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藝術獎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台灣】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隨著入圍名單揭曉,台新藝術獎的周邊活動也陸續展開。除了自即日起到6月23日止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入圍特展外,還有多場講座與工作坊等,歡迎民眾參與。而其中由國際決選評審參與的講座,也將於5月8日起展開三場。其中與表演藝術類相關的兩場分別在5月11日與12日舉行。 第一場主題為「藝術中的國界與無國界-藝術與藝術家在國際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主持人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與談者有新加坡TheatreWorks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與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聯合總監凱洛琳達.迪奇(Carolelinda Dickey)。第二場主題為「劇場評論的準則-從職業道德和工作原則談起」,主講人為國際劇評人協會秘書長米歇爾.費斯(Michel Vas),與談者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與「表演藝術評論台」召集人紀慧玲。 上述講座地點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1F活動大廳。欲參與者,可至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線上報名專頁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9_registration/01_list.php報名。 高雄市皮影戲館「影戲班皮影及傀儡戲團駐館計畫」 高雄市皮影戲館配合全新整修的偶戲「親子劇場」,於5月起於每週六或日,安排皮影戲及傀儡戲的演出,以及藝師以說故事方式深入淺出導覽皮影戲館展覽,與現場教學製作紙影戲偶,並於演出結束後,開放後台參觀及操偶互動,滿足民眾對光、影藝術的好奇及後場樂器的體認。駐館演出團隊有高雄皮影戲劇團、東華皮影劇團、永興樂皮影劇團、復興閣皮影戲劇團、光鹽民俗藝術團、錦飛鳳傀儡戲劇團等。演出前二週的星期六開放報名及索票。詳請請參網站kmsp.khcc.gov.tw,或電洽07-6262620轉2806。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舉辦「讀劇平台」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即日起舉辦「讀劇平台」,此為該團今年度計畫,該團表示「今年將進行我們的『文藝復興』回歸到
-
企畫特輯 Special
ARTalks,藝術與誰Talk?
台灣重要的民間藝文獎項台新藝術獎,在跨越了具歷史意義的十周年後,為了回應當代藝術的跨越疆界趨勢,新的台新獎將打破以往的分類觀念,在評審機制上做出重大變革。除了取消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分類,並提高總獎額達到新台幣三百五十萬元外,新的台新獎亦強化了「藝術社會參與性」的評審標準,並建立了台新藝術獎專屬網站ARTalks,作為藝術生產者、七位提名觀察人與社會大眾互動的平台,期望透過專責提名觀察人觀點的公開、跨域對話,與大眾交流互動,將評選的過程做最大程度的公開透明。 本次座談會除為台新獎新制與ARTalks網站的正式發表外,並邀請五位提名觀察人表達其參與的立場及期許,並接受各界提問。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評選新制 鼓勵跨界探新
【台灣】 台新藝術獎評選新制 鼓勵跨界探新 「台新藝術獎」在舉辦十周年後,宣布了歷年來最大的獎項變革。該獎前十年以獎勵當年度最具傑出創意表現,或最能突顯專業成就的視覺藝術展及表演藝術節目為主;自第12屆(2013年1月1日起),將以更趨近「用藝術打造台灣新價值」的理念,打破分類觀念,回應當代藝術跨界趨勢,及對當下社會現象的反思與驅動,不再區分表演與視覺類項,以容納藝術創造更大的可能性與未來性,獎項聚焦於:一、能突破現有藝術框架並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藝術創作。二、能夠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藝術展覽或表演製作。三、能重新定義藝術有利於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藝術實踐方案。 