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影后專業戶」,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以一身精湛演技笑傲世界劇壇,多語演出難不倒的她,正是劇場練家子出身,而且時不時就回鍋練功。最近不但與當紅導演如費斯巴赫、凡.霍夫分別合作劇場經典《茱莉小姐》、《安蒂岡妮》,之前還曾與編舞家阿喀郎攜手起舞,樂於接受舞台上的各種挑戰,令人驚嘆她無遠弗屆的表演熱情與功力!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以一九九三年奇士勞斯基導演的《藍色情挑》拿下威尼斯影后、一九九七年安東尼.明格拉導演的《英倫情人》拿下柏林影后與奧斯卡女配角、二○一○年阿巴斯導演的《愛情對白》拿下坎城影后,成為全球第一個拿下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影后,與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第一人,同時她與高達、里歐.卡霍、路易.馬盧、麥可.漢內克、侯孝賢、大衛.柯能堡、阿薩亞斯等影展大導演合作,帶給世人許多經典難忘的角色,但其實一開始,她也是從劇場演員出道,挾著電影圈奪目的光彩,她仍然惦記著舞台,慎選導演與劇本,每隔幾年都會回劇場演出,同時也是票房的保證。
舞台歷練 打造鏡頭下的演技
一九六四年生於巴黎的她,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文學老師兼演員,父母在她四歲時離婚,寄宿學校放假時都回外祖父母家,他們在波蘭時期也都是演員,因此她後來進入了巴黎高等戲劇藝術學校(CNSAD)主修表演,透過朋友找到經紀人並且進入劇團,用Juliette Adrienne的藝名,隨著劇團至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地巡迴演出。拜Vera Gregh為師,成為舞台劇女演員,偶爾在法國的電影中露面。拍了一九八五年高達的《向瑪麗亞致敬》、一九八五年《激情密約》入圍凱薩獎,一九八六年里歐卡霍《壞痞子》,但一直要到一九八八年拍了美國電影《布拉格的春天》,才打開了國際知名度。
一九八八年五月,畢諾許在巴黎奧德翁劇院演出契訶夫《海鷗》,飾演女主角妮娜,與亞倫.雷奈晚年愛用的男主角Andre Dussollier合演對手戲,導演則是來自俄國的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他一九八五年拍攝黑澤明編劇的《滅》幫助強.沃特打敗《證人》哈里遜.福特、《蜘蛛女之吻》的威廉.赫特,拿下金球獎影帝,二○一四年在威尼斯影展打敗《鳥人》,以《郵差的白色夜晚》拿下最佳導演)。畢諾許在接受電視台的訪談時談到:「契訶夫作品內心情感很重要,演員必須要有堅強和足夠的能力來承擔角色……當她一站在舞台上,不會去想其他事,只是盡心演好她的角色,完全投入戲中,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突破困難得來的成功是美好的。」
挑戰英文演出 獲東尼獎提名肯定
到一九九八年的這十年間,歷經了《新橋戀人》這法國有史以來耗資最大製作、九四年的未婚生子,拿過奧斯卡獎,同時已經是威尼斯、柏林兩大影展的影后,九八年她剛拍完安德烈.泰希內導演的《甜蜜愛麗絲》,立刻接演了由英國倫敦阿爾美達劇院製作、皮藍德婁的舞台劇《赤裸》,由阿爾美達劇院導演、生於南非的喬納森.肯特執導,採用了也是來自南非的劇作家尼可拉斯.懷特的改編版,全劇以英文演出,畢諾許於九四年的電影《新咆哮山莊》,九六年的《英倫情人》都以英文演出,但首次遠征英倫劇場,一整晚的演出,這可是頭一遭。英國尖酸刻薄的劇評,幾乎都針對她的英文口音大肆批評,這也導致她之後與強尼.戴普演出電影《濃情巧克力》時,曾表示希望不要用英文來演。但這個冷門的作品,要不是有影后加持,怎麼可能連演五週!
哈洛.品特於一九七八年完成的《背叛》,首演在倫敦國家劇院,九一年在阿爾美達劇院重演,由大衛.勒沃(David Leveaux)導演忠於原劇本的製作,獲得不錯的評價。二○○○年整個製作搬到百老匯,在四十二街的美航劇院,從十一月十四日演至隔年的二月四日,仍然由勒沃擔任導演,找來了畢諾許演出艾瑪, 澳洲男星李佛.薛柏(Liev Schreiber)與她演出對手戲,中規中矩的演出,畢諾許保有自己英語發音的特色,薛柏則以品特式的語言節奏大獲好評,畢諾許並獲得二○○一年東尼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與阿喀郎一同起舞 最新演出巡演多國
台灣觀眾熟悉的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二○○八年找了畢諾許一起「跳舞」,兩人在巴黎排練了七個月,交出了作品《IN-I》,畢諾許表示自己是舞蹈的新人,因此也苦練了半年多的舞蹈,阿喀郎則訓練戲劇性的語言與情緒,這個舞作基本上探討的是愛情,讓原本舞蹈中抽象的雙人關係,透過了語言透過了戲劇化的肢體,以雙人舞更深層地探討愛情中的雙人關係:甜蜜、摩擦、不信任、爭執與瘋狂等等面向。可見畢諾許對舞台演出的勇於接受挑戰。
今年不到四十歲的法國年輕導演費斯巴赫(Frederic Fisbach),曾在二○○七年擔任亞維儂藝術節的協同藝術家,而二○一一年亞維儂藝術節的重頭戲——史特林堡的《茱莉小姐》,就是費斯巴赫之前一年前於日本靜岡演出的邀約作品,在亞維儂的十六場演出,找來了畢諾許演出女主角茱莉。和一九八八年時的《海鷗》一樣,她又回歸到母語演出,導演費斯巴赫將背景搬到了當代,全白的背景,狂歡的PARTY,不變的是史特林堡劇中的權力、財富、性別的階級,及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與隔閡。結束亞維儂的演出後,畢諾許的《茱莉小姐》隔年也展開巴黎的奧德翁劇院與倫敦的巡迴。
去年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請來阿姆斯特丹劇團《奧塞羅》,導演是目前歐陸當紅的導演伊沃.凡.霍夫,他擅長以多媒體技術與前衛科技來為作品增色,目前領軍荷蘭最大的劇團,重新詮釋多部經典劇作,創作風格獨特且多元而大獲好評,也吸引了茱麗葉.畢諾許參與演出凡.霍夫二○一五年新版的《安蒂岡妮》,該劇以英文演出,由倫敦巴比肯中心、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和盧森堡大劇院共同製作。
電影角色中 也與劇場有緣
從以上這幾齣製作中,可以發現茱麗葉.畢諾許挑導演也挑劇本,目前大多以經典劇本為主,導演大多很有個人特色,而且透過劇場的磨練,讓她在電影中的演技更加洗練,並能更快速地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之間,像是在侯孝賢的《紅氣球》中飾演操偶師,在最近阿薩亞斯的《星光雲寂》就飾演知名的舞台劇演員。對觀眾而言,進到劇場,看到電影中的影后突然真實出現在面前,不管會不會喧賓奪主,起碼對製作團隊對觀眾甚至對畢諾許而言,都是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