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
-
音樂
狂放與狂歌
在「南港101」這麼一個寬闊的秀場舞台上,朱宗慶打擊樂團嘗試結合聲音、影像、舞蹈各個領域的年輕創作者與表演者們,讓五彩繽紛的投影與燈光、酷炫裝扮的演奏者與舞蹈者、經過擴音效果的震耳欲聾音響填滿整個大空間。 這場宣稱「以打擊的節奏動力為基調,結合聲、光、時尚、科技、人文的感官演出」,欲擺脫傳統音樂會單調、晦澀的呈現方式,嘗試以活潑、直接、多元化的效果去激發年輕人與兒童聽音樂與「看」音樂的興趣。然而在積極從事「綜合」、「跨領域」、「拼貼」多元、多變的演出之際,該團所面對的一些不易解決的難題,却是顯而易見的:各項聽覺與視覺的因素,能否得到更巧妙的融合?訴諸「感官」的呈現,能否得到適度「人文」的薰陶?打擊樂本身是否反主為客,成為整個聲光秀的伴奏? 文字|陳漢金 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
專題
瞄準小手牽大手
兒童是一群相當特殊的觀衆,因爲兒童並沒有買票的能力,眞正從荷包掏出錢來的是他們的父母。決定是否看表演時,通常父母扮演的是蒐集資料的角色,由父母和兒童共同做決定,最後父母付費帶小孩進場看演出。有製作、宣傳成人劇經驗的劇團都知道,推銷兒童劇事半功倍,因爲家長不會放心小孩子一個人來看戲,所以賣兒童劇的票是從兩張起跳的,而且比起成人劇,兒童劇受不景氣的影響較小。 兼顧大人和小孩 如果劇團的兒童戲劇顧問徐琬瑩強調,兒童劇的目標觀衆不是兒童,而是親子。所以,經營兒童市場的團體必須雙管齊下,努力吸引兒童的注意的同時,也要讓演出訊息成功地傳達給父母們,付出較多心力來耕耘雙重目標。 除了行銷手法上必須兼顧父母和兒童之外,節目內容的設計也要依循同樣的道理。朱宗慶打擊樂團在這方面的經營,可說是成功的案例。在他們場場幾乎爆滿的兒童音樂會上,常可見父母和小孩掛著興高采烈滿足的笑容走出劇場,這時候,若趁勢宣傳下一個檔期,票房成績想必也不會差太遠。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辦「出將入相─兒童傳統戲劇節」的時候,辜懷群常遇到小孩的爸媽或爺爺奶奶抱怨孩子太入迷,害他們「每個禮拜都得陪著排隊,好累」。辜懷群說,在這種情況下,節目更必須是大人看得下去的,疲勞如果再加上乏味的表演內容轟炸,誰都不可能再買票帶小孩找罪受了。 明確分齡,差別對待 確認目標這方面,專營兒童節目的兒童劇團應該是最清楚的。例如九歌兒童劇團的市場鎖定四到十二歲的兒童,紙風車兒童劇團是以四到十歳的孩子爲主要觀衆,目標觀衆的年齡層設定在學齡前、後的孩子,乃意在「大小通吃」,現有的兒童劇團普遍有這種想法,然而,以現場反應來看,多半是學齡前、亦即六歲以下的小朋友,對目前劇團所謂的兒童劇較有反應。 掌握兒童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需求,絕對是成功經營兒童節目的不二法門。事實上,兒童在學齡前後的差異就很大:學齡前的兒童偏向圖像思考,還沒有邏輯觀念,因此簡單、平鋪直敘的包裝造型和故事最吸引他們,學齡後的孩子已經有判斷和邏輯能力,可以使用文字來思考,對人性黑暗面和某些禁忌也會躍躍欲試地想去挑戰。因此,表演團體必須針對不同的目標觀衆,給予不同的對待。徐琬瑩就表示,台灣目前可見的兒童劇,不管是本土自
-
專題
專題 才藝教學的另類潮流
