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美國╱紐約
在疫苗普及率達七成後,紐約州自6月中幾乎完全解除所有室內聚集的限制,不管是餐廳夜店健身房電影院還是演出場館,現在差不多都可以照疫情前方式營運,只要改善通風過濾系統即可。政府無規定,其實是把責任放在業者身上,要不要出示疫苗證明、要不要社交隔離、要不要量體溫、要不要戴口罩等,全由各商家機構自行決定,在廣招顧客與公共安全之間取捨,成了一個難題。
因為經過一年管制的紐約雖不再是感染熱區,但病毒威脅仍在,尤其是頗有突破防護網能力的變種病毒,比爾.提.瓊斯舞團(Bill T Jones╱Arnie Zane Dance Company)3月的演出,和現在戶外的中央公園「莎士比亞戲劇節」,都因為有感染病例而改變演出行程,加上歐洲的前車之鑑,所以場館再多麼渴望重開,仍不得不考慮防疫措施。
目前己開演的場地,大至麥迪遜花園廣場,中至百老匯,小至歌廳Feinstein’s/54 Below,都要求觀眾(及演出者和員工)出示疫苗證明,卡內基音樂廳和大都會歌劇院的秋季演出也將照辦,甚至卡內基年底前的演出,都限制在90分鐘無中場,場內不賣食飲,大都會也不讓尚不能打疫苗的12歲以下兒童入場。但這兩個場地容納人數高達三、四千人,且只有一個入口,如何控管人流,猶待觀察。
有限制就要謝絕某些觀眾,美國反疫苗者的訴求已經上綱成政治自由,場館的觀賞限制會不會引起反彈尚不可知。搖滾天王布魯斯.史賓斯汀(Bruce Springsteen)在百老匯的演出開幕,就有反疫苗者上門抗議;老牌搖滾歌手艾瑞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宣稱不在查疫苗的地方演出(雖然他本人打過了),加上病毒會不會再出新招,無人可知,所以場館防疫規定還是那句話:滾動式調整。
英國╱英格蘭
英格蘭在7月19日全面解封後,人民將不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也不再強至於室內公眾場合戴口罩,室內集會人數的限制也解除。解封以前,為保持社交距離,英格蘭的劇場售票僅為整體票房的 50-60%,解封後,英格蘭境內所有劇場都可恢復滿座的售票模式。為維持觀眾的安全與對進劇院看戲的信心,大部分劇院選擇逐步增加觀眾數量,不過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已宣於7月27日全面恢復滿座售票。
英格蘭的健保體系於去年發展出的追蹤程式,可以透過手機告知人們是否有與確診者接觸。雖然國內解封,但是確診者和與確診者接觸的人都需要自主隔離10天。此追蹤程式與隔離政策皆為因解封而改變,但隨著人群接觸擴大,被告知須隔離的人數也大為增加,導致許多演出都因工作人員需自主隔離而被迫取消,包括韋柏(Lloyd Webber)在倫敦西區(West End)的新音樂劇《辛德瑞拉》(Cinderella)、奎俄瑪(Kwame Kwei-Armah)在楊維克(Young Vic)的新戲《改變命運》(Changing Destiny),都在開演前宣布因疫情的隔離政策必須延遲開演,而在政府未調整政策,也未給予表演藝術產業更多保障的前提下,這些取消的演出對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都是莫大的負擔。
因為疫情,許多場館也發展室外演出的模式。除了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院(The Globe)和攝政公園露天劇場(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外,阿寇拉(Arcola Theatre)也於原本劇院外的空間搭建了室外劇場,位於史特拉福埃文河畔(Stratford-upon-avon)的莎士比亞皇家劇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更建立了完整的室外劇院,目前在室外演出的劇目為《錯中錯》(The Comedy of Errors),不僅大獲好評,也帶給產業內工作人士一些信心。
倫敦西區商業劇場慢慢恢復原有的劇目,全國各政府輔助的大小場館(subsidised institutions)也公布了今年下半年的演出劇目。不過,疫情陰霾仍在,政府也尚未給予適切的調整與協助,為求生存,產業內的工作者此刻正竭力應對所有未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