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會上,編舞家余能盛(右)從臺南文化中心黃宏文科長(左)手中接下「藝術總監」聘書。(趙傳安 攝 臺南文化中心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全國創舉 臺南文化中心首設藝術總監

編舞家余能盛出任 打造長遠未來與國際視野

去年歡慶而立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六月宣布聘任旅歐編舞家余能盛擔任首任藝術總監,開了台灣地方文化中心設置藝術總監的先河。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我們希望台南是國內外表演團隊到南部演出的首選,因而需要一個有國際視野、專業劇院經營實務的藝術家協助。」余能盛在歐陸累積的厚實劇院經驗讓他成為不二人選,他希望臺南文化中心未來有專屬樂團與舞團,如此才能厚植累積自製節目能力,「才能種下自己的根苗」。

去年歡慶而立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六月宣布聘任旅歐編舞家余能盛擔任首任藝術總監,開了台灣地方文化中心設置藝術總監的先河。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我們希望台南是國內外表演團隊到南部演出的首選,因而需要一個有國際視野、專業劇院經營實務的藝術家協助。」余能盛在歐陸累積的厚實劇院經驗讓他成為不二人選,他希望臺南文化中心未來有專屬樂團與舞團,如此才能厚植累積自製節目能力,「才能種下自己的根苗」。

預估從今年底開始到明年,台灣北中南將會有好幾個大型表演劇場陸續完工。台灣戲曲中心、台北藝術中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都將啟用並試營運。面對以上這幾個斥資幾十億或百億元興建的劇場,「臺南文化中心的優勢在哪?」台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自問。

六月,台南市文化局首開全台地方政府專業藝術館所風氣之先,邀請旅歐卅年,曾任奧地利格拉茲市歌劇院副藝術總監職務長達十幾年的編舞家余能盛,出任臺南文化中心藝術總監,期望借重余能盛在歐洲劇場的專業養分、國際藝術視野,打造臺南文化中心朝向專業劇場營運發展邁進。

葉澤山表示,「文化中心」是政府十二項建設之一,過去定位為「社教功能」。去年臺南文化中心成立卅年,即思考如何轉型邁向下一個卅年,「藝術總監是讓我們往前走的策略之一。」

劇場活化經驗 文化中心質變

葉澤山進一步指出,台南市在文化部「活化劇場計畫」支持輔導下,文化中心營運產生有機體變化。以前只是單純租借場地,透過劇場活化,相關人員不但去兩廳院學習劇場專業,提供表演團隊更優質的前後台演藝空間服務。台南市文化局配合藝術節,開始自製符合城市氣質的節目,帶動舞美人才需求並發揮所長。也希望在厚植藝文資本下,擴大文化中心的館際交流。「不論是提升服務能力、製作節目或培育人才、促進表演藝術產業,我們希望台南是國內外表演團隊到南部演出的首選,因而十分需要一個有國際視野、專業劇院經營實務的藝術家協助。」葉澤山說。

藝術總監職責包括自製館慶節目、協助審查展演節目、策劃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台南市交響樂團演出節目,同時也透過劇院資源與政策引導整合在地人才發展平台,進而養成市民欣賞藝文習慣,擴大藝文市場基盤。

歐洲劇院資歷 余能盛獲青睞

余能盛,正是葉澤山心中的理想人選。不只因他就是台南鄉親,更因其在歐洲多個公立劇院深厚的工作資歷。

余能盛,一九八六年考進比利時瓦洛尼皇家芭蕾舞團及德國葛森克臣市立音樂劇院舞團跳舞、一九九三年獲聘德國歐斯布魯克劇院副藝術總監、一九九八年轉往德國科堡劇院芭蕾舞團擔任藝術總監,當時舞團每年演出一百廿場,工作量超大。四年後,他再應奧地利格拉茲市歌劇院邀請掌管副藝術總監。