在評選機制方面,則邀請七位國內專家學者:李俊賢、林于竝、胡永芬、陳泰松、盧健英、陳漢金及王浩威擔負提名觀察重任,並強化網路功能,建立公眾參與管道。提名觀察委員負責選出10至15名入圍作品,交給由董事代表及外部專家所組成的委員會,選出年度入選5名,再由包含國際專業人士所組成之決選會議,評選出大獎一名,獨得獎金150萬元,年度入選其他4名則各頒贈獎金50萬元,總獎額提高至350萬元。(莊珮瑤)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啟動 在為期五年的「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落幕之後,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為延續「陪孩子踏上藝術的第一哩路」的理想,於去年12月中啟動「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預計將花7年時間走遍全台368鄉鎮市區。 該計畫依然期待大眾的捐款贊助,捐款方式分成「指定鄉鎮捐款」及「不分區行政後勤支援經費」。前者是捐款人可指定任一鄉鎮作為捐款標的;後者除用於補足鄉鎮不足款外,也將用於推廣宣傳、偏鄉補助、海報設計印製等活動執行用途。 一場演出門檻為45萬,單一捐款以40萬為上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表示,不希望企業一次捐助單場演出款項45萬,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愛心,以小額捐款增加社會的參與度。相關網址www.319kidsmile.org/368/index.asp,或洽詢02-23926170。(莊珮瑤) </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液態社會中 變動不居的藝術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新藝術獎」,自二○○三年舉辦首屆頒獎以來,今年已舉辦了第十屆。十年以來,台新藝術獎透過提名、觀察團機制與評論,次年度以頒獎的方式推介國內具創意與突破性的展演製作,也一直跟著藝術家的創作趨勢調整評審的標準。而近年來在表演藝術上始終不歇的「跨界」潮流,更是觀察創作趨勢發展的重點。在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的相關活動中,亦舉辦了「表演藝術的跨領域與去領域」座談,透過觀察團成員的意見交流,為與會觀眾剖析此一創作趨勢的源由與意義。本刊特摘要與會者討論重點,以饗讀者。
-
藝視窗 News
國家兩廳院製作、鄭宗龍編創 《在路上》拿下台新藝術百萬大獎
【台灣】 國家兩廳院製作、鄭宗龍編創 《在路上》拿下台新藝術百萬大獎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今年為第十屆,本屆百萬藝術大獎得主已揭曉,年度表演藝術獎由兩廳院製作、鄭宗龍編創的《在路上》獲得。評審認為,此作呈現出前所未見的現代感和劇場氛圍,巧妙將東方廟會或民間俗藝動作更細微化、精緻化乃至於藝術化,創造出鮮活靈跳的新世代舞蹈語彙;舞蹈空間運用亦佳,而服裝設計融入古典元素如墨汁和朱砂,在舞者移動時,這些元素在衣服留下的時間感,是充滿想像力的譬喻,也貼近舞作的象徵主題。 《在路上》為鄭宗龍個人生命旅途的觀察與展現,受到美國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1957年同名作品的啓發,全舞透過一段奇異旅程的見聞與長途旅行伴侶的反應,反思旅程的出發點與目的。此作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2011年4月呈現時大獲好評,同年6月獲得羅馬編舞大賽最佳團隊;10月更獲得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獲邀於西班牙巡迴。 以「愛情」為題 廣藝愛樂台灣靚樂計畫公開徵件 廣藝愛樂管絃樂團將於十月舉行「心弦意動」室內音樂會,並藉由此次演出,徵選未曾公開發表的全新室內樂創作。廣藝愛樂提供年輕演奏家一試身手的機會與平台,以「愛情」為題,鼓勵作曲家勇敢發聲,譜出對「心弦意動」的詮釋,可由古典樂、歌仔戲或流行樂找靈感,創作全新風格的作品,發起屬於台灣的音樂文化。只要是對管絃樂創作有興趣者皆可參加,參選作品以未曾公開演出者優先,獲選作品將列入廣藝愛樂管絃樂團10月「心弦意動室內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徵件自即日起至6月30日止,詳細資料請參考廣藝基金會網站www.qaf.org.tw/。 2012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報名至7月16止</str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0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現象觀察—舞蹈
