銷改編自華裔作家楊謹倫的《American Born Chinese》(楊紫瓊和關繼威也擔任要角),美國華裔似乎成為影劇圈的新寵。但華府Arena Stage上演的舞台劇《排除》(Exclusion)顯示,美國百年來的排華歧華意識並沒有消失,只是潛藏起來,當與「(白人)美國」的利益衝突時,又會浮現。 《排除》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叫Katie的華裔歷史學家,她的美國排華法(Chinese Exclusion Act)歷史書被好萊塢相中,要拍成電視劇,然而在改寫的過程中,她發現與歷史相對應的部分被不斷改掉,像是華工被白人吊死,女裁縫的角色變成妓女,受壓迫的中醫師變成身懷武功絕技的復仇者等。當她質疑這與事實不合時,她的白人製作人只是不斷提醒她,這是電視,觀眾要看的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情緒的事實」。 《排除》的劇作家Kenneth Lin自2007年以來已經有近10部舞台劇在全美演出過,正與作曲家Jason Robert Brown合作《霸王別姬》的音樂劇版。但就像許多劇場工作者,他也寫電視電影劇本,在Netflix熱門劇《紙牌屋》當過編劇,對好萊塢並不陌生。他的舞台作品《Warrior》、《Kleptocracy》都有政治的背景,《紙牌屋》尤其是講政壇的風雲詭譎,但《排除》的重心不是政治,而是好萊塢娛樂工業的公式化、膚淺化、利益至上的原則。因為走的是情境喜劇的風格,有些議題不能談得太深,白人製作人的角色刻畫說得好聽,做是另一套也有些落入陳套,但好萊塢乃至美國社會對華裔歷史的片面認識及曲解,擇其對己有利者所用的態度,仍相當清楚地呈現出來。
-
紐約
紐約愛樂終於迎來杜達美擔任音樂總監
經過可能是古典樂壇最長的追求期後,紐約愛樂終於追到了當紅指揮杜達美(Gustavo Dudamel),他將從2026樂季起擔任這個美國歷史最悠久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杜達美是21世紀崛起、至今聲望最高的新生代指揮。他在2004年贏得馬勒指揮大獎時才23歲;一頭爆炸捲髮、指揮時隨音樂全身舞動,深具舞台魅力;加上他出身委內瑞拉的國家音樂訓練機制El Sistema,對因為公立音樂教育不斷縮減而憂慮不已的西方古典界很有「禮失求諸野」的認同感,所以很快就成為樂壇寵兒。當時紐愛和洛杉磯愛樂都在尋找新總監,他被視為熱門人選,最後是西岸搶下這朵花魁。 10年後紐愛的葛伯特(Alan Gilbert)宣布不續任,杜達美再度成為第一人選。但他與洛愛的關係正是你儂我儂,更是難得好萊塢也賞臉的古典音樂家,何況紐愛固定演出的音樂廳改建一再難產,他沒理由跳槽,其他知名的指揮也沒人願意接這個燙手山芋,所以紐愛選了一個跌破眼鏡的梵志登。 梵志登就這樣不慍不火地過了幾年,他任內「聲量」最高的一件事卻與演出無關,是在2017年把柏黛(Deborah Borda)從洛愛請回來當大老闆。柏黛正是當年簽走杜達美的伯樂,所以此舉馬上引發諸多聯想。但要迎名駒入肆前,得先修好馬房;柏黛不愧是經緯大才,果然達成幾個前任都未竟的志業,趁著疫情停止演出期,完成這項5億美元的大工程,在去年9月風光開幕,但她隨即宣布將在一年後離職,震驚樂壇,讓人擔心當時還是進行式的樂監徵才會不會卡住。等到2月突然宣布簽下了杜達美,大家才知原來她是鴨子划水,一切盡在計畫中。柏黛臨走前終於幫紐約把這個乘龍快婿帶進門,可說是為近10幾年都有點消沉的紐愛,開啟了新的一頁。
-