在體制内藝術教育貧乏的台灣,民間才藝教室一直是有心的父母讓孩子們接觸藝教的主要管道。但這些以技藝傳授為主體的才藝教室,近年來卻遭逢了另類勢力的衝擊──既是觀念上的,也是市場經營面的──亦即由表演團體建立的才藝教學系統。在這波才藝教學的新興勢力中,經營較具規模的有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他們從藝術工作者的思考與經驗出發,深切感受培養兒童藝術欣賞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另闢蹊徑,以「律動」為主來設計課程,讓兒童「玩」入藝術世界;並以規格化的師資、教材,企業化的佈點經營,全面衝擊原有的才藝教學市場。本刊以上述兩個教學系統為對象,探討這股另類潮流的内涵與影響,並讓兩者對話,藉以了解其異同所在。
-
專題
敲敲打打,跨入音樂之門
「朱宗慶打擊樂團」是國内最知名的民營樂團之一,而該團的附設學校,則是朱宗慶音樂教育理念的實踐。根據朱宗慶所創作的教學法,由團員參與策劃與撰寫的教材,不僅是國内自創的音樂教學法,而且是為對音樂有興趣的孩童們特別量身訂作,以敲敲打打、遊戲、唱歌、律動的互動方式,帶領活潑好動的孩子走進音樂的世界。
-
專題
「玩」出一場藝術教育革命
雲門舞蹈教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都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對聲音與身體的敏銳度,培養兒童欣賞藝術的能力,他們的教學方式,成為台灣非正規藝術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本刊藉此機會安排雲門舞蹈教室的何曉玫、朱光娟與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的吳思珊、洪千惠,以彼此的教學理念與經驗進行對談與激盪,並在對談前先行前往對方教室觀看教學實況。
-
音樂
2002台北國際打撃樂節
繼九三、九六與九九年擊樂節後,朱宗慶打擊樂團與擊樂文教基金會將再次舉行「2002年台北國際打擊樂節」。此次活動,主辦單位除邀請加拿大、法國、日本、荷蘭、美國、伊朗、菲律賓以及史蒂夫.豪頓爵士三重奏等十二個國家知名的打擊樂家與樂團,首度齊聚台灣巡迴演出外,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台灣作曲家洪千惠與法國作曲家馬許(Francois Marche)爲打擊樂團寫作的《蛇年的十二個陰晴圓缺》,將由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與台灣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聯手演出,此作是近年來少數由不同國籍作曲家合作的跨國作品。另外,台灣傳統的打擊樂家、漢唐樂府與鴻勝醒獅團也將參與這次國際性的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途中難以負荷的重
在號召力不足及兩岸音樂水準相當之下,台灣團體到對岸演出,也只是抱著走出台灣、促進交流的心態,絶非考量商業利益,以文化交流的名義到大陸演出是目前推廣台灣音樂藝術唯一可行的辦法。但兩岸未三通的情況下,登「陸」演出的高額花費,幾乎是所有台灣音樂團體所面臨的問題與最沈重的負擔。
-
即將上場
「擊樂,與世界同步」朱宗慶打擊樂團 & 世界打擊樂大師聯合音樂會
為呈現打擊樂多樣風貌,財團法人撃樂文教基金會與朱宗慶打擊樂團特地邀請來自日本的岡田知之(TomoyuKi Okada)、美國的麥克.伯瑞(Michael Burritt)及非洲迦納的派考斯.楊(Pascal Yao Younge)、千里達的鋼鼓演奏家賽恩.高麥斯(Seion Gomez)等四位擊樂大師來台,與朱宗慶打撃樂團和躍動打擊樂團共同演出「擊樂,與世界同步」。
-
焦點 十五歲了,然後呢?