「跨」出彩虹光譜 期待絕美果實
南部地方資源挹注相當有限,但在開發在地素材與召喚人文歷史回憶方面逐漸匯集成為趨勢,輔以現代思維與多元跨界表現框架,具南方特色舞蹈的出現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而台北地區今年度舞蹈展演依舊火花四處、星光點點,但未出現讓眾人一看就愛、甚而再三回味的絕佳精品。
-
藝視窗 News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台灣】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透過專業委員的提名、觀察與學術論述等嚴謹之評選過程,「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從2010年近千檔展覽與表演中精選十五項入圍作品,兼具多元與創新的挑戰,帶您綜覽台灣當代藝術的獨特風貌。入圍特展並於即日起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同時也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誠品高雄夢時代店、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地舉行演講座談,有意參與者可查詢台新藝術獎網頁: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1_about/history_detail.php?MID=4ID=418 全台首座定目劇場「水源劇場」誕生 為了推動台北市的文創產業,台北市政府將羅斯福路公館商圈的水源市場大樓十樓規劃為「水源劇場」,計畫仿效百老匯的定目劇,打造全台首座「定目劇」劇場空間,未來水源劇場進駐的每一齣劇目檔期至少兩個月以上,劇場預計將於今年10月份完工啟用。水源劇場的總樓地板面積約2,182平方公尺,包括500席次實驗劇場、演員後台化妝室、燈光音響控制室、46席多功能小劇場、行政辦公室與公共服務空間等。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每年的觀光客人數不斷成長,希望未來推出定目劇以吸引觀光客。文化局長謝小韞表示,北市府會邀劇場人士集思廣益,討論水源劇場未來營運模式,目前先行試辦,由文化局以三年時間完成委外為目標。 六校九科系投入「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 由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的「滿堂彩-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將於5月的每個週末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登場,進行九場演出。此次聯演將全國傳統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製作整合於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接力演出,今年共有六所學校、九大科系投入,由超過四百位傳統藝術科系畢業生,呈現戲曲、傳統音樂、民俗技藝領域的精采表演。傳藝中心希
-
藝視窗 News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台灣】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第九屆的「台新藝術獎」,已於二月底遴選出入圍作品。表演藝術類的十個節目中,再度入圍者有台北市立國樂團及世紀當代舞團。本屆音樂類作品《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及《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都傾向傳統與多元化的創新;而另兩場《BIS搶先聽─旋擊炫技》及《雲山雁邈》則都是國樂節目。戲劇類中,除了亞洲劇團的《假戲真作》及台灣豫劇團的《花嫁巫娘》外,特別的是扯鈴為創作主軸的《奇幻旅程》,及倒立特技所建構出的《透明之國》也雙雙入圍。舞蹈類則有《SPIN 2010》及《婚禮/春之祭》。今年的「台新藝術獎入圍展」依舊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大獎得主將在5月14日頒獎典禮揭曉。(李秋玫) 聲學專家林宜勝過世 國內聲學、錄音學的權威林宜勝老師,於2月15日清晨因肝硬化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73歲。消息一出,音樂界友人及任教的台北藝術大學及東吳大學師生皆同聲表達不捨。 人緣極佳的林宜勝,是台大外文系畢業,在大學前就與愛樂友人合辦台灣第一個民間管絃樂團「洄瀾管絃樂團」。雖然沒有正式的科班學位,但音樂的基礎深厚,演奏之外,對音響、錄音、聲學等都非常有研究,更是國內少數精通小提琴修復的才子。