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邱瑗

相關文章 14 篇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交接典禮上,在文化部長李永得(中)見證下,上任董事長朱宗慶(左)將印信交給新任董事長高志尚。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接續挑戰4年任期,盼再創新高

    早該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事會任滿前半年,新接班董事會團隊就全數到列,沒想到名單遲遲未定,還滿溢出一堆攻擊與請願的流言,最後由藝文愛好者也是商界聞人高志尚點頭接下國表藝董事長任務;原3場館包括臺北國家兩廳院劉怡汝、臺中國家歌劇院邱瑗以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簡文彬3位藝術總監全部留任,某種程度似乎更落實了行政法人強調的「臂距原則」精神,但全無世代交替的藝術總監人選,也讓中生代藝術工作者覺得空虛覺得冷,落實更多元更開放納接不同世代藝文品味的希望暫時落空。 疫情影響,國表藝董事會選擇「一動不如一靜」 依據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董監事任期4年,第3屆董監事任期將自2022年4月2日起至2026年4月1日止。可以理解,提名董事長人選的文化部必要考量疫情之後的國內表演藝術環境需求,以及董事會略晚成軍壓縮尋覓藝術總監人才時間,這都讓全數留任有了必要性與正當性。 高志尚的概念是,國表藝已經進入下一個10年,台灣不能只有晶片與經濟,也要有文化。高志尚過去有過2次、8年擔任兩廳院及國表藝中心董事的經驗,雖然是全新一屆董事會,但他認為基礎很好,只要延續,讓台灣藝術人才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讓國際上更多國家和藝術家看到台灣的精采,透過藝術文化讓國際對台灣有更多的了解。 文化部長李永得則親口證實,其實他一開始徵詢的對象就是企業界,「因為國表藝就是專業治理,董事會就是支持,我相信有專業,也結合企業、政府的資源,大家一起活絡表演藝術產業。」 李永得一開始找高志尚,高董並沒有答應,李永得轉而尋找藝文界人士,但報到行政院又有各界意見,最後他決定三顧茅廬,回頭拜託高志尚答應,這次,高董點頭了,也促成企業界擔任國表藝董事長的首例。開第一次董事會同一天,現場所有董事無異議通過所轄北中南三場館藝術總監由現任3名總監劉怡汝、邱瑗及簡文彬續任,繼續推動國家劇場成立目標。 國家三場館「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在3名藝術總監第一次董事會的報告中,第一任4年3場館勉強維繫的「台灣國際藝術節」在這一任已經拋諸腦後,3場館藝術總監宛如爭先恐後往天空盛開的花朵,各自揮灑,既發展各自的強項,也在重要節目上仍可合作的競合關係。</p

    文字|倪暐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
    藝號人物 People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邱瑗 歡迎大家走進來 也要走到世界交朋友

    卸下歷時十二年的「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頭銜,邱瑗在今年六月一日正式接任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一職,從管理一個樂團到管理一座歌劇院,她將帶來什麼新思維?將帶給歌劇院怎樣的新面貌?上任一個多月,邱瑗以其豐富的行政經驗,從提升效益入手,她表示,期待未來歌劇院的演出都與「音樂元素」相關,計畫要建構音樂劇製作平台;而她也想著力讓更多人進入歌劇院,並帶著歌劇院走出去跟世界做朋友!

    文字|李秋玫
    第308期 / 2018年08月號
  • 科技化、電腦化管理是新設電台經營趨勢。(圖為「台北之音」電台錄音室)。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北愛樂」十月熱鬧上市