紐約
女指揮安索普對電影《塔爾》提出嚴厲批評
上個月底在台上映的《塔爾》(TR)挾著入圍6項奧斯卡及女主角凱特.布蘭琪橫掃各獎(她是唯一有可能阻斷楊紫瓊成為第一位亞裔影后的候選人)的光環而來,算是今年頗具聲量的藝術電影。雖然此片美國票房只有1千萬,算是典型的曲高和寡,但因為故事背景是極少出現在主流電影的古典樂壇,在業界引起陣陣波瀾。或許因愛之深責之切,樂壇不很買單,尤其是美國頭號女指揮安索普(Marin Alsop)「身為女人我生氣。身為指揮家我生氣。身為女同志我生氣」一說,頗引起共鳴。 布蘭琪的角色是柏林愛樂的首位女主指揮(現實裡還未有),可以說是樂壇天后,只是濫用權威,頤指氣使,以黑手段報復敵人,藉權力勒索性與錢,心理也像暴君一樣扭曲,到處都看到對她不利的人和事。 片中惡行確實存在於樂壇,過去幾年的#MeToo 運動揭發了這層黑幕,只是目前所知的加害者幾乎都是男性。導演Todd Field和布蘭琪說此片檢視的不是性別而是權力,但權力不存在於真空,兩端的社經性別身分不同,槓桿的斜度就會不同,電影努力構築現實氛圍,偏偏最重要的主角設定上遠離現實,因為女指揮至今仍屬罕見(1份業界調查說前百名指揮中只有8名女性),頂級樂團領袖則是全無,電影偏偏讓這位頂級女指揮表現最壞的男指揮行徑,又沒去探討性別可能對她行為的影響,難怪讓業界看了不舒服。 其中最不舒服的就是安索普。她可不是普通人,她不僅是數一數二的女指揮,而且Tr這個角色的塑造就從她身上取材不少,她的意見似乎特別有分量。加上她本人的紀錄片《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The Conductor)也在去年上映,真的假的銀幕安索普不期而遇(兩片的觀眾應有不少重疊),難怪她擔心《塔爾》會歪曲大家對女指揮的印象。
-
紐約
華人舞星陳鎮威成為紐約市芭蕾舞團主舞者
每年6月是紐約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以下簡稱市芭)汱舊換新之時,準備離開退休的舞者在此時宣布,舞者的擢升也在此時正式公告。今年名單中有個第一:第一位成為主舞者(Principle)的華人舞者陳鎮威。 他2020年才加入市芭,第1年還因為COVID-19,基本上沒有演出。但他並非初生之犢,此前他已在休士頓芭蕾跳了10年,並取得主舞者職位。陳鎮威晉升市芭主舞者,馬上就成為繼舊金山芭蕾的譚元元後,在美國成就最高的華人舞星。 古典芭蕾源於歐洲宮廷,其審美觀是圍繞著白人身體建立的,其他族裔要打進這個圈子本就困難重重,男舞者要承擔女舞者跳躍時的重量,能在國際舞壇上嶄露頭角的東亞人就更是少之又少。陳鎮威可說是祖師爺賞飯吃,身高181公分的他一上台就是玉樹臨風,搭配哪個女舞星都風采翩翩。 但市芭的主要舞碼是創團者巴蘭欽的作品,需要的是與跳《天鵝湖》、《吉賽兒》等古典芭蕾不同的身體感和音樂性。巴蘭欽特別辦了1所學校來培養能跳其作品的人,迄今80年;巴蘭欽的舞碼已成為全世界舞者必跳的作品,但有9成以上的市芭舞者都是出自這所學校。 陳鎮威在中國長大,快20歲時才因得到國際芭蕾比賽獎項而出國,與巴蘭欽相距甚遠。他與市芭結緣,是市芭的獨舞者派克(Justin Peck)牽的線。獨舞者的位階雖比主舞者次一級,但派克真正的長處是編舞,至今已有超過25件作品在全世界演出(他也為史帝芬.史匹柏的新版《西城故事》電影編舞),因為替休士頓芭蕾編舞認識了陳鎮威,他便把陳帶到市芭。 如同許多年輕舞者,陳鎮威很認真經營社群,尤其是微博,所以他在中國擁有大批粉絲。郎朗引發了中國小孩學琴熱,陳鎮威會不會也帶動芭蕾熱?