兩廳院開館時,他更曾對音樂廳的音響撰過大篇文章,引起討論。此外,他文筆相當流暢,除了評論及專文外,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式的作品《白鳥之歌》就是他所翻譯。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任職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長期間,無論是館藏、雜誌、出書、研討會、講座都是當時音樂界的指標。(李秋玫) 美狄亞音樂劇場《第8號當舖》演員甄選 由劇場編導蘇芷雲成立的「美狄亞音樂劇場」,意圖仿效日本寶塚集團全女班之音樂歌舞劇精緻取向,預計2012年演出改編自作家深雪作品的《第8號當舖》,將於三月中展開演員甄選。第一階段甄選將於3月19、20日舉行,甄選女角與男角,條件為165cm以下女性,視覺年齡介於20-35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自行報名即將截止
【台灣】台新藝術獎自行報名即將截止為了獎勵年度最具「創造性」與「突破性」之藝術概念,台新藝術獎每年提供獎金,將獎項分為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以及評審團特別獎各一名。 獎項評選方式由提名團及觀察團每年分為四季,選出當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及十大表演藝術名單後,再由國內外藝術人士組成決審團評選。第九屆藝術獎提名目前已接近尾聲,未獲提名通知的團體或個人,只要在2010年曾在國內公開演出或發表展覽符合規定者,皆可以透過自行報名方式參選。報名日期至2011年1月10日截止,評選辦法及申請表請參台新文化基金會官網www.taishinart.org.tw。 「2010 NTSO指揮大賽」優勝者出爐國臺交「2010NTSO指揮大賽」決賽於去年12月22日晚上進行,以音樂會的形式評定,演出的三首曲目包含管絃樂曲、協奏曲和本國國人作品。賽事於當晚落幕,在27日的記者會中,樂團除宣佈得獎名單外,團長劉玄詠更對媒體宣佈指揮家梶間聡夫的就任。 拔得頭籌的張致遠,畢業於茱莉亞音樂院研究所指揮系,目前任職於國臺交。第二、三名則是林勤超及侯兆馨,分別就讀於奧地利葛拉茲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及德國國立德特摩得音樂院指揮系。對此結果,八月即到職的梶間聡夫也勉勵後進者:「指揮是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的。」大賽另設有「最佳國人作品詮釋獎」與「團員票選獎」,兩個獎項都由林勤超贏得。前三名得主除了獎金外,國臺交也將擇期安排演奏會,並協助推薦參加國際指揮大賽。 國藝會第六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名單公布歌仔戲是台灣早期農村或廟會慶典重要的娛樂之一,然而因為科技與社會變遷,野台的形式如今已經逐漸衰微。為了讓這個貼近民眾生活的藝術重新在廟會的戶外劇場重現,國藝會主動規劃以專案方式甄選優秀劇本以及歌仔戲團,提供經費補助,讓團隊製作優質好戲,並且在廟口發表及驗收成果。多年來以來無論是作品、演出場次及觀賞民眾皆有顯著累積。第六屆入選名單在本月剛出爐,由「明珠女子歌劇團」、「春美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七:藝術與企業合作趨勢
從出錢到出力 「藝企」牽手點亮未來
由於企業領導者對藝文的喜好不同,早期的基金會多為單純的贊助單一或系列的節目演出及藝術教育活動,然而近年來基金會參與藝文的角色變得多元化,不再和過去一樣扮演被動的金主,轉而主動的選擇藝術團隊委託創作、籌辦藝術季,舉辦年度評比、頒發獎項等。而除了企業體的投入,難能可貴的是企業人也身體力行的一頭鑽進打造「藝企平台」行列。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台新藝術獎揭曉 為何沒有官辦表演藝術獎 ?
產業規模成熟後,獎勵才有意義
2009.5.2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新藝術獎,公佈第七屆得獎名單,王俊傑《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堂》、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囲》,分別拿下視覺藝術類與表演藝術類的百萬大獎,吳天章的《懾相》則獲得評審團大獎。台新藝術獎是國內獎金最高的獎項,首獎一百萬元。 台新藝術獎是民間企業自行發起,以創作者和作品為評選依據;相較於唱片音樂界有金曲獎、電視界有金鐘獎、電影界有金馬獎,台灣並沒有一個分門別類鼓勵表演藝術幕前幕後從業人員的獎項。對表演藝術工作者而言,他們是否期待未來公部門也能舉辦一個如紐約百老匯「東尼獎」般,為這個產業量身打造的獎項?