    十月底,祇要扭開收音機,轉至FM99.7頻道,即可置身於悠揚的樂音中。這個百分之七十播放古典音樂、百分之三十播放爵士樂及新世紀音樂的專業音樂電台,正蓄勢待發,企圖進駐台北人的音樂生活。 「我們的目標是讓古典音樂以最親切、輕鬆的方式進入聽衆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生活化的。」節目部負責人王瑋表示,「雖然電台訴求定位在白領階級,但原則上我們希望聽衆年齡層能拓展至靑少年。」在此前提下,節目的設計便格外重要,而從敲定的節目主持人選及其構想,可一窺其未來呈現形式。 兒童床邊音樂故事、靑少年管弦入門──賴英里 在為女兒四處找尋適合聆聽的音樂,引發製作此類節目念頭的賴英里認為,音樂的扎根工作應從小做起,「兒童是最喜歡聽故事的,所以在節目的進行上,我會以說故事方式進行,讓小朋友在音樂故事中成長。」在曲目的選擇上,將以專為小朋友所作的世界名曲為主。而針對靑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賴英里計劃以介紹與靑少年同齡的優秀創作、演奏家,一方面滿足靑少年成就感,也可間接提昇、刺激靑少年的音樂興趣。 音樂劇──邱瑗 「我打算先從近五年創作演出的音樂劇著手,先拉近和聽衆的距離,然後再回過頭去做系統介紹。」擁有音樂、戲劇雙學位,並導過多齣歌劇的邱瑗指出,許多人分不淸音樂劇、輕歌劇和歌劇的不同,她將藉著這個節目能讓大衆對音樂劇有正確的認知。 而音樂劇多半由文學名著改編,邱瑗計劃邀請如胡耀恆、辜懷群、黃碧端等戲劇、文學界人來就另一角度談音樂劇,以提供更寬濶的思考。「基本上,我們看書、聽音樂的人口很多,但二者似乎不太交集,我希望能藉由這種型式來拉近二者距離,並讓原本祇單純欣賞音樂者有更深沈的思考。」 電影音樂──史擷詠 曾擔任多部電影編曲並連連獲獎的史擷詠認為「電影音樂範圍太廣了,從古典、Jazz,到流行無所不包,但以往這類節目都侷限在與電影搭配上,比較商業取向」在此認知下,電影音樂範圍頓時開濶起來,「不祇電影音樂、廣吿、紀錄片、恐怖片、科幻片等各種形式都可以談,而每種類型在音樂的表現上也都不同,可聽性就更大了。」 此外,史擷詠計劃以「玩

    文字|錢麗安
    第35期 / 1995年09月號
  •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

    與音樂家同進同出的幸福

    在音樂會那段時光裡,我真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右邊是我老公,左邊是馬友友,前面是小澤征爾指揮維也納愛樂。被這麼美好的人包圍,實在太美好了。

    文字|李秋玫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歌劇魅影》

    「我看了《歌劇魅影》!」九○年代初,出國看表演風氣初起之時,這句話就像去京城面聖一樣得意。十五年過去,《歌劇魅影》應該退燒了嗎?非也,而是問句改為「你看過幾次《歌劇魅影》?」可憐普世蒼生,不知向韋伯的「真正好公司」(Really Useful)納了多少貢!《歌劇魅影》終於造訪台灣,原不必我錦上添花。但是我仍盼望花了一個月便當錢買票的觀眾,能多掌握一點細節,讓銀子價值比高一點。 我因公之便,看過幾次《魅影》,也參觀過後台,和那些看過數十次的狂熱分子不能比,但也多少有些心得。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反對魅影現象者大有人在,但儘管如此,觀眾還是對其瑰麗的音樂、華麗的舞台讚服不已。才華加上用心,嚴謹的製作搭配善於經營,真是撈錢有理,讓人沒脾氣。可是我認為光是這兩個要素不足以傾倒眾生。這部作品不但是韋伯個人的生命寫照,其下功夫之深、用情之真,也掏出人們深藏心中的一些潛在意識。是這些隱而不宣的音樂精靈,不知不覺扣住觀眾的心弦,使人束手就擒。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製作人、普普文化副總經理兼音樂總監、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承蒙表演藝術雜誌和前輩邱瑗之邀,和她合撰一本魅影專刊,將於演出前發行,得以讓我把這些年來的「魅影聯想」和盤托出。希望它能幫觀眾好好「抓鬼」。推薦這部劇,也推薦這本書。