訪朱宗慶
「做人最衰──剃頭、打鼓、吹鼓吹。」甫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朱宗慶曾經在得獎感言上如此感慨地表示;不過經常自嘲出身平凡、是「打鼓的」的朱宗慶,如今的職稱是「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系主任曁研究所所長」,並兼任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總裁諮詢顧問,朱宗慶藉著敲打不僅改寫了台灣的打擊樂史,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
焦點
騷動,開始解放的青春期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過十五歲生日,八〇年代的打擊青年如今多已為人父(母),清澀的學生氣質也換上堅定自信的表情;不會再有人問:打鼓能做什麼?不會有人質疑為什麼到打擊樂團「上班」。打擊與心跳是同一件事,都在思考生命的脈搏與能量。悠悠十五載,像是十五歲的青春期少年,開始蛻變並同時解放。
-
焦點 馬林巴木琴的魔法師
安倍圭子
我對馬林巴木琴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感覺,當我在演奏時,我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希望找尋馬林巴木琴在音樂表現上的最大可能。我知道這個最美麗的木頭,曾經來自森林的某一棵活生生的樹,有著它自身的歷史與經歷。這琴鍵是有生的,就好像樹木般呼吸著,而當我演奏音樂時,我也跟著它一起呼吸。 ──安倍圭子
-
台北
擊樂聲震北中南
一九九九年,世紀末的最後一個夏天,當整個社會瀰漫在一片「世紀末」不確定因子的氛圍中,「一九九九台北國際打擊樂節」早已好整以暇地端出十個國家共二十場演出的豐盛擊樂大餐,以蓄勢待發之姿,迎向打撃樂的新世紀。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吳思珊打擊獨奏會
一九九四年自法國學成歸國以來,打擊樂新秀吳思珊已舉辦過多場個人獨奏會。吳思珊於一九八七年進入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修打擊樂,一九八八年加入朱宗慶打擊樂團。一九九二年赴法國國立馬爾梅森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gion de Ru-eil Malmaison)進修,隨佳斯陳.席勒維斯特(Gast on Sylvestre)學習。在校期間,曾與俄籍丹尼索夫(Ed-is son Denisow)、法籍尙-皮耶.杜威(Jean-Pier-reDrouet)及希臘籍喬治.阿貝吉斯(Georges Aperghi-s)等作曲家共同硏討,促成了她在樂曲詮釋方面卓越的能力。一九九三年取得第一奬演奏文憑和卓越評賞奬演奏文憑。次年再獲卓越奬及精湛技藝奬。吳思珊現爲朱宗慶打擊樂團專任團員,並任敎於國立藝術學院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音樂系。 打擊樂的演出結合戲劇的肢體語言會迸出怎樣的火花?吳思珊在一九九七年的個人獨奏會─「連名字都沒有」首度嘗試戲劇音樂之後,此次推出的「聲音劇場──《綠房間》」將更加重戲劇的表演部分。《綠房間》是以一個人學習音樂的過程爲出發點,劇情中擷取了吳思珊童年、求學、戀愛、旅行的生活片段,串連成台上酸甜苦辣、喜樂哀愁的演出。戲劇的部分由國立藝術學院講師徐琬瑩編導,在音樂部分,除了由朱宗慶擔任藝術總監外,另有作曲家陳揚擔任創意指導。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吳佩菁打撃樂獨奏會
第四度舉辦個人打擊樂獨奏會的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佩菁此次獨奏會表演的曲目,除《馬特烈舞曲》是由鋼琴及六個定音鼓擊奏,《吉伯特藍調》是由鐵琴表演之外,其餘樂曲皆爲木琴擊奏,有曲風溫馨柔美的《日本童謠變奏曲》、《鈴鼓香頌》、《躍動的木琴》等曲,其中《聲型》一曲是作曲家趙菁文在美國第一個電子音樂作品,以打擊樂與電子聲響互動,作曲者試著用這二種音色展現力極高的樂器,來描寫大自然中三態──氣態、液態、固態三者間相互關係,及其轉化和變型的過程,打擊樂和電子樂器時而合作時而對立。另外一個新嘗試的作品是由木琴與數位音響合作的《菲比恩理論》,舞台上由一部木琴與數位音響對位,慢半秒的音響輸出使現場有如無數的木琴在對話。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1998經典音樂會
