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能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在柴可夫斯基樂聲中 跟著芭蕾躍向天際
由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長榮交響樂團將於八月份聯手演出,編舞家余能盛編創的《關於柴可夫斯基》,以柴可夫斯基的兩部作品《翡冷翠的回憶》和第四號交響曲為底,由技藝精湛的芭蕾舞者以肢體詮釋,邀請觀眾跟隨舞者的輕盈腳步,在柴可夫斯基豐富敏銳的樂聲中,啜飲生命美學,也向藍天飛躍而去
-
舞蹈 余能盛推出芭蕾新作
《失落的幻影》回顧歷史文明的興頹
旅歐多年的編舞家余能盛,在歐陸長期的浸潤下,對歷史文明的更迭興衰感觸深遠,繼《失落的影像》之後,再度以歷史感懷出發,推出新作《失落的幻影》,除了在舞作中以指涉意味強烈的色彩映射他對歷史交替的想法,也編入了許多世界災禍傷亡的紀錄影像,並將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邀來加勒斯特國家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一同演出。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舞動古典名曲的現代詮釋
余能盛與福爾摩沙芭蕾舞團的新作《悸動》,以舒伯特的經典長篇編曲之作《冬之旅》與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為主題,編作全新的芭蕾舞碼,從作曲家的生命史發想,融合現場音樂演奏、聲樂演出及戲劇情節的設計安排,余能盛認為《悸動》比單純的古典芭蕾藝術性更高,「因為它集合了所有的表演藝術在裡面。」
-
即將上場 Preview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天旋》
當芭蕾遇上國樂 余能盛試爆創新火花
從「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更名為「福爾摩沙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余能盛繼往年邀請國外舞者與台灣舞者共舞的「東西激盪」,新作《天旋》則讓芭蕾與國樂相遇,邀請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將以馬水龍《梆笛協奏曲》、劉長遠《抒情變奏曲》與盧亮輝《四季》入舞,柔和婉約的國樂,如何銜接俐落分明的芭蕾動作?令人期待!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全國創舉 臺南文化中心首設藝術總監
編舞家余能盛出任 打造長遠未來與國際視野
去年歡慶而立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六月宣布聘任旅歐編舞家余能盛擔任首任藝術總監,開了台灣地方文化中心設置藝術總監的先河。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我們希望台南是國內外表演團隊到南部演出的首選,因而需要一個有國際視野、專業劇院經營實務的藝術家協助。」余能盛在歐陸累積的厚實劇院經驗讓他成為不二人選,他希望臺南文化中心未來有專屬樂團與舞團,如此才能厚植累積自製節目能力,「才能種下自己的根苗」。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結合《春之祭》與《新世界交響曲》
《第一天》 寫給台灣的一封情書
一九一三年五月廿九日,芭蕾舞劇《春之祭》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平地一聲雷,斯特拉溫斯基革命性的音樂概念與尼金斯基挑釁的舞蹈詮釋,無不讓觀者驚嚇難耐、坐立不安,有誰想得到,當時引發強烈醜聞的舞劇,卻吹響了時代的號角,至今仍召喚無數編舞家投身創作。台北室內芭蕾藝術總監余能盛也是其中之一,新作《第一天》,將《春之祭》與捷克音樂家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結合,注入現代芭蕾的語彙,呈現出現代人在壓迫、寂寞的世代中,如何重新認識世界,探索內心底層。 現任奧地利格拉茲市歌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的余能盛,旅外卅載,是當今最早在歐陸發展的一位台灣舞蹈家,卻每年不辭勞苦地固定返台發表新作,歷年作品包括《天鵝湖》、《茶花女》、《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吉賽兒》等。而今年度的新作《第一天》堪稱是余能盛給台灣的一封情書,投影皆取材自台灣街頭巷尾,雖以《春之祭》的苦悶、壓抑為基底,隱約對映當前紛擾不安的現實,卻不忘加入《新世界交響曲》的開闊,樂曲中對新世界的期盼,不啻是對母土最深切的祝福。(張慧慧)
-
舞蹈新訊
再探柴科夫斯基 余能盛挑戰《天鵝湖》
旅歐多年的編舞家余能盛,近年來數度著眼於其最鍾愛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舞劇以外的音樂創作,並試圖探索作曲家的情感深度、再將其濃烈的音樂語言 轉譯至芭蕾。今年度返台公演,余能盛首次詮釋柴科夫斯基最知名舞劇《天鵝湖》,保留四幕結構而濃縮精整,以更立體的性格、愈加緊湊的情節,引領觀眾重探湖 畔這虛幻交織的起伏波折。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成立近廿年來,朝向根植台灣的職業芭蕾舞團邁進,《再現華麗經典~天鵝湖》為舞團年度製 作,以創團以來的最大製作規格向核心舞作《天鵝湖》致敬。除了四幕布景、百套舞衣、四十五名國內傑出芭蕾舞者,更邀請布加勒斯特國家歌劇院三位首席舞者、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北、台中、台南場)、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高雄場)共同合作,樂團各由Dirk Kaftan、蕭邦享擔任指揮。不僅承繼了歐洲、台灣芭蕾舞者交流的良好傳統,盤旋轉盼間,更能激盪出《天鵝湖》的亮眼創新。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羅曼史》