    文字|楊忠衡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大量的物品可以收到一個小小行李箱,令人難以置信。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打包學之一

    邱瑗 善用每一吋空間 兼具效率與美麗

    三天兩頭出門、旅行經驗豐富的NSO執行長邱瑗,早就練成一套精準有效率的打包學。她的行李箱就像她的個性一樣有條不紊、每種物品都有小袋子分類裝起,整齊得就像剛剛買來的,甚至連NSO的文宣品也一併放入讓人覺得,她的箱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許不夠形容,更像是多啦A夢的百寶袋,可以無窮無盡地變出法寶來。

    文字|李秋玫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其他分類

    表演藝術圖書館 影片欣賞╱專題講座

    免費入場辦法: ◎週五場次不需預約 ; 放映前半小時依序入場,額滿為止。 ◎週六、日場次需預約 ; 每週一開始預約當週六、日場次。預約時間 : 週一至周五 ( 國定假日除外 ) 上午 9:00〜12:00。預約電話:(02) 3393-9798。至放映前十分鐘未出席之預約者,席位將提供現場未預約之觀眾使用。 ◎除註明【兒童節目】外,觀眾需年滿七歲。團體(限30-50人)請先電洽(02)3393-9798 另安排場次。影片放映二十分鐘後,請勿入場。 ◎影片放映地點:表演藝術圖書館視聽中心原址(位於國家戲劇院地面層) 影片欣賞 【音樂劇】 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14、15 2:00〜4:00 1/13-15 5:30〜7:30 電影版的洛伊.韋伯音樂劇,敘述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的鬼魅和女高音克莉絲汀的愛情故事。音樂部分添加了一段電影配樂和一首片尾曲,經過修飾的劇情,增添了原著小說不足的唯美與浪漫。Joel Schumacher導演、Gerard Butler與 Emmy Rossum主演。(英語發音、中文字幕) 拜訪森林 Into the Woods 1/21、22 2:00〜4:30 1/20〜22 5:00〜7:30 獲一九八八年東尼獎音樂劇類的最佳音樂、原著和女主角獎,根據 James Lapine 原著,內容串連格林童話〈傑克與魔豆〉、〈灰姑娘〉、〈長髮公主〉、〈小紅帽與大野狼〉,敘述被巫婆詛咒、求子心切的麵包師夫婦在森林裡和大家合力征服巨人的故事。Stephen Sondheim 作曲作詞,Bernatte Peters 主演。 (英語發音、中文字幕) <strong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馬偕博士與家人的西服造型全家福照
    特別企畫 Feature

    來自原鄉文化 成就時尚經典

    「原鄉」累積文化深度在我們每日所處的陽光、空氣、水、生態環境中,與時尚結合發酵,重新再孕育出屬於當代與整體的文化型態,這就是我們擁有的「現代文化」,它永遠不會被取代,因為它擁有「原鄉」的DNA、哲學與美學,是台灣文化的紮實內涵。 由於具備不可被取代的特質,所以當「台灣文化」運用作為形塑品牌與創作內容時,將會是打入國際舞台的最強策略,這端看我們如何珍惜本身的優勢並善加利用。我和金希文的《馬偕》,就在這樣的思考背景下結了緣。

    文字|陳郁秀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赫比希表示,NSO的技術與音色都在水準之上,下一個階段應該朝建立樂團的風格邁進。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NSO

    德奧經典練基本功 由點而面開展新思維

    國家交響樂團的新樂季,將由九月十四日的「巨人的跫音」揭開序幕。改朝換代的NSO,沒有了「發現系列」,卻是由藝術顧問暨首席客座指揮根特.赫比希發展出新的思維,先是以德奧經典來紮實練功,希望藉此讓樂團共同語法完美到位。另外「印象.法國」系列,則是以法國作品演出加上專題講座,由點而面地讓樂迷更接近音樂中的法國風情。

    文字|鄭巧琪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國台交常任指揮邱君強相當期待樂團與歌仔戲合作《蝶谷殘夢》的挑戰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