-
藝壇動態
台新藝術獎揭曉 台北首督芭蕾《囲》獲百萬大獎
【台灣】 第七屆台新藝術獎揭曉 台北首督芭蕾《囲》獲百萬大獎 一個小小的舞台、一盞小小的鎢絲燈泡、和二十八位主持人的影像串場;五月二日在台新金控二樓元廳舉辦的第七屆台新藝術獎,以最經濟簡約的舞台元素,讓頒獎典禮發揮最大創意,強調自古至今,藝術從不會因為全球的經濟、戰爭、政治等因素而消失滅跡,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藝術界展現「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堅持下去」的意志力。 雖然經濟不景氣,但今年台新藝術獎的頒獎典禮卻逆向操作,動用了歷年最多的主持人,結合預錄影像和現場主持人那維勳同步穿插進行,讓現場來賓驚喜連連。入鏡的主持人除了歷屆得獎人紀蔚然、湯皇珍、陳勝福、施工忠昊、王嘉明,還有基金會董事、台新金控員工、以及藝文界人士共同跨刀。二十八位主持人各自錄一段主持稿,經過後製剪接形成一個共同主持的影片。其中,台新基金會董事長吳東亮也在影片中大玩影像特技,讓自己「分身有術」,展現影像的魔幻效果。整個典禮具體呼應了藝術創作的巧思和精神。 今年台新藝術獎的表演藝術類的決選評審由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林于竝、北京人藝導演李六乙、日本小愛莉絲劇場製作人暨小亞細亞戲劇網絡發起人西村博子、法國塞納河聖德尼舞蹈節總監艾妮塔.瑪蒂爾(Anita mathieu)以及英國倫敦國際默劇節總監約瑟夫.斯利格(Joseph Seelig)擔任。九個入圍作品經過書面、影像和面試的評選過程,最後,備受矚目的「年度表演藝術獎」由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囲》獲得。 評審團認為,編舞家賴翠霜為首督芭蕾舞團創作的《囲》,極為出色、強烈且具當代性。這個作品探討了世界的真實性、個人在社會裡的存在位置、自我封閉、自我質疑,以及想要溝通的渴望。舞蹈的編創極為創新且技術超群,強調了內在與外在兩種空間的對應性,以及空間與環境間的相互吸引。物件使用的豐富變化,讓意象以一種超現實主義式的流動性不斷地在舞台上湧現。舞者充分運用身體,富有美感又有力地表達了她們對於物質空間及心靈意識的追逐,讓我們品味到了「囲」的無限。(廖俊逞) 《2008</s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持續灌溉台灣藝術的活水源泉
年度藝術界盛事「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於五月三日舉行,這是該獎頒獎典禮首度在台新銀行自家大樓的元廳舉辦,而且入圍特展也首度進入台北當代美術館展出,意義不凡。頒獎當天藝術氣息濃厚,主持人以詼諧口吻說明台灣藝術界的經營不易,點出了台新藝術獎如雪中送炭一般,不但適時為瀕絕的藝術團體注入活水,更肯定了他們的努力。
-
新藝見/新銳藝評
驫舞劇場《速度》 完全顛覆形式的誠懇舞作
決審團主席、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林鶴宜表示,《速度》完全顛覆了形式,如對舞蹈的美之定義、入場出場的表現方式。驫舞劇場的活力和創造力令人看到了創作與表演的真誠,此真誠一方面關乎藝術態度的誠懇,另方面流露出一群純真大男孩的質地。
-
新藝見/新銳藝評
王嘉明《殘,。》 結構多變創造新時空觀
評審們認為,《殘,。》運用音樂與影視語法多維交織,節奏獨特多變,創造新的時空觀。從大架構到小細節,脈絡清晰,材料的發展帶出豐富的藝術表現和情感能量。
-
專題
蔡孟峰 期待以企業之力 讓世界更美
台新銀行在藝術領域上的耕耘有目共睹,除了設立台新藝術獎、深耕台灣當代藝術外,更大力贊助多類藝術演出,包括近期將訪台的音樂劇《獅子王》,及之前兩廳院的《歌劇魅影》、廣場藝術節等等,讓這個企業給人與「美」關係深厚的印象。總經理蔡孟峰不只愛好藝術,也身體力行節能減碳,更以推動種樹環保,希望以企業的力量喚起大眾注意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