卅年來,余能盛率領舞團演出之餘,還要為歌劇、輕歌劇甚至舞台劇、音樂劇編舞,累積大量跨界製作經驗。近十年,他則像候鳥,每年返台製作一檔芭蕾舞劇,還堅持用台灣的芭蕾舞者,除了讓在地觀眾欣賞到世界一流的舞蹈表演,並逐步建構起國內外舞者的表演及交流平台。

余能盛檢視文化中心演藝廳,「可惜沒有發揮功能」。就表演場地而言,硬體設備不夠,因為沒有自製能力,多以購買節目滿足演出需求,「錢被賺走沒關係,糟糕的是沒有留下『根』,劇院永遠是空殼子。」他希望臺南文化中心有專屬職業國樂團、職業交響樂團、職業芭蕾舞團,「若有這三團,一年可以自製六成節目。」

劇院自製節目 避免淪為空殼

自製節目好處之一是,提供戲劇、舞蹈、音樂等藝術工作者表演舞台。余能盛認為台灣教育制度是塞車的,以舞蹈科系為例,一年三百多名畢業生,就業機會在哪?「若有職業舞團,學舞蹈的人有機會站上舞台,才不會覺得沒前途。」

自製節目還可培育舞台燈光音響及服裝布景道具等人才,一年年累積下來的實戰經驗,可以資源共享。余能盛分析:「台灣制度是團隊進劇場,要自帶技術人員,演一百場,要花一百場的執行費用,演完走人,劇院一無所有。若能拿部分資源扶植後台工作人員,學生不用擔心畢業即失業,團隊只要專心表演,毋需分心舞美諸事。」

今年四月,台南市文化局在余能盛引介下,直接和奧地利格拉茲歌劇院聯繫,引進格拉茲愛樂交響樂團演出。此次作品集結歐洲優秀獨唱家、奧地利格拉茲歌劇院愛樂管絃樂團及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台南室內合唱團,演出《藍色多瑙河》、《風流寡婦》等名曲、更特別呈獻傳統民謠〈望春風〉及〈關子嶺之戀〉。「有人認為外國節目好,本國節目不好,若能自製優質節目,會改變觀眾想法,像『奧地利音樂四傑經典重現』音樂會表演形式和內容,通俗又親民。」

培養觀眾看戲 帶動表演產業

有了好節目,也需要觀眾支持。余能盛希望文化中心也能執行宣傳業務。為激起民眾欣賞表演藝術的意願,他將把在國外很受歡迎的行銷手法「試演會」引進台灣,讓觀眾近距離了解作品形成的過程。「試演會」介紹舞者為什麼做這個動作、這個動作訓練身體哪個部位,「動作加上組合,也許要試一萬次才排出一個段落。觀眾會發現,正式演出配上燈光音樂服裝跟排練差蠻多的。」

一旦劇院有創作能力、懂得推廣吸引觀眾,自然表演藝術產業生產消費鏈會動起來。余能盛相信,「有自己的專業樂團、舞團、自製節目、建立品牌特色、觀眾群出來了,才能種下自己的根苗,不需依賴外國節目。」

傳承心態做事 樹藝文里程碑

對於余能盛的宏觀思維,革新之舉,很多人抱持疑慮。余能盛不以為然,「格拉茲歌劇院建立於一八九九年,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只要我們每個人用『傳承』心態做事,不要計較小我,怎麼會做不到?」「前瞻性做法若能帶動文化中心新風氣,就值得了。」

今年十月,文化中心館慶,余能盛首次嘗試用國樂詮釋芭蕾,將結合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與芭蕾推出全新製作,「不要聽到國樂,就想編民族舞蹈。」他為東方音樂走出一條新路,已引起高度期待。

文化中心首設藝術總監是台灣藝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葉澤山說,「什麼樣的高度格局,會決定你是一個地方性的表演劇場還是一個國際性表演劇場。台南有好節目,帶動南部表演藝術發展,進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更好,在世界表演舞台才更有發言權。」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