    跨界搬演歌仔戲 精雕細演室內樂

    國臺交新樂季已經由八月廿四日、陳樹熙指揮胡德夫演奏演唱的「原住民新韻」揭開序幕。攤開國臺交下半年的菜單,除了有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的跨界製作《蝶谷殘夢》讓人驚艷外,國際音樂節的室內樂與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麥爾領軍的音樂會,也令人拭目以待。

    文字|李秋玫、潘皇龍、歐頭、楊忠衡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邱瑗表示,NSO的下一步就是:讓NSO不只是台北人的NSO!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要讓NSO不只是台北人的NSO!

    對外妝點NSO的形象,對內要承擔NSO的營運成敗;對上協助音樂總監,對下率領團員及行政團隊。要衝在最前面,又要在後面推,這位銜接所有重要關鍵的靈魂人物,就是執行長邱瑗。走馬上任的時期,恰巧是NSO的廿週年,而今,樂團四分之一世紀的歡慶時刻,正好是她就任滿五週年。儘管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卻也終於走上軌道。面對樂團下一個「躍進」,她充滿著信心!

    文字|李秋玫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 在太平洋音樂節正式演出前,簡文彬帶領大家上舞台排練。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由音樂領軍 把台灣「秀」出去!

    七月上旬時,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以「無任所大使」身分,帶領國家交響樂團(NSO)出訪日本,在札幌、釧路兩地演出,並成為太平洋音樂節首度邀請的日本以外亞洲樂團,而演出之精采,也獲當地音樂家與樂評的好評。陳郁秀表示,未來更希望把NSO帶到歐美,打造NSO成為台灣的音樂品牌,最重要的就是把台灣優秀的音樂文化展現給世界看,為台灣外交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文字|李秋玫、趙遠遠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景氣再糟,音樂團體仍以精采的節目,邀請觀眾入音樂廳享受藝術的饗宴。圖為國家交響樂團與指揮大師赫比希。
    焦點專題 Focus

    不只有音樂 各團走入人群抗低迷

    金融風暴掀起的寒風愈演愈烈,擋不住的企業像骨牌一樣連環倒下。排在生存需求末端的表演藝術界也紛紛傳來噩耗。義大利維洛納露天競技場瀕臨破產,波修瓦大劇院被迫取消出訪,連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華盛頓國家歌劇院、洛杉磯歌劇院這些顯赫的團體也陸續公布裁員、減薪、取消場次、暫停製作等消息,著名演奏家演出機會大幅銳減,連重量級的男高音多明哥都備感威脅。回頭看看台灣,團體也是一片哀戚、士氣低迷,在票房慘澹下,音樂團隊將想出什麼樣的奇招,拉起防護線來抵禦寒冬?

    文字|李秋玫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 距離中文音樂劇《棋王》八年後所推出的《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將面臨台灣音樂劇市場的嚴厲考驗。
    焦點

    當大鼻子遇上中文 從《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談音樂劇製作

    當提到音樂劇,其實我們指的就是百老滙的音樂劇,有迅速變化的場景、精采的歌舞表演、悅耳動聽的歌曲──而這一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錢。台灣最早曾由新象在八年前邀請來自美國的導演、編舞在中華體育館演出《棋王》,造成轟動。但國內場地硬體(如劇場內部、收音,及換景等技術問題)、編、導、表演人才的無法配合等諸多問題在八年後仍是國內音樂劇及舞台劇演出成功與否的關鍵。其間雖有亞東劇團、進行式劇團,及紙風車劇團嚐試以小型音樂劇來吸引觀衆,但仍要到這次《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推出,才算眞正再次嚐試向大型音樂劇挑戰。而當年《棋王》所面臨的軟、硬體問題,亦是此次《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所需面對的嚴厲考驗,此劇能否通過此次考驗?八年後台灣音樂劇市場成熟了嗎?本刊特舉辦一場座談會探討音樂劇在台灣所面對的問題。

    文字|林綠
    第34期 / 1995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