-
藝壇動態
羅伯.勒帕吉獲選聯合國世界劇場日發言
【台灣】 2008華山競飆─全國大學院校畢業聯展暨競圖展 青年學子競飆創意,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是最佳的舞台。由華山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公司策畫的「2008華山競飆─全國大學院校畢業聯展暨競圖展」,將自4月25日至6月21日,集合國內四十所大學院校畢業展,分「資訊傳播」、「時尚設計」、「空間美學」等三大領域相關系所展出。除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覽之外,主辦單位還策畫了「華山百貨公司─學生手創品市集」,結集學生各種自製手工商品在現場展售;同時也提供戶外「華山假日廣場」,讓年輕學子免費申請,展現各項才藝表演。此外,還有多位國內文化創意產業菁英的講座、對談,與年輕人分享他們創業的心路歷程,及玩創意的樂趣。活動詳情請洽:02-23581166(廖俊逞) 第六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類十大入圍名單揭曉 國內唯一的表演藝術大獎,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於日前揭曉,包括雲門舞集2《斷章》、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NCO「名家系列:梁祝─呂思清與NCO」、NSO「發現理查.史特勞斯系列五─英雄的生涯」、當代傳奇劇場《夢蝶》、崎動力舞蹈劇場《走快一點,型男!》、驫舞劇場《速度》、台灣春風歌劇團《新胡撇仔威尼斯雙胞案》、北市國《破曉》、莎妹劇團《殘, 。》。入圍作品面貌多元,以跨越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的疆界為特色。本屆百萬大獎評選方式跟往年有所不同,入選團隊、藝術家將有二十分鐘與決選評審面談,闡述創作意念。延續往例,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展」將入圍作品的內容精華,集結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展期自4月24日起至6月15日,這也是該獎項舉辦以來,首度進駐大型專業美術館。年度大獎名單將在5月3日的頒獎典禮現場公佈。(廖俊逞) 兩廳院藝術夏令營 五月中開放報名 喜好藝文的學生有福了,表演藝術多項夏令營正等你來。說唱藝術營包含相聲、竹板快書、雙簧、數來寶;戲劇表演營有著肢體開發、聲音表達、表演訓練、專注力及想像力訓練;舞蹈律動營內
-
新藝見/新銳藝評
第五屆台新藝術獎.藝術相對論座談
位於仁愛圓環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敦南生活圈的居民開闢新的場域,在這個自由的空間中、自在呼吸;除了閱讀外,培養民眾新的週末活動,可以到這兒免費賞建築、聽音樂、看展覽,帶回滿滿的創意與感動,藝術讓生活成為一場盛宴。 在這個商業與藝術的跨界交會之處,用變的創意、不變的經典,邀請跨界達人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對談主題不設限,激起不同質地的創意火花,挑戰雙方對於「跨領域」範疇的極限。
-
舞蹈
等待舞蹈的「接班人們」
近年來「跨領域」的趨勢似乎讓「身體論」成為上世紀的論點,以「跨領域」作為護身符,舞蹈似乎不必再去琢磨身體,而更去強調所謂戲劇化的暗示或影像的加持。
-
音樂
追求轉型,疏忽本質
在一般民眾認為聽音樂會很無聊、所有補助與獎勵也偏向五光十色的綜合藝術的當下,跨領域製作儼然是音樂節目的必備條件。當然,藝術的領域本無疆界,但目前音樂類跨領域製作卻常常忘卻自身的立足點與專業力,更忘卻在與他領域合作之前,必須先對他領域有相當的了解與內化後,始能談合作。