-
紐約
林肯中心廣場化身紐約最大舞池
5月到8月,林肯中心廣場變成了紐約最大的戶外舞池,有個直徑10英呎、1,300磅重的吸睛迪斯可閃光球。這是新任藝術長唐柯(Shanta Thake)上任後第1個大節目《夏日我城》(Summer for the City)的核心,讓林肯中心所有戶外場地,都活化成有音樂、舞蹈、表演,讓紐約人可當觀眾也可當表演者的大舞台。 長達3個月的《夏日我城》邀請了上千名表演者,排出超過300個節目,分布在10個戶外場地和3個室內場地。以迪斯可球為中心的舞池是最亮眼的地標,林肯中心稱其為「綠洲」(Oasis),說明了主辦單位的期望:這會是個讓紐約人在酷暑中駐足停留的地方。不同的樂團或DJ在「綠洲」現場提供音樂,讓人跳舞,涵括舞曲、爵士、搖滾、拉丁、嘻哈、鄉村等,有的場次可讓闔家共舞,有的是戴了耳機的「無聲迪斯可」,據說能讓人緩解焦慮。 另一個別出心裁的設計是把地下車道改裝成Speakeasy,這原是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的地下非法酒家,酒客邊喝酒邊看爵士大樂團、脫衣舞等表演,現在變身為節目的一部分,也為林肯中心增添了鄉土味。其他演出還有歌唱、現代舞、印度舞、佛朗明哥、原民舞蹈、韓國鼓舞、古典樂、流行音樂、脫口秀、親子節目、說故事、同志節目、聽障節目、戶外電影、視覺藝術等。 《夏日我城》有很大一部分與過去的林肯中心戶外節、莫札特再現音樂節、Mid-Summer Swing雷同,唐柯表示目的就是要打破不同節目的疆界,希望為某一類型表演而來的人,也可能剛好看到其他表演就留下來。所有節目不是免費就是自由樂捐,鼓勵大眾的參與。她的使命就是要讓林肯中心親民化,現在就看後疫情的紐約人捧不捧場了。
-
紐約
林肯中心葛芬廳將在10月重啟面世
在紐約的藝術活動因疫情而停擺的18個月中,林肯中心葛芬廳(David Geffen Hall)的改建工程未停,因此近期表演重啟時便宣布,工程不但控制在預算5億5千萬內,而且將提前1年半完工,今年10月就要以全新面貌面世。
-
紐約
百老匯春季演出重打經典與明星牌
去年秋天百老匯重開時,除了疫情外,業界討論最熱烈的就是新製舞台劇,尤其是非裔劇作家作品數量之多,多年未見。百老匯41間劇院中有9間是演新製舞台劇,其中有7部是非裔作家所寫、主要演員多是非裔、描述非裔生活。
-
紐約
音樂劇大師史蒂芬.桑坦91高齡辭世
「音樂劇大師桑坦(Stephen Sondheim)辭世」的消息在11月26日傳出,媒體刊出紀念報導,社群媒體充滿追悼圖文,紐約一個卡拉OK吧當晚有桑坦歌曲連唱,隔一天數百位劇場人士在時報廣場合唱他的歌曲〈Sunday〉(註)。
-
紐約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梵志登宣布3年後卸任
美國疫期最嚴重期間,他一直留在祖國荷蘭,據報導梵志登也染疫,生病及其後復健讓他減重了20磅。他說這個經驗讓自己重新衡量價值觀,決定不要再長年奔波,好與家人常在一起。
-
紐約
多元背景劇場人出任林肯中心藝術主管
唐柯對藝術多樣性與民主性的關注對不同表演類型與風格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不同傳統、相異背景的藝術家們所具備的淵博知識與尊重,令人印象深刻。
-
紐約
職場霸凌遭揭露 影藝製作人魯登引退
魯登惡行在業界早就是公開秘密,過去還被視為其成功表徵,《華爾街日報》在2005年就曾以「Boss-Zilla!」為標題,描述他5年間換了至少250位助理的事,言下之意只有少數人才能被他操成大器。
-
紐約
禁令放鬆下表演紛出重溫現場感動
能再重回劇場,感受藝術在眼前當下發生的興奮,當然非常吸引人;雖仍有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限制,但總是讓人有生活逐漸回歸正常的感覺。
-
紐約
防疫顧問佛奇預告演出恢復「大約在秋季」
紐約州長古莫日前則宣布一項「紐約藝術復甦」計畫,要在夏天前舉辦一連串「突發」表演,邀請超過150位世界級藝術家參與,由金牌製作人Scott Rudin和翠貝卡電影節創辦人Jane Rosenthal策劃,展現重振紐約藝術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