動人的音樂,可以是醉人美好的旋律,可以是憾動人心的節奏,或者,它是發人省思的哲理;甚至是大膽刺激的創意。朱宗慶打擊樂團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一、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打擊樂史上的經典作品。 在這場音樂會中,朱宗慶打擊樂團精心挑選了六首打擊樂發展史上重量級的作品,包括由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約翰凱吉,以哲理式思維和強烈節奏創作的《構造III》;音樂工程師艾德加華利斯所作,音樂史上純粹打擊樂的第一首合奏曲《電離》,以及亞尼斯塞納奇斯《七星》作品中最具爆發力的樂章〈皮革〉,和史帝夫萊赫的極限音樂代表作品《六重奏》;此外還有兼具環場視聽效果,考驗演奏者默契的《接招》,以及原始主義色彩濃厚,融合了宗敎儀式、祈願舞蹈的《歐滾貝達格里斯》。
-
即將上場
打擊樂與四架鋼琴的巡迴公演
「現代音樂」發展一百年來,作曲家無不殫精竭慮地嘗試寫作各類樂器編制的樂曲,以探索「驚人的」音樂效果。自史特拉汶斯基於一九二三年寫成Les Noces(《婚禮》──爲四架鋼琴、打擊樂與人聲)以來,更是爲後輩的作曲家,樹立了鋼琴與打擊樂結合的創作模式。這場音樂會,就是以打擊樂與鋼琴各種不同組合的方法,來展現這兩大類樂器在音樂上旣結合又對抗、豐富多變的語言對話。 此次的巡迴公演,所有的演出者皆爲目前樂界一時之選,打擊樂方面是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分別擔任,已有一年未參與演出活動的朱宗慶本人,也將結束爲期一年的國外硏究,再度登台。在鋼琴的部分,則是由國內知名的四位鋼琴家葉綠娜、魏樂富、王美齡、陳泰成共同擔任演出。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撃樂團日本打撃樂作品集
從喜多郞到白鳥英美子,從黑澤明到大島渚,從三島由紀夫到村上春樹,你對日本打擊樂的印象又是什麼模樣? 朱宗慶打擊樂團將舉辦四場日本打擊樂作品集音樂會,呈現日本打擊樂經典作品呈現,以饗國內愛好音樂的觀衆。並特地邀請日本打擊樂大師岡田親自來台與團員們切磋、琢磨,將日本打擊樂作品「原音重現」,以最原始的東洋風貌呈現予國人。 這次的音樂會曲目包括:武滿徹的《雨樹》、中利光《面具》、平義久《希臘調式V》、西村朗《猴舞》、《塔拉》,以及水野修孝《鼓》。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九七經典音樂會
從原始傳統的民族音樂到現代前衛的世界音樂,「金木皮」一直都是打擊樂世界裡三大主要樂器種類;在無限可能的變化組合中,金屬、木頭、皮革以各自獨特的音色、質感,構成了打擊樂世界的多樣風貌。 此次音樂會中安排的曲目包括賴德和的《起鼓》、洪千惠的《五行》,這兩首國人作品透過嚴密計算與大膽嘗試,開發出新的音色與演奏型式;經典名著《皮革》、《木盒子》則在精密的結構中呈現出節奏的律動與美感,並以驚人的爆發力撼人耳目;美國作曲家麥可.優導所作的《迴響》,將打樂擊與電子合成樂作緊密結合,並營造出一種新的視聽經驗;另外由西村朗所作的《定音鼓協奏曲》,則是一首由五位打擊樂手搭配定音鼓獨奏的著名樂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出一片天 擊樂第一品牌「朱宗慶」
在音樂界,朱宗慶不只是位音樂家,「朱宗慶」還是個品牌。十年來,這個品牌把打擊樂從交響樂團裡向來敬陪末座的綠葉角色打出了一片彩色的天空,逆勢操作成爲最受歡迎的樂器,「朱宗慶打擊樂團」是最受歡迎的樂團,連「朱宗慶打擊樂敎學系統」都成爲坊間獨門的、熱門的幼兒音樂敎學中心。
-
即將上場
1996兒童音樂會「火車快飛」全省巡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十年前開始舉辦兒童音樂會,深受家長及小朋友歡迎。內容都是以音樂爲主軸,賦與不同形式的變化。今年兒童音樂會以音樂故事、兒歌及遊戲的形式爲主。 音樂故事一向在表演活動中廣受大家喜愛,以音樂串成故事,讓觀衆在聽故事中進一步認識音樂。此次音樂會以「火車快飛」爲主題,帶著大家搭乘想像的火車從台灣出發,一起環遊世界。 挑選與火車有關的演奏曲目:宜蘭民謠〈丟丟銅仔〉、日本的鬼太鼓、俄羅斯舞曲,以及拉丁浪漫熱情的音樂;中國大陸的音樂,將以京劇鑼鼓樂呈現出打擊樂精緻的一面;非洲音樂比較不爲大家熟知,其實非洲有許多打擊樂器,例如以汽油桶做成的鋼鼓、以樹幹做成的鼓等等,再加上強烈的節奏,令人耳目一新;太平洋島國音樂也像當地人民一樣,輕鬆自在。這些地區的打擊音樂都相當有特色,希望藉由音樂故事讓大家更爲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