余能盛 再探柴可夫斯基的愛與樂
《羅曼史~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與人生》是旅歐編舞家余能盛第四度切入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世界,以芭蕾詮釋其人生與創作的舞劇;以柴氏的《弦樂小夜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編舞,余能盛藉此探討柴氏的數段親密關係。
-
舞蹈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 經典在地新繹
余能盛版《吉賽兒》 鐵工廠的貧富之戀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余能盛,今年別出心裁地改編法國經典浪漫芭蕾《吉賽兒》,將故事場景搬到台灣一座鐵工廠,四位主角化身成鐵工廠內各層階級,仍圍繞在因社會階級、貧富不均而發生的愛情悲劇,以及詮釋吉賽兒至死不渝的愛情。
-
焦點專題 Focus 旅歐舞者經驗談
受編舞家尊重 創作激盪同行
遠赴歐洲發展舞蹈之路的台灣舞者,除了浸淫豐厚文化底蘊的人文環境,工作過程中,多樣化的訓練、對舞者創作能力的重視、編舞家的尊重、有保障的工作環境,都為他們帶來全新的激盪與體驗。
-
焦點專題 Focus 旅歐藝術總監經驗談
創作、管理兼顧 融合文化打開藝術視野
由於歐洲的劇院規制複雜、製作多樣,擔任劇院團隊的藝術總監,不只是發揮藝術專業來創作,而更需擔負管理溝通重責與關照文化層面。從舞者、編舞家一路到藝術總監,來自台灣的余能盛、林美虹,為我們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舞者、編舞家到舞團藝術總監
台灣芭蕾王子,閃耀歐陸舞台—余能盛
他二十二歲才開始習舞,卻在歐陸一路從舞者、編舞家進而擔任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被視為在德語系國家成就最頂尖的台灣舞蹈家余能盛,他如何以精湛的技巧與舞台的魅力征服歐陸的舞台?如何讓自己融入西方的文化社會、進而轉化為創作的內力?八月他將帶著歐洲舞者與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演出新作《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讓台灣觀眾可以再一次體驗這位「芭蕾王子」的編創丰采!
-
舞蹈 旅歐編舞家 帶來嚴謹現代芭蕾舞作
余能盛 探討柴可夫斯基的「寂寞芳心」
有豐富劇院製作經驗的旅歐編舞家余能盛,應水影舞集之邀,為該團五週年團慶帶來《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舞劇。《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以柴可夫斯基一生為藍圖,從他辭世前開始回溯其生平,透過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個人的互動,呈現出他的性格與彼此之間的影響。
-
舞蹈
舞作格局大氣,演劇略見過火
《茶花女》的製作稱得上嚴謹用心、格局也寬廣大氣,卻並非完美無暇。簡單來說,既然《茶花女》是一齣舞劇,免不了有些戲劇情節的處理,但這部分的修飾與整合卻顯得薄弱,部分舞者的表現顯得誇張浮躁,即便是站在外圍烘托陪襯的「邊緣舞者」也一樣演得過火,分散了主體的舞蹈張力。
-
舞蹈
在求生與厭世之間
五十分鐘的音樂家小傳,余能盛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在穩健的調度下淸楚地呈現;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揭露的是另一個迥異的世界,不怕犯錯的冒險精神値得讚揚。
-
舞蹈
展現循環歷史觀的舞劇
由旅德舞蹈家余能盛與畫家林勤霖合作的現代芭蕾舞劇《忘歸魚的死與生》,似乎爲賀伯颱風肆虐後的台灣,帶來一些屬於性靈及宇宙的啓示。舞劇分爲三幕,描寫忘歸魚生命的起始與輪迴。可惜原本豐富的哲思,在敍事完整性的考量下被犧牲了。如此一來,從第一幕開始苦心經營的循環史觀,也淪爲機械式的重複,而失去了歷史的縱深。
-
台前幕後
蹈入畫中,舞盡詩情
《忘歸魚的死與生》的計畫可以追溯至一九九四年八月,那時台北室內芭蕾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余能盛的《失落的影像》,而林勤霖──《忘》這齣舞劇的作者兼設計師──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實驗空間展出裝置作品《河囚》。就在林勤霖的助理主動聯絡我們之後,舞劇的籌畫於是展開
-
舞蹈
從舞觀人性 觀賞《禁忌.禁忌》芭蕾演出
台北室內芭蕾今年年度公演同時展現旅德舞蹈家余能盛及國內新生代舞者蔣秋娥的作品,風格迥異,內容則環繞人世間的情慾。
-
即將上場
台北室內芭蕾演出芭蕾禁忌!?
台北室內芭蕾今年巡演以《禁忌.禁忌》爲題,舞碼包括旅德編舞家余能盛的舊作《失落的影像》,融合芭蕾舞、現代舞及德國舞蹈劇場的風格,透過象徵主義的手法,傳達世人必須珍惜所處世界的觀念,頗富環保及人文關懷的精神。以及新作《非常虛榮》,挑戰舞者技巧。 另一支蔣秋娥的詼諧芭蕾《鋼琴協奏曲》,取材自莫札特同名樂曲的舞作,承襲巴蘭欽以降高度音樂視覺化的新古典主義,幽默淸新地呈現。新作《禁忌.禁忌》則呈現古典與現代交相激盪的芭蕾新貌。
-
舞蹈
小劇場內的大製作 評台北室內芭蕾〈失落的影像〉
〈失落的影像〉是個大氣魄、企圖心強的作品。創作者在色彩、舞蹈語彙、音樂,和燈光的運用上都別具用心。然而局限於實驗劇場內表演使得作品效果不彰,格局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