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茱莉小姐

相關文章 11 篇
  • 排練現場,演員們保持社交距離進行暖身。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現場演出到線上直播 疫情下的《茱莉小姐》 幕後的艱難挑戰

    疫情壟罩下的英國劇場,如何在封城令下繼續為觀眾演出?如何在防疫要求下進行排練?如何在無觀眾現場演出與直播攝影要求下,演員與工作人員維持表演的能量與技術的平衡?旅英台灣導演林大貂在徹斯特「故事屋劇院」執導的《茱莉小姐》經歷了從舞台現場到線上直播的排練製作過程,藉由她的分享,讓台灣讀者看到英國劇場人如何克服萬難,讓表演繼續

    文字|林大貂、Mark McNulty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 場上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成了克莉絲汀觀看的對象,同時克莉絲汀的一舉一動也成了觀眾觀看的對象。
    戲劇

    自然的假,不自然的真

    在如此多焦、多線並行及比例過大的劇院舞台空間底下,真正存在且進行中的,反而是以假堆真、以虛構實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真實處處備受質疑的場域,只有遊戲本身的行為才真,至於遊戲行為所生的內容,信了才真,如同《茱莉小姐》原劇所描繪的階級、性別、愛情等權力關係一般,看似閉鎖、牢固又輪迴,實則如夢境、如幻影。

    文字|吳政翰、林韶安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 凱蒂.米契爾說:「對我而言,在那時,能代表大部分婦女的,絕對是克莉絲汀(右),而不是女主角(茱莉小姐)。」
    特別企畫 Feature

    凱蒂.米契爾 Katie Mitchell 「攝」入文本的溫柔

    出身以劇作家和演員為主體的傳統英國劇場, 凱蒂.米契爾總是不示弱地踩著保守派的神經界線。 牛津大學畢業,精通史坦尼夫斯基, 米契爾不走寫實主義的傳統路線,反而以拆解文本聞名。 她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切入詮釋經典, 突顯劇作中被忽略的女性聲音,直指當代女性面對世界的困境。 結合電影與劇場的同步錄像手法,標舉她獨一無二的導演美學, 建構真實也質疑真實,帶來新的觀看方式。 相較於英國本地,觀眾和評論家對她評價兩極, 在歐陸地區,她的作品總引來極大回響與共鳴。 即將在台上演的《茱莉小姐》, 即是她受邀為德國列寧廣場劇院執導的代表之作。 我們從創作背景、文本取材、工作方法、導演手法等諸多面向, 深入剖析這位縱橫歐陸與英國的導演, 同時獨家專訪米契爾,暢談她對影像與劇場的思考。

    文字|本刊編輯部、Thomas Aurin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米契爾最新作品《陰影(尤麗迪絲說)》一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場引人入勝的戲劇遊戲 凱蒂.米契爾的即時攝像劇場

    文本是米契爾結合電影與劇場美學背後的一股驅動力,就像《茱莉小姐》中配角被轉換成主角一樣,在米契爾的即時攝像劇場中,真實幻象是「如何地被創造」已經越俎代庖成了觀賞中心,帶給觀眾扣人心弦、前所未有的看戲體驗。劇末,讓人如夢初醒,赫然驚覺,不單單螢幕上是幻,劇場上揭露的真實亦是幻,一切都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戲劇遊戲。

    文字|林冠吾、Gianmarco Bresadola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凱蒂.米契爾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茱莉小姐》導演凱蒂.米契爾 女性主義者的凝視

    她是極少數能夠縱橫歐陸與英國、成就高規格大製作的女性劇場導演,在這個多少還是以男性為主導者的表演藝術領域中,凱蒂.米契爾更刻意突顯其女性主義者的角色,在選材與詮釋角度上,從不放下她「女性的凝視」,所以在重新詮釋史特林堡、這個知名「厭女者」的劇作《茱莉小姐》時,也刻意從劇中的女僕克莉絲汀的視角出發,因為「她代表的是一個最多數的女性團體,她們的故事向來都沒有被敘述過。」

    文字|林冠吾、Stephen Cummiskey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導演運用錄影、音效形塑出克莉絲汀身處的環境、感官上的變化與情感的流動。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幻覺的融入與解構 凱蒂.米契爾眼中的《茱莉小姐》

    對凱蒂.米契爾而言,大部分《茱莉小姐》的舞台詮釋都客觀地鋪展三名角色之間的關係,把焦點放在兩名主角的階級落差之上,而她卻想深入刻劃個人主觀意識,以突顯劇中的親密氛圍。在米契爾的改編版本中,被史特林堡形容成「沒有主見、不會思考」的克利絲汀不再是個無關緊要的女配角,反而成為一個瀕臨崩潰邊緣的脆弱主體。她帶領觀眾一步步發現自己未婚夫與女主人之間的情愛糾葛,邀請他們融入衝突的核心,成為愕然無聲的目擊者。

    文字|王世偉、Stephen Cummiskey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林書宇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我城劇場《請你閉嘴!》 凱蒂.米契爾《茱莉小姐》 楊景翔演劇團《女僕》

    首先,讓我頗為期待的是我城劇場的第二號作品《請你閉嘴!》,還有凱蒂.米契爾的《茱莉小姐》,再來楊景翔演劇團的《女僕》,絕對不能錯過。

    文字|林書宇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魏如萱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凱蒂.米契爾x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茱莉小姐》 奧利佛.杜波伊斯《悲.慾》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重考時光》

    就像在一片麥地裡要挑出三粒形狀最特別的麥子,令人感到微微的興奮及頭暈,我最想看的三部作品分別是凱蒂.米契爾x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茱莉小姐》、奧利佛.杜波伊斯《悲.慾》、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Baboo作品《重考時光》Caged Time。

    文字|魏如萱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茱麗葉.畢諾許主演法國導演費斯巴赫的《茱莉小姐》。
    焦點專題 Focus

    茱麗葉.畢諾許 精挑導演與角色 經典中光芒四射

    身為「影后專業戶」,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以一身精湛演技笑傲世界劇壇,多語演出難不倒的她,正是劇場練家子出身,而且時不時就回鍋練功。最近不但與當紅導演如費斯巴赫、凡.霍夫分別合作劇場經典《茱莉小姐》、《安蒂岡妮》,之前還曾與編舞家阿喀郎攜手起舞,樂於接受舞台上的各種挑戰,令人驚嘆她無遠弗屆的表演熱情與功力!

    文字|田國平、AP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 《櫻桃園》藉由櫻桃園易主的經過,揭示時事變遷對社會造成的重組形構。
    經典解剖室

    打倒假想敵 契訶夫的《櫻桃園》(中)

    易卜生對衝突的經營有如吹氣球,越吹越大,直到它爆開為止;契訶夫也會吹氣球,但吹到一半或快爆的時候,他就放氣:雖有衝突,但無爆裂。這種反高潮的做法正是契訶夫和易卜生之間最大的區隔。

    文字|紀蔚然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 《亂事家人》是改編自英國劇作家諾.康瓦爾德的著名喜劇Hay Fever,全劇對於愛情與家庭倫理的衝突有著逗趣促狹的表現,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經典喜劇
    台前幕後

    春暖戲狂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春季公演及畢業製作

    自「國立藝專」改制爲「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迄今已經五年了,期間有了些什麼新的自我期許與轉變,一直是許多人關心的重點。今年春天,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即將推出日夜間部的春季公演及畢業製作,値得大家拭目以待。

    文字|黃馨萱、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