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s: "The Jellicle Ball"》的宣傳主視覺。(截自網路)
紐約

轉型變裝皇后夜總會,沉浸式的《貓》起死回生?

誰會預料到今年夏天紐約最熱門的表演,是安德魯.洛伊.韋伯備受嘲弄的《貓》(Cats)?而且這個表演(Cats: "The Jellicle Ball")不在百老匯,甚至也不在哪個以前衛表演知名的外百老匯劇場,而是在下城世貿中心911遺址上所建、最新的帕爾曼表演藝術中心(Perelm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貓》似乎不需要重新引介到觀眾的意識裡,原來的製作在倫敦演了21年,紐約演了18年,至今仍是兩地最長壽的音樂劇之一,在德國和日本也都有長壽製作。原導演崔佛.努恩(Trevor Nunn)改裝演出的劇院,讓觀眾感覺是置身於垃圾場裡,對許多觀眾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沉浸式演出」。

但許多評論家和圈內人一直都有點看不起《貓》,認為它純粹是譁眾取寵,風格多樣的歌曲是「大雜匯」。韋伯就詩人艾略特給他的孫子女寫的催眠詩譜成歌串成戲,當時就受到智慧財產權的嚴格限制,基本上沒有故事(這部戲沒有掛名的編劇),只好說是一群流浪貓每年一晚來選后,後來也大大減少了重新想像這個作品的可能性,2019年的電影版票房口碑兩失利,似乎證實了《貓》的局限性。

帕爾曼表演藝術中心官網中的《Cats: "The Jellicle Ball"》製作介紹頁面。(截自帕爾曼表演藝術中心官網)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誰想到這個緊箍咒反而成了新製作的靈感來源,把場景搬到紐約布朗士區黑人非裔拉丁裔同志一度流行的「Ballroom」文化圈內,這些「貓」不再是真的貓,而是來爭奇鬥豔的變裝皇后。「Ballroom」的文化,最近因為妮妃雅在美國得獎而在台灣走紅;更早以前,則是因為瑪丹娜一曲〈Vogue〉將其帶入主流社會。簡而言之,上世紀70、80年代的黑人同志在白人種族歧視和黑人社會恐同的雙重排斥下,發展出在同志夜總會男扮女裝以發抒平常不得表達的自我的傳統。導演 Zhailon Levingston和Bill Rauch只是換了一下時空,就讓原來是強加上去的故事,突然合身了;原來彼此間詞曲風格都不相關的歌,也都成每個競逐者走伸展台的個別配樂(他們的舞台設計也是把整個劇場變成夜總會沉浸式)。這一下,原來根本沒有現實根據的故事(選美的貓?)不但合情合理,甚至有了文化批評的深層意義,難怪紐約文藝圈人士爭先恐後到下城去朝聖。

這個製作已經加演了好幾次,是不是會「升級」到其他場地,目前尚沒有風聲。但其實這個演出很可以保留在PAC,因為這個表演中心的成立宗旨之一,就是把人流帶進金融區,尤其是喜歡夜生活的人流。紐約在百老匯以外,一直沒有真正演定目劇的場所,或許這隻《貓》可以在此定居?

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9/14 ~ 2024/12/14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