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能盛以柴氏最後作品《悲愴交響曲》爲起點,回溯了他尋愛的歧曲長路。(白水 攝)
舞蹈 演出評論/舞蹈

在求生與厭世之間

五十分鐘的音樂家小傳,余能盛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在穩健的調度下淸楚地呈現;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揭露的是另一個迥異的世界,不怕犯錯的冒險精神値得讚揚。

五十分鐘的音樂家小傳,余能盛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在穩健的調度下淸楚地呈現;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揭露的是另一個迥異的世界,不怕犯錯的冒險精神値得讚揚。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邊緣沉思錄」

6月7、8日

台北市社敎館

就票房而言,芭蕾在台灣一直比現代舞「好賣」,可是必須加上一個但書:「最好是穿上白紗裙的老外」。所以,不跳全本《天鵝湖》的台北室內芭蕾,六年多來還眞是在古典與現代間掙扎的弱勢團體。究竟是什麼,使他們無怨無悔地捍衛著這一片的領地呢?視硬鞋爲畏途的我,猜想是那種必得在疼痛苦練後才能綻現的輕靈和優雅,提供了創作者一個異於其他形式的出發點吧!

或許,這也提供了某種角度來觀賞台北室內芭蕾九八年的製作「邊緣沉思錄」。在這個稍帶晦澀的命題下,包含了兩支題材與表現手法大異其趣的作品:上半場的是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下半場則是余能盛那包含十六章節的舞劇《柴可夫斯基》。

調度穩健 淸楚呈現

對於一個全心投入芭蕾的舞蹈家而言,柴可夫斯基的舞劇音樂早在血液中流動已久,但這位天才作曲家背後的傳奇,卻不那麼廣爲人知,也少有人予以深究。余能盛以柴氏最後作品《悲愴交響曲》爲起點,回溯了他尋愛的歧曲長路,也由此重新玩味柴氏在音符後暗藏的心事。

故事以柴氏在服毒前卸下假面,回顧己生爲始,接著從童年一路平鋪直敍地依序數盡他數十年間戀過、負過、傾慕過,和錯愛過的男男女女,最後再拉回臨終現場,在滿天翻飛的譜頁中結束這場悲愴之旅。

五十分鐘的音樂家小傳,余能盛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從各角色的介紹、回憶與現況的交錯,到夢想與實際的平行互望,在他穩健的調度下淸楚地呈現,而芭蕾的迴旋優柔爲這些軼事憑添幾許疏離的古意。余能盛的布局手法頗有英國近代編舞名家邁克米藍(Kenneth MacMillan)的風範,然而在幾個應屬高潮的焦點上,卻少了些直指人性的穿透力,使觀衆在欣賞曼妙舞姿之外,難免有「此景與我何干」之憾。

拿芭蕾技巧革命實驗

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揭露的是另一個迥異的世界,從她拿芭蕾技巧作革命實驗的拼勁可見一斑。不怕犯錯的冒險精神讓她把舞者丟到了平衡雙槓上,再用電子音樂激出他們的速度感與爆發力,姑且不論其成效,單就這點勇氣便値得讚揚。

不同於《柴可夫斯基》,《被遺忘的人》的指涉對象模糊,卻有助於觀衆抛下節目單的文字說明,來試試「自由心證」的滋味。《被遺忘的人》共分爲〈安魂曲〉、〈安魂曲之後〉、〈安魂曲之前〉,及〈重覆與倒轉〉四段,其實在排序上便已暗藏玄機。以一方紅巾爲變化主軸,第一段的十二位舞者先以布矇眼,再用一地的紅鋪出一條血河,奠下悼殤祭儀的肅穆基調;第三段則在紅巾的搭落間,掂一掂千愁百感的重量。

第二段〈安魂曲之後〉是全舞的視覺焦點:六對舞者踏上六組雙槓,兩人共用一索,在桿上相依互抗,艱難地舞出墜落邊緣的平衡。這充滿暗喩的景像,舞作的力量卻因舞者的不穩定與構圖的重疊混亂而大幅削減,甚是可惜。末段〈重覆與倒轉〉忽地轉成電子化的爵士芭蕾,還有炫技的獨舞,叫人好生錯愕。利用重工業音樂的特質製造失序感,以傳達編作者在得失存無間的領會,確是別開生面的巧思;但實際表現時,卻在追逐節奏間失落了可能的深度。《被遺忘的人》一路認眞地走來,卻得了個扭曲的尾聲,著實有些冤枉。

 

文字|黃琇瑜 倫敦城市大學藝術評論碩